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之窗 TIANJIN SCIENC2E0&T1E1C年第4期 HNOLOGY 97 丁彩娟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天津300070) 浅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传统出版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出版的 载体形式、运营模式和传播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简单介绍了数字出版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传统 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在分析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传统出版应与数字出版 有机结合,互动发展,实现双赢。 【关奠词】传统出版数字出版 出版形态发展趋势 对于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来说,文化的传承是一 业由于受到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其他生产型行业比较 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而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出版”同样也具 而言存在着较大的欠缺,对于图书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状况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出版业快速发 的预测也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而数字出版则不涉及因图书 展,出版产品日益丰富,出版物市场实现了从“书荒”到“书海” 滞销而有大量库存的问题,以及因图书畅销而使盗版商盈利 的巨大变化。但是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新技术的广泛应 的问题,具有“先评价”的发展模式特点。 用使出版产业发展向高层次递进,出版产业发展呈现新的态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数字出版在对传统出版产生冲击的 势,出版形态混业经营的趋势更加明显,数字出版、在线出版、 同时,在产业的运营模式方面也呈现 新的特点。数字出版产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的蓬勃发展,使出版的载体形 业具有“二象性”的特点,也就是既具有产品形态又具有媒体 式、传播方式、运营模式、生产流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形态,其中产品形态的赢利模式又包含了有形的、离线的形态 回顾出版的历史:从最早的个人出版雏形逐步过渡到因 (诸如纸介质、光存储、半导体存储),以及无形的、在线的形态 需出版,再过渡到学术期刊的出版,然后到一般图书的出版, (诸如网站、手机、3G),而媒体形态则以广告收入为主要赢利 传统出版业的发展过程历时很长。然而数字出版自20世纪末 来源。数字出版作为发展之初的新兴产业,收入来源主要依靠 发端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经过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其势头直逼 其产品特性和媒体特性,这两者合理、有效结合的过程,也就 传统出版业。因此理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对出版行 是数字出版产业在运营中不断获利的过程。 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未来,数字出版的发展必将经历3个阶段:①现阶段仍以 1数字出版的特点 传统出版为主,数字出版处于起步阶段,这个阶段必将历时数 年或更长;②数字出版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规模扩大,市场份 数字出版模式是一种依托电子计算机以及因特网技术发 额增加,与传统出版并驾齐驱、平分秋色,这个阶段也将持续 展起来的,以电子阅读器作为阅读工具的出版模式,具有快 若干年;③数字出版发展成熟,成为出版业的主流,传统出版 捷、方便、经济、环保的特点。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速度可用 退居辅助的角色。 “超速发展”来形容,其覆盖范围之广甚至与我们每个人的工 作、生活息息相关。与传统图书相比,数字网络出版有以下几 2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有机结合,实现双赢 个特点:①“无纸化”,可节省资源、低碳环保;②无印刷、运输、 在数字出版刚出现时,传统出版将其视为“洪水猛兽”,担 库存等中间环节,节约各项成本,具有良好的运营模式;③突 心在新的产业链里丧失主导地位,变成弱势的内容提供商,认 破了传统的时间、空间概念,传播广、覆盖率大;④实效性与互 为双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但就在最近一年内,二者关系已 动性强,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能力强;⑤成为内容的集成平 由最初的对立走向“联手”:传统出版业成为数字出版业的内 台,真正做到所有的图书都会有销售。 容提供商,而数字出版也已成为传统出版新的利润增长点。因 这种新型的出版模式为解决传统出版业中的库存现象及 此,传统纸介质出版与新兴数字出版的互动融合,将促进出版 开拓“年轻”读者市场提供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对于那些 产业升级,复合出版将成为出版新形态。 市场发展前景不是十分明确的图书来说,可以起到降低出版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是对立统一的。实际上,今天纯粹意 风险的目的。除此之外,也给那些由于需求量较小而不可能再 义上的传统出版已经不复存在,即使纸介质出版,其出版流程 次印刷的书籍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此外,我国传统出版行 也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应用。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 来将不再有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划分,数字出版是传统出 收稿日期:201l一07—05 版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未来出版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98 2011年第4期 TIANJIN SCIENCE&TECHNOkOGY 编辑之窗 王琳 孙东建(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编辑部天津300070) 中国数字化出版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数字出版是势不可挡的发展潮流。数字化时代只是科技信息传播手段的数字化,科技信息的 内容没有随之变化,科技编辑仍然处在信息的源头,编辑对科技信息的把关作用仍不可或缺,同时数 字化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奠词】期刊数字化科技期刊 数字化传统出版业纸质出版物 数字化出版是将各种图、文、声、像信息以数据(比特,bit) 形式存入数据库中,出版单位可根据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选 择、编辑、加工(包括数字化处理)、整合,然后以纸质出版物、 务需要。【 伴随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快速普及,出版业 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当长的印刷技术与数字技术共存的过渡 时期。 光盘或网络出版物的形式提供给读者。 数字化出版有3个特 点:①具有记录、储存、呈现、检索、传播、交易数字化的特点。 1 中国数字化出版的现状及存在的闭题 1.1现状 ②具有在网络上运营,实现即时互动、在线搜索等功能,以及 创造、合作和分享的特性。③能够满足大规模定制的个性化服 收稿日期:2011—07—08 据((2O05--2OO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到2006年 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200多亿元,其中中国互联网 期刊的收入为5亿元,电子书的收人为1.5亿元,网络游戏收 目前,我国的数字出版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对传统出版 业造成直接威胁,此外期刊仍以纸质形式出版,电子书销量有 平台,成为市场的完整主体,而大多数中小型出版社则主要实 现上游的数字化,其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建设自己的平台;④ 政府在出版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发挥重要作用;⑤制定数字 化发展目标及行业标准,要合理确定大型数字出版和分销平 台建设方案,合理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限,数字图书版权流动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传统出版业的数 字化刚刚提上议事日程。然而,这并不能阻挡数字出版的高速 发展,因此应积极探讨传统出版产业与数字出版产业的有机 结合。 首先,作为内容提供商是传统出版社走向数字出版的初 级阶段。在做好内容资源数字化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与平台运 营商、电信运营商、硬件设备商等产业链其他环节合作,提供 数字化内容,获得收益分成,并积累宝贵的经验。在进行仅提 供内容的简单合作后,由于传统出版社借此积累了宝贵的合 作经验,在意识、资金、人才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不再满 足于单一的内容提供方式,于是便产生了将自身对数字出版 的理解转化为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要求,逐步由内容提供商模 式向产品/服务提供商过渡。 就我国目前出版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数字出版 3结语 “i_k纸质书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是不可能的,数字出版需 要的是纸质书所缺乏的功能。”传统形式上的纸质图书在短时 间内是不会淡出人们视线的,整个出版行业的发展更是会长 期的存在下去,其所改变的只不过是传统出版行业向数字出 版行业的转变。这一转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出版行 业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发展理念,积极接受这一发展趋势,并积 极采取措施融入到这一发展趋势中来,加大行业内部人才的 培养力度,逐渐形成一支既懂数字技术,又懂出版运行的编辑 队伍以及销售队伍,才能推动我国传统出版行业同数字出版 行业的互动发展。■ 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 距。思想观念的滞后导致了传统出版业技术的落后:一方面出 版编辑人员缺乏数字出版的业务技能;另一方面阅读器、网上 支付等网络商业模式的运用还不够成熟。这些问题将随着时 代的发展最终得到解决。 总的来说,面对数字出版,我国传统出版产业应从以下几 方面改进和完善:①必须努力提高集约化程度,提高自身的竞 争力;②必须着手启动数字出版转型;③基于自身情况选择数 字出版平台,对于少数的大型出版社可建设自己的数字出版 参考文献 [1]祝兴平.我国数字出版跨越式发展的瓶颈与短板[J].中国 出版,2O11(4):8—11. [2]尚丹.数字出版大趋势下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J].信息系 统工程,2011(3):20-21. [3]贺德方.数字出版时代的中国科技期刊业:挑战与机遇[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