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本的实验技能”专题练习1

“基本的实验技能”专题练习1

来源:筏尚旅游网
 “基本的实验技能”练习

【考纲要求】

主题 基本的实验技能 具体内容 1.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粗盐进行提纯。 2.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能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进行安装连接以及安全操作。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一、药品的取用

1.取用药品的规则:“三不”即“不触”“、不闻”“不尝”、。 “不触”是指 ; “不闻”是指 ;“不尝” 是指 。 2.取用药品的方法

(1)块状固体或密度较大金属颗粒用 夹取;粉末状固体用 或 送入。 (2)液体药品的取用:较多量时直接用倾倒法较少量用胶头滴管吸取,极少量时用玻璃棒蘸取。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 在容器的正上方。 3.定量取用药品:

(1)使用 称固体质量。

1

①使用方法:称量前“调零”,称量时“左物右码” 取用砝码的时候,应该用镊子。 ②注意事项: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 相等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其上称量,但易潮解的药品和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则应放在 里或 里称量。 (2)使用 量取液体体积。

①选取量筒时,量筒的容积应该 并且尽量 于所要量取液体的体积,减少误差; ②量筒读数应该使视线与液体的 保持水平; ③量筒 加热,也 作为反应和配制溶液的容器。 二、物质的加热 1.工具:

(1)给物质加热常用 ,火焰分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 的温度最高,应用外焰加热。 (2)用于加热的反应容器

①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 、 等

②能间接加热的(加热时需垫上 )仪器有 、 等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1)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应用漏斗添加,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 (2)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

(3)使用完毕,必须用 盖灭,不可用 吹灭,防止酒精挥发; (4)若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酒精失火,应立即用 扑灭; 3.给物质加热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试管外壁应该 ,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②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 部套上、取下;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 受热,然后用外焰 加热; ④试管口不要对着 ;

⑤加热后的试管, (填“能”或“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微 倾斜,防止 。 三、连接仪器装置

1.连接玻璃导管、橡胶塞、胶皮管等,先把玻璃管口用 ,然后对准橡胶塞

2

上的孔或胶皮管口稍稍用力转动即可。

2.在容器口塞橡胶塞,应把橡胶塞慢慢 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3.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进入水里,手心握住容器外壁,观察导管口,如有气 泡冒出,说明装置 。 四、洗涤玻璃仪器

1.如果仪器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用试管刷刷洗,若是难溶物质,也可先用 洗,再用水冲洗。

2.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的水 , 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洗干净的试管应 放在试管架上。 五、过滤、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

(1)过滤(如图右)时要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 若滤液仍浑浊,应 , 直至滤液澄清。 (2)蒸发时要注意:

①蒸发结晶过程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 ;当出现 时, 停止加热。

②取放蒸发皿,要用 夹持。 ▲1.可用带柄V形玻璃管完成以下实验

(1)如图1所示,往A处注入H2O2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C处后排放的目的是 , 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图2所示,A处盛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若另取一相同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 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 微观角度解释 。 2.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相应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

实验目的 除去铁制品表明少量的铁锈 3

实验方案 用过量的硫酸长时间浸泡 B C D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 鉴别氢气和甲烷 从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后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 加入稍过量的稀盐酸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溶解固体,过滤后对滤渣进行洗涤、烘干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NaCl固体 B.稀释浓硫酸 C.过滤 D.点燃酒精灯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 D.过滤 5.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验满氧气 B.稀释浓硫酸 C.读取液体体积 D.过滤 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装药品

B.制备 C.收集 D.验满

7.如图所示的4个实验,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4

A.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B.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C.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

D.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闻药品的气味 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9.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

A.量筒可用作中和反应的容器 B.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C.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 D.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10.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蒸发皿时垫上石棉网 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称量 C.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 D.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测定pH 11.如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 D.测定溶液的pH

12.粗盐提纯实验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3.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5

1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KClO3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稀释浓硫酸时,先把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沿器壁缓慢注入水,边加边搅拌 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15.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装置是( )

A.除去CO中的CO2 B.排水法收集H2 C.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D.检验H2中是否混有HCl 16.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 B.氯化钾和氯化铵﹣氢氧化钠

C.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 17.鉴别下列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 B.纯铝和硬铝﹣﹣比较硬度

C.碳酸钠和氯化钠﹣﹣稀盐酸 D.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 1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A.除去硫酸锌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 B.检验氧气 C.鉴别氢气和氮气 D.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A.A

实验方案 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 闻气体气味,根据气体气味判断 点燃,看是否能燃烧 B.B C.C D.D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区分氯化铁,氯化钠,硝酸钾三种晶体 B.无色透明的液体都为溶液 C.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海水晒盐是化学变化 20.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实验目的 除去CO中的少量H2O和CO2 实验设计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6

B C D A.A

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a2CO3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K2SO4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用磁铁吸引 B.B C.C D.D

21.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物质 CaCl2溶液 CaO N2 CO B.B

杂质 盐酸 CaCO3 O2 CO2 C.C

除杂药品或方法 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适量稀盐酸 灼热的铜网 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D.D

22.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实验目的 检验CH4中是否含有H2 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 除去NaCl中的Na2CO3 比较铁和铜的活动顺序 B.B

C.C

实验方案 将气体点燃 分别向溶液中通入CO2 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将其分别加入ZnSO4溶液 D.D

23.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 A B C D A.A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烧杯、玻璃棒、pH试纸、标准比色卡、玻璃片 B.B C.C

相应实验 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 用水除去二氧化锰中的氯化钾 用固体碳酸钠配制5%的溶液 测定雨水的酸度 D.D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