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来源:筏尚旅游网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产后出血是导致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1]。近年来,随着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及医学的发展,剖宫产率在逐年上升,术中发生大出血的情况也随之增高。术中大出血已成为产科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往往病情危急,产妇常有生命危险,需分析原因,当机立断,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多年来根据我在剖宫产术中的经验,直视下观察子宫出血的真正原因,从而总结了我们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处理体会,下面我们把2005年至2012年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35个病例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5年1月~2012年3月一共处理了35例,在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在400ml以上的产妇,在35例病例中,年龄在19~41岁,初产妇15例,经产妇20例,其中子宫收缩乏力16例,前置胎盘9例,胎盘早剥7例,子宫下段裂伤3例。 1.2 出血原因

35例产妇除胎盘早剥7例外,其余16例最初出血都是子宫整体收缩乏力、胎盘剥离面出血,经宫体注射缩宫素、按摩子宫、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等处理后随着宫体的收缩血窦关闭,主要表现为子宫下段收缩乏力、下段胎盘剥离面出血、下段损伤出血。具体情况如下。 1.2.1 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是术中出血的首要原因,常由产妇过度紧张、产程延长或难产、产妇体力消耗、合并贫血和妊高症等全身性疾病所引起,如巨大儿,双胎或多胎,羊水过多等。处理方法有宫体注射缩宫素、按摩子宫、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必要时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如仍然有活动性出血则结扎子宫动脉或行子宫切除。在我们多年工作中发现经过宫体注射、静脉滴注宫缩素,子宫体按摩等方法促进子宫收缩后,宫体部的大部分血窦随着子宫的收缩而关闭,而最后出血的部位主要是子宫中下段。在本人所观察到的病例中有8例单纯是子宫下段收缩乏力,5例是下段胎膜剥离面出血,3例是在取胎头时反复摩擦致下段内膜的损伤广泛渗血。参考文献陈燕[2]研究中也表示应着重于宫颈及子宫下段的处理,如双手压迫法、宫腔纱条填塞法等。因此,剖宫产术中应熟练掌握胎头娩出技巧,以避免因胎头娩出困难导致的下段内膜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缩宫素10u,胎盘娩出后可向下段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及纱布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可使用可吸收肠线间断缝合下段剥离面出血点。

1.2.2 前置胎盘发生大出血的原因有①切开子宫时易损伤胎盘;②胎儿胎盘娩出后,易发生宫缩乏力,特别是子宫下段收缩乏力不能压迫胎盘剥离面血窦而止血;③羊水通过创面进入子宫血窦,造成凝血功能障碍性大出血。处理方法:子宫切口尽量避开胎盘。术前确定胎方位及胎盘附着位置选择合适的切口。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缩宫素及时娩出胎盘,无活动性出血时,尽快缝合子宫切口,恢复子宫肌层的完整性,有助于子宫收缩。对胎盘剥离面的活动性出血处可用纱布块压迫止血、采用“8”字缝合止血或应用明胶海绵加凝血酶覆盖剥离面术中有效维持循环血容量,术后继续给予宫缩剂。

1.2.3 胎盘早剥发生大出血的原因:剥离的胎盘绒毛中含组织凝血活酶,进入母体血液,可激活外缘性凝血系统,诱发DIC。处理方法:预防DIC的关键是一经确诊尽早终止妊娠。术中维持充足的血容量,取出胎儿及胎盘后,应及时给予宫缩剂并按摩子宫。如发现子宫表面有紫蓝色瘀斑,即子宫卒中,则宫壁内注射宫缩剂配以热盐水纱布包裹热敷子宫,再按摩子宫,如子宫色泽不佳收缩不良,属不能控制的出血,应果断行子宫切除术,如子宫色泽由深变浅,色红质硬,可保留子宫。

1.2.4 胎盘植入发生原因子宫黏膜缺陷或缺乏是胎盘植入的病理基础。剖宫产、刮宫史和子宫发育不良是胎盘植入的三大好发因素。因此所有的子宫内膜病变都容易发生胎盘植入。已剥离的胎盘间撕裂出血或出血发生在将胎盘从肌层剥离时,或植入部位的子宫收缩不良,导致出血。处理方法全部位植入胎盘迅速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如局部或部分植入则剥离胎盘,不能暴力抓取胎盘,而可以继续让其保留在原位,宫腔内有明显血窦开发应用“8”字缝合,并使用缩宫素或宫腔内纱布压迫。术后用药物辅助治疗如注射MTX,口服米非司酮,或日后B超随访监视下刮取处理。

1.2.5 子宫下段撕裂伤发生原因常为瘢痕子宫、经过试产子宫下段菲薄、术者手法不正确暴力撕开子宫切口或暴力娩出胎头,致子宫下段横切口向下延伸。也有向两侧延伸至阔韧带,甚至子宫血管,或向下延伸至膀胱底,宫颈或阴道穹窿,累及血管丛,造成严重后果。处理方法为卵圆钳夹切口,恢复解剖关系,缝合子宫肌层,关闭血窦,达到止血目的。病情严重,多种方法均不能止血者应行全子宫切除。

1.2.6 DIC发生原因①重度妊高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②术中血窦开放,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导致羊水栓塞,发生急性DIC,③术前合并贫血,血小板减少未及时纠正或术中出血时仅输库存血、晶体液而导致血小板和可溶性凝血因子缺乏。处理方法输新鲜全血,补充有效血容量。氧气吸入。如果系羊水栓塞引起的DIC,还需抗过敏,地塞米松40mg加GS静脉慢推。纠正肺动脉高压,首选罂粟碱30~90mg静脉慢推及纠正凝血功能障碍一经诊断应及早应用肝素,高凝阶段应用效果好25~50mg加GS100ML静脉滴注,1h滴完。试管法凝血时间测定作为监测保持在20min左右。然后在肝素基础上输注新鲜血,不但补充血容量,也使肝素使用时更安全。肝素用后血液仍不凝,要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治疗。经以上处理后,对难以控制的产后出血,即使在休克状态下,也应边抢救边手术切除子宫。不能用宫缩剂。防止心力衰竭及肾功能衰竭,纠正酸中毒等治疗。 2 结果

本组35例病例中只有1例胎盘早剥,子宫卒中,经处理无效行次全子宫切除外,其余病例经及时处理取得成功。术后无继发大出血现象,住院期间体温无明显异常,住院5~7天出院,产后42天复诊,子宫收缩好,恶露在产后20天左右干净,没有发现盆腔感染病例。 3 讨论

在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的原因是直观的,所以处理出血的方法也是直接的并且是迅速的,在术中大多数病例可以通过徒手按摩子宫、直接压迫出血点、宫体注射宫缩素、口服米索前列醇片、迅速缝合切口等方式,取得很好的止血效果。因此在剖宫产术中我们遇到的35 例出血,均经过积极的处理,子宫体收缩良好,其余的3例出血的部位因在子宫下段前后壁,广泛渗血,出血量大;原因主要在于子宫下段肌组织菲薄收缩力较差,既不能使附着于此处的胎盘完全剥离,又不能有效收缩压迫血窦而止血,出血量多难以控制,缝合止血不理想,常会出现越缝越出血的现象,因此应该先采用纱布局部压迫止血及下段注射缩宫素的方法再缝合。所以我们建议在剖宫产术中,如发现有类似子宫下段出血现象,通过一般的处理无好转,可以果断地采用本方法,用大血纱局部压迫,注意把血纱的尾带放入阴道内,以便于取出,缝合子宫切口时不要缝到血纱即可,多年来我们一直采用这方法,可以减少出血量,也大大地降低了子宫切除的机率。我们觉得此方法的好处是既保留了子宫自然复旧的生理又达到止血的效果。

通过本组病例的研究以及在平常的剖宫产术中观察总结发现,往往难治性的产后出血不是宫体收缩乏力引起,而是子宫中下段收缩不良血窦开放广泛渗血,导致产后大出血,由此可见如果阴道分娩的产程中遇到的产后难治性大出血,我们从中得到启发,着重于宫颈及子宫下段的处理,如双手压迫法、宫腔纱条填塞法等。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危急,常危及产妇生命,必须分析原因,当机立断,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同时也提醒同仁们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精炼手术操作,

尤其熟练掌握胎头娩出技巧,从而可明显降低剖宫产术中出血率。 参 考 文 献

[1]乐杰主编. 妇产科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

[2]陈燕.宫腔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53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7):1068~10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