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三章 滴定分析概论习题

来源:筏尚旅游网
第三章 滴定分析概论

一、选择题

1、滴定分析一般要求相对误差( )。

A.大于0.2% B.小于0.2% C.大于0.1% D.小于0.1% 2、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的关系是( )。

A.两者越接近,误差越大 B.两者越接近,误差越小 C.两者必须吻合 D.两者毫无关系 3、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时,称为( )。

A.终点 B.化学计量点 C.中和点 D.计量点 4、测定试样中CaCO3的含量时,常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直接滴定法 B.剩余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5、滴定分析法主要用于( )。

A.仪器分析 C.定性分析 B.常量分析 D.重量分析 6、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的计量关系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7、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

A.化学计量点 B.滴定误差 C.滴定终点 D.滴定分析 8、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

A.基准试剂 B.化学纯试剂 C.分析纯试剂 D.优级纯试剂

9、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 )。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不能确定 10、滴定管可估读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耗用体积( )。

A.10 mL B.20 mL C.30 mL D.40 mL 11、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

A.H2C2O4•2H2O B.Na2C2O4 C.HCl D.H2SO4 12、下列试剂中,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K2Cr2O7 B.H2SO4 C.NaOH D.KMnO4 13、下列误差中,属于终点误差的是( )。

A.在终点时多加或少加半滴标准溶液而引起的误差

B.指示剂的变色点与等量点(化学计量点)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C.由于确定终点的方法不同,使测量结果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D.终点时由于指示剂消耗标准溶液而引起的误差 14、用高锰酸钾法测定钙,常用的滴定方式是( )。

A.返滴法 B.氧化还原滴定法 C.间接滴定法 D.直接滴定法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能满足一定要求的反应都能用直接滴定法

B.一些反应太慢或没有适当指示剂确定终点的可以用返滴法 C.凡发生副反应的均可采用置换滴定法

D.一些物质不能直接滴定,必定可以采用间接滴定法

16、某基准物A的式量为200,用于标定0.1mol/L的B溶液,反应为2A + B = C,则每份基准物的称取量宜为( )克。

A.0.1~0.2 B.0.4~0.6 C.0.8~1 D.1.4~1.6 17、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相符引起的误差称为( )。 A.随机误差 B.方法误差 C.终点误差 D.试剂误差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滴定反应的外观特征必须明显 B.滴定反应的速度要足够迅速

C.计量点时溶液的pH=7 D.终点误差是终点时多加半滴标液所引起的误差 19、配制NaOH标准溶液的正确方法是( )。

A.用间接配制法(标定法) B.用分析天平称量试剂 C.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容量瓶中定容 D.用上述B和C 20、TT/A表示的意义是( )。

A.1ml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 B.1ml滴定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C.1L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 D.100ml滴定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21、在滴定管上读取消耗滴定液的体积,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A.20.1ml B.20.10ml C.20ml D.20.100ml

22、用0.1000 mol·L-1 HCl溶液滴定25.00ml NaOH溶液,终点时消耗20.00ml,则NaOH

溶液的浓度为

A.0.1000 mol·L-1 B.0. 1250 mol·L-1 C.0.08000 mol·L-1 D.0.8000 mol·L-1 E.0.08 mol·L-1 23、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

A.基准试剂 B.标定溶液 C.标准溶液 D.优质试剂 24、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有严格地要求,因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B.反应速度必须足够快 C.反应产物必须能与反应物分离 D.有适当的指示剂可选择 25、对于速度较慢的反应,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式进行测定( )。

A.返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使用催化剂

26、将Ca2+ 沉淀为CaC2O4沉淀,然后用酸溶解,再用KMnO4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生成的

H2C2O4,从而求得Ca2+的含量。所采用的滴定方式是( )。

A.沉淀滴定法B.氧化还原滴定法C.直接滴定法D. 间接滴定法 27、欲配制500 mL 0.2 mol·L-1 HCl溶液,应量取12 mol·L-1浓HCl体积为( )。 A.0.84 mL B.4.2 mL C.8.4 mL D.12.6 mL 28、硼砂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硼砂失去了少量的水分,则标定结果( )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不能确定 29、已知浓度的标准NaOH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二氧化碳。若用此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则对分析结果有何影响?( )

A.无影响 B.不确定 C.偏低 D.偏高 30、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的摩尔质量为204.2 g·mol-1,用它作基准物质来标定0.1 mol·L-1 NaOH溶液时,如果要使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为25 mL左右,每份宜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 )左右。

A.0.1g B.0.2 g C.0.25 g D.0.5g

31、下列优级纯试剂可作为基准物质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高锰酸钾 D.重铬酸钾 32、标准溶液是 ( )

A.不能直接配制的溶液 B.浓度已准确知道的溶液

C.只能用基准物质配制的溶液 D.当天配制、当天标定、当天使用的溶液

33、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天平称量读数对小于lg称量应读到小数点后第四位

B.滴定管读数应读取弯月面下缘最低点,并使视线与读点在一个水平面上 C.滴定剂用量20mL以上,滴定管读数应准至 0.00lmL

D.滴定管读数前要检查管壁是否挂液珠、管尖是否有气泡 34、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移液管移溶液到接受器时,管尖端应靠着容器内壁,容器稍倾斜,移液管应保持垂直 B.为了操作方便,最好滴完一管再装操作溶液 C..固体物质可以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定容

D.读取滴定管读数时,用手拿着盛装溶液的滴定管部分 35、酸式滴定管不能盛装 ( )

A.酸性溶液 B.中性溶液 C.碱性溶液 D.有色溶液 36、可作标定 NaOH水溶液的基准物是 ( )

A.优级纯试剂邻苯二钾酸氢钾 B.优级纯试剂NaCl C.优级纯试剂ZnO D.优级纯试剂 H2C2O4·2H2O 37、可作标定 EDTA水溶液的基准物 ( )

A.优级纯试剂邻苯二钾酸氢钾 B.优级纯试剂NaCl C.优级纯试剂ZnO D.优级纯试剂 H2C2O4·2H2O

38、可作标定 AgNO3水溶液的基准物 ( ) A.优级纯试剂邻苯二钾酸氢钾 B.优级纯试剂NaCl C.优级纯试剂ZnO D.优级纯试剂 H2C2O4·2H2O

39、在采用减重法称量某基准物质时,接收容器未经干燥,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为 ( ) A.正误差 B.负误差 C.无影响 D..影响不确定 40、采用置换滴定法测定 K2Cr2O7 含量,Cr2072- + 6I- 十 l4H+ = 3I2 + 2Cr3+ + 7H2O,I2+ 2S2032-

= S4O62- + 2I-,K2Cr2O7 与Na2S2O3的摩尔比为 ( )

A.1: 2 B.1: 3 C.2:3 D.1: 6 二、填空题

1、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滴定分析可分为四类方法 、 、 、 。 2、标准溶液是指 的溶液

3、TNaOH/HCl=0.003261g·mL-1,其含义为 。 4、间接法制备标准溶液,常采用 和 两种方法来确定其浓度。 5、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时,基准物质的纯度必须达到 以上。 6、当标准溶液与被测物完全作用时,反应达到了 。 7、滴定分析法的滴定方式有: 、 、 、 。 8、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 和 两种。 9、标准溶液浓度常保留_______________位有效数字。 10、滴定分析的计算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试液的方法称为 滴定法,它是 的滴定方式。 12、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与理论上的等当点不可能恰好符合,它们之间的误差称为 。 13、标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标定标准溶液的方法有 、 ;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

称为 。

15、HCl 标准溶液应采用 法配制,由于HCl具有 性。 三、判断题

1.( )所谓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是一回事。 2.( )所谓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或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的。 3.( )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小于0.1%,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应控制在

10~15mL。

4.( )凡是优级纯的物质都可用于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5.( )溶解基准物质时用移液管移取20~30mL水加入。 6.( )测量的准确度要求较高时,容量瓶在使用前应进行体积校正。 7.( )纯度达到99.9%的试剂就可作为基准物质。 8.( )基准物质(试剂)必须有符合化学式的固定的组成(包括结晶水)。 9.( )滴定分析法要求滴定反应的反应速度足够快。 10.( )滴定分析要求滴定反应必须定量进行,通常要求反应的程度达到99%以上。 11.( )滴定反应要完全彻底,一般要求完成程度达99.9%以上。 12.( )基准物质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必须易溶于水。 13.( )基准物质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在高温下稳定。 14.( )一些物质不能直接滴定,必定可以采用间接滴定法滴定。 15.( )滴定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常量成分分析。 16.( )凡是纯净的物质都可作为基准物质使用。 17.( )滴定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必须为100% 18.( )K2Cr2O7等强氧化剂与Na2S2O3的反应无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不能进行直接滴定。 19.( )在被测试液中,加入已知量过量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反应完全后,再用另一种标

准溶液滴定第一种标准溶液的余量,这种滴定方法为返滴法。

20.( )作为基准试剂,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试剂要为化学纯 21.( )滴定分析法要求滴定剂和被滴物都要制成溶液。 22.( )滴定度是以每mL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的克数表示的浓度。 23.( )分析纯NaOH(固体)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24.(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完全符合而引起的误差是终点误差。 25.( )滴定反应均具有确定的计量关系。 26.( )滴定终点一定和计量点相吻合。 27.( )所有纯度高的物质均是基准物质。 28.( )指示剂的变色点就是滴定终点。 29.( )纯净物质均可用直接法配制溶液。 30.( )NaOH和HCl标准溶液都可用直接法配制。 四、简答题

1、何谓滴定分析法?

2、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它们有何不同? 3、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何种情况下可采用返滴定法?举例说明如何操作。 5、什么是基准物质?基准物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6、用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氢氧化钠溶液时,滴定管未用NaOH溶液荡洗,对定结果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7、什么是滴定度?滴定度和物质的量浓度如何换算? 8、试述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五、计算题

1、用01202 mol·L-1的HCl溶液滴定25.00 mLNaOH溶液,用去26.50mLHCl溶液,求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精密称取基准物质无水Na2CO30.1560g,用于标定HCl溶液,终点时用去25.40mL,求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已知M Na2CO3=106.0)

3、称取铁矿石0.5000g,处理为Fe2+后,用TK2Cr2O7/Fe2O3 = 0.01266g·mL-1的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4.42mL,计算K2Cr2O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已M Fe2O3 =159.69)

Cr2O72-+6Fe2++14H+ = 2Cr3++6Fe3++7H20

4、滴定0.1600g草酸试样,用去NaOH溶液(0.1100 mol·L-1)22.90mL,求草酸试样中H2C2O4

的质量分数。(已知M H2C2O4 = 90.04))

5、计算下列溶液的滴定度:用0.1502mol/LHCl标准溶液分别滴定NaOH和Na2CO3,该盐酸对NaOH和Na2CO3的滴定度分别是多少?即求算THCl/NaOH和THCl/ Na2CO3,其中滴定时CO32-→CO2)

6、取50.00mLH2SO4溶液(0.05505 mol·L-1),溶解氧化锌0.1000g,过量的H2SO4用NaOH溶液(0.1200 mol·L-1)滴定,消耗NaOH溶液25.50mL,求氧化锌的质量分数。(已知MZnO = 81.39)

7、称取CaCO3试样0.5022g,溶于50.00mL 0.1125moI/L的HCl溶液中,多余的HCl溶液以0.l232mo]/L NaOH 溶液滴定,消耗 NaOH 溶液 7.02mL,试求试样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MCaCO100.09g/mol)

3

8、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质标定NaOH溶液,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0.5251g邻苯二甲酸氢钾,用NaOH溶液滴定用去25.00ml,求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M邻苯二甲酸氢钾=204.22)

9、用0.2000 mol·L-1HCl滴定0.4146g不纯的K2CO3,完全中和时需用HCl 21.10ml,问样品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MK2CO3 = 138.21)

10、称取中药牡蛎0.5000g,用 HCl溶解后加入过量的(NH4)2C2O4溶液使其中的Ca2+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后用 H2SO4溶解,再用 0.1000mol/L KMnO4 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aC204, 用去标准溶液15.00ml,试求试样中CaCO3的百分含量(MCaCO100.09g/mol)。

3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习题 一、选择题

1、某指示剂HIn的KHIn =10-4.8,则指示剂的变色范国的pH值为( )。

A.4.8-5.8 B.3.8-4.8 C.3.8~5.8 D.5.8~6.8 E.4.8~6.8 2、在锥形瓶中进行滴定时,错误的是( ) A.用右手前三指拿住瓶颈,以腕力摇动锥形瓶

B.摇瓶时,使溶液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溶液不得溅出

C.注意观察液滴落点周围溶液颜色的变化 D.滴定时,左手可以离开旋塞任其自流 3、下列属于两性物质的是( )。

-

A.Ac B.H2C2O4 C.HC2O4- D.C2O42-

4、下列盐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其中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 A.NaCl B.NaAc(KHAc =1.76×10-3) C.NH4Cl(KNH3·H2O=1.76×10-5) D.盐酸苯胺(Kb =1.0×10-10)

6、为了缩小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使变色更敏锐,常采用的措施是( )。

A.多加一些指示剂 B.加热 C.将标准溶液稀释 D.用混合指示剂 7、标定HC溶液用的基准物质Na2B4O7·10H2O,因保存不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标定出的HCl溶液浓度( )。

A.偏低 B.偏高 C.准确 D.无法确定 8、常用于标定盐酸的基准物质是( )。

A.邻苯二甲酸氢钾 B.氯化钠 C.无水碳酸钠或硼砂 D.氢氧化钠 9、非水溶剂是指( )。

A.有机溶剂 B.无机溶剂 C.不含水的无机溶剂 D.A、C 10、在非水滴定中可利用( )测定混合酸或城的总量。

A.拉平效应 B.区分效应 C.同离子效应 D.盐效应 11、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依据是( )。

A.根据指示剂pH选择 B.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C.根据理论终点pH选择 D.根据滴定终点pH选择 12、除去冰醋酸中的水,常采用的方法是( )。

A.加热除水 B.加浓硫酸除水 C.加无水乙醇除水 D.加醋酐除水 13、称取纯一元弱酸HA1.250g溶于水中并稀释至50mL,用0.100mo1·L-1NaOH滴定,消耗NaOH50mL到等量点,计算弱酸的式量为( ) A.200 B.300 C.150 D.250

14、酸碱滴定突跃范围为7.0~9.0,最适宜的指示剂为( ) A.甲基红(4.4~6.4) B.酚酞(8.0~10.0) C.中性红(6.8~8.0) D.甲酚红(7.2~8.8) 15、某酸碱指示剂的pKHin =5,其理论变色范围是( )pH A.2~8 B.3~7 C.4~6 D.5~7 16、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相符 B.指示剂应在pH=7.00时变色 C.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pH突跃范围之内

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pH突跃范围之内 17、配制好的HCl需贮存于( )中

A.棕色橡皮塞试剂瓶 B.塑料瓶 C.白色磨口塞试剂瓶 D.白色橡皮塞试剂瓶 18、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

A.NaOH B.Na2CO3 C.HAc D.NH3·.H2O E.KHC8H4O4 19、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

A.HAc B.Na2CO3 C.KHC8H4O4 D.NH3·H2O E.NaOH 20、测定HAc含量用什么指示剂( )。

A.石蕊 B.甲基橙 C .酚酞 D.甲基红 E. 中性红

21、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测定Na2CO3含量,其HCl与Na2CO3反应完全时,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 B.1:2 C.1:1 D.3:1 E.1:3

22、NaOH标准溶液测定HAc含量时,用酚酞为指示剂,终点颜色是( )。 A.无色 B.淡红色 C.红色 D.黄色 E.橙色 23、测定硼砂含量实践操作正确的是( )。

A.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流速,右手旋摇锥形瓶。 B.右手控制滴定管活塞流速,左手旋摇锥形瓶。

C.用托盘天平称取硼砂质量。 D.用移液管移取水的体积。 E.将硼砂加热溶解后立即加入指示剂。

24、在用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标定NaOH的实践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酸式滴定管盛装NaOH溶液。 B.用碱式滴定管盛装NaOH溶液。 C.排碱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时,是将胶管中的玻璃珠往上移动。 D.排碱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时,是将胶管中的玻璃珠往下移动。 E.选用甲基橙指示剂指示终点。

25、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颜色是( )。

A.8.0(无色)~10.0(红色) B.8.0(红色)~10.0(无色) C.3.1(红色)~4.4(黄色) D.3.1(黄色)~4.4(红色) E.4.4(红色)~6.2(黄色) 26、酸碱指示剂一般属于( )。

A.无机物 B.有机物 C.有机酸 D.有机碱 E.有机弱酸或弱碱 27、强酸强碱的滴定,化学计量点的酸碱性是( )。

A.pH<7 B.pH>7 C.pH = 7 D.强酸性 E.强碱性 28、强酸滴定弱碱,化学计量点酸碱性是( )。

A.pH<7 B.pH>7 C.pH.=7 D.强酸性 E.强碱性 29、强碱滴定弱酸,化学计量点的酸碱性是( )。

A.pH <7 B.pH>7 C.pH.=7 D.强酸性 E.强碱性 30、滴定操作时,眼睛应( )

A.为了防止滴定过量,眼睛应一直注意滴定管溶液的下降情况 B.可以四处张望 C.一直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D.没有特别的要求

31、NaOH溶液的标签浓度为0.3000 mol/L,该溶液在放置中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现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标定,其标定结果比标签浓度 ( ) A. 高 B. 低 C. 无影响 D. 不确定 E. 上述情况都可能存在

32、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浓液,滴定相同浓度的不同种弱酸时,若弱酸的Ka愈大,则

A. 消耗的NaOH 量愈多 B. 滴定突跃范围愈大 C. 滴定突跃范围愈小 D.滴定终点时,指示剂颜色变化愈不明显

33、在酸碱滴定法中,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哪个因素( )

A.滴定的突跃范围 B. 指示剂分子量的大小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D. 指示剂用量 34、酸碱滴定法测定CaCO3含量时,应采用( )。

A. 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35、为使pH滴定突跃范围增大,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中的( )。

A.改变滴定方式 B.加热被滴溶液 C.增加溶液酸度 D.增加滴定剂浓度

36、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可用HCl标准溶液来测定,测定过程中用到的两种指示剂是

A.酚酞、百里酚蓝 B.酚酞、百里酚酞 C.酚酞、中性红 D.酚酞、甲基橙 37、由于弱酸弱碱的相互滴定不会出现突跃,也就不能用指示剂确定终点,因此在酸碱滴定

法中,配制标准溶液必须用( )。

A.强碱或强酸 B.弱碱或弱酸 C.强碱弱酸盐 D.强酸弱碱盐 38、用NaOH测定食醋的总酸量,最合适的指示剂是( )。

A.中性红 B.甲基红 C.酚酞 D.甲基橙

39、下列酸碱滴定反应中,其化学计量点pH值等于7.00的是( )。

A. NaOH滴定HAc B.HCl溶液滴定NH3·H2O C.HCl溶液滴定Na2CO3 D.NaOH溶液滴定HCl 40、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依据是( )。

A.根据指示剂pH选择 B.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C.根据理论终点pH选择 D.根据滴定终点pH选择

二、填空题 1、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 ,理论变色点是 。 2、酸碱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 。根据此原则,强酸强碱的滴定一般可选择 或 为指示剂。 3、弱酸能被准确滴定的判据式为 ;弱碱能被准确滴定的判据式为 ;多元酸能被准确滴定的判据式为 ;多元酸能被分步滴定的判据为 。 4、酸碱滴定中,常用的标准酸溶液为 ,可用 为基准物质进行标定; 常用的标准碱溶液为 ,可用 为基准物质进行标定。 5、滴定突跃范围是选择 的依据,凡是变色范围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都可用来指示 。

6、酸碱滴定中,溶液愈浓,突跃范围愈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 ,一般选用标准溶液的浓度控制在 范围内比较合适。

7、对于弱碱性物质,应选择 溶剂,使物质碱性增强;对于弱酸性物质,应选择 溶剂,使物质酸性增强。

8、溶剂的pKs值是大,滴定突跃范国越 ,滴定终点越 。

9、配制HClO4的冰醋酸溶液时,应先用 将HClO4稀释后,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 除去少量水分。

10、混合指示剂的优点是:颜色变化 ,变色范围 。

11、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中,滴定突跃的大小与 和 有关。

12、在酸碱滴定分析过程中,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滴定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规律,通常以

为纵坐标,以加入滴定剂的 为横坐标,绘成曲线。此曲线称为 。 13、酸碱滴定曲线是以 变化为特征的。滴定时酸碱的浓度越大,滴定的突跃范围 。 14、最理想的指示剂应是恰好在 时变色的指示剂。

15、用吸收了CO2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HAc至酚酞变色,将导致结果 (偏低、偏

高、不变),用它滴定HCl至甲基橙变色,将导致结果 (偏低、偏高、不变)。 三、判断题(用“√”或“×”表示正确或错误)

1.可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测定Na2B4O7的含量。( )。 2.不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H3BO3的含量。( ) 3.可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测定NaAc的含量。( ) 4.不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HAc的含量。( ) 5.酸碱的强弱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大小。( ) 6.溶液浓度的大小对突跃范围的大小无影响。( ) 7.酸碱滴定法的滴定终点就是指示剂的变色点。( ) 8.弱酸的测定可选择甲基红为指示剂。( ) 9.弱碱的测定可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

10.食醋的含量测定可用NaOH标准溶液,甲基橙为指示剂。( ) 11.酸碱滴定突跃范围的大小与酸碱的强弱无关。( ) 12.往20mL0.1mol·L-1的HAc溶液中滴加19.98mL 0.1mol·L-1NaOH时,溶液呈碱性。( ) 13.用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标定HCl溶液,再用该盐酸标准溶液滴定Na2CO3溶液,所得

Na2CO3含量将偏高。( )

14.若用因保存不当而吸收了部分CO2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弱酸,则测定结果偏高。 15.用0.01mol·L-1HCl标液滴定0.01mol·L-1NaOH,用甲基橙指示剂时,终点误差为负误差。 16.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可用量筒取水。( ) 17.可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HCl溶液。( ) 18.相同浓度的HCl和HAc溶液的pH值相同。( )

19.滴定pH相同、体积也相同的HCl和HAc溶液,消耗相同量的NaOH溶液。( ) 20.酸碱指示剂的实际变色范围是pH=pKa±1。( )

21.将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能使酚酞指示剂显红色。( ) 22.某弱酸型酸碱指示剂HIn,指示剂常数为K,当pH≥1+pK时,只看到指示剂的碱色。( )23.通常情况下,滴定弱酸的碱滴定剂必须是强碱。( ) 24.纯度为100%的硫酸可作为基准物质使用。( )

25.配制0.1000mol/L的NaOH标准溶液必须用分析天平称量分析纯的固体NaOH。( ) 四、简答题

1、影响酸碱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有哪些?pH突跃大小对指示剂选择有何影响? 2、简述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大致步骤,并指出用什么基准物质标定该盐酸溶液。 3、说明什么是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在非水滴定中有何应用。

4、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为什么要用间接法?NaOH为什么要先配成饱和溶液? 5、酸式滴定管可用于盛放哪些溶液?为什么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溶液?

五、计算题

1、标定NaOH溶液,用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0.5683g,以法终点,用去NaOH溶液21.32mL。求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MKHC8H4O4 =204.2g/mol)

2、标定HCl溶液时用Na2CO3为基准物质,称取Na2CO3 0.6817 g,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去HCl溶液26.50ml,求HCl溶液的浓度。(M Na2CO3 =105.99) 3、取碳酸钙试样0.1983g,溶于25.00mL的0.2010mol/L HCl溶液中,过量的酸用0.2000mol/L

NaOH溶液回滴定,消耗5.50mL,求碳酸钙的百分含量。(MCaCO3=100.1)

-1

4、称取硼酸试样0.4754g于烧杯中,加入甘露醇强化,用0.2110mol·LNaOH标准溶液准确滴定,酚酞为指示剂,耗去26.61 mLNaOH标准溶液。计算试样中硼酸的质量分数。(已知MH3BO3=61.81g·mol-1)

5、有一含有Na2CO3和NaOH的混合碱,现称取试样0.5900g溶于水,用0.2942mol/LHCl滴定液滴定至酚酞变色,用去0.2942 mol/L HCI标准溶液21.60mL,加甲基橙后继续用HCl滴定至终点,又消耗该盐酸16.42mL,试计算试样中NaOH和Na2CO3的质量分数。(已知:M Na2CO3=105.99g/mol,MNaOH=40.00g/mol)

6、测定药用Na2CO3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2500g,用0.2000mol/L的HCl标准溶液滴定,用去HCl标准溶液23.00mL,试计算纯碱中Na2CO3的百分含量(MNaCO106.0g/mol)。

237、某试样含NaHCO3和Na2CO3,称取0.3010g,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60mol/L的HCl滴定耗去20.10ml,继而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用HCl滴定,共用去47.70ml,求各组分的含量。

8、某样品只含Na2C2O4及KHC2O4 。取样0.2608g,在酸性条件下与50.00毫升0.01600mol/L KMnO4溶液作用完全;同样量的该样品,用0.1600mol/L NaOH溶液中和完全需多少毫升?(MNa2C2O4=134.0 g/mol,MKHC2O4=128.1 g/mol)

9、在0.2815克含CaCO3及中性杂质的石灰石里加入HCl溶液(0.1175mol/L)20.00ml,滴定过量的酸用去5.60mlNaOH溶液,1mlNaOH溶液相当于0.975mlHCl,计算石灰石的纯度及CO2的百分含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