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单元练习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中巴经济走廊”是继“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之后的中国在南线部署丝绸之路建设的新一条路径。读中巴铁路模拟线路图,完成1~2题。 1.中巴铁路建设难度很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技术目前难以达到要求 B.地质条件差
C.巴方基础设施尚未完善 D.海拔高,气候严寒
2.中巴铁路建成后,中国西南各省可利用铁路运输借道新疆,或仍借道广西利用海运开拓巴方市场,两者相比( )
A.铁路运输路程短,且运速快 B.铁路运输运量小,但灵活性强 C.海运成本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D.海运安全性高,且专业化水平高 (2014·江苏高考)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 )
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 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 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 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 4.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 )
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2015·温州模拟)东海大桥始于上海南汇,终于洋山深水港,全长32.5 km,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读图,回答5~7题。
5.东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海啸 B.赤潮 C.潮汐 D.寒潮
1
6.来往于东海大桥上的车辆主要是( )
A.集装箱卡车 B.公交大客车 C.水产冷藏车 D.旅游大巴车 7.东海大桥P处水面与桥面距离40 m,其目的是( )
A.降低施工成本 B.缓和海浪冲击 C.减轻台风影响 D.保证通航顺畅 2014年6月3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开始试车。2014年年底兰新高铁有望正式通车,两地的高铁运行时间将压缩到8小时。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成后,现有的兰新铁路将主要用于货运。下图为兰新铁路及兰新高铁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兰新高铁与兰新铁路线路不完全重合,最可能的原因是( )
A.雪山连绵,地形阻隔 B.加强区际联系,方便人们出行 C.沿河谷修筑,降低成本 D.加速青海省矿产资源的开发 9.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长达440 km的防护设施(图乙),其主要作用是( )
A.减小气温变化 B.防洪水 C.防大风
D.防噪音
10.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成后,兰新铁路实现客货运输分离,其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资运输能力将极大提升 B.铁路沿线有望出现新的产业带和城市带 C.大规模发展特色种植业 D.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广州到珠海的城际轨道交通线由北面的广州市广州南站途经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市,南至珠海市拱北口岸的珠海站(又称珠海拱北站),整条线路总长177.3 km。下图是该城轨经过某城市时的照片,据此完成11~12题。 11.修建城市轨道交通,可以( )
A.改善城市的景观环境 B.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C.提高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 D.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
12.城轨经过图示地区时,采用高架桥的目的是( )
A.提高轨道运输的速度和安全性 B.观赏轨道沿线的风景 C.节约轨道沿线的耕地资源 D.降低轨道交通建设的难度
(2013·天津高考)随着轨道交通和互联网的发展,天津居民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据此回答13~14题。
13.为了使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核心区间的客运交通更加便捷,我市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这一变化体现了我市轨道交通的( )
A.高速化 B.网络化 C.大型化 D.专业化
2
14.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这促进了( )
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 C.商品流通环节的增加 需3小时40分。据此完成15~16题。 15.厦深高铁的开通将最先影响厦门的( )
A.城市等级 B.服务范围 C.功能分区 16.离城区20多分钟车程的深圳高铁新城建设( )
A.降低了城区环境承载力 B.推进了郊区城市化进程 C.使城区出现空心化现象 D.促进中心商务区的外迁
17.(1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自古以来,“南方丝绸之路”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贸易通道。目前我国正在沿此路建设高标准公路、铁路,与缅甸境内的公路、铁路相接,以实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连通。 (1)说明古代“南方
丝绸之路”基本沿山间谷地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原因。请各答一条。(4分)
(2)高标准公路、铁路的建成,将给我国西南地区对外联系带来哪些好处?请列举两条。(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0分)
地峡是连接两块较大陆地或较大陆地与半岛间的狭窄地带。地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沟通大陆和大陆、大陆和半岛的中间桥梁,也是交通的咽喉要道。地峡比较狭窄,两侧邻海洋,是开凿运河的良好地段。下图是近些年备受世人关注的某地峡(K)地理位置及拟定运河路线分布图。
3
B.商业区的规模扩大 D.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2014·厦门调研)2013年12月28日,厦深高铁正式开通,全长502.4 km,从厦门到深圳只
D.行政范围
(1)据提供信息,描述K地峡的地理位置。 (10分)
(2)在该地峡开凿运河的众多方案中Ⅰ、Ⅱ最具代表性。请确定你支持的方案,并说明理由及施工前应重点考虑的自然条件。(10分)
(3)若在K地峡开凿了运河,列举可受益的主要国家,并简述其原因。 (10分)
19.(22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10分)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12分)
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单元练习卷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A B A C A D B C C B A B D B B 17(1)自然:地形起伏相对较小(自然屏障较少;水源充足); 人文:聚落较多(人口较多;利于商贸和补给)。
(2)增加了一条通向印度洋的便捷通道(使对外联系更加快捷);
有利于加强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贸易、文化往来(有利于扩大对外联系的区域)。
18解析:第(1)题,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描述。第(2)题,从工程量大小、成本高低、可能承受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比较。第(3)题,地峡位于泰国境内,地峡修建可以为泰国发展航运和国际贸易、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对中国等东亚国家而言,可以减轻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缩短海上运输航程,节约费用,提高运输安全。
答案:(1)处于北纬7°至12°之间的地段(泰国境内),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东经98°至101°之间,西侧为印度洋(安达曼海),东侧为太平洋(暹罗湾)。
(2)支持方案Ⅰ。处于地峡最窄处,工程量小,成本低。地质构造(灾害)、气象条件等。 支持方案Ⅱ。处于地峡南部有湖泊分布的地带,工程量较小,成本较低。地质构造(灾害)、气象条件等。
(3)泰国;带动与拉动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加大与多国的贸易往来。 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以运输石油为主的海上贸易航程缩短,节省运费,运输安全性得到提高。
19(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 ,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