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新高考」赵鼎《花心动-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阅读理解与答案

「2023新高考」赵鼎《花心动-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阅读理解与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江苏省镇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花心动·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

[宋]赵鼎①

江月初升,听悲风、萧瑟满山零叶。夜久酒阑,火冷灯青,奈此愁怀千结。绿琴三叹朱弦绝,与谁唱、阳春白雪。但遐想、穷年坐对,断编遗册。

西北欃枪②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慨念少年,横槊风流,醉胆海涵天阔。老来身世疏篷底,忍憔悴、看人颜色。更何似、归欤枕石漱石③。

【注】①赵鼎:历经靖康之难,南渡后曾两度拜相,被后世誉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②欃枪:彗星别名,古人认为是凶星,喻指叛乱、动乱。③枕石漱石:语出《世说新语》,意指隐居生活。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人夜宿山寺,从视觉、听觉和心理感受等角度营造出凄清冷寂的环境氛围,寓情于景。

B.酒阑人静,词人想抚琴排遣孤独,奈何琴弦却断了,只能通过看书来消解对友人的思念。

C.词人将自己年少时的横槊风流、意气风发,与年老时的四处漂泊、面容憔悴进行了对比。

1

D.现实中,词人过着看人脸色的生活,这和自己想象中枕石漱石的隐居生活有较大的差距。

16. 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

【答案】

15. B 16. ①漂泊异乡,环境凄清冷寂;

②酒阑人静,却无处排遣孤独、寂寞;

③西北叛乱不止,山河破碎,国家动荡不安;

④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古诗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B.“对友人思念”错,曲解文意。作者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夜深无眠,孤身一人处在凄清冷寂的环境氛围之中,内心不由得生出孤独寂寞之情。根据“与谁唱”可知,诗人正是无处排遣这种孤寂之情,而非对友人思念。

故选B。

2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根据“听悲风、萧瑟满山零叶”“千万乡关,梦遥吴越”,可知,诗人身处异乡萧瑟凄冷的环境之中,心中有感而发,生出漂泊异乡、孤独寂寞之愁;

根据“夜久酒阑”“愁怀千结”“与谁唱”可知,诗人夜深无眠,酒尽阑珊,却无人可以诉说,不禁生出无处排遣孤独、寂寞;

根据“西北欃枪未灭”可知,西北战火未熄,家国还处于动荡之中,山河破碎,愁从中来;

根据“慨念少年,横槊风流,醉胆海涵天阔。老来身世疏篷底”可知,诗人年少时横槊风流、意气风发,年老时四处漂泊、孤独无依,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得不让诗人忧愁感叹。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