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年历史学科转化学困生工作总结
十九中学高一学年历史备课组
朱春华
高一学年历史学科转化学困生工作总结
转化学困生问题被当作小课题成为每个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高一历史学科在教研和集体备课过程中,多次研究和制定策略,以尽最大努力帮助、转化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
12月份,历史学科高一备课组共跟踪名学困生,其中一名学生退学,剩余53人,转化效果明显的有44人,效果不明显的有9人。转化率为83%,未转化率为17%。当然,转化的标准不完全看成绩,也包括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转变。
学困生之前的表现: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思想分散,有的上课规矩很差,做小动作,偷吃零食,伏在桌上乱七八糟;听说读写欠规范;作业拖拖拉拉,上交不及时,书写杂乱,不愿或不善于开动脑筋,基础本来就差,再加上不善于总结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差,成绩自然就差。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研究了一些做法,并尝试去做:
一、做好思想工作,唤醒学困生学习历史的愿望。
从关心爱护学困生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苦心去温暖他们,感化他们。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帮助他们找出成绩不好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思想不端正、对历史科不重视的“学困生”,要让他们认识到学好历史,有利于扩大知识面,增强自身素质,对学好其他学科也能起到知识迁移的作用,也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对待那些基础教的学生,可联系实际与他们谈人生,谈理想,说道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励他们自尊、自爱、自强、自重,珍惜前途。
二、搞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针对学困生接受能力差的特点,教师要降低知识难度,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能听懂课,让他们感到自己能学。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差生积极参与教学,对他们要多鼓励,多提问,多检查,多辅导,给予他们尝试探索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稳定学习的兴趣。
三、加强课外辅导。
与学困生多接触,多谈心,关心他们。通过交谈,了解他们在生活、学习和思想方面的信息,使转化工作具有针对性。对学困生学习中取得的一点一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指出希望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要求他们课前预习,课堂上集中精神听讲,注重提高课堂效率;要求他们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做到及时和经常复习,并养成学习、思考的习惯。
四、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把学困生分成小组,确定组长。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总是比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短,
再说同辈群体之间也更有助于沟通交流,所以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条件来帮助学困生,让相对好一点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帮助这些学生。同时可以从这些同学了解其他学困生的各种情况。
通过以上办法,83%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变化,上课比以前认真了,也回答问题,作业完成情况明显好转,检测时效果也有提高。但由于家庭、心理等因素,有17%的同学转变效果不明显,上课不听课,嘴上答应要学习,但实际行动没有变化。有些同学明显不配合,只有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历史学困生才能逐渐转化。历史学科属文科中任务量大,学习起来不容易的学科,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还会想更多的办法。如实行奖惩措施,根据每次测评的成绩,对这些学困生的成绩的高低按顺序进行排列,然后与上几次的成绩进行比较,没有进步的进行合适的评价。有进步的学生,期末要进行表彰,颁发“进步奖”等,以示鼓励;与其他科任教师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齐心合力,利用各种渠道、途径、方法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放宽胸怀的关心和帮助他们,逐步完善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成长和生理成长。
在帮助和转化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很多,业务能力得到提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无形中拉近了,发掘了自身的潜力和学生的潜力,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但也面临一些困惑,孩子都快成年了,多年的习惯很难改变,我们有些时候也是治标不治本。所以,我们尽力去做,不求回报,只求无愧于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