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准外业施测

来源:筏尚旅游网
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内容、步骤与指导

1.方案设计

根据测量实习任务和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结合测区实际情况在地形图上拟定出合理的水准网和水准路线布设方案。水准路线尽可能采用附合路线,慎重使用闭合路线,不允许使用支线水准。

2.选点和埋石

水准点的位置应能保证埋设标石的稳定、安全和长期保存,并便于观测。水准点可直接采用图根导线点,也可另行埋设水准点标石。埋石按规范要求的规格进行水准标石的制作和埋设。

3.水准仪和水准尺检校

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的检校项目和方法,在测前、测后对水准仪和水准标尺进行检校。

4. 四等水准测量

四等水准使用S3型水准仪和木制双面水准尺进行往返观测。 每站的观测程序都是:“后-后-前—前”。

表3-1 四等水准测量各项要求:

标尺 双面水准尺 视距 ≤80m 前后视距差 ≤5.0 m 视距累积差 ≤10.0 m 视线高度 三丝能读数 当成像清晰时,视线长度可放宽到1.2倍。

表3-2 四等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 mm )

黑红面读数差 3.0 黑红面高差之差 5.0 间歇点高差之差 5.0 每测段的往测和返测的测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水准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因测站观测超限时,在本站观测时发现,应立即重测;迁站后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开始重测。野外测量时应采用尺垫,水准尺立在尺垫上。

具体步骤

(1)领取仪器后,根据教师给定的已知高程点,在测区选点。选择4-5个待测高程点,钉木桩并标明点号,形成一条附合水准路线。

(2)在距已知高程点(起点)与第一个转点大致等距离处架设水准仪,在起点与第一个待测点上竖立尺。

(3)仪器整平后便可进行观测,同时记录观测数据。用双仪器高法(或双尺面法)进行测站检核。

(4)第一站施测完毕,检核无误后,水准仪搬至第二站,第一个待测点上的水准尺尺底位置不变,尺面转向仪器;另一把水准尺竖立在第二个待测点上,进行观测,依此类推。 (5)当两点间距离较长或两点间的高差较大时,在两点间可选定一或两个转点作为分段点,进行分段测量。在转点上立尺时,尺子应立在尺垫上的凸起物顶上。

(6)水准路线施测完毕后,应求出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以对水准测量路线成果进行检核。 (7)在高差闭合差满足要求(fh容20Lkm,单位mm)时,对闭合差进行调整,求出数据处理后各待测点高程。

五、注意事项

(1)前、后视距应大致相等。

(2)读取读数前,应仔细对光以消除视差。

(3)每次读数时,都应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式气泡吻合)。并注意勿将上、下丝的读数误读成中丝读数。

(4)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粗平。若圆水准器气泡发生偏离,应整平仪器后,重新观测。 (5)应做到边测量,边记录,边检核,误差超限应立即重测。

(6)双仪器高法进行测站检核时,两次所测得的高差之差应小于等于5 mm;双面尺法检核时,两次所测得的高差尾数之差应小于等于3 mm(两次所测得的高差,因尺常数不同,理论值应相差0.1 m)。

(7)尺垫仅在转点上使用,在转点前后两站测量未完成时,不得移动尺垫位置。

(8)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计

fhh,容许值fh容20Lkm,单1.方案设

根据测量实习任务和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结合测区实际情况在地形图上拟定出合理的水准网和水准路线布设方案。水准路线尽可能采用附合路线,慎重使用闭合路线,不允许使用支线水准。

2.选点和埋石

水准点的位置应能保证埋设标石的稳定、安全和长期保存,并便于观测。水准点可直接采用图根导线点,也可另行埋设水准点标石。埋石按规范要求的规格进行水准标石的制作和埋设。

3.水准仪和水准尺检校

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的检校项目和方法,在测前、测后对水准仪和水准标尺进行检校。

4. 四等水准测量

四等水准使用S3型水准仪和木制双面水准尺进行往返观测。 每站的观测程序都是:“后-后-前—前”。

表3-1 四等水准测量各项要求:

标尺 双面水准尺 视距 ≤80m 前后视距差 ≤5.0 m 视距累积差 ≤10.0 m 视线高度 三丝能读数 当成像清晰时,视线长度可放宽到1.2倍。

表3-2 四等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 mm )

黑红面读数差 3.0 黑红面高差之差 5.0 间歇点高差之差 5.0 每测段的往测和返测的测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水准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因测站观测超限时,在本站观测时发现,应立即重测;迁站后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开始重测。野外测量时应采用尺垫,水准尺立在尺垫上。

具体步骤

(1)领取仪器后,根据教师给定的已知高程点,在测区选点。选择4-5个待测高程点,钉木桩并标明点号,形成一条附合水准路线。

(2)在距已知高程点(起点)与第一个转点大致等距离处架设水准仪,在起点与第一个待测点上竖立尺。

(3)仪器整平后便可进行观测,同时记录观测数据。用双仪器高法(或双尺面法)进行测站检核。

(4)第一站施测完毕,检核无误后,水准仪搬至第二站,第一个待测点上的水准尺尺底位置不变,尺面转向仪器;另一把水准尺竖立在第二个待测点上,进行观测,依此类推。 (5)当两点间距离较长或两点间的高差较大时,在两点间可选定一或两个转点作为分段点,进行分段测量。在转点上立尺时,尺子应立在尺垫上的凸起物顶上。

(6)水准路线施测完毕后,应求出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以对水准测量路线成果进行检核。 (7)在高差闭合差满足要求(fh容20Lkm,单位mm)时,对闭合差进行调整,求出数据处理后各待测点高程。

五、注意事项

(1)前、后视距应大致相等。

(2)读取读数前,应仔细对光以消除视差。

(3)每次读数时,都应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式气泡吻合)。并注意勿将上、下丝的读数误读成中丝读数。

(4)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粗平。若圆水准器气泡发生偏离,应整平仪器后,重新观测。 (5)应做到边测量,边记录,边检核,误差超限应立即重测。

(6)双仪器高法进行测站检核时,两次所测得的高差之差应小于等于5 mm;双面尺法检核时,两次所测得的高差尾数之差应小于等于3 mm(两次所测得的高差,因尺常数不同,理论值应相差0.1 m)。

(7)尺垫仅在转点上使用,在转点前后两站测量未完成时,不得移动尺垫位置。 (8)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

fhh,容许值fh容20Lkm,位mm。

(四)测试形式、标准及要求

见附件9-1

(五)思考与提高

1、什么叫间歇点高差之差?

2、每测段的往测和返测的测站数为什么采用偶数站? 3、水准测量外业观测过程中,有哪些限差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