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在肾脏生化中应用分级检验的效果。方法 50例肾脏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均进行生化检验, 对比分析两组生化指标差异。结果 对照组的血清胱抑素C(CysC)为(0.54±0.02)mg/L, 血尿素氮(BUN)为(5.14±1.39)mmol/L, 血肌酐(Scr)为(58.14± 10.23)mol/L;观察组的CysC为(1.34±3.57)mg/L, BUN为(11.24±5.39)mmol/L, Scr为(87.17±11.59)mol/L。
观察组的各项肾脏生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级检验BUN、Scr结果优于拉网式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肾脏生化中应用分级检验的效果显著, 能够提高检验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肾脏生化;分级检验;应用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医学技术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得进步, 实验室诊断项目也越来越丰富, 并且各种检验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各个生化检验项目均不是独立存在的, 应该先对各个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并且系统性诊断患者的疾病情况, 进而将临床诊断率提高。临床上, 肾功能异常患者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现阶段, 虽然检验肾小球过滤的金标准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但是还应该对BUN、Scr以及CysC等指标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本文研究在肾脏生化中应用分级检验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肾脏疾病患者为观察组, 其中男28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40.15±12.5)岁;纳入标准:签署检验方式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资料不全者;检验前服用了药物并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影响者。选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其中男27例, 女23例, 平均年龄(40.16±12.6)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采用贝克曼DXC800对两组进行检验, 对患者的BUN、Scr以及CysC等肾功能指标进行检验。第一级的主要检验内容为CysC, 第二级的主要检测内容包括Scr与BUN。在两组进行分级检验期间, 要对受检者的血液标本采用常规检验方式进行拉网式检验。在1个月内, 对受检者采用肾脏生化分级检验方法的漏诊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除此之外, 在检验过程中还必须严格按照分级检验的相关标准进行操作, 受检者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
1. 3 观察指标 检验后, 对两组受检者的肾脏分化指标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对两组患者违反检验规则的复查情况以及拉网检验与分级检验的阳性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对照组的CysC为(0.54±0.02)mg/L, BUN为(5.14±1.39)mmol/L, Scr为(58.14±10.23)mol/L;观察组的CysC为(1.34± 3.57)mg/L, BUN为(11.24±5.39)mmol/L, Scr为(87.17±11.59)mol/L。观察组的各项肾脏生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 2 对两种不同受检方式的阳性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可知, 观察组在进行分级检验后显示肾脏指标异常者同时进行拉网式检验, 两种检验的阳性分布情况为:拉网式检验CysC阳性4例(8%), BUN阳性2例(4%), Scr阳性3例(6%);分级检验CysC阳性5例(10%), BUN阳性31例(62%), Scr阳性30例(60%)。分级检验BUN、Scr结果优于拉网式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对违反分级检验规则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可知, 观察组中, 1例患者的BUN出现异常现象, 1例患者的Scr存在异常现象, 4周后, 这2例患者接受复查, 具体的检查结果为:第1例患者第1次检查CysC为1.35 mg/L, BUN为112.61 mmol/L, Scr为6.87 mol/L;复查时CysC为1.52 mg/L, BUN为133.25 mmol/L, Scr为7.58 mol/L。第2例患者第1次检查CysC为1.36 mg/L, BUN为111.97 mmol/L, Scr为7.13 mol/L;复查时CysC为1.51 mg/L, BUN为124.39 mmol/L, Scr为9.09 mol/L。
3 讨论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实验室为临床提供了许多诊断项目, 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检验的特异度与灵敏度[1]。在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中, 肾脏生化检验具有相当高的诊断价值, 通过对BUN、Scr以及CysC等指标进行检验, 来判断患者的肾脏是否出现了病变[2]。传统的肾脏分化检验方式为拉网式试验, 这种检验方式存在有各种各样的不足:①操作十分复杂;②有较高的检验费用要求[3]。近年来, 肾脏分级检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性的应用, 这种检验方式的操作十分简单, 检验的时间较短, 并且检验费用较低, 所以应用较为广泛[4]。分级检验是借助仪器顺序性的检验各个需要检测的项目。首先是对灵敏度较高的项目进行检测, 如果存在异常情况, 就需要对准确度较高, 但是灵敏度不高的项目进行检测, 再遵循逐层递进的方式对受检者进行检测, 以此来有效减少检测项目与检测费用[5]。在进行肾脏分级检验的过程中, 衡量肾功能最重要的指标是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主要指的是肾脏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的尿液量, 肾小球滤过率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降低, 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滤过膜通透性和滤过面积、有效滤过压、肾小球血浆流量, 这些因素均会减弱肾排泄废物的能力。肾功能检测主要是通过肾小球滤过率这一指标来
完成, 因为只要疾病对肾脏造成侵扰, 就会降低肾小球滤过面积以及有效滤过膜通透性, 同时会降低排泄废物功能以及双肾滤过率, 因此导致大量Scr毒素聚集在机体内。测定肾小球滤过率有助于肾病的临床诊治, 能够使病情进展得到延缓, 使患者预后得到有效改善。检验肾小球滤过率最重要的方法是内源性标志与外源性标志物, 因为外源性标志物的检测费用较高, 因此内源性标志物的意义就变得十分重大。较为常见的内源性标志物主要包括BUN、Scr以及CysC等。通过一级CysC检验, 能够将患者肾脏出现病变的可能性大致推断出来, 与此同时, 采用二级BUN、Scr进行补充检验,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检验的可信度。如果通过一级检验后, 患者的CysC没有出现异常现象, 就不需要再进行二级检验, 这种检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检验的时间。
Scr属于肌肉代谢而成的产物, 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将Scr排出体外, Scr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 外源性主要是指代谢肉类食物后的产物, 内源性是指机体自身肌肉的代谢产物。由于肾小管不会对Scr产生重吸收作用, 同时没有较多的排泌量, 有着稳定性较高的Scr值, 所以, 临床将其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价指标。BUN是蛋白质代谢终末的主要产物, 尿素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完成, 肾小球在滤过尿素时肾脏会大量重吸收尿素, 由于肾小管有着较快流速, 所以降低了重吸收率, 能够较好的清除尿素。BUN会由于肾缺血、高蛋白饮食、血容量补足等原因升高, 低蛋白饮食以及患肝类疾病会降低BUN, 所以, 临床对于肾小球滤过率的诊断通常联合采用Scr和BUN两种指标。
本研究通过研究分析显示, 观察组的CysC、BUN、Scr肾脏生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级检验BUN、Scr结果优于拉网式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肾脏生化中应用分级检验的效果显著, 能够提高检验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并且能够减少检验费用, 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廖春盛, 戴小波, 魏涛, 等. 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中的应用.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6):720-722.
[2] 王松艳, 杜丽伟.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4, 23(29):198-199.
[3] 张红芬.肾脏生化分级检验的临床应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23(3):395-396.
[4] 彭晶, 吴颖华.分级检验法应用于肾脏生化检验中的临床价值研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9(7):153.
[5] 戴小波, 黄小燕, 曾朱君, 等. 分级检验方法学的建立及其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7): 878-8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