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园丁沙龙 59 班主任的 “卓 "之道 ■卢勇川 件事发生在不同的班级学生身上,班主任处理方式 的不同往往带来天壤之别的结果。比如有一次我班 班主任工作繁重而有艺术性,中医医生工作奇 特而有创造性,将“中医”之道运用于班级管理工作 之中,着重运用其“望、闻、问、切”等重要手段,达到 的方某与邻班同学张某一同去通宵上网,第二天被 “治病救人”的良好效果,更加体现“人本”思想,从而 我及邻班班主任知晓。我二话没说,打电话通知了 开创班级工作美好未来。 方某的家长来学校,共同处理了方某的上网事件。 在素质教育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老师的工 而邻班班主任则没有,他与张某长谈了一上午,然后 作似乎与医生的工作十分类似,他们都必须很好地 就让张某进了教室。结果,我班的方某仍时常往网 去“治病救人”,让自己工作的对象学会生存,学会生 吧跑,而邻班张某则从那以后再也没进过网吧,我挺 活。而在众多老师的工作之中,又以班主任工作最 纳闷,就向邻班班主任请教,他笑着说:“要允许学生 为繁重,最有艺术性;在众多医生的工作之中,又以 犯错,更要允许学生改正错误,不能不给他们退路!’, 中医医生工作最为奇特,最有创造性。在班主任工 我默然。请教其他班主任是一个方面,请教自己班 作中,我喜欢用“中医”之道去管理我的学生与班级。 的科任教师,同样对本班工作十分有利。毕竟在班 望一望。学生、班级怎么样 上同学们都比较敬畏班主任,在班主任面前,他们或 每天,我都会不定时地去望一望我的学生与班 许都表现优异,不会做出多么出格的事来,也可能学 级:早晨。哪些学生按时到了;哪些学生迟到了;哪些 会隐藏某些缺点,而在某他科任教师面前,他们或许 学生情绪饱满;哪些学生精神萎靡;哪些学生勤学; 表现十分随意,也十分透明,更容易把个性张扬出 哪些学生偷懒……都会在我的“望”中一目了然。中 来,所以我会经常咨询科任教师,向他们了解学生的 午,在学校考勤记录处,我望一望,便知道我的班级 学习情况及思想动态,了解班级的发展趋势,做到了 纪律怎样、卫生怎样、班风、学风又怎样。到了晚上, 解问题,泾渭分明;处理问题,公正无私。这样,学生 我便会根据白天我所“望”到的,因人而异、因地制 的个人素质会逐步过硬,班风、学风也会日益过硬。 宜,有的放矢地去总结我一天的工作,去安排我将要 切一切,学生、班级咋都优 开展的工作,保证做到轻松搞定、事半功倍!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归结到一点,总离不开 闻一闻,学生、班级怎才行 “发现一了解一处理一反馈”这一工作流程,同时,每 或许有人说,“望”只能看到表面现象,难以深入 一环节都十分重要。需要我们班主任认真对待,不 到本质,这是对的!“兼听则明”嘛。作为一名班主 可大意马虎,否则整项工作就会功亏一篑。拿“发 任,多听一听学生是怎么说的,非常重要!我绝对不 现”来讲,班主任每天发现的问题一定很多,诸如迟 会做一位独断专行、专政无理的班主任。记得有一 到、早退、打闹、乱扔垃圾、不按时交作业、不按时就 次,我早晨望见一位同学精神萎靡,上课还打瞌睡, 寝等等。如果班主任每一项工作都身体力行,鞠躬 我十分气愤,不问青红皂白,将那位同学拖到办公室 尽瘁,那么一天什么事情也别想做,光写下来就够忙 狠批了一顿,差点动了粗,但后来听见班长说他是因 的了,哪还有时间去了解、处理、反馈呢?我想说的 为头一天复习功课很晚,然后又帮另外一名同学解 是要找到症结所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好的现象 答难题到深夜,导致精神不好的,我十分羞愧,当着 发生?为什么这些现象会反复发生?是主观原因, 全班同学的面向他道了歉。通过这次事件之后,我 还是客观原因?能不能召开一次班会,全班同学共 就明白先要听学生把心中的话说出来,然后再决定 同商讨这些问题,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能,又以 自己该做的事。我的班级工作之所以开展得十分顺 何种方式来解决?能不能建议学校集中开一次大 利,也是因为我听取了班干部和众多同学的意见和 会,共同商讨此类问题?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建议,比如开展“同学风采”展示活动、“班级量化评 那么针对“了解”、“处理”、“反馈”的环节来讲,一样 比”活动、“优秀节目”展示活动等等,既丰富了学生 需要抓住关键,找到根本,使班主任工作切入重点, 的课余生活,又让班级充满活力,蓬勃向上,受到了 切入难点,切到“骨头”里去。这样,班主任才能“对 学校的多次嘉奖。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闻”的 症下药”,让学生、班级朝着健康、优质之路阔步前 功劳! 行! 问一问,学生、班级咋够硬 诚然,“中医”之道,玄机奥妙,单凭简单地“望、 有了“望”的现象表明与“闻”的本质显示,我越 闻、问、切”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 来越对班主任工作驾驭自如。但人应该“活到老,学 向“中医”学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班主任要始 到老”,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在班 终本着“治病救人”的“人本”思想,一如既往,共同开 级工作上,我又经常问一问其他班主任及我班的科 创班级工作美好的未来。 任教师。毕竟有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同样一 (作者单位: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东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