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学
1.一弹簧测力计上挂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秤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由于测力计外壳的重不能忽略,所以会使测量的示数大于物体的重,故A正确。 选A。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 B. 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C. 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A
【解析】【解答】A、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不能说“产生惯性”,A符合题意;
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即防止车辆侧翻或侧滑,B不符合题意;
C、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水会给人向前的力,使人前进,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A .
【分析】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不是由于物体运动才产生的;
B、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车辆侧翻或侧滑; C、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人们才能闻到花香;
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游泳时向后划水时,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人向前运动 .
3.电子驱蚊器利用变频声波直接刺激蚊虫中枢神经,使其非常痛苦,食欲不振,繁殖力下降,无法在此环境生存,从而达到驱蚊的目的其部分参数见表格,取g=10N/kg关于驱蚊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驱蚊器的重力为0.6N B. 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被正常人听到 C. 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 D. 驱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0.02kW•h 【答案】B
【解析】【解答】A、驱蚊器的重力,G=mg=0.06kg×10N/kg=0.6N,A不符合题意; B、人的听觉范围20~20000Hz;22kHz~55k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驱蚊器发出的声音不能被正常人听到,B符合题意;
C、22kHz~55k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C不符合题意;
D、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W=Pt=0.002kW×10h=0.2kW•h,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物体质量计算重力的大小,人耳的听声范围是20~20000Hz,超声波的频率超过20000Hz,利用功率和时间计算消耗的电能.
4.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 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答案】 C
【解析】【解答】A、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不发生弹性形变,物体间不存在弹力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只要两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间就会产生弹力作用,弹力的产生并不只局限于弹簧,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产生弹力的条件可知,要产生弹力,物体间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故C符合题意;
D、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受力且发生弹性形变,在恢复原状时,对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就是弹力。
5.某弹簧的一端受到100N的拉力作用,另一端也受到100N的拉力的作用,那么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
A. 200N B. 100N C. 0N D. 无法确定
【答案】 B
【解析】【解答】弹簧测力计两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100N的拉力,两个拉力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所以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以弹簧测力计挂钩一端所受的拉力(100N)为准,所以,其示数是100N。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作用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的力。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自大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时,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 )
A. (M+m)g B. (M+2m)g C. Mg+f D. Mg+2f 【答案】 D
【解析】【分析】小环受到大环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上,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环受到两个小环的摩擦力大小各为f,方向向下;以大环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大环受到向上的力是绳子对它的拉力F,受到向下的力有:大环的重力G、两个小环的摩擦力2f; 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力的大小相等的特点,得到F=G+2f=Mg+2f;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能够判定出摩擦力的方向。
7.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某同学在研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关系”时,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 , 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弹簧所受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的图线可能是下图所示图线中的哪一个(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实验中用横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 , 纵轴表示弹簧的拉力F(即所挂重物的重力大小);
弹簧平放时测量自然长度,此时弹簧伸长量为0cm;
当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弹簧会有一段伸长量,但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为0N(即:F=0N);
因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综合上述分析四个图像中只有选项C符合; 故选C。
【分析】弄清坐标轴代表的意义,并能综合分析拉力F与伸长量△L的关系.需要注意弹簧的平放与竖直放对横纵坐标的影响。
8.如图所示悬空的磁环活动中,假设甲、乙、丙三个磁环相同,中间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磁环都处于静止状态时,甲对乙的作用力F1和丙对乙的作用力F2的大小关系是( )
A. F1小于F2 B. F1等于F2 C. F1大于F2 D. 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解答】对乙进行受力分析可在,此时乙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甲对乙的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1和丙对乙的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2 , 这三个力平衡,向上的合力等于向下的合力,所以可得甲对乙的作用力F1小于丙对乙的作用力F2 ,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在初中物理中算是难题。要找到物体所处的状态(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然后按先重力,然后弹力,最后摩擦力的顺序分析。不
能漏力或多力。
9.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则可能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受力面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用手推课桌的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选C。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手拍桌子时,手也会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同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入大海时,所受的浮力变大 D.篮球被篮板弹回,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用手拍桌子时,手也会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书,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F浮=G时,物体漂浮,同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入大海时,重力不变,所受的浮力也不变 D.篮球被篮板弹回,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故选C
考点:相互作用力;二力平衡;物体的浮沉条件;力的作用效果
11.初中毕业体育考试项目有长跑、实心球、立定跳远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跑的考生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B.立定跳远时用力蹬地快速跳起,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推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考生对实心球做了功
D.考生坐在水平操场上静止休息时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考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赛跑到达终点时,人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人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
错误;推出去的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运动过程中,推力已经消失,故手的推力没有做功,是由于惯性在运动,故C错误;考生坐在水平操场上静止休息时,受到的重力和与地面对考生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
12.下列哪个单位不是SI制基本单位 A.牛顿 B.秒 C.米 D.千克 【答案】A
【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共有七个基本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物理学各个领域中的其他的量,都可以由这七个基本量通过乘、除、微分或积分等数学运算导出。故A符合题意。 选A。
13.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下列对身边物理量估测的数据,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A.八年级物理教科书重约100N B.人从一楼上到三楼做的功约3000J C.标准大气压约1×103Pa
D.多数人脉搏跳动100次用时约15min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八年级物理教科书的质量在0.2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初中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一楼到三楼的高度在6m左右,人从一楼上到三楼做的功约为
左右,故B符合实际;
C、标准大气压约1×105Pa,故C不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跳动100次的时间在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点睛】
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左
14.2018年5月21日,遵义市教育系统第二届教职工羽毛球比赛在遵义师范学院体育馆开幕。关于羽毛球运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羽毛球的运动状态 B. 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大于羽毛球给球拍的作用力
C. 击球后,羽毛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时受重力、推力和阻力的作用 D. 击球后,羽毛球离
开球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答案】 A
【解析】【解答】A.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羽毛球的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
B.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和羽毛球给球拍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B不符合题意。
C.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击球后,羽毛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时受重力和阻力的作用,不再受推力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不是力,只能说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因此,羽毛球离开球拍由于具有惯性能继续向前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不是力,只能说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
15.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下端与物块相连,一起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对弹簧上端施加5N竖直向上的拉力,物块没有被提起来.则
A.弹簧对手的拉力大小也一定是5N
B.弹簧对手的拉力作用效果使弹簧发生了形变 C.物块对弹簧的拉力和手对弹簧的拉力的作用点相同
D.物块没有被提起来,所以弹簧对物块的拉力没有产生作用效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用手对弹簧上端施加的拉力与弹簧对手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A正确;手对弹簧的拉力作用效果使弹簧发生了形变,故B错误;物块对弹簧的拉力和手对弹簧的拉力的作用点分别作用在弹簧顶端和下端,即作用点不相同,故C错误;物块没有被提起来,是因为受到的合力为零,但弹簧对物块的拉力的作用效果是存在的,故D错误,故选A.
16.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饮料罐(含饮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
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CD错误;
根据题意,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只有重力的作用线经过支点时,罐子才会保持平衡,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点睛】
关键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理解当一个力通过支点时,此力的力臂为零,对杠杆起不到任何作用,即原来平衡的杠杆会仍然平衡.
17.如图所示,两匹马各用5000N的力沿完全相反的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A.2500N 【答案】B 【解析】
弹簧测力计两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5000N的拉力,两个拉力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所以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以弹簧测力计挂钩一端所受的拉力(5000N)为准,所以,其示数是5000N,故B正确。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对弹簧测力计读数的理解和掌握。要注意分析物体所处的状态,区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弹簧所受到的合力的不同。
B.5000N
C.0
D.1000N
18.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A.钢珠与磁铁没有接触,所以没有力的作用 B.钢珠在运动过程中不受重力
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解析】
A. 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与磁体发生力的作用,不需要接触,所以钢珠与磁铁没有接触也会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
B. 处在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重力,故B错误;
C. 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方向的变化也是运动状态的不变,故C错误;
D. 实验中磁铁对钢珠的吸引力改变了钢珠的运动方向,所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选D.
19.判断下列现象不能产生弹力的是() A.压弯锯条 【答案】D 【解析】
A、压弯的锯条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B、拉开的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C、被挤压的皮球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D、捏扁的橡皮泥不具有弹性,故不会产生弹力.符合题意. 故选D.
B.拉长橡皮筋
C.被挤压的皮球
D.捏扁的橡皮泥
20.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并没有使桌面发生形变 B.某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方向的力之前,都需要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零 D.特殊情况下,两个物体可以不接触也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要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叫弹力。弹力是接触力,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
A.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这个力属于弹力,由于力的作用相互,桌面对茶杯
有支持力,这个支持力就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A错误;
B.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拉力越大,伸长量越大,同时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故B正确;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竖直方向的力,应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零,而要测量水平方向的力,需要在水平方向调零,故C错误;
D.弹力是接触力,两个物体不接触不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故D错误。
21.如图所示,小明正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人和箱子均没有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明脚所受到的摩擦力与箱子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根据题意知道,箱子没有运动,说明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在水平方向上,推力与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等于推力的大小,故A错误; 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由于小明的推力与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小明受到的阻力与脚所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而小明的推力与小明受到的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小明脚所受到的摩擦力与箱子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即D正确。
22.如图所示,一同学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6N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A.0N 【答案】C 【解析】 【详解】
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时候都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力就一定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题中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了6N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B.3N
C.6N
D.12N
23.如图所示,浸在水中的A物体的质量为5 kg,B物体的质量为3 kg,且整体处于静止状态, 弹簧测力计和细绳自身重力不计,滑轮摩擦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 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 N
③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为1000 cm3 ④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20 N A.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①②④正确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物体A整体处于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故①正确; A物体的重力为
GA=mAg=5kg×10N/kg=50N; B物体的重力为
GB=mBg=3kg×10N/kg=30N;
滑轮摩擦不计,由于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定滑轮不省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B的重力,大小为30N,故②正确;
由图可知,物体A受到30N的向上的拉力、受到50N的重力,所受浮力为: F浮=G-F拉=50N-30N=20N,故④正确;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到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为 V浸=V排=
B.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②③正确
F浮20N=2×10-3m3=2dm3=2000cm3,故③错误。 33水g110kg/m10N/kg
24.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与瓶子所受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B.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瓶子正放与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力是不同的
D.如果瓶子受到的所有力同时消失,它将仍留在原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与瓶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 B.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 C.瓶子正放与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重力,故C错;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如果瓶子受到的所有力同时消失,它将仍留在原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D正确.
2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重力大约为5N B.一名初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50dm3 C.教室内的大气压约为1×104 Pa
D.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1.5×103Pa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根据生活经验知道,10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一个鸡蛋的重力在0.5N左右,故A错误;
B.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 kg/m3 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大约是:
Vm50kg330.05m50dm ,
1.0103kg/m3故B符合实际;
C.教室内的大气压接近标准大气压,在1×105 Pa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重力大约为500N,两只脚的面积在0.05m2 左右,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是:
pF500N104Pa , 2S0.05m故D不符合实际。
26.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如图橡皮筋固定在牙膏盒上,竖直放置,测量物体重时,橡皮筋竖直向下伸长,所以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故A正确;
B.回形针与托盘固定在一起,橡皮筋伸长时随托盘一起向下运动,所以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故B正确;
C.因为钩码的重一定,即每个钩码的重相同,所以可以利用悬挂不同钩码时,拉伸橡皮筋的不同长度,来标注刻度,故C正确;
D.材质或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其弹力不同,所以做成测力计后,其量程也不同,故D错误;
27.“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实现“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试分析,下列哪种活动在月球上不可实现. A.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 C.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可以实现,因为光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能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
B.不能实现,因为声音传播靠介质,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传播,所以不能利用声波进行远程测距;
C.可以实现,因为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月球上也有引力,只要有引力就能利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D.可以实现,因为弹簧测力计能测量力的大小,月球上存在重力,所以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
B.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 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28.足球已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必修内容.下列与足球有关的力不属于弹力的是 A.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 C.头球攻门时头对球的顶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A.足球与地面直接接触,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使足球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属于弹力。不符合题意;
B.使弹起的足球落回到地面的力是重力,是地球的吸引产生的,不属于弹力。符合题意;
C.头球攻门时,头与足球直接接触,头对足球的作用力使足球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属于弹力。不符合题意;
D.踢足球时,脚与足球直接接触,脚对足球的作用力使足球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
B.使弹起的足球落回地面的力 D.踢足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
属于弹力。不符合题意。
29.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 B.两物体要发生力的作用必须接触 C.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共同决定的,故A错误; B.两物体要发生力的作用可以不互相接触,故B错误; C.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只有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0.要想学好物理,学会估算很重要。下列对身边的物理量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8dm B.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150N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D.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37℃ 【答案】C 【解析】 【详解】
一只手掌的宽度约为10cm,物理课本大约是26cm,故A错误;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体重大约是G=mg=50kg×10N/kg=500N,故B错误;人步行的速度大约1m/s,故C正确;人体正常体温是37℃,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25℃,故D错误,故选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