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搭建强农富民平台 政府农民科研三赢——江苏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纪实

搭建强农富民平台 政府农民科研三赢——江苏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纪实

来源:筏尚旅游网
眙管镇崔岗村葡萄基地 者从江苏省农委了解到,为创新 快改造传统农业,走具有江苏特点的农 蔬菜、花卉、林果、畜禽等优良 斗技推广体制机制,从2009年起, 业现代化道路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科 加快推广一批设施栽培、苗科 农委开始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 技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对于进 约化养殖、农产品保鲜和精深) 全省选派19O名技术人员与全省 一步加快科技强农步伐、促进农民增收 技术,积极示范一批高效生态j 县(市、区)的所选村组挂钩结对, 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式,尽快改变江苏高效农业品 特色种养殖科技示范户1.5万 江苏省农委科教处处长马德云说, 对外依赖的局面,加快构建现 E立特色基地40个,特色产业村 在这种情况下,为进一步创新农业科技 业技术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 。实现了政府搭台获得口碑、农 推广体制机制,为了实现“三农”新的突 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增强 获到实惠、专家奉献获得发展的 破,江苏省农委组织省内34个农业科 竞争力。 面。 研教学推广单位与38个县(市、区)挂 二是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三 三农”突破I1乎唤新平台 钩对接,按照“一校(院、所)一县一业、一 作用、科技人员实现自身价值} 专家一村一品”原则,建立健全农业科技 径。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及成罗 年来,江苏省深入实施农业“新品 推广服务机制,帮助解决现代高效农业 用,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是.I- 陵术、新模式”工程,扎实推进农业 技术难题,为对接县主导产业发展提供 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义不容辞的 I新和成果转化,全面实施农业科 了有效服务,有力促进了现代高效农业 年来,江苏省农业科研教学推, 工程,构建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 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新平台不可或缺。 农业品种创新、技术攻关和科} :高效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全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 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农业 生产连续5年增产,水稻单产全 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目前,江苏省发展 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目{ 一。全省高效农业面积达2115万 现代农业的品种、技术优势还不够明 少科研成果还停留在学术论文 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7%,高 显,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 在实验室里,没有及时转化为 】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高。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发展现代农 力。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大 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农 业,更加需要依靠农科教紧密结合,加 科技下乡,立足现代农业发展 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在加 快农业科技创新,着力培育-- ̄1:I:粮油、 建设需求,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江苏农村经济.月刊 科教、产学研结合机制,加快农业科技 他告诉记者,“不敢多种,草莓很容易得 专家颜志明主动跑市场、找买家,最终 成果转化,让农业科技人员把论文谱写 白粉病,发病早期又很难看出来。耽误 帮助朱庄村与批发商江苏开昌公司签 在大地上、成果转化在产业上、贡献体 了防治时间,先前的投入就全完了。”但 订产销协议。因辣椒质量好,最后农户 现在农民增收上。 家家还赚了钱。 是,自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全 不仅免于亏损,一 三是有效应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智老师来到村里,王洪代胆子壮了,除了直接联系买家,驻村专家还帮 变化、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要 口气种了10来亩草莓,还被选作村里 对接村农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江苏 求。2008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持 的科技示范户。他说,原因很简单,热情 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挂钩盱眙县的5个 续蔓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影响不断 显现,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下行、农民工 回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 “三农”工作面临挑战更大。在强化政策 落实、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加快农 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进一步释放农 业科技的巨大效能,挖掘农业发展的广 阔潜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 发展、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为全省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专家下乡人户”农民叫好 又.LI座 面对“农民有需求、政府有规划、专 家有动力”的现状,江苏省农委明确,紧 紧围绕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 收致富的要求,帮助解决现代高效农业 产业发展技术难题,为对接县(市、区) 主导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技术服务,力争 每个产业建立1个科技示范基地、培育 5个特色专业村、每个村20%的农户培 育成为农业科技示范户,扩大挂钩县优 势主导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专家“挂村强 农富民”。创新科技入户形式,以村为单 位,以项目为载体,把送科技下乡与实 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结合起来,引导鼓 励农业科技专家与村挂钩对接,推进 “一村一品”发展,培育特色产业村,全 方位开展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 收。一年来,这些地方发生的巨大变化 令人鼓舞。 泗洪县魏营镇前营村的王洪代种 了10多年草莓,一直只种一亩几分地。 周到的指导老师就在身边。 盐城市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吴忠 义已在盐都区郭猛镇三湾村蹲点近 200天。“不愿离开,也舍不得离开。”朴 实的一句话中饱含浓浓情意。以前,三 湾村的草莓种植户习惯种一季大棚越 冬草莓,收获后,大棚、土地就闲置着, 等来年再种。以吴忠义领衔的专家组入 村后,积极倡导轮作模式,如“大棚越冬 草莓/甜瓜/水稻”,还具体推荐了生 长周期短的越光水稻。如此一来,不仅 土地利用价值提高了,农户收入也增加 不少。据三湾村统计,在吴忠义的指导 下,2009年主导产业果蔬、花木种植规 模扩大了20%,农户户均增效21%。盐 城农科院全年共向挂钩的5个村推广 了30多项新技术,使农民普遍增收。 朱玉龙所在的盱眙管镇崔岗村,专 家驻村不到一年,已培养示范户7 7 户,协助该村建成钢架蔬菜大棚、有机 米生产基地,还指导发展循环农业;楼 上养鸽、楼下养猪,鸽粪、猪粪作有机肥 “喂”给设施蔬菜,也产生沼气给农户供 暖,蔬菜叶子等又作为鸽子、猪的饲料。 朱玉龙说:“现在种出来的菜都是无公 害的,模样好,产量高,价格也高。以前 愁卖,现在菜贩子天天围着我们转,等 在地里收菜。”一年每亩能多赚4000元 左右,人均纯收入可高出上年全县农民 人均纯收入1110元。 2009年5月,辣椒的批发价从每 公斤0.6元跌至0l2元,泗洪县车门乡 朱庄村的农户们叫苦不迭。除了帮助技 术指导,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驻村 村就新成立了7个合作社,其中马坝镇 塘坝村的百乐丰果蔬专业合作社,2009 年8月10日与欧尚超市成功签订了 25万公斤娃娃菜的直采合同,解决了 农民的“卖难”。 强农富民实现三赢“不走 的专家”亟待培养 “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仅仅一年就 成果丰硕,令人兴奋。据统计,全省已选 派19O名技术人员与全省38个县(市、 区)的所选村组挂钩结对,挂县单位已组 织培训400多场,培训3.4万人次,发放 技术资料30万多份,已培育特色种养 殖科技示范户1.5万户,建立特色基地 40个,特色产业村190个,使农民普遍 增收,政府与群众关系进一步密切,专家 获得了书本和实验室外的收获,从而实 现了政府搭台获得口碑、农民致富获到 实惠、专家奉献获得发展的三赢局面。 盐城市农科院专家徐文华指导的 新民村新上设施大棚400多亩,从事果 蔬、苗木等特色产业的农户占52%,农 户增收21%以上,同时,专家还指导他 们成立了“兴民草莓专业合作社”,农民 开始正式走向了市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问题 出现了:农民怕专家走了自己还是干不 了,专家怕农民没有学会,走了到后又 回到了老路上,前功尽弃。 尽管住在农户家里200多天了,依 然不足以让农户“放心”,王全智每一次 返校都引起泗洪前营村农户的担忧,返 校期间电话不断,农户甚至“不让他回 20"10/03总第297期}55 ●徐文华 盐城 农科院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的目标 县强农富民工程 萄特色产业方面 以我院仰徐现代农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全省农林工作会议 为实现上述目标.各产业急需抓 业科技示范基地为核心,以张庄、龙冈 精神.根据省农委“2010年全省农业科 好以下几个突出问题和关键技术环 等果园为载体,实施葡萄老园改造、新 教工作指导意见”.盐城市农科院于春 节 一是在三大“菜篮子”产业壮大发 点扩张.全力向万亩设施葡萄目标迈 节前召开“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专题会 展方面,重点做好以下3点:在番茄特 进。二是在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 议.布置开展2010年“挂县强农富民工 色产业方面 以盐都区尚庄镇为主轴。 高效化发展方面 继续以2009年度对 程”实施计划调研.项目组成员与盐都 推广“大棚番茄——优质粳稻”水旱轮 接服务的秦南镇河夹村、大冈镇光明 区农林局及对接村进行了座谈讨论 在充分调研讨论的基础上.明确 作.加速由零星分散种植向步湖路沿 线规模生产.把万亩大棚番茄做成富 村、龙冈镇曲东村为核心示范基地。按 照都政办发『2009]66号《盐城市盐都 区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管理意见》 2010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实施计 民大产业,真正使“千斤稻、万元钱”的 划:一是提升盐都区“菜篮子”产业工 高效模式不断展现示范效应:在草莓 的要求,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 程 .主攻盐都区现有的番茄、草莓、葡萄 特色产业方面 继续以2009年度对接 养区,辐射大冈、秦南、郭猛、龙冈、尚 三个规模种植产业项目.实现盐都区番 服务的潘黄镇新民村和郭猛镇三湾村 庄等5个重点镇.积极推广生态环保 茄、草莓、葡萄三个规模种植产业面积 为“三新”技术集成示范基地.以创建 养殖模式和集养殖、种植、沼气、太阳 均达万亩以上.每亩纯效益达6000~ 省级草莓标准化示范区为抓手.推行 能于一体的“四位一体”循环养殖模 8000元的目标一二是主攻盐都区畜禽 品种更新、水旱轮作、立体套种多措并 式.大力推行生猪和家禽“三改两分” 养殖产业工程 主攻盐都区生猪和家禽 举.把大棚草莓推向全区14个镇(街 清洁生产.加快发展生猪发酵床养殖  和设施栽培园区与林下生态养禽.全 的规模养殖产业项目.实现盐都区家禽 道).确保达到万亩以上的种植规模,(主要是蛋鸡)的规模养殖产业达到规 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在葡 面提高畜牧业规模养殖水平 口  家指导,专家常深入田间地头。但要真 去”。盐城农科院驻村专家杨智青也深 立竿见影,投入回收需要一定的时间。受欢迎,农户怕他走。一些农民甚至直 在此期间,还需要专家持续服务指导。 正做到这一点,仍需各级政府部门、科 言不讳:专家走了,我们怎么办? 如何能保证这~点?” 研院校、专家及农户共同努力。 马德云认为,同时,政府将探索建 农民没有想到,专家们同样也有担 江苏省农委科教处处长马德云告 一方面使专家愿意主动留 忧。对接塘坝村的江苏省绿办经济师周 诉记者,“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没有硬性 立长效机制,如专家本人愿 下来长期服务农民,同时,也将选择一 晶说:“我为村里设计的发展规划至少 规定专家只能服务两年,期满后仍可继续为农服务。实施该 些文化程度和技术经验都不错的农民 要5年才能完成,而我的服务期限只有 意,两年,两年后我能不能继续做下去?”盐 工程的目的之~,就是探索建立农业科 示范户,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培养成为 城农科院的徐文华说:“农作物有自己 技推广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再由点及 “农民专家”,让他们既起到示范带动作 特定的生长周期,农业项目的投入不会 面,全面推进科技兴农,使农户常有专 用,也成为“永远不走的专家”。口 T 西农啊经济.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