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周访操练士兵挑选精兵,打算尽力收复中原,慷慨激扬有平定河洛的志向。周访擅长安抚招纳士民百姓,人们都愿意为他而死。周访听说王敦有叛乱的心思,周访常常谈起这件事就咬牙切齿。王敦虽然有心里谋反的打算,所以(因此)在周访在世的时候都不敢为非作歹了。
3宋国有一个养猴人,叫狙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也可以与猴子们沟通。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物,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打算减少猴子吃栗子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栗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4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下错了一步棋,人们都看得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事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5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6译文】有个人用笼子养了一只猿猴,已经十年了,心里十分怜悯它,就把它放了。过了两天,这只猿猴又回来了。这人心里想:“是不是放得还不够远的。于是他就派人抬着猿猴,一直送到深山大谷里。这只猿猴由于长期生活在笼子里,温饱不愁,忘记在野外觅食的习性,最后得不到食物,哀鸣而死了。
7从前,有个人看到一只大雁在空中飞翔,便拿起弓箭来打算把它射下来,并说:“射下来后就煮着吃。”他旁边的弟弟却说:“行动舒缓的雁应该煮着吃,善于飞翔的雁应该烤着吃。”兄弟俩争吵不休,就一同到社伯那里去分辨是非曲直。社伯要他们将雁一分为二:一半煮,一半烤。但等到他们再去找雁时,雁已凌空高飞,无影无踪了。
8名分不正当,说话就不合理;说话不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法律就不能深入人心;法律不能深入人心,刑罚就不会公正;刑罚不公正,则百姓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领导做事必须说得通、说话必须行得通。领导说话,绝不随便、马虎。”
9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把它送给宋国国相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把它给玉石加工的匠人看了,玉匠认为它是珍宝,所以才敢献给你。” 子罕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玉作为珍宝;如果给我,我们都会丧失了珍宝,还不如各人持有自己的珍宝。”
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把它送给宋国国相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把它给玉石加工的匠人看了,玉匠认为它是珍宝,所以才敢献给你。” 子罕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玉作为珍宝;如果给我,我们都会丧失了珍宝,还不如各人持有自己的珍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