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说说普宁市的来历

来源:筏尚旅游网
说说普宁市的来历

据《郡县释名》:“普遍宁谧之义也。”

汉时属南海郡揭阳县,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属潮阳县。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析潮阳县西境洋乌、戎水、黄坑3都,取“普遍安宁”之意首建置普安县,初始县治设于戎水都(今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境内)。至万历十年(1582年),将普安县改称普宁县,又将普宁县洋乌、戎水2都划归潮阳县管辖。万历十四年(1586年)县治迁于厚屿(今洪阳镇)。万历十年(1582年)洋乌、戎水两都割属潮阳县,普宁仅存黄坑都。清雍正十年(1732年)六月,将戎水都170个村、贵山都西半部93村、洋乌都尾段45村割归普宁县。在明、清两代普宁县隶属潮州府,民国时期隶属潮循道、东江行政委员公署、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7月1日,普宁县人民政府在流沙镇成立,定县城于流沙,隶属广东省潮汕专署。1950年3月15日将原属惠来县的南阳山区的505个村,原划给南山管理局的锡坑乡,原属陆丰县的大坪乡,原属揭阳县的九斗、乌石村等地划归普宁县。1952年置粤东行署,普宁县属粤东行署。1955年粤东行署由潮州市迁驻汕头市。1956年撤销粤东行署,设汕头专区,普宁县属汕头专区。1958年12月同惠来县合并,仍称普宁县,至1961年3月恢复惠来县建制。1970年汕头专区改为汕头地区,普宁县属汕头地区。1972年2月,将原属普宁县的贡山、湖西、四乡等3个村划归揭西县。1975年11月22日,汕头市恢复为省辖地级市,普宁县属汕头市。1991年12月7日撤销揭阳县,设立揭阳市(地级),普宁县从汕头市划归揭阳市。1993年4月6日撤销普宁县,设立普宁市(县级)。

普宁市是广东省革命老区,境内分布有众多历史文物、古迹和革命文物遗址,经发掘管理,现查明普宁市有:古文化遗址13处、古墓葬8处、古建筑11处、名胜古迹7处、古碑刻18处、革命遗址39处、革命纪念建筑物5处、革命烈士墓6处、馆藏革命文献遗物200多件。

在清乾隆年间,形成了昆岗松韵、铁嶂兰芬、灵汇泉、钱湖渔艇、培风宝塔、华严寺、南岩古寺、云石樵径的“普宁八景”,这些胜迹都在古城洪阳的周围,八景中现只有灵汇泉、培风塔、南岩古寺、云石樵径尚存。境内盘龙阁、西林古寺、七星洞天、马嘶岩、南岩古寺、云石岩、白水岩、浴龙岩、樟岗岩、圆通庵等古刹名寺,无不山清水秀、古木参天。洪阳(普宁老县城),是国家城乡住房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确认的广东东部首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古镇保护核心区的普邑城隍庙和清代抗英禁毒、钦差大臣林则徐忠魂归宿之处——文昌阁,以及全国罕见的府第式巨型建筑组群德安里——提督府是保存完好的特大型清代建筑组群,建筑处处透着古雅庄重的古城氛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