一、什么是重要句子。
所谓重要句子,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2)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如《小拘包弟》里的“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3)统摄全篇即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文末最后一句“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另外,下面的句子也是散文阅读中应该重视的句子。
篇章、段落中心句,结构上起承转合句,运用修辞手法句,表达因果联系句,感情倾向句。 二、如何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 1、用怡当的顺序分析。
1分析句子语法,抓关键词。复句先分层。单句找主干。 ○
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历来都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找们先给句子划分层次,这个复句由“然而”连缀在一起,是个转折句,把转折前后的句群单独理解。“直面”,直接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正视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一组句群是对革命志士的高度评价和讴歌;“造化”,历史;“庸人”,普通人;“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烈士的鲜血被人们淡忘了,仅仅会为他们感到一点点悲痛。后一组句群说的是另外的一种人,普通人.历史常常被普通人遗忘,渐渐地,仁人志士的鲜血和功绩被淡忘了。两组句群联系起来看,是“革命志上”和“普通民众”的对举,鲁迅先生的意思其实是:革命志士敢于正视反动统治的血腥屠杀,以奋斗献身为幸福;然而他们的功绩常常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普通人淡忘。
2关注修辞手法,找解读点。 ○
有的句子出于表达的需要,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思,而是运用双关、暗示等方法把含义隐藏于句中,或者是用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的语句含蓄表达含义。如《小狗包弟》里的“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巴金用了两个比喻,“梦”和“油锅”,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联系上下文来看,巴金说这句话的时候,“文革”已经结束了,巴金居住的院子里有了许许多多的变化,而妻子萧珊也不在了。作者时时回忆起妻子逗弄小狗包弟的样子,内心感慨万千。“梦”是说几乎难以相信自己经历过“文革”的惨痛,挺了过来,而妻子和包弟却都已不在了。“油锅里熬煎”是作者的自我解剖和忏悔,出于人性的自私和残忍,因为害怕被牵连而抛弃了曾经带给自己那么多快乐的包弟,因此,这一句,巴金表达的是经历过“文革”之后,那种不安、自责、悲悯、歉疚和忏悔的心情。
③联系全文主旨,思考深意。这主要用在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
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文末最后一句:“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这是文章的结尾。联系全文来看,作者通过对老师生前的一次演讲的回忆,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怀念和崇敬之情,真挚的情感一点一滴都融化在生动的叙述描写里。这一句是议论句,可以说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对自己写作目的的一个总结。作者高度评价:梁任公先生是当世难得的“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这次演讲给作者印象最深,于是作者写了这篇回忆文章,以此来表达对老师深深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2.用正确的形式表述。
1用一句话表述,等量代换。 ○
从高考含义题的要求来看,我们不用把思考和分析的过程展现出来,直接展示出思考的结果就行。这个结果,相对把原句,就是一个“等量代换”,把原句中深难的表达用更简单的意思表达出来,单句的大致成分不变,复句的结构关系不变。仍然用一个句子(或一组句子)表达出来。比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阅读《总想为你唱支歌)中“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的含义的答案:“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 ②分层对点答题,紧扣原文。
对于复句来说,要特别注意分层,把复句每一层的关系表达清楚。有时候,复句间的关联词不出现,就需要同学们自己注意分析。如2007年天津卷阅读《雪野里的精灵》中的“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就是一个因果复句,“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是前两句的结果,因此要重点注意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结果。 3.理解重要句子含义题解答的三个步骤。 ①判(判断句子是否考手法.判断句子是否是警句)
②变【若无手法,也非警句.把原题变换成:回答为什么说“被解释的句子”) ③定【定表述,定重要词;先分层,重修饰) 实战演练
怀念路遥(节选)
贾平凹
时间真快,路遥已经去世十五年了。十五年里常常想起他。想起在延川的一个山头上,他指着山下的县城说:当年我穿着件破棉袄,但我在这里翻江倒海过,你信不!我当然信的,听说过他还是少年的一些事。他把一块石头使劲向沟里扔去,沟畔里一群鸟便轰然而起。想起在省作协换届时,票一投完,他在厕所里给我说:好得很,咱要的就是咱俩的票比他们多!他然后把尿尿得很高。想起他拉我去他家吃烩面片,他削土豆皮很狠,说:我弄长篇呀,你给咱多弄些中篇,不信打不出潼关!想起他从陕北写作回来,人瘦了一圈儿,我问写作咋样,他说:这回吃了大苦咧,稿子一写完,你要抽好烟哩!想起《平凡的世界》出版后一段时间受到冷落,他给我说:狗日的,一满都不懂文学!想起获奖回来,我向他祝贫贺,他说:你猜我在台上想啥的?我说:想啥哩?他说:我把他们都踩在脚下了!想起他几次要我调到省作协去,而我一直没去,当又到换届的时候,正是我在单位不顺心,在街上碰着他去购置呢绒大衣,我说了想去作协的想法,他却说:西安那地盘你要给咱守住啊!想想他受整时,我去看他,他说:要整倒我的人还没有生下哩!我生病住了院,他带着好烟来看我,说:该歇一歇了,你写那么多,还让别人活不活?!想起他的虎背熊腰。想起他坐在省作协大院里那个破藤椅上打盹的样子。想起他病了我去看他,他说:这个病房好吧?省委常委会开了会让我住进来的。想起他快不行了,我又去医院看他,他说:等我出院了,你和我到陕北去,寻个山圪崂住下、咱一边放羊一边养身子。
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他虽然去世了,他的作品仍然被读者捧读,他的故事依旧被传颂。他虽然去世了,他的作品仍然被读者捧读,他的故事依旧被传颂。
陕西的作家每每聚在一起,免不了发感慨:如果路遥还活着,不知现在是什么样子?这谁也说不准。但肯定他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他会干出许多令人佩服又咋舌的事来。
陕西画界有人以为自己是石鲁,我听到石鲁的一个学生说:他算什么呀,不要说石鲁的长处,他连石鲁的短处都学不来!
路遥是一个有大抱负的人,文学或许还不是他人生的第一选择,但他干什么都会干成,他的文学就像火一样燃出炙人的灿烂的光焰。
现在,我们很少能看到有这样的人了。
在陕西,有两个人会长久,那就是石鲁和路遥。
【注释】①石鲁,中国现代著名画家,长安画派的创始人。 一、请写出下面几个句子的含义。
1.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2.陕西画界有人以为自己是石鲁,我听到石鲁的一个学生说:他算什么呀,不要说石鲁的长处,他连石鲁的短处都学不来!
3.他的文学就像火一样燃出炙人的灿烂的光焰。
4.在陕西,有两个人会长久,那就是石鲁和路遥。
二、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用了一连串的“他说”来表
现路遥的形象,请问从这些语言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路遥?
2.作者写路遥“他把一块石头使劲向沟里扔去,沟畔里一群鸟便轰然而!起”,又写在省作协换届投票之后路遥在厕所里“把尿尿得很高”,这两处动作行为描写体现了路遥怎样的性格特点?
3.作者对路遥怀着什么样的感情?请举例说明。
4.作者在文末举石鲁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答案
一、1.路遥既是优秀的作家,也是优秀的政治家,充满气势,但他更是一个充满追求的理想主义者。 2.陕西画界有人以为自己像石鲁一样了不起,而实际上他不但比不上石鲁,还差得远。 3.路遥的文学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十分能够感染人。 4.在陕西,石鲁和路遥都是人们长久传诵的优秀艺家。
二,1.密集的几个“他说”,勾勒出了一个善良,倔强、不服输、能吃苦、有追求的路遥形象。 2.体现了路遥从小胸怀大志、不服输、充满傲气的性格特点。
3.作者对路遥感念、敬佩、怀念。作者回忆了和路遥交往的若干画面,“想起„„想起.....”体现出了他对路遥的怀念之情。路遥曾劝作者调去作协,等作者想去作协了,他又劝作者就呆在西安,这反映了路遥对作者是真正的关心,为作着想。作者提到这件事,充满了对路遥的感念之情。作者说,路遥虽然去世了,但他的作品、故事还依然被传颂,体现了作者对路遥的敬佩之情。
4.石鲁是现代画家,作者对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他是陕西画家中了不起的前辈,会名声不朽。路遥是当代青年作家,能和石鲁一样不朽,足见作者对路遥深厚的感情和对他的成就的高度赞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