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倪振论文终稿

倪振论文终稿

来源:筏尚旅游网


Authorware《电路理论》课件设计

Courseware Design

Of

Circuit Theory Based on Authorware

摘 要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多媒体教学等新型教学形式提供了基础,多媒体课件被大量地应用于教学,并成了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其融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的特性,能对学生进行多种感官刺激,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未来多媒体课件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而本文就是一个使用Authorware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实例。

开发课件一定要层次分明、图文并茂,增加课件的生动性。其中,Authorware课件制作重点使用交互功能。所谓交互也就是课件可以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 避免课件成为另一种形式的静态课文,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关键字: 多媒体 ; Authorware; 交互性

I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made it possible for us to develop new forms of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multimedia teaching. Been widely used in multimedia teaching, the courseware had become an important symbol of modernization. For courseware made text, images, sound, animation and other media information in one, students’ interest can be arisen., and the effect of teaching will be better.There is increasing demand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in the future.This article is a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based on Authorware.

Courseware must be structured, illustrated and vivid.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 of Authorware is interactive. Interaction let students i interact with the courseware. To avoid the courseware becoming another kind of static tex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r teaching.

Key words:Multimedia; Authorware; Interaction

II

目 录

Abstract .......................................................... II 绪 论 .............................................................. 1 1 多媒体课件概述 .................................................... 2 1.1 计算机课件的开发背景 ............................................ 2 1.2 系统开发的意义 .................................................. 2 1.3 研究内容 ........................................................ 2 2.制作工具的比较与选择 ............................................. 4 2.1 Authorware ...................................................... 4 2.1.1 Authorware简介 ............................................... 4 2.1.2 Authorware的优势 ............................................. 4 2.2 PowerPoint ...................................................... 4 2.2.1 PowerPoint简介 ............................................... 4 2.2.2 PowerPoint的优势 ............................................. 4 2.3 比较与选择 ...................................................... 5 3.设计的准备 ....................................................... 6 3.1 素材准备 ........................................................ 6 3.2 Authorware的使用 ............................................... 6 3.2.1 Authorware的启动 ............................................. 6 3.2.2 Authorware的功能介绍 ......................................... 7 4.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 10 4.1 需求分析 ....................................................... 10 4.2 总体设计 ....................................................... 11 4.2.1教育性要求 ................................................. 11 4.2.2科学性要求 ................................................. 11 4.2.3艺术性要求 ................................................. 11 5 详细设计 ......................................................... 12 5.1 欢迎界面设计 ................................................... 12 5.2 学习的主屏 ..................................................... 13

III

5.3教学内容部分的设计 ............................................. 15 5.4 课件的链接设计 ................................................. 17 5.4 课后练习设计 ................................................... 18 小 结 ............................................................. 21 参考文献 ........................................................... 22 致 谢 ........................................................... 23 附 录 ............................................................. 24

IV

绪 论

计算机的诞生为人类开辟了崭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领域中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了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形成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整合。CAI的兴起是整个教育界进行信息最有代表性的产物,利用计算机将文字,图形,声音等多种媒体综合进行组合,来辅助教学的开展,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向。CAI的兴起是整个教育界进行信息最有代表性的产物,它促使传授知识不再只是通过简单形势、单一渠道和一种层次的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和多层次来完成。

不同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对应不同的教学策略。目前出现的多媒体课件有:演示型、自学型、练习型、模拟试验型、测试型和资料型。目前应用较多的还是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设计的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它支持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出现,强调的是用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般是由教师控制,向学生展示。

我们制作课件最常用的工具有Authorware PowerPoint Flash Premiere、Photoshop等,有的用于制作图片动画,有的进行视频音频材料的编辑,还有的用于幻灯片的制作等功能。

1

1 多媒体课件概述

1.1 计算机课件的开发背景

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起,计算机开始在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中扮演角色。除科学计算以外,各种计算机辅助教育,即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的开发先后列入国外一些高校的研究计划中。不过由于当时计算机应用还不普及,过分集中的使用方式,缺乏方便的人机交互手段,以及昂贵的价格使得未能大面积推广。

从70年始,个人计算机(PC)的出现及其普及,为CAI的研究、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条件。80年代美国许多高校建立了CAI教室,学生随时可以到这类教室中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学,也可在其中开展教学、辅导和培训等活动,作为传统教学和管理的一种辅助手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90年代之后各种软件如Authorware , Power Point 的出现,使得电脑辅助多媒体教学变得越来越普及。

1.2 系统开发的意义

随着信息教育的高速发展,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已成为当今学校的主流、师生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多媒体课件含有丰富的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信息。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呈现教学内容已成为教师不可缺少的授课工具,也是学生共享上课笔记的方式.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讲课效果,有利于将呆板问题简易化。弥补传统授课难以描述的缺点。同时增加了课堂讲义的可读性,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从而提高了课堂的讲课效率。

简明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旨在帮助教师更好的整理课堂笔记,从而提高授课效率。图文并茂可读性高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使教师节约大量时间去整理复杂的课堂笔记,多媒体课件的丰富信息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促进师生交流的互动性与积极性。

1.3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开发工具的比较与选择,Authorware的使用方法,

2

制作步骤,教学内容的设定。

3

2.制作工具的比较与选择

2.1 Authorware

2.1.1 Authorware简介

Authorware它是美国adobe公司开发的软件,是一个图标导向式的多媒作工具,使非专业人员快速开发多媒体软件成为现实,其强大的功能令人惊叹不已.它无需传统的计算机语言编程,只通过对图标的调用来编辑一些控制程序走向的活动流程图,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多媒体项目数据汇在一起,就可达到多媒体软件制作的目的.Authorware这种通过图标的调用来编辑流程图用以替代传统的计算机语言编程的设计思想,是它的主要特点。 2.1.2 Authorware的优势

由文献[6,8,9]可知Authorware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编制的软件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任意控制程序流程。

2. 在与用户的人机对话过程中,它提供了按键、按鼠标、限时等多种应答方式。

3. 它还提供了许多系统变量和函数,用以根据用户响应的情况执行特定的功能。

4. 强大的交互性。

2.2 PowerPoint

2.2.1 PowerPoint简介

PowerPoint主要用于演示文稿的创建,即幻灯片的制作。可有效帮助演讲、教学,产品演示等。PowerPoint是用于设计制作专家报告、教师授课、产品演示、广告宣传的电子版幻灯片,制作的演示文稿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或投影机播放。 PowerPoint是制作和演示幻灯片的软件,能够制作出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以及视频剪辑等多媒体元素于一体的演示文稿,把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组织在一组图文并茂的画面中,用于介绍公司的产品、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 2.2.2 PowerPoint的优势

PowerPoint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PowerPoint是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Office系列产品之一,所以使用

4

人数众多,制作好的文档可以在很多计算机上运行。

2 PowerPoint简单易学,制作课件过程也极其简单

2.3 比较与选择

教学更多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更多的是一种演示形的文档,缺乏互动,没有了互动,老师不能很好的了解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所以交互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最终在这里选择Authorware来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5

3.设计的准备

3.1 素材准备

在按照详细设计具体实施之前,要根据详细设计方案的要求做好素材准备,包括所需的各种数据、图表、声音、图片、电影资料及其相关软件等等。

事实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遵循上述的大前提下,有很大的灵活性。比如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别人的启发或自己的灵感出现,想到了特别好的功能需要临时加上去,这时需要修改以前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就是利用各种媒体来多方位地、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长效、形象地记忆知识;感性地掌握实际无法实现或没有条件实现的技能;能形象、有趣地作练习,这些都是媒体素材起到的作用。课件尽量多采用声音、视频、动画和图像,文字不要太多或是太少。

3.2 Authorware的使用

3.2.1 Authorware的启动

启动后的界面如下图3-1

图3-1 启动界面

此时我们单击“不选” ,进入下一个画面,如图3-2,这就是我们工

6

作的主要界面了.

[6]

图3-2 主操作界面

3.2.2 Authorware的功能介绍

图3-3 界面简介

图3-3就是我们工作的主界面。 菜单栏的功能如下图 3-4所示

7

图3-4 菜单栏

图标栏的功能如图3-5所示

图3-5 图标栏

它们的具体功能如下

[8,10]

显示图标 :主要用于显示文字和图片。该图标具有简单的文字输入和编辑功能,并可以输入包括BMP 格式在内的多种图像文件,还可输入TXT 格式和RTF格式的文本文件。

移动图标 :主要用于设置文字或图片等对象的移动模式,形成动画效果。被设置的文字或图片必须事先用显示图标定义。动画效果共有 5种形式,分别是:两点之间的移动、到达计算点的直线移动、到达终点的移动、沿线性轨迹移动、从某点(X,Y坐标)到达计算点的移动。

擦除图标 :主要用于擦除当前显示在画面上的各种对象。其对象包括文本、图像、动画以及运动等。擦除图标擦除的是对象的全部内容,而不仅仅是显示图标。擦除的效果可在对话框中进行调整。

8

等待图标 :主要用于设置程序等待的方式:等待用户击键、等待用户按下按钮或等待一段指定长度的时间。

导航图标 :用于建立超链接,跳转到框架中指定的某一页。

框架图标 :主要用于设计跳转链接的逻辑框架结构。框架图标提供一个导航控制工具,设计者利用该工具可实现框架内页面内容的跳转。

判断图标 :按照设置方式确定流程到底沿着哪个分支执行。

交互图标 :用于实现人机交互功能。与实现交互作用的其他附属图标配合,可实现多分支型的交互功能。由交互图标生成的交互图标起到交互动作的引导作用,与它相连的响应图标将对应具体的交互方式。交互的类型有按钮响应、热区域响应、热对象响应、目标区响应、下拉菜单响应、条件响应、文本输入响应、按键响应、重试响应、时间响 应和事件响应11种类型。

计算图标 :用于进行算术运算、控制函数运算或对指定的代码进行运算,通过运算,可提高人机交互的灵活性。双击流程线上的计算图标,则打开一个计算窗口,在窗口内可输入运算表达式。

组图标 :其作用是将一组已创作好的按钮组合在一起,构成逻辑上的整体,从而简化流程结构,提高流程的可读性。

数字电影图标 :该图标用于将动画、活动图像等数字电影信号导入多媒体创作程序中,并可以对数字化电影的播放提供控制。

声音图标 :将数字化声音文件导入多媒体创作程序中。在程序中任何需要声音的地方,通过设置声音图标实现导入音频文件、调整播放参数等功能。

DVD图标 :将包括光盘在内的多种数字视频信号导入多媒体程序中进行播放和控制。

起始标志 :该标志在调试和编辑程序时,用于标记程序运行的开始位置。 结束标志 :该标志在调试和编辑程序时,用于标记程序运行的结束位置。 知识对象图标 :用于导入知识对象。

图标调色板 :用于为流程线上的图标上色。图标颜色并不影响图标的功能,对程序的运行也毫无影响。图标上色只是为了区分逻辑功能、流程的层次划分和明确隶属关系。为某个图标上色时,选中该图标,用鼠标单击图标调色板中的某个颜色块即可。

9

4.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4.1 需求分析

一个教学课件,首先要丰富教学的内容,其次要有互动的内容,比如做题的提示,所以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完整的教学用内容。

2.可以交互的课后练习,或者答疑等内容。

同时根据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和人们对于教育科学认识的不断发展,关于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目的与任务等在内的观念、思想都处于变革之中。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设计面向课堂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对于课堂教学的任务必须有清晰的把握

[4,7,11]

(1)学习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

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是学生认识电路和进行创新的必要知识。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电路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或电路教学软件的信息组织上,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系统化,建构有效的知识网络,达到融会贯通。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挖掘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在学生头脑中固化成一种“链接”。

(2)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

能力培养是学科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当前信息社会背景下,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应用信息能力等等都是课堂教学中追求的能力目标。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分析其中能力目标,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达到这些目标。在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问题上,较一致的看法是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培养能力,即要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逐步发展能力(如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等)。

(3)传授电路分析的科学思想、方法

对电路分析的科学思想、方法隐藏教材中,没明确指出,要靠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领悟。编制教学软件时,先要将一些方法体现在软件中,并适当用显式处理,让学生学会这些思想方法。其他方面,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着眼

10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课堂教学任务。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它有助于学生突破难点,迅速、准确地建立模型,提高整个教学的效率和促进教学的改革。相应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4.2 总体设计

设计服务于课堂教学的软件,必然要服务于上述课堂教学任务。根据上述分

[5, 12]

析及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软件的基本要求通常有: 4.2.1教育性要求

教育性是任一个多媒体教学软件最根本的属性。对于电路分析而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软件设计的教学目的要明确。即对于软件中内容要服务于一定的电子线路教学目标,冗余的内容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b.充分体现电子线路的特点及其教学规律。电路分析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c.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改革。 4.2.2科学性要求

科学性要求也是对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如其用知识概念、定理、规律等各种信息组织形式(声音、图像、文本等)是否符合电路分析的规律,模拟演示实验中操作是否规范;公式、定律等体系的推导是否符合逻辑,是否有严密的推导过程等等。 4.2.3艺术性要求

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要求。它指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下,尽量运用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教学内容,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多媒体电路分析教学软件设计中,艺术性要求可以从科学美、教学美和艺术美这三个方面去展现。电路分析有着内在的美展示出来,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美的享受。教学美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关,要求软件中的教学设计体现个人风格,并且能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的“导”相融洽,形成一种师生、教学软件之间的默契、和谐情境。艺术美要求制作者对设计有较高的多媒体节目制作水平、起到一种激发兴趣、强化感知、引起注意的目的

11

5 详细设计

5.1 欢迎界面设计

进入Authorware的主界面后,拖动一个“显示图标”到流程线中,并将其改名为“背景”,双击“背景”后弹出演示窗口。图5-1

图5-1 新任务

点“文件”----“导入和导出”---- “导入媒体”选择好合适的背景图片后点击“导入”,背景就完成了。如图5-2。

图5-2 导入背景

拖动一个“显示图标”到流程线中,并将其改名为“欢迎”,双击“欢迎”后弹出演示窗口,并在工具箱里面选择“文本”工具,再将其设置成透明,在

12

合适的地方输入欢迎界面的文字,如图5-3,至此,欢迎界面制作完成。

图5-3 输入文字

5.2 学习的主屏

经过欢迎界面后,就是学习主屏,这里就需要擦除开始的欢迎文字,再显示出学习的文字部分,首先拖动一个“等待图标”到流程线中,并将其改名为“next”, 如图5-4。

图5-4 制作流程线

点击流程线中的“next”,在屏幕下方出现了属性的设定。如图5-5。

13

图5-5 设置等待

我们在这里把“事件”中的 “单击鼠标”选中,“时限”改成15。这里“next” 的功能就相当于一个延时15秒的计时器,如果我们15秒内不进行操作,将自动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若我们不想等15秒,则可以单击鼠标来跳过15秒的自动计时。

点击流程线中的“主屏”,在屏幕下方出现了属性的设定。如图5-6

图5-6 擦除文字

这里我们按照图中的设置来操作,它的功能就是,把流程线中“背景”以外的部分擦除,这样一来,欢迎界面的文字就会被清除,只留下背景。

拖动一个“框架图标”到流程线中,并将其默认的部分全部删除。如图5-7

图5-7新建导航

14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空的框架,在框架中,我们在插入“图标”和“群组”如图5-8。

图5-8 建立群组图标

并将他们分别命名,并用和欢迎文字相同的方法设计好目录,效果如图5-9

图5-9 设计目录

5.3教学内容部分的设计

这里我设计的教学内容是电路理论的第一章,它包括4个小节,分别是“电路模型”、“电路变量”、“电源”、“基尔霍夫定律”。

这里我以“电路模型”部分的制作为例。

双击框架中的“电路模型”就会出现第2层的设计流程线我们依次添加“图标”、“等待”、“擦除”、“图标”并将他们分别改名为“1”、“下一面”、“cls”、“2”。如图5-10。

15

图5-10 章节设置

然后双击“1”进入设计。 这里的效果如图5-11

图5-11 内容设置

再设定“下一面”和“cls”的属性,如图5-12 和5-13

16

图5-12 等待设置

图5-13 清除设置

之后就可设计“2”的内容,再依次这样进行下去就能完成整个课件教学部分的设计

5.4 课件的链接设计

上面这些设计都是静态的,没有相互的链接,这样,就无法完成我们教学的需求,所以这一步我们要设计链接,我们单击“文本”——“定义样式”,出现如图5-14界面。

[6]

图5-14 样式定义

17

再点击“添加”进入图5-15的界面。

图5-15 样式设定

我们把交互性中的“单击”和“指针”选中,再单击“完成”,之后我们就能进行链接的添加了。

我们再需要链接的地方,把需要的链接的文字设定成我们刚才添加的那个样式,在本文中这个样式叫做“link”如图5-16

图5-16 选择样式

这样再选择这个文字链接的目标,这样就能自由的进行各部分的链接了。

5.4 课后练习设计

课后练习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自动给出答案,这样就体现了交互性的

18

优点[6,10],我们双击第一层流程线中的“练习群组”添加“图标”、“交互性”和“群组”,出现如图5-17的菜单

图5-17 添加交互

这里我们选择“按钮”后单击“确定”我们再重新把这些命名,并在“交互”的群组中添加一个叫做“key”的“图标”,如图5-18

图5-18 交互设计

之后我们在“key”中把正确的答案编辑出来

这样我们在使用这个练习的时候只要点击“显示答案”就能得到正确的显示,前后的效果对比见下图5-19和5-20

19

图5-19 初始效果

图5-20 交互后效果

20

小 结

本课题由于时间、水平和经验方面的,在制作细节上很有很大欠缺。而课件设计的其它相关方面也未作深入的研究。在学科讨论的范围上,由于对电路教学工作的经验不足,本课题在探讨诸如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和设计举例上较少涉及。除此之外,课件的智能化也是一个重要方向而由于要用到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且自己在这方面有所欠缺。故在本课题所讨论的开发平台基础上应用高级程序语言的研究还不够。多媒体教学是今后课堂教学的主流,本人水平有限,但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对今后多媒体教学作一下展望:

多媒体教学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向前发展。其发展趋势有:

(1)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Internet以其快速便捷的信息查询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登录Internet或校园网,运行网络教学软件进行在线学习,学员还可以进行自己的讨论区(Community)通过网络和本地或异地的同学或老师进行问题讨论。

(2)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智能化,主要涉及学生模型的建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表示与知识推理。这种智能化的教学软件,知识的表示形式和各种教学信息的组织方式不同于目前的软件,即可通过系统对学习者的学前预测,程序自动生成一条该生最适合的学习路径。当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进行帮助或修改学习策略,真正做“个别化”的教学。

(3)向虚拟现实方向发展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交互人工世界,其特点是可以创造一种使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VR技术人工模拟和教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这种系统可以让学生进行万各种虚拟实验,从而达到对电路概念和知识的深刻理解。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将逐步应用到教学软件中来,届时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将是一种全新的课堂。

21

参考文献

[1]程清钧,扬帆,赵义霞.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40 [2]沈洪.施明利.Authorware多媒体开发实训教程.北京:中国铁道出版

社,2008;45-97

[3]黄小宇,张凤群.中文Authorware多媒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5:35-68

[4]赵伟光,电路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35

[5]段玉山.吴沛林.多媒体课件制作实践.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1-57 [6]杨欢耸.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开发.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90-220

[7]徐锋,黄夷百.电路分析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0

[8]朱印宏.Authorware 7.0范例入门与提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78 [9]李永,安程辉.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制作经典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9:42-97

[10]郭新房.Authorware7.0多媒作基础教程与案例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7:48-98

[11]卢元元,王晖.电路理论基础.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29 [12]吴中才.多媒体数学课件制作.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68

22

致 谢

经过前前后后二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在此期间遇到过很多问题,从论文参考资料的搜集和系统的设计实现一步一步到今天,让我对多媒体课件开发渐渐的有了一些了解,也对以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在此我要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黄金仙老师,让我了解了关于Authorware开发方面的知识,在这次系统的实现和论文成型过程中他给了我很多的指导。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我还要感谢那些帮教我使用Word各种格式功能的同学,还有那些督促我尽快完成毕业论文的好朋友。最后感谢那些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加我毕业答辩的老师。

23

附 录

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