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

来源:筏尚旅游网
15*女娲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复述故事。 3.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复述故事,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谈话激趣,图画引入

1.(课件出示女娲补天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学生自由举手答)这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怎样补天?女娲补好天后,天会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 2.轮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纠正字音。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动脑想一想,动笔画一画描写在天塌地裂前后人类不同生活的语句。 2.小组讨论第一个问题:女娲为什么要修补天地? 3.汇报学习收获。指导学生拓展思维: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一方面教育学生要了解人民的疾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种场面的心情。)

(二)学习第3~5自然段

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女娲修补天地的经过。 1.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1自然段来体会。“女娲创造了人”,所以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大声自由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了解女娲修补天地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女娲怎样修补天地? 3.体会女娲的奉献精神。

(1)理解第3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心把天和地修补起来”。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女娲修补天地的经过。(用“先……,又……,接着……,最后……”的句式复述)

(3)女娲补好天地后,人间的状况是怎样的呢?(天上有了五色的云霞,天再也没有了坍塌的危险,野兽不敢再到处流窜残害人类,地缝也被堵住了,人类获得了新生。)

4.引导朗读这三段话。

5.修补天地之前人间的状况是怎样的呢?请找出描写人间惨状的词语说说你体会出了什么。

(“一道道、黑黝黝、喷涌而出、残害、惊慌失措、四处奔逃”这些词展现了修补天地之前人间的悲惨状况。天上的大窟窿被女娲用炼好的五彩石补住,地缝也被芦灰堵住,真是太神奇了。)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当灾难来临时,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女娲这样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人,比如……(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所以,我们在敬佩女娲的同时,也要向拥有女娲精神的人学习!

[教学板书]

15*女娲补天

起因:天塌地裂

高潮:捡来五彩石补天→ 不怕困难

用乌龟腿撑住天→ 甘于奉献 杀死黑龙→用芦灰堵住地缝

结局:人类重获新生 不怕危险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因此,我将课文的第4自然段作为重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