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聚焦中国海员发展——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挑战与对策

聚焦中国海员发展——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挑战与对策

来源:筏尚旅游网
I聚焦中国海员发展 _Focus Seaman 栏目编辑:高玲 毕另lI椎荐. 船员是航运之根本,是发展之基石。随着海运业形势 1 O月21日,以交流中国航海教育和海员培训成果, 好转,当前航运市场对高素质海员需求量急剧增加,海员 紧缺问题已成为日益关注的焦点。如何能在竞争中取胜 并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如何提升航海教育与培训质量、如 何培养高素质海员队伍等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从2012 年1月1日起,新进入海员都要达到“STCW公约马尼拉 修正案”要求,这将对提高我国海员综合素质产生积极影 响,同时也对海员教育机构和公司提出了严峻挑战。 共同谋划未来海员发展和教育培训对策措施为目标的 “海员发展与教育培训研讨会”在青岛召开。这次由中华 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主办的会议传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 “未来十年,中国航海教育将着力打造高素质海员队伍, 以应对国际公约要求,增强在国际海员劳务市场的竞争 力。”本刊特撷取部分专家观点,以供读者参考。 C丁中国水运2010・11 聚焦中国海员发展 栏目编辑:高玲 Focus Seaman _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海运业的高速发展和航海教育的国际化既对我国的高 等航海教育提出了愈来愈多的新挑战,也为其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的高 等航海教育机构在新一轮海运业发展浪潮中肩负着重要使命。航海教育界应认清 形势,顺应市场发展需要,努力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应对新挑战,勇于承 担新使命,为我国建设航运强国和海员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挑战与对策 高等航海教育面临机遇和挑战 (一)航运市场对海员需求增量 从全球范围看,世界经济的不断增 长、全球化进程的提速,使国际问贸易 呈爆炸性增长态势,进而带动海运业的 高速发展。据日本造船工业协会(sAj) 预测,世界海运量将以年平均增长率 1.8%的速度保持至2015年。世界海运 量持续走高,必将带来商船船队规模的 扩大。世界经合组织fOECD)秘书处预 测,2001~2020年世界新船平均年产量为 3914万载重吨。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 响下,虽然航运贸易放缓,新船订单融 资艰难,甚至有部分新船订单被迫取 消,但海员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仍然没 有全面逆转,高级船员的供求始终存在 较大缺口。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和预 测,20l0年全球海员需求量为109.4 万人,其中高级船员44.5万人,普通 船员64.9万人。到2020年,全球海员 需求量为117.3万人,其中高级海员 47.7万人,普通船员69.6万人。为满 足船队增长和经济发展需要,lO年间 需要增加供应高级海员3.2万人,普通 海员4.7万人。这需要保证在2010年 基础上,海员供应量达到7.2%的增幅。 此外,受近年来日益繁忙的海上交 通运输、海上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 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促使海上运输船舶 向大型化、专业化、自动化发展,以使 之成为安全高效的运输工具。木来船舶 的发展由于受到货品种类的影响,集装 箱、LNG、VLCC、散货船队等专业船 队将成为主流。船队规模的扩大,特另I 是海洋船舶的增加,意味着需要更多的 船舶操纵和管理人员;大型化、专业 化、自动化船舶的发展也对航海类人才 文I刘正江 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二)国际海员劳务市场重新洗牌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发 达海运国家和地区的船员数量在不断减 少,发展中国家的船员数量不断上升, 船员劳务市场形成船员劳务输出以发展 中国家为主的走势已是公认的事实。在 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背景下,船员紧缺 问题已成为国际海事组织(IMO),国 际航运联合会(ISF)和波罗的海航运 公会(BIMCO)等重要的国际航运组织 日益关注的焦点。困际航运人才市场高 级航海人才短缺为我国和其他众多发展 中国家的航海人才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 机遇。 面对国际海员劳务市场的重新洗牌 及来自菲律宾等传统的海员劳务输出大 国的竞争,如何能在竞争中取胜并扩大 占有的市场份额是我们亟待研究的命 题。在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下,菲律宾 海员降工资求就业导致中国海员已不再 拥有低廉工资的优势,同时随着船舶大 型化和船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航运 人才整体素质提出r更高的要求,未来 高级船员发展趋势将由航海技能型人才 向“航海技能+管理+经营”型人才转 变,因此未来海员劳务市场的竞争必然 是以质量取胜,而航海教育则是决定海 员素质的决定性冈素。 (=)高素质海员供给后劲不足 海上和陆地工作收入差距的缩小, 日益猖獗的海盗袭击事件和海员所遭受 的不公平待遇,已经导致航海职业吸引 力的减小,而金融危机对航运业的冲 又使船东不得不减少船上实习生岗位, 航海类毕业生得不到足够的实习机会。 高素质海员的概念不单是一纸文凭和书 本知识,还应当包括实践能力等综合素 C T中国水运2010.11 7 - 聚焦中国海员发展 Focus Seaman 栏目编辑:高玲 质,实践环节的削弱从长远看会对高 级船员的数量能够基本满足航运市场 化与发展的前沿,重新审视我国的航 素质海员的培养产生负面影响,这些 发展的需求,但在年培养规模超过4 海教育,打破上述制约瓶颈,才能满 因素都将导致高素质海员供给后劲不足。 万人的情况下港航企业仍然呼吁船员 足国家经济建设与航运发展的需求, 我国船员队伍及培养现状 短缺,出现了一方面是我国培养的船 加快我国的航海教育发展。 员数量足够,甚至富裕,需要发展劳 据统计,我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的 务外派,另一方面是很多持证船员找 加快我国航海教育发展的对策 依赖度已经超过60%。而外贸运输的 不到适合的工作的矛盾现象。从持各 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发展承载着 90%以上又是由海运完成的。这种发 类适任证书的人员结构上看,我国缺 为我国实现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转变 展造成了我国海运量年递增8%至 乏足够的高级船员,尤其是操纵特 的重大历史使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10%的局面,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海运 (殊)、大(超大型)、高(新技术含量 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和航海教 船队的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我 高)、新(型)船舶的高级船员,我国 育机构的携手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 国拥有总量为1.02亿载重吨的海运船 高素质航海类人才的数量在满足和支 人手: 队。庞大的船队需要大量的船员。目 撑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转变的战略 (一)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前,我国拥有各类船员155万人,其 目标方面尚有明显差距;在投入上, 面向市场、面向国际、面向未来, 中海员65.3万人,高级海员19.5万 航海教育的投入不能满足培养具有国 科学合理定位我国航海教育及其发展 人。此外我国还向国际劳务市场外派 际竞争力的航海人才的质量与数量需 目标,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针对市 海员,2009年外派达10万多人次。 要;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课程设置不 场需要稳步发展普通高等航海教育,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拥有船员数量最 尽合理,一些院校没有按海员培养模 大力发展航海职业教育,积极开展继 多的国家之一。 式来培养和管理学生,教学内容陈旧 续航海教育,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 为了适应航运业对航海人才的需 问题尚未解决;在学生管理上,航海 种类航海教育协调发展。 求,经过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国已 类专业学生半军事管理的投入和实施 (二)深化航海教育管理体制改 经建成了体系比较完善的航海人才培 尚不到位;在教育立法上,我国尚无 革,适应国内外航运发展的需求。 养体系。现有各类从事航海人才教育 成型的航海教育立法等问题;缺乏足 坚持国家办学为主,其他形式办 与培养的机构已达104所,海员培养 够数量的优质生源,经济发展更加增 学为辅的原则,集中精力建设一至两 年招生量达4.6万人的规模。 加了在沿海发达地区的招生难度。 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航海院校,并使之 单从培养规模来看,目前我国高 只有站在当今国际、国内经济变 达到世界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同时 8 CWT中国水运2010-11 栏目编辑:高玲 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 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结合 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航海教 STCW公约2010年修正案的最新内容 育多元化办学体系。加强中央业务主 改革课程设置,更新航海类教材,配 管部门对航海教育的监管,完善评估 备符合国际公约和国内规定的教学基 体系,加快航海教育立法进程。 础设施与实验设备,增加对实习船的 (三)加大政府投入,引导社会 投入,保证海上实习的顺利进行,在 力量对航海教育的投资。 条件具备时建立国家实习船队。鼓励 中央财政应逐步加大拨款力度, 企业从长远出发,制定具有前瞻性的 政府用贴息方式鼓励航海教育机构通 人才战略,加强校企合作,为航海类 过银行借贷,加快基础设施和教学实 毕业生提供船上实习机会,实现海员 验室建设步伐。提倡和鼓励航运企、 劳务市场的共赢。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 (七)大力弘扬航海文化,吸引 学、集资办学。 年轻人从事海员职业。 (四)建设高水平的航海类专业 大力弘扬航海文化,促进全社会 师资队伍。 更加重视强化海洋意识和“蓝色国 鼓励选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土”观念,进一步关注航海、关注海 航海实践经验丰富、素质好的航海人 洋,做好正面宣传和舆论导向,促进 员充实师资队伍;鼓励航海教育机构拓 社会公众对航海职业形成正确认识, 宽引进航海师资人才的渠道。提倡航 从而吸引年轻人从事航海职业。 海教育机构之间的师资交流,通过教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等航海教育 师互聘,形成良性互动的教师合理配 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切实 置机制。 做好航海教育规划,调整结构布局, (五)加强对航海类专业学生的 加快航海教育发展,才能应对国际国 半军事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内海员市场提出的新挑战,承载起时 对航海类专业学生切实加强半军 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开创我国建设 事管理,并在时机成熟时对符合条件 航运强国和海员强国的美好未来。 的航海类专业学生进行海军预备役人 (作者简介:刘正江,1959年生, 员培训。依法设立军事训练机构,配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海事 备军事教员,组织实施对学生的军事 大学副校长、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教育和训练。 主任。主要从事船舶操纵与避碰、海 (六)改善航海类专业实践教学 事中的人的因素,航海教育政策及发 条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 聚焦中国海员发展 Focus Seaman 相关链接: 中国的船员考试、评估和发 证体系 中国政府建立了严格的船员考试发证 管理体系,对船员考试、评估和发证工作 实施质量管理,确保船员素质。船员的教 育培训和考试采取分离制度,由专门的航 海院校、培训机构和政府机构送行。所有 从事船员考试、评估和发证的机构,必须 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并通过主管机关组 织的审核。船员的考试、评估和发证管理 在主管机关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体制。 海船船员适任证书实行全国统一考试 制度,统一标准、统一题库,适任证书理 论考试全面实现计算机终端考试。 目前,中国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 专业能力强的船员考试、评估和发证管理 队伍。海员考试、评估、发证机构有52 个,2OO9年参加全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 者达11.5万人次。船员考试、评估和发 证机构中,专职从事海员考试、评估和发 证的人员共有40O多名,其中300多人 接受过专科以上高等航海教育,1O0多 人持有高级船员适任证书。 中国海事局还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船员 信息系统,形成了国家级网络化信息数据 库,实现了船员信息的数据共享。 (万里) 中国的航海教育和培训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发展航海教育,充 分发挥航海院校在船员队伍发展中的基础 性作用。经过数代人的共同努力,中国已 经建成了体系比较完善的航海人才培养体 系。现有各类从事航海人才教育与培养的 机构已达104所,其中本科院校12所, 专科高职学校16所,中专中职25所, 海员年培养规模达4.6万多名。 中国航海教育采用学历教育和职业教 育相结合的教育体制。船员教育由高等航 海院校和职业学院完成,主管机关通过对 船员教育培训设备和师资评估、船员培训 机构许可证制度和全国航海院校质量管理 体系的认证,实施严格的行业监督和质量 控制。 (万里) C ,1-中国水运2010・11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