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管理与服务·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 的作用机理研究术 王福 摘要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与用户信息行为的适配程度决定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价值的大 小 以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单元为逻辑起点,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 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探讨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机理,并以上海交通大学图 书馆举办的毕业季活动和专题展览活动为例探讨情境对用户行为的作用效果。掌握移动图书馆信息 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机理有利于调控和引导用户行为以及对移动图书馆情境的改造,实现 信息行为与情境的匹配.进而提升移动图书馆开发、建设和利用水平,促进知识创新和服务增值。图9。 参考文献28。 关键词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信息接受行为 互作用机理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ontext of Infor- mation Acceptance and User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Mobile Library Wang Fu Abstract:The degree of adaptation of information acceptance context in mobile library to the users’information behavior determines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service of mobile library.From the unit of the context of the mobile library information acceptance,this paper makes a deep and multi—dimension analysis on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acceptance context in the mobile library on user iformatnion behavior,probes into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information acceptance context in the mobile library and user information behavior,and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the context on user behavior with the mobile activities i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context of mobile library information acceptance and user information behavior is conducive not only to aajust and lead the users’behavior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bile library context and facilitate the match between them,but also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level of the mobile library to enhance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value—added services.9 figs.28 refs. Keywords:Mobile Library;Information Acceptance Context;Information Acceptance Behavior;Interaction Mechanism 1 引 言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是移动图书馆信 息接受行动得以支持的动力源泉,是与用户场景 化信息接受活动紧密相关的一系列事件、因素及 属性的集合体,其以移动图书馆情境为基础,是 移动图书馆情境的延展。为了更好地把握本主 题。需要对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进行界定。 所谓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是指用户利用移 动图书馆进行信息接受过程中所经历的“特定情 境”,是移动图书馆应用群体和使用环境的外在 关联域,既包括作为接受主体的用户情境,也包括 移动图书馆的资源情境、技术情境和服务情境等, 本文系内蒙古2017年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媒体融合视角下的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特征及其规律研究” (项目编号:2017NDB073)和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不同聚合方法多维度融合的 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NJTZ1604)的研究成果之一。 2O1 8.1 总第115期 19 ·管理与服务· 这些情境以内隐和外显的方式分布于移动图书 馆场域中,使移动图书馆场域成为情境浸润的功 能空间l】]。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具体包括 了以下不同维度的情境。(1)用户情境,包括认 知模式、任务、关系和环境 2]。认知模式主要描 述用户的认知特征,任务用于描述用户当前实施 信息活动的驱动因素,关系是用户信息活动关联 的体现,而环境则是指信息接受的特定场景。 (2)资源情境,包括资源组织情境和资源再组织 情境。随着移动图书馆资源再组织方式的不断 丰富,资源不仅可以实现碎化和重组,而且也可 实现整合、聚合和融合,使资源再组织情境内涵 越来越丰富。(3)技术情境,包括技术的可用性、 有用性和易用性,这j类要素影响用户的持续使 用意愿 J。(4)服务情境,包括交互和适配两个 方面。交互情境是用户对服务的期望和感知间 差距的评价,包括交互过程的稳定性和流畅性以 及交互的便捷性和时效性等。所谓适配,是指不 仅要理解特定情境中用户的交互需求。还要能够 迅速地发现并推送出与其需求相适应的内容或 服务。从适配的对象范围来看.可分为标准化适 配和个性化适配。(5)移动情境,主要涉及时问信 息和地理位置信息两类,突出了实现信息服务的 碎片化、泛在化和个性化,可对信息服务进行细 化、拆分和重组.表现为服务的精细化。(6)社交 情境。体现为交互性、分享性,突出用户信息生产 和创造,强调用户生产信息的原创性。(7)终端 情境 ],主要涉及移动适应性、位置感知性、用户 多样性,突出了用户可在任何时间、任何位置享 受匹配其需求的服务。(8)社会情境,主要包括 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社会规范和价值取向等。移 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实质是用户信息行为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影响着用户信息行为的目标、 过程和结果。随着新媒体、微媒体和白媒体引入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由“量”变向“质”变演 进 j.改变着用户的信息认知、信息需求、信息搜 索、信息接受和信息利用[6],而用户信息行为又 反作用于信息接受情境,驱动信息接受情境发生 内部变革和外在演进。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 20 境影响、制约和激励着用户信息行为,而用户信息 行为可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优化和提升移动图书 馆信息接受情境_7 J。掌握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 情境与用户信息行为的相互作用机理,有助于捕 捉、推断和发掘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激发、 引导、调控和优化用户信息行为l8],并进一步密 切二者的内在关系,使二者关系更加细腻、丰富和 适配,本研究正是以此为切人点展开相关研究 2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 行为的影响 2.1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 息需求的影响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各子情境维度之间动 静结合、虚实相生、相互作用,彼此之间既具有相 容性又具有排斥性。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及 其变化影响着用户信息需求和期望.用户通过对 信息需求认知的不断调整适应情境变化。移动图 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需求的影响体现 在以下 个阶段_1]:(1)初始磨合。信息接受源 于用户内在信息需求的理性思考,先期形成的认 知会影响对已编码信息的提取。当进入主体认知 领域的信息与其原有认知基础相一致时,接受主 体往往能顺利地接受信息。此时,用户信息需求 与其当前所处的情境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当用 户所处实时情境与以往情境有所不同时,其心理 状态可以能动调节。使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磨 合实现 配,使信息接受得以顺利进行。(2)巾 期啮合。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发生变化会对 用户信息需求产生排斥而造成碰撞和摩擦,影响 信息接受效果。随着信息接受情境变化,以及用 户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接 受情境摒弃各自不适应对方的元素,骄动二者有 效匹配。二者在动态磨合的过程中实现啮合,使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逼近理想状态。(3)后期失 效。随着社交媒体、传感器、大数据、定位系统等在 移动图书馆中应用的渐近渐深,用户信息需求期 望、信息搜索习惯和信息接受偏好受其影响发生 固家国害馆学 1 ·管理与服务· 了变革,使得现有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与用 户信息行为的适配性逐渐变差,于是两者之间的 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需求通过“磨合一啮合一失 效”的螺旋式渐进作用产生深远影响。 作用关系由啮合变为逐渐失效。移动图书馆信息 图1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需求的作用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需求 的作用如图1所示。其中的需求优势是指用户依 据自身的信息素养、专业水平和兴趣爱好融合后 所形成的对信息需要的层次,信息需求优势从低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及其变化会影响用户 信息搜索的资源类型、载体类型和资源组织方式 的偏好。用户初始使用移动图书馆,更多的是充 满了好奇,其信息搜索更多的是愿意尝试各种类 级到高级不断深化,实现信息接受的目标,其实质 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中 的升华。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的作用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用户为适应信息接受情 型、各种载体的资源以及各种资源组织的平台,兴 趣偏好较为广泛。从这一角度而言信息接受情境 对用户搜索的影响体现在其信息搜索的拓展。 (2)中期收缩。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用户对移 动图书馆情境进行了全面的感知和体验,明确了 境,通过自我学习、自我调整,使信息素养水平进 一步提升。提升后的信息用户则对信息接受情境 信息搜索期望和信息接受现实间的差距。以此为 基础,用户信息搜索的资源类型、载体类型和资源 组织方式偏好从一开始的感性趋向于理性。用户 又有了新的认知,这种认知再一次作用于情境,使 信息接受情境发生相应的变化:另一方面,信息接 受情境对用户需求感知后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信息搜索则由原来的拓展式搜索向收缩式搜索 演变。(3)后期调整。用户在使用移动图书馆过 进一步在内部调整各维度不同元素的匹配关系, 使不同维度要素协调配置。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 情境对用户信息需求的最终作用是通过激发用 户信息需求优势从链式生长到树形生长再到网 程中.其信息需求品味和信息搜索偏好在不断改 变。随着用户综合信息素养的不断提升以及移动 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的变化,用户信息搜索方式 再由收缩向新的拓展转变,以满足其新的信息需 求。上述三个方面的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 状生长_9],实现对用户信息需求的培育、引导和 调控,使用户信息需求更趋于理性化。 2.2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 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实质上是实现用户信息搜 息搜索的影响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搜索 的影响来自于信息接受情境各维度共同作用的 索_1 0_的“拓展一收缩一拓展”转变,这一转变体 现了用户信息搜索的期望与用户信息搜索现实 的心理阈值感知和接受,体现在用户信息搜索的 感知可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各项成 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前期拓展。 2o 1 8.I 总第115期 21 ·管理与服务· 本以及政策法规、社会道德、信息环境、价值取向 等多个方面的综合。 图2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搜索的作用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搜索 的作用如图2所示,用户初始使用系统时,用户兴 趣趋于拓展,随着用户感知和体验的形成,用户 信息搜索兴趣又趋于收缩,形成收缩域。随着信 息接受情境的变迁,用户信息搜索域又趋于新的 拓展。通过如此循环往复,激发着出移动图书馆 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的引导、调控 和规范,驱动着用户信息搜索习惯的变迁,如:随 着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的丰富和功能的强 大。未来移动图书馆的搜索可能会增加移动视觉 搜索的成分,以增强用户信息接受体验的愉悦度。 受情境的感知和体验,使其感知的真实性与移动 图书馆实际服务存在差距。(2)中期感知。移动 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决定了用户信息接受的结 果。当用户信息接受的现实与用户信息接受期望 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时,用户借助自身的能动 性不断优化自身的信息需求品味和信息搜索偏 好,同时反作用于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使情 境与用户信息行为更加适配,进一步缩短用户信 息接受期望与用户信息接受现实之间的差距,更 有利于用户信息接受。(3)结果调和。移动图书 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接受的影响使信息 2.3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 接受情境与用户信息接受行为之间不断碰撞和 息接受的影响 用户信息接受效果决定于移动图书馆信息 接受情境总体配置对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移 摩擦。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二者的相互适应 和协调发展.最终使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与 用户信息接受行为更加适配。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接受 的作用如图3所示。在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 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接受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用户信息接受的期望与用户对信息 接受的现实感知的矛盾运动过程之中l11],具体影 响体现在用户对信息接受的价值与成本的衡量。 (1)初始期望。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会影响 用户信息心理需求和信息搜索的偏好,在全面感 知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的同时,用户由于认 知及综合信息素养的差异对信息接受期望存在 与用户信息接受的长期碰撞和摩擦中,用户信息 接受期望和信息接受情境之间不断调和,使用户 信息需求和情境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适配 J,适 宜于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的优化和用户信 息接受品味的提升。实际情境配置中,如果信息 接受情境配置过低不仅会造成情境不足.也会因 为信息接受价值与成本比值的不合理而中断信 息接受。反之.如信息接受情境配置过高不仅会 着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当用户信息接受期望过 高或过低时,会影响用户对于移动图书馆信息接 22 圆家圃蔷馆学刊 ·管理与服务· 浪费隋境而且也会使用户大量涌人造成需求激 增,这对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提出了考验。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接受的最 终影响是接受模式的调整、接受方式的培育和接 受形式的创新。 图3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接受的作用 3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 行为的作用模式 3.1信息需求的选择性参与强化模式 用户在日常学习、业务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 后,因现有知识结构和专业信息素养与解决问题 所需的情境差距较大,内心产生强烈的“求知 欲”。随着用户求知欲的急剧增加,信息需求优 息源的选择,体现在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接受优 势的同一耦合性_1 。在某一时间段内,用户信息 需求优势是与其信息接受情境相匹配的,随着信 息接受情境变迁和用户信息需求优势演变,必然 出现信息接受情境与用户信息需求优势的不匹 配。这种不匹配导致信息接受情境和用户信息需 求优势的双重优化,使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新 的默契和适配。随着用户信息需求及其变化的优 势被不断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又呈现出选择性,表 现为信息需求优势的渐进形成。移动图书馆信息 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需求的作用模式如图4所示。 势核形成,并在其周围逐渐生长出信息需求优势 枝。随着信息需求优势枝不断长大,形成信息需 求优势树,最终形成信息需求优势网。移动图书 馆不同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激发着用户对于信 图4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需求的作用模式 2O l 8.1 总第115期 ·管理与服务· 如图4所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的选择性 性和交互可控性;(6)移动终端的移动适应性、位 置感知性和用户多样性;(7)用户的认知模式、面 临的任务、用户的社会关系以及用户所处的环 体现为信息接受情境与用户信息需求优势的适 配性。虽然不同阶段的信息接受情境和用户信 息需求优势不同。但在两者的变化过程中实现了 境;(8)对政策法规的支持、信息环境的支撑、信 息道德和信息伦理的遵守。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搜索 信息接受情境与信息需求优势的各自强化以及 二者之间的适配,使信息需求优势不断调整、改 造、优化和适配。通过多次成功接受信息,一方 的作用模式如图5所示。在信息搜索初始阶段, 用户对于搜索结果的评价并不一定准确,其信息 搜索范围呈现为拓展状态。随着用户对搜索效 面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使用户具有信息接受 的成就感:另一方面情境为保持对用户的激励. 需要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造和优化,继而形成一簇 果的感知和体验的不断深入,搜索目标逐渐明 确,且用户对搜索工具、搜索方法和搜索技巧的 簇从求知期望到现实满足的信息接受过程,这个 过程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而是螺旋上升式推 进.使整个信息需求优势更趋于合理和有效。 使用更为成熟,搜索范围将动态缩小。通过用户 信息搜索期望与现实阈值的不断调整,二者的相 似度更为接近.这主要体现在二者的适度耦合性。 信息接受期望是基于用户以往信息接受经验,在 信息接受发生过程中对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 3.2信息搜索的智慧化拓展收缩模式 移动图书馆信息搜索域的形成和稳定借助 于信息搜索的“拓展一收缩一拓展”过程,其信息 接受期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的 信息资源、资源的组织和再组织;(2)技术的稳定 性、流畅性、安全性、友好性和健全性;(3)服务的 针对性、适时性、适量性、协调性、适应性、有效性: 境有效性的一种主观预期与判断。用户对信息搜 索结果的体验和评价是用户在不断搜索过程中 建立起来的主观心理感受。基于用户信息需求优 势的搜索方式,促进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搜索的拓 展态势¨ 。随着用户对信息搜索结果体验和感 知的渐进渐深,用户信息搜索期望与现实结果逐 渐逼近,用户信息搜索又趋于收缩状态,并逐渐形 成稳定的信息搜索域。 (4)信息接受时空的广延性,既涉及信息接受情 境呈现方式所构成的空间,还涉及信息接受情境 空间之外的隐含的社会情境场;(5)社交媒介通 过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平台、平台与平台的交互、 分享和原创.实现交互的交互黏附性、交互平等 图5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搜索的作用模式 圆宋圄害馆学刊 ·管理与服务· 3.3信息接受的期望与现实调和模式 信息接受期望是用户信息接受需求所表现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接受 的作用模式如图6所示。随着移动图书馆信息接 受情境的变化,以及用户对这种变化的感知和体 出来的一种心理预期。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场 域情境中,信息接受期望是用户基于技术情境在 验,用户信息接受期望值不断提升。为满足用户 信息接受的期望,必须对信息接受情境做进一步 的改进和优化。在用户信息接受期望的不断变 信息接受过程中所获经验.对移动图书馆提供的 信息表达方式、接受途径的服务质量的期待。用 户信息接受行为是以信息需求为基础,在认知思 维引导下通过与系统的交流互动.产生对信息资 化之中会产生矛盾。激发用户信息接受场的形 成。正是信息接受期望值与理想值l1 6_之间由“不 源的识别、选择、获取和接受利用的认知行为。以 匹配一匹配一不匹配”形成一个一个的用户信息 实现信息接受的期望目标。信息接受行为由三 接受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信息资源 个因素组成,即信息接受的目的、信息接受的条 的识别、选择、获取和接受利用等认知行为,以及 件以及信息接受的方式、手段或途径。经过多次 用户与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场域情境间的互动、 信息接受的实践,用户会感知移动图书馆信息接 感知与反馈,使信息识别、选择、获取和接受利用 受情境各要素的功能和价值_1 ,在此基础上对信 等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双向动态地浸润在整 息接受初始期望进行调整,使信息接受期望更接 个情境的交流互动过程中。 近于用户现实信息需求。 图6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接受的作用模式 4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 书馆去了解、引导和培养用户的信息需求.激发用 行为的作用机理 户信息需求的不断提升|l 。一方面需要跟踪用 4.1信息需求渐进式探索性作用机理 户信息需求、搜索、接受和利用的整个过程,揭示 用户信息需求变化具有一定趋势,首先是用 用户信息接受路径,了解和掌握用户信息需求优 户信息需求初始优势通过对用户信息行为不断 势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通过与用户互动,引导用 调整而渐进形成。当初始需求得到满足后用户 户信息需求的理性化。另一方面,通过发掘用户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提高,其信息需求优势又 潜在信息需求,引导和培养用户信息接受期望,形 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形成新的信息需求优势。 成具体的信息接受活动。用户信息接受期望过高 在信息需求优势的形成过程中,信息搜索获取目 或过低都会影响用户信息行为的正常实施。用户 标信息并非一次成功,需要经过不断努力探索形 信息接受初始期望可能会相对较高,但当用户感 成符合用户信息需求的优势。这就需要移动图 知后会有所发现.进而不断调整使其期望尽可能 20 l 8.1 总第115期 25 ·管理与服务· 变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信息接受情境的变 化特征和变化规律,事先做好应对准备,对用户 与现实相匹配。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需求 的作用机理如图7所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 境及其变化担负着激发、引导、培育和控制用户 信息需求与信息接受情境的匹配性进行科学性 预测。(3)信息接受期望预设。信息接受期望预 设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设定和控制在一个 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否则会使用户信息接受心 理l 产生偏差。(4)接受效果反馈控制。通过 J用户及系统两个方面的反馈,使用户和系统能对 信息接受期望的作用,具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着手:(1)智能感知接受情境_l 。移动图书馆通 过智能移动终端感知用户所处场景的信息接受 期望以及信息接受情境与用户信息需求的匹配 程度,使用户对移动罔书馆信息接受的期望预定 在某一理想的区域或阈值范围内。(2)感知信息 信息接受效果有进一步的感知,进而从用户和信 息接受情境两个方面引导和培养用户合理的信 息需求,最终实现对用户信息接受的期望引导、 期望培育、期望激发和期望调控。 情境变化。移动图书馆通过多种方式让用户能 切实地感知到其所处场景的信息接受情境及其 /, 、 厂 、 信息接受过程 信息接受期望 信息需求优势 I (智能感知情境) 【 期望培育 J/、 I\ ^ } / J ——● 激发用户需求 + 感知情境变化—● ▲ . 、、 + I/ , 期望引导 J、  新信息需求 @ I \ 厂l接 受效果控制J、 l 期望调控 J、 \ \ / / / 图7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需求的作用机理 4.2信息搜索整合式策略性作用机理 信息需求一旦形成,首先形成的是信息需求 优势核.信息需求优势会在其核的周围逐渐长大 和发育,用户信息需求优势的生长是随着情境的 变化而变化的,最后形成信息需求优势链和信息 过对差距大小的衡量确定其信息搜索的拓展与 收缩趋势。信息搜索的拓展与形成过程实质上是 从无序到有序再到优化的过程.在移动图书馆信 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搜索的作用过程中,对搜 索结果的每一次评价和筛选都直接作用并影响 需求优势树。由于信息需求优势的形成具有边 际效应 ],所以信息需求优势总是被无形和自发 用户信息搜索的价值和绩效的有效发挥。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搜索的作 地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后形成信息需求优势网 状结构。随着信息需求网状优势的形成,信息需 求优势会形成一定的信息搜索拓展和收缩区域. 用机理如图8所示。信息搜索结果评价是实现信 息搜索的智慧化过程,也是信息搜索的优化和整 合过程,最终目标是获取用户信息接受期望与现 实的最小阈值匹配。此外,通过利用先进的移动 图书馆技术与移动终端工具 .促进移动图书馆 信息搜索拓展是信息接受的扩张,而信息搜索收 缩则又是信息接受的必然。在信息搜索过程中, 需通过对信息搜索结果的评价、筛选确定其信息 期望的质量和信息理想质量之间的差距大小。通 信息接受情境的可视化呈现,为用户信息搜索、信 息筛选、信息评价及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提供支 26 圆宋固害馆学于1 ·管理与服务· 持平台,促进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的作用与实 现。移动图书馆信息搜索正是借助于信息接受 情境组成维度的各要素作用的合力 ,影响着信 息搜索中的信息接受期望评价、评估以及对信息 接受中信息搜索的整合。 厂 、 厂 、 信息需求优势 核形成 信息搜索过程 信息搜索评价 需求优、、 信息需求拓展-3 / /, 信息搜索 I、 I  I 信息需求优势 \… / —— l 蛰树 J ——支链形成 +Il r,信息需求收缩 , l ▲ ——+ /l , 信息筛选 J、  信息需求拓展3 / \ J t 需求优势网 L 模式 r,信息搜索评价、、 \ /I , 信息评价 l、 / 图8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搜索的作用机理 4.3信息接受差异式体验性作用机理 信息接受体验需借助完善的信息接受情境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接受 的作用机理如图9所示。首先由移动图书馆通过 评价体系,其完善性主要表现在评价的精准度、 关联度、可信度以及全面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2 。 通过刺激用户信息接受需求,实现用户信息接受 期望与用户信息接受现实之间最大程度的匹配 用户使用的移动终端感知用户所处场景的信息 接受情境,初步了解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 性能。其次,在此基础上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 境激发用户信息需求,形成链式、域式、场式和流 式的信息需求优势演变。再次,信息需求优势激 发用户信息搜索的拓展和收缩的调适,形成稳定 是用户信息接受的动态差异式体验过程。用户 信息接受行为与用户信息接受情境的匹配过程 是用户差异式体验作用过程的具体体现。在匹 配初期,用户信息接受期望与用户信息接受现实 之间的不匹配较为明显。通过用户信息接受与 的信息搜索域,多个信息搜索域融合为信息接受 场,并通过信息接受效果评价反复迭代信息接受 行为。同时,通过信息接受情境不断细化、重组. 用户信息接受情境的啮合l2 ,使用户信息接受期 望与信息接受现实的匹配性更为精准。随着移 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的改变,用户信息接受期 实现基于用户信息需求期望、信息搜索习惯和信 息接受偏好的配置,可以对用户信息需求层次与 类别进行划分,促进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多元 化、个性化、精准化和人性化l26],提升用户信息的 望与信息接受现实之间又会出现不匹配。在此 循环往复的过程中,用户信息接受期望与信息接 受现实之间的动态匹配是用户信息接受差异式 体验的基础。在此过程中,用户信息接受认知和 满意度。如此,通过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 可以合理地捕捉、引导、规范用户信息行为,以避 免信息接受期望的过低或过高造成体验的失落 感和盲目自信感。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 户信息行为最终通过评价信息接受场和信息流 的可用性、有用性、易用性和适配性实现和完善。 信息接受动机强弱与用户信息需求、信息期望密 切相关,既影响着用户对信息需求的心理认知, 又决定着用户信息搜索、选择、识别和接受的自 觉程度E 20 I 8 1 总第115期 27 -管理与服务· 图9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接受的作用机理 5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 户新的信息需求期望、信息搜索习惯和信息接受 行为作用案例 偏好.用户期待下一次信息接受会具有更好的体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丰富,如果不充分 验,这是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 利用会造成情境的浪费,本研究以移动图书馆信 为作用的一次良好实践。 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需求的作用视角出发对 (2)移动视觉搜索。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 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教授诺贝尔奖获奖专题展览活动 引为例.该活动 (1)毕业季活动。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抽取、关联和整合了以下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 2016年举办的毕业季活动为例,上海交通大学图 境:1)资源情境,以现有关于活动主题的资源为 书馆充分利用抽取和整合以下信息接受情境: 基础,多维度、多层次抽取信息;2)技术情境,将 1)资源情境,以毕业生的用户数据、访问日志为 人物照片与后台数据库相关联,采用移动视觉搜 基础资源,多维度、多层次采集原始数据;2)技术 索的方法实现某一个照片背后故事的文字以及 情境,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并自行编程获取当当网 相关视频的移动端展示:3)服务情境,通过移动 的图书信息接口数据,将二者进行关联耦合;3) 视觉搜索可以了解当时发给李教授的获奖电报 服务情境,以毕业生对母校的情感为基础,策划 的译文和获取的诺贝尔奖章的设计形式和背后 了毕业季的“印·迹”活动_2 。此次活动参照用 的故事。本次活动通过对情境的重组和改造,颠 户借阅、预约、进馆、续借、停留时间等以及不同校 覆了用户对移动搜索的感知和体验,形成了信息 区的场馆使用情况、图书馆提供的各类服务等信 接受的畅流体验,引导并培育了用户信息搜索习 息,挖掘用户性格特征和适合的职业,做成个性 惯,使用户逐渐习惯于移动视觉搜索。 化的纪念册。学生可通过移动端扫码浏览,也可 上述两个案例都是关于某个主题的专题活 自行打印。毕业纪念册采用手绘形式,讲述着每 动的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影响的实例, 个毕业生与图书馆的故事,充满了情感和智慧。 随着移动图书馆场景化服务的到来,移动图书馆 此次活动通过信息接受情境重组改变用户信息 应充分利用其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需求、信 行为,使用户从机械性信息接受向情感性信息接 息搜索和信息接受的作用机理,有效地抽取、整 受转变。信息接受情境的重组渐进地培育了用 合、融合不同的信息接受情境要素,为不同用户提 28 圆寥固害馆学刊 ·管理与服务· 供不同场景的精细化服务是未来移动图书馆发 展的方向。 1O 童明余,等.基于信息域和认知程度的改进 区间灰数预测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5 (18):66-68. 6结语 随着移动场景时代的到来.移动图书馆信息 接受情境日益丰富且功能不断强大,必然会对用 户信息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本文基于用 11 王福.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融合模式及 其机理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3): 55—64. 12 孙绍伟,等.基于D&M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户信息需求、信息搜索和信息接受3个维度。系统 地揭示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 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 境会激发用户信息需求期望,培育用户信息搜索 习惯,调节用户信息接受偏好。使移动图书馆信 息接受情境与用户信息行为沿着“磨合一啮合一 失效”的方向不断迭代,为用户所处场景的信息 接受期望适配相应的情境指明了方向,为移动图 书馆创新服务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毕达天,晁亚男.数字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多维 建构[J].情报理论与实践,7.o15(9):14—19. 2 晁亚男.数字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及其优化 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3 明均仁,等.面向移动图书馆的技术接受模型 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4(5):49—55. 4 毕强,等.信息接受视角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接受 情境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9):8-13. 5甯佐斌.社会化媒体情境下图书馆营销战略实 旋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16):16—20. 6 黄传慧.基于情境感知的图书馆学术信息推 荐系统构建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5(10):21—26. 7 王福.移动图书馆情境与信息行为的生态适 配模型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11): 8O一85.95. 8 胡昌平,胡媛.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用户 交互学习行为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4(4):16-29. 9 崔杰.基于需求链管理的信息共享研究『J]. 价值工程,2006(1):36—39. 20 l 8.1 总第115期 持续使用意愿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7 (1):1—8. 13 毕强,等.数字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优化路 径与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 (9):26—31. 14 王福,聂兰渤.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 特征及其规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8(1):122—128,l10. 15 王姣.孙林.信息系统的信息技术接受研究 [J].情报科学,2015(12):146-152. 16 杜玉申,杨春辉.平台网络管理的“情境一范 式”匹配模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 (8):27-45. 17 张俊娜.贺娜.用户信息需求的网络激发与 检索行为引导[J].情报杂志,2008(10):104 —106,109. 18 葛桂丽,等.基于情境感知的用户个性化兴 趣建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7(4):卜6. 19 刘自雄,王朱莹.被信任的假新闻——虚假 信息的受众接受心理探讨[J].现代传播, 2011(7):56—59. 20 戴鸿轶.Points信息消费的边际效用正在快 速递减[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4(11): 6O一61. 21 周敏,勾丽丽.场景时代下传统出版发展路 径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5(4):106-110. 22 郜书锴.场景理论:开启移动传播的新思维 [J].新闻界,2015(17):44-48,58. 23 赵杨.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控制体系研 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18):61-66. 24 王福.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要素啮合机理 研究[J].图书馆,2016(8):91-94. 29 ·管理与服务· (2016 2017年度北京市全民阅读状况》发布 2017年12月7日.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发布由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16--2017 年度北京市全民阅读状况》,报告显示,2017年北京市居民: 综合阅读率92.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69个百分点;纸质阅读率81.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8.80%;数字阅读率83.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8.20%。 人均纸书阅读量为10.97本,比全国人均纸书阅读量高出6.41本。 购置阅读设备、参与阅读文化活动的门票或办理与阅读有关的会员卡的人均年消费653.34元,较 上一年度增长250.87元。64.77%在实体店购买过图书,较上一年度提升了2.91个百分点。 超过六成的受访者选择读物时看重的因素是“提高个人修养”和“对工作学习有帮助”,“丰富知 识”的占66.37%。“满足兴趣和爱好”的占61.61%,“工作或学习需要”的占27.19%。 日均阅读时长为65.09分钟,高于全国平均值46.2分钟,其中数字阅读日均时长高达44.02分钟。 向他人推荐或赠送过图书的高达41.03%,较上一年度提升8.60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 l 《20l6—20l7年度北京市全民阅读状况》发布[EB/OL].[2017一l2一l5].http://zfxxgk.bering. gov.cn/1 10090/gzdt53/2017—12/1 1/content5b1698320f3745da87a7ad4c64dfbf55.shtm1. (国家图书馆研究院提供) 25 毕达天,晁亚男.基于数字图书馆信息接受 lib. tu.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 =show&catid=21l&id=1361 资源情境的推送服务研究『J].情报理论与 实践,20l5(11):4(】一45,39. 28 孙翌,等.移动视觉搜索在特色资源服务中的应 用实践[J].现代情报,0127(9):107-113. 26 毕达天。等.用户参与视角下移动社交网络 互动特征及模式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6(9):90-95. (王福副研究馆员 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吉 27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校园记忆之图书 林大学管理学院情报学专业2015级博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7-02—23 馆”——2ol6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毕业季系 列活动[EB/OL].[2017—01—14].http://www. 30 国家固害馆学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