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问题——基于家庭社会学的维度

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问题——基于家庭社会学的维度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09年10月 大众商务 Popular Business No.10,2009 (总第106期) (Cumulatively,NO.106) 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问题 基于家庭社会学的维度 张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家庭社会学主要有3个维度,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功能,本文首先从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功能的变化阐述了其对家庭养老 的影响。其次现代人观念的转变也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功能。最后阐述了重塑家庭养老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功能;现代观念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0—0074—02 (1)婆媳关系及其对家庭养老的影响。中国传统家庭中,婆婆可以 “指挥”媳妇,婆婆的地位高于媳妇的地位。而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 的女性走出家庭,参与劳动力市场分工,创造了物质财富,她们是家庭收 入的_个重要来源。女性经济上的自立、意识上的觉醒,不仅使女性的 社会地位得到提高,而且女性在家中地位也是不断上升。这时候,有些 家庭中婆婆还用传统的观念“教育”媳妇,就会引起婆媳关系的摩擦。 同时,两代人之间观念的不同;两个人又来自不同的家庭没有血缘上的 关系;个人心理、道德、修养、文化等因素,使得婆婆和媳妇之间容易发生 冲突。生活照料的职责一般有儿媳承担,微妙的婆媳关系使得老年父母 的照料难上加难。 1家庭养老的基本概念及表述 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是指家庭中的成年子女及其 他家庭成员对自己年老的父母进行的赡养。从赡养的对象来看,是指有 血缘、姻缘关系的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从被赡养者来看,是指那些年老 体弱、失去劳动能力的家庭中的年迈长辈;从赡养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 经济上的资助、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并对患病老人提供医疗费 用和护理直至死亡送葬等一系列社会服务行为等。它是我国社会的一 种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符合中国国情。 2现阶段家庭养老出现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家庭养老状况也 是随之的变化而变化。下面,主要从家庭社会学的3个维度:家庭结构、 家庭关系、家庭功能的变化阐述其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2.1从家庭结构方面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构成状况,它是由全体家庭成员相互作用和相 互联系所组成的整体性关系模式和维系机制。一般而言。家庭结构具有 两个层面:一是指具体的人员构成;二是指家人间的互动和关系的整体 模式。 (2)亲子关系及其对家庭养老的影响。按中国的家庭传统,血缘关 系高于一切。亲子关系重于夫妻关系。21世纪,中国家庭关系的重心 发生了一些变化,亲子关系仍受重视的同时,夫妻关系的地位提高了。 成了家的成年子女,往往忙于经营自己的小家,逐渐淡忘了自己的老年 父母。俗话说“娶了媳妇忘了娘”就是这种关系的写照。亲子关系的淡 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家庭养老的困境。 2.3从家庭功能来看 家庭功能是指家庭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家庭作 为一种社会制度,同样具有某种社会功能,并在个人的生活中发挥着某 种不可缺的作用,如抚育与赡养的功能。在发达国家。家庭的这项功能 已经逐渐为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所代替,而在不发达国家,对子女和老 人的保障义务一般有家庭承担。实际上也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相 对低下和社会福利水平的不发达有关。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并完善起 个覆盖城镇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更不用说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全 一2.1.1 2O世纪8O年代开始的世界性的家庭变革与“危机” (1)家庭小型化趋势。包括家庭规模小型化和模式小型化两方面 含义。规模小型化是指家庭平均人口数量减少,发达国家家庭平均人口 都已降到3口以下。模式小型化是指世代同堂的传统大家庭已经越来 越少,核心小家庭已成为现代家庭的主体。 (2)家庭核心化。核心家庭有一对父母和他们的孩子组成,核心家 庭把孩子看的比任何关系都重要。 2,1.2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1)照顾老人的人数和时间的减少。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 施,核心家庭成为现代家庭的主体。原来的多子女数量减少,并且传统 上多子女分摊赡养老人的状况开始瓦解。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的出现, 就会把孩子看的比任何都重,家庭关注重心下移。成年子女会把更多的 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从而看望老人、照顾老人的时间和精力必 然会减少。 (2)空间分离对老人的影响。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解体,越来越多的 部老人了。 在传统中国,赡养老人既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制度。但随着现代 化进程的的加快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家庭养老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现在一些家庭,已经开始把老人送往养老公寓去了。笔者春节在家串 门,就听到一位老太太说:“咱脾气不好,住在一起和不来”。(指和媳妇 相处不好)这位老太太的家人每月花500元。使之住在养老公寓。还有 的一些家庭,嫌老人生病要伺候,或者是想全家出门务工,家中老人不能 自理,就花钱让老人住养老公寓。 子女结婚后就分家。老少分居,空间上的分离,心理上的分离,都会对老 年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 2从家庭关系来看 3现代观念的变化及其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3.1经济利益看的比较重 家庭关系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不同地 位,扮演的不同角色,相互间不同的关系以及由于这种关系而产生的相 互间的权利与义务。 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是通过家庭角色的互动表现出来的,所以扮演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村市场经济加大农民的经营风险。农产 品效益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比较优势的丧失,使广大农民不再 单纯依靠种地为生,开始涌人城市寻找其他谋生之路。此外,农业生产 力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增长,也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人城市。农民 工外出。好处自然很多,此处我们不再强调了。笔者主要说的是参与了 市场竞争的农民,也逐渐染上了市场条件下的市场观念。一方面是钱确 实来之不易,另一方面是经济观念的熏陶,使之经济利益看的比较重。 笔者寒假在家中的调查,通过和10多位老人的访谈。这些老人的年 龄在60—8O之间。笔者发现。这些老人大都尽量做到自己养活自己。 这些角色的个人的特质不同,会造成期望角色和实际角色之间的差距, 从而影响家庭关系。家庭成员是否能够和睦共处,家庭关系是否和谐, 都会影响到家庭养老的状况。下面主要从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的变化阐 述其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关系最难处理的,莫过于婆媳关系,而在现 代社会中,这个难题依然存在。 老人在尚有劳动力的时候,总是坚持自己养活自己,尽量不给子女增加 负担。他们种有地,养有家禽。他们都谈到,(下转第77页) 作者简介:张雅(1983一)女,河南南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 74 3,4贷款资金用途的改变 (4)成立农户自己的资金互助组织,政府对其进行资金、政策和技 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的考虑,往往把扶贫信贷资金用于地方工业项 目,农业及其相关领域获得的资金相对较少。有研究表明,在贫困地区, 工业发展速度与贫困人口减少速度呈负相关关系.工业发展速度与政府 财政增长速度之间呈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反映出发展工业的最大受益者 是地方政府,而不是贫困人口 。 术上的指导,让农民自己来管理扶贫资金,借助民间习俗的道德约束和 政府、银行的外在监督来提高农户的资金使用效率和还贷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扶贫办小额信贷调研组,1998转引:郝彬.江苏省扶贫小 额贷款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2]王瑜.扶贫小额信贷:理论与中国农村的实践[D].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2008. 4对于完善小额信贷的一点建议 (1)进一步开发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资金融资渠道,尽快 允许目前正在试点的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社这一模式推广到其它地区。 (2)加强对小额信贷贷前、贷后的管理,规范贷款程序,对贷款农户 进行生产技术的指导,建立贫困人口信息档案,杜绝非贫困人口挪占扶 贫贷款的现象。 [3]王小鲁,李实,王三贵.在发展中消除贫困[M].中国发展出版 社,118页. [4]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2006)[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3)整合金融资源,加大扶贫信贷力度。可以考虑把目前在农村的 各类金融机构涉农部分统一管理,将对农户贷款和对涉农龙头企业贷款 结合起来,实现农户、企业和银行的三赢。 【5]郝彬.江苏省扶贫小额贷款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上接第74页)吃饭、穿衣花不了几个钱。粮食是自己种的,衣服一年也 道”观念,继承和高扬传统“孝”文化中教孝父母的合理内核,将其融入现 添不了几件,目前最担忧的是疾病的风险。在广大农村,只有老人在患病 丧失劳动能力后,才轮到子女来养活自己。然而,看病吃药打针输液都要 花钱,儿女们或者愿意给你治病,或者生病躺在床上等死。儿女们的观点 是花的少给你治病,花得多了就不管了。“你真是要花个三两万能治好也 算了,你真花个十万八万的咱也没有这个能力。”有些老人的病就是在拖延 中恶化死亡的。 3.2孝道问题 代发展理念,同时应当摒弃封建的糟粕,实现代际平等,代际民主,代际和 谐。我们还可以使家庭养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德治和法制相结合。 4.3建立家庭养老的激励体系 借鉴别国经验,政府对积极赡养老人的家庭进行一系列补偿措施,给 予政策上的优惠。比如说政府对家庭养老进行补贴,建立家庭养老的物质 激励体系,增大农村家庭养老的效用。 政府可以考虑根据农村老人的数目和年龄。在经济上提供一定的养老 养老是一项优良的传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现在,世风目下,人心不 古。儿女们为老人的赡养问题相互推诿,甚至大打出手。有些兄弟争相不 养活老人,或者是儿子心里愿意养活老人,儿媳妇不愿意,老人夹在中间受 气。笔者所在村庄.都有老人在大年三十投河自尽。这位老人有三个儿 子,一个从小过继给别人了,这个儿子说从小你没养我,我不养活你也是正 物质资助,尤其要注意那些有高龄老人的贫穷家庭。鉴于中国目前财政经 费有限的现状,可以考虑用实物补助代替现金发放,如补助粮食、盐、油等 日常生活必需品。 4.4走社会化养老之路 逐步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道路,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还可以 购买商业保险。 4.5思想观念的转变 当的。剩下的两个儿子都说,老人偏心对方,赌气都不养。生产队劝过,村 里调解过,只能管一段时间。老人最终走上了绝路。 3.3子女不在身边问题 时代在发展进步,好的观念要吸收一些落后的观念也要抛弃。在养老 这个问题上,加大女儿养老的力度。 古时候,子女是怀着“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而现在的村庄,成年劳 动力基本上都外出务工去了,留守在村中的大都是老人、小孩。平时整个 村庄冷清清的,只有到了春节的时候,忙碌在外的成年劳动力才返乡归来。 子女不在身边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有的老人独自在家,生病不能及 时治疗或者一些突发病在夜晚发生,没有儿女在身边。这会耽误老人的治 疗。甚至一些留守老人,平时身体挺好的,可突然发病在家,身边又没有人 及时发现,死在家中的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斌.家庭结构变化对农村家庭养老制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 陕西综合经济,2008.2. [2]王平、彭现美.家庭结构对农村家庭养老影响分析[J].现代农业 博士硕士论坛. 4解决问题及对策 4.1解决经济问题是根本 [3]陈玉光.农村家度养老功能弱化的原因介析[J].青岛科技大学 学报。2007.12. 国家要从政策上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强农村 家庭养老的经济支持力量。经济是基础,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但是,如 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这要切合各地实际,是个值得我们思考的 问题。 [4]丁世军.经济发展与转型对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影响[J].中南 财经大学学报2000.4. [5]杨善华.家庭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 4.2加强孝道观念的重塑 尊老敬老一直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应当弘扬传统文化中合理“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