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艳侠 柏亚玲 董 艳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710032
关键词:护生 临床带教 方法体会
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实习生从理论知识学习向临床护理实践的转变,也是护理知识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和延续[1]。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不仅影响护理实习生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护理实习生的职业规划。因此要求临床应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的重视和护理带教的质量管理,为后期规范化培训铺好基石,培养优质护理人才[2]。我科主要承担重点医学院校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每年约10轮次,人数约三四十人,特成立教学小组,现就我科临床带教经验方法和体会汇报如下:
1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
1.1 除常规教学目标外,我科规定每轮学员,教员授课必须大于等于4次,同时我们优化师资队伍。
1.2 实习生全部由高年资并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责任组长带教。结合教员自身性格特点,发挥优势。实习过程中征求学员意见,及时总结,不断改进。不断细化教学过程。
①首先在学员入科第一天,由教学组长发放学员清单,并逐项严格落实。②发放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学教材,要求学员参加每周三交流讨论及周五护理查房。
③安排PPT授课,每周一次,主讲内容为专科疾病围手术期护理。教学查房一次,服务剧本教学展示2次,要求学员撰写剧本一部。④在学员入科2周内必须完成12项基础及专科护理操作示教。并在实习末时安排由学员组织交流讨论一次。不同实习阶段的学员,教学重点不同,
1.3 我们及时调整带教计划。1至3轮我们主要重基础培训,除常规带教内容外,还需指导学生了解护患沟通技巧,文书书写规范等;4至6轮重知识培训, 再次基础上突出专科围术期管理及健康教育;7至10轮重能力培养,除上述两轮内容外,还需加强危重症及急诊患者处理等能力培养。
2(组织实施)我们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2.1 学员入科第一天由护士长亲自集中带教,先熟悉病区环境、病房布局、了解专科特色;掌握优质护理、护理礼仪及感控要求;熟知急救器材应用、急救药品知识及安全通道方位;重点掌握临床中常见失火预案、心肺复苏及监护仪黑屏等应急预案。为了加强实习学员的管理,同时我科建立通讯录,包括学员姓名、毕业院校、联系方式、爱好、特长、及实习表现等,以备我们后续选拔人才做好准备。
2.2 遵循教与学循序渐进原则:入科带教过程中,因人施教,严格指导,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使他们经历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的过程。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步骤,带教教员主要以讲解为主,对于复杂难度较大的操作,则由带教教员先行演示,随后指导,协助护生完成操作。在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员要鼓励护生积极进行思考,主要问题,自行设法解答,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强化护生的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2.3 采用PBL教学方法:在授课及护理查房前,学员先根据相关内容熟悉临床病例,记录疑问。授课前教员先进行提问,评估学员掌握情况,有针对性进行PPT授课;授课结束后,先由学员反馈问题 ,再由质控组教员进行点评总结。
2.4 将服务剧本应用于教学:每轮安排两次服务剧本展示,学员参与演出,身临其境、生动形象,淋漓尽致的展示了临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使其更好的掌握了耳鼻喉科相关知识,实习期末并撰写服务剧本。
2.5 安排学员参与质量互评:每天下午,责任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及学员进行质量互评,先由学员反馈发现的问题,教员及时补充,以此提高她们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2.6 实习学员上责任组两天后,我们会鼓励学员进行床边交,中遵循“交、接、清”三原则(三交即书面、口头、床边。三接即病情交接、治疗交接、抢救器械使用交接。三清即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边看清)。同时我科并制定了电子版模板及单病种清单。明显提高了学员床边能力及准确性,学会了对患者病情的全面关注。
2.7 以启发式教学促进学习:晨会时,护长随机提问,遇到典型病例,特殊讲解。遇其疑惑问题,及时查阅相关资料,教员再做详细解答,使她们明确学习的方向,提高学习的动力。
3 出科综合考核
3.1 一方面是实习中表现,包括组织纪律,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水平,理论知识水平,团结协作方面等。另一方面是出科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以此来检验学生在这一段时期的实习效果。
3.2“双向评价”,除学员综合评价外,还有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及带教教员评价,包括教员素质,知识水平,临床实践,带教方法和态度,了解学员的要求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带教工作。
4 出科小结
4.1 每轮学员出科最后一周召开座谈会,由护长组织,教学组长及学员参加。对学员实习进行小结,征求学生意见和建议,并由教学组长详细记录座谈会内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就工作中的不足积极改进,更加合理安排实习教学,提高实习带教质量。
4.2 学员出科后,教学组长整理汇总资料,主要包括:统计学员出科汇总成绩,完善学员清单、教员清单、带教实施记录。整理(教员对学员综合考评、学员对教学质量评价及带教教员评价)内容。记录考核成绩、理论成绩及座谈会内容。整理完善资料后并与学员出科一周内送交护理部。及时将学员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进行统计分析,晨会护长及时反馈教学意见,认真总结带教不足,进一步改进带教工作,提高带教质量。 之后将学员资料进行装订,整理归档。
5 体会
加强带教管理工作,对于毕业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帮助。本文就带教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各有效管理措施,通过落实和实施,将有效提高了带教效果,得到学员一致好评,为医院从而培养出一批具有高品质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玉香,赵明.护理实习生带教管理方法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
(3):217-219.
[2] 孙锡珍.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带教问题及方法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9(15):1957-1958.
[3] 张芙蓉.如何做好护生实习带教[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0):114-115.
但由于硬件条件有限,加之工作人员防范意识比较淡漠,对正规流程及防护措施执行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系统的规范化培训尤其重要。
组别 感染因素 放射线辐射 噪音损害 吸入有害物质 自身因素科室定期进行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她们的风险意识,做好风险防范,进而降
低护理风险的发生[5]。针对科室具体情况,除了进行一些常规知识的培训,我科重点加强了C型臂放射装置使用及防护知识培训和2016版内镜清洗消毒知识培训及进行培训前 6(75.00) 7(87.50) 5(62.50) 6(75.00) 4(50.00)
操作演示。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与绩效挂钩。护理人进行培训后 8(100.00) 8(100.00) 8(100.00) 7(87.50) 7(87.50)
员通过培训,也意识到内镜室存在的高危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对自身造成的危害。
注:与进行培训前相比,P<0.05通过调查发现大家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所提高,能自觉遵守操作规范并采取防范措2.2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措施落实情况施,针对少数不按规定执行的人员给予惩罚。进行规范化培训后,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在工作中自觉落实防护措施,科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在结核科内镜室开展规范化培训管理的效果显著,具有室在培训前、后分别抽取100名患者进行跟班,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落实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明显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参考文献:
组别 采取生物防护措施 遵守操作流程 环境防护到位 进行防辐射处理 [1] 史东祥.内镜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J〕.护理研究,2017,14:137-138进行培训前 78(78.00) 88(88.00) 90(90.00) 86(86.00) [2] 向冬梅. 内镜室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与防范策略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进行培训后 98(98.00) 96(96.00) 100(100.00) 97(97.00) 2015,16:162-163
[3] 史东祥. 内镜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J〕.护理研究,2017,14:137-注:与进行培训前相比,P<0.05
138
3 讨论
[4] 蔡玲,张浩军,杨亚红.内镜相关感染及其预防与控制研究进展〔J〕.中国
内镜室的工作不同于一般临床科室,尤其是结核科气管镜室,从多方面而言它
感染控制杂志,2016,15(7):533-536
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涉及感染、放射线的辐射、噪音损害、吸入有害物质、
[5] 邓丽英.内镜室护理工作危险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5,28
护理人员自身因素外[3],它还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医院感染培训不到位,从业者专
(52):215
业知识掌握不够,规章制度不健全等均导致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淡漠,易引起
内镜相关感染[4]。护理人员如果对相关知识不了解,在工作中没有自觉采取防护措作者单位:100091,北京,第三0九医院结核门诊(王睿岚,李姗姗,施,很容易对身体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笔者所在科室配备了相应的防护用品,索瑞芳,代炯)
表1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掌握情况〔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