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统考
七年级数学试卷
命题人:李明旭 李希亮 审题人:李希亮 潘国荣
说明:
1.试卷共4页,答题卡共4页。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好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不得在其它地方作任何标记。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否则不给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12年10月8日,江西省第三届花卉园艺博览交易会在宜春花博园隆重开幕,此届花博会的吉祥物的名字叫“迎春”(如图).通过平移,可将图中的“迎春”平移到图( )
(第1题图)
A.
B.
C.
D.
2.以下四个命题:①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若a>b,则-2a>-2b;③如果三条直线a、b、c满足:a∥b,b∥c,那么直线a与直线c必定平行; ④对顶角相等,其中真命题有( )个.
A.1 B.2 C.3 D.4 3. 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
A.对宜春秀江水质情况的调查.
B.对某班50名同学体重情况的调查.
C. 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 D.对万载县某类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情况的调查.
4. 如图天平右盘中的每个砝码的质量都是1g,则物体A的质量m(g)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
(第4题图)
C.
D.
A
A
A.
B.
5.学习了“平行线”后,张明想出了过己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他是通过折一张半透明的纸得到的(如图①~④):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1页(共10页)
②③①
从图中可知,张明画平行线的依据有( )
④
(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1) (2) B.(2) (3) C.(1) (4) D.(3) (4) 6. 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围是( )
A.a<-1 B.a<1 C.a>-1 D.a>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2013的算术平方根是 . 8.下列实数中:36,0,
3xy13a的解满足不等式xy>0,则a的取值范
x3y1a3,0.1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多一个0),, 7,11-3.14,无理数有 个.
9.已知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Q(b,-a)在第______象限.
10.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OE垂直AB,∠EOD=30°,则∠BOC= . 11.请写出一个以x,y为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且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x1①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②方程组的解为,这样的方程组可以是____________.
y212.如图,将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沿AB折叠一下, 如果∠1=130º,那么∠2= .
13.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注明:口服,每天30~60mg,分2~3次服用.这种药品一次服用的剂量范围是_____mg~_____mg.
14.将直角三角形ABC沿CB方向平移BE的距离后,得到直角三角形DEF.已知AG=4,BE=6,DE=1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D A E D A
G
1 2
B O A
B
C C F B E (第14题图) (第12题图) (第10题图) 三、(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5.计算:9381 4七年级数学试卷第2页(共③④10 页)
①
②
16.解方程组:
xy1
3x2y33x22x1的值大于与1的差. 5317. x取哪些非负整数时,
18. 解不等式组
3x75x2 ,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x73x、(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9. 如图,∠B=42°,∠1=∠2+10°,∠ACD=°,∠ACD的平分线与B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1)请你判断BF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3的度数.
2
(第19题图)
20. 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3)、B(-2,-3). (1)描出A、B两点的位置,并连结AB、AO、BO. (2)△AOB的面积是__________.
(3)把△AOB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
0
x
y
1
3
ABO,在图中画出ABO,并写出点A、B、O的坐标.
21.暑假期间,学校布置了综合实践活动任务,王涛小组四人负责调查本村的500户农民的家庭收入情况,他们随机调查了40户居民家庭的收入情况(收入取整数,单位:元),并制定了频数分布表(如图Ⅰ)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Ⅱ).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频数分布表.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3页(共10页)
(第20题图)
(3)请你估计该村属于中等收入(不低于1000元小于1600元)的大约有多少户?
多少户?
五、(本大题共2小题,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9分,共17分)
22. 小文在甲、乙两家超市发现他看中的篮球的单价相同,书包单价也相同,一个篮球和三个书包的总费用是400元.两个篮球和一个书包的总费用也是400元. (1)求小文看中的篮球和书包单价各是多少元?
(2)某一天小文上街,恰好赶上商家促销,超市甲所有商品打九折销售,超市乙全场购物满100元返30元购物券(不足100元不返券,购物券全场通用),如果他只能在同一家超市购买他看中的篮球和书包各一个,应选择哪一家超市购买更省钱?
(图Ⅰ)
(第21题图)
(图Ⅱ)
23.如图在下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3,c)三点,其中a、b、c满足关系式:a2(b3)c40 (1)求a、b、c的值.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2),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为△AOP的面积的两倍?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23题图)
12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4页(共10页)
宜春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统考 七年级数学试卷参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C 2. C 3. B 4. A 5. D 6.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2013 8.3 9.三 10.120° 11.xy3(答案不唯一) 12.115°
xy113.10,30 14.60
三、(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5.解:原式=3-2-12………………3′ =
12……………5′ 16. 解xy1(1)3x2y3(2)
将①×2得2x+2y=-2 ③,将②-③得x=-1,
(或由①得x=-1-y,将其代入②得x=-1)………………2′ 将其代入①解得y=0,………………4′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x1y0………………5′ 17.解:根据题意有:
3x22x5>131………………1′ 去分母,得:3(3x-2)>5(2x+1)-15 去括号,得:9x-6>10x+5-15 移项,得:9x-10x>6+5-15
合并同类项,得:-x>-4………………3′ 系数化为1,得:x<4………………4′
因为X为非负整数,所以x =0,1,2,3. ………………5′ 18.解:3x75x2(1)2x73x5(2) ,
由不等式①得x<-2.5………………1′
由不等式②得x<2………………2′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是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5页(共10页)
………………4′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2.5………………5′ 四、(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9.解:(1)BF∥CD,理由如下:………………1′ 因为∠B=42°,∠1=∠2+10°,且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所以∠2=°………………3′
又因为∠ACD=°,所以∠ACD=∠2,因此BF∥CD………………4′ (2)因为CE平分∠ACD,所以∠DCE=
1∠ACD=32°………………5′ 2因为BF∥CD,所以∠3=180°- 32°=148°………………7′ 20. 解:(1)如图所示………………1′
y
A
A′
O′
O
B′
B
x
(第20题图)
(2) 9………………3′ (3) 如图所示………………4′
A′(0 , 5)、B′(2, -1)、0′(4, 2)………………7′ 21.解:
(图Ⅰ) (第21题图) (图Ⅱ)
(1)………………3′ (2)…………… 5′ (3)(18+9+3)÷40×500=375(户)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6页(共10页)
答:估计该村属于中等收入(不低于1000元小于1600元)的大约有375户……………7′ 五、(本大题共2小题,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9分共17分) 22. 解:设篮球的单价为x元,书包的单价为y元.……………1′ 根据题意,得x3y400……………3′
2xy400解这个方程组,得x160……………4′
y80 答:该同学看中的篮球单价为160元,书包单价为80元.……………5′ (2)在超市甲购买一个篮球与一个书包共需花费现金:
(160+80)×90%=216 (元)……………6′
在超市乙可先花费现金160元购买篮球,再利用得到的30元返券,加上50元现金购买书包,总计共需花费现金:
160+50=210(元)……………7′
因为216>210,所以在超市乙购买更省钱.……………8′ 23.解:(1)因为a2(b3)c40, 所以 a=2 , b=3 , c=4……………3′ (2)过点p作PD⊥y轴于点D……………4′
2S四边形ABOPSAOBAOP=
11×2×3+×2×(-m)=3-m……………6′ 22(3)存在点P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为△AOP的面积的两倍……………7′ 因为S四边形ABOPSAOBAOP
所以S四边形ABOP2SAOB……………8′
1×2×3) 21所以 m=-3 因此P(-3,) ……………9′
2 即 3-m=2×(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7页(共10页)
7年级地理第1章复习指导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个球体
证据例举: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海上看帆船;月食现象; 北极星高度的变化;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
2、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刘三);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陆地1.49占29%,海洋3.61占71%) 二、地球仪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形状 圆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 1. 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 2. 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等长约为2万千米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横向) 南北方向(纵向)
0度线 赤道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数范围 0~90(南北纬) 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规律 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 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 判定:纬度向北越大的是北纬N,
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 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 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
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
特殊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
划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 0——30度为低纬度 30-60度为中纬度 60-90度为高纬度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 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8页(共10页)
以西,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1、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北纬40度,东经116度 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度纬线、经线、180度经线不需要代号) 2、地球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 公转[/td] 方向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 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一年(约365天)
旋转特点 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地轴始终倾斜66.5度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引起现象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判断晨昏的办法:面对昼半球,西晨东昏
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 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五带划分: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自北向南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四、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能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具体(详细) 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 2、方向:地图上判定方向有3种依据:指向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图例和注记
图例=符号 文字=文字和数字 (2)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9页(共10页)
山体不同形态等高线是不一样的:
山体形态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文字描述 闭合曲线的中心(点) 等高线向山脚突出 (线) 等高线向山顶突出 (线) 两个山顶之间(点)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线)
提示:这里山脊和山谷都是上山的路线,山脊一般通向山顶,是登山路线,也是分水岭;山谷一般通向鞍部,是翻山路线,是汇水区域,通常是小溪源头和河流源地。 2、分层设色地形图(一目了然看地形) 不同地形等高线的特征看图,文字表述如下: 地形类型 平原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td]
海拔 一般低与200米 超过500米 超过500米 低于500米 不一定
起伏状况 平坦 起伏大:坡度陡(山高谷深) 主体平坦,边缘部分陡峭 起伏小,坡度和缓 中间低四周高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10页(共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