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框架梁或剪力墙的连梁,因机电设备管道的穿行需开孔洞时,应合理选择孔洞位置,并
应进行内力和承载力计算及构造要求。
2. 孔洞位置应避开梁端塑性铰区,尽可能设置在剪力较小的跨中l/3区域内,必要时也可
设置在梁端l/3区域内。孔洞偏心宜偏向受拉区,偏心距e0不宜大于0.05h。小孔洞尽可能预留套管。当设置多个孔洞时,相邻孔洞边缘净间距不应小于2.5h3。孔洞尺寸和位置应满足表1要求。孔洞长度与高度之比值l0/h3应满足:跨中l/3区域内不大于6;梁端l/3区域内不大于3。
跨中l/3区域 分类 非抗震设计 抗震设计 梁端l/3区域 h3/h 0.4 l0/h 1.6 h1/h 0.3 h3/h 0.3 l0/h 0.8 h1/h 0.35 l2/h 1.0 1.5 3. 当矩形孔洞的高度小于h/6及100mm,且孔洞长度l3小于h/3及200mm时,其孔洞
周边配筋可按构造设置。上下弦杆纵向钢筋As2、As3可采用210~212,箍筋采用
6~8,间距不应大于0.5h1或0.5h2及100mm,孔洞边竖向箍筋应加密〔图2〕。
4. 当孔洞尺寸超过上项时,孔洞上下弦杆的配筋应按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按构造要求配置的配筋。
.
孔洞上、下弦杆的内力按以下公式计算〔图3〕
h131 V13Vql0 3h1h223h2 V23V 3h1h2l012ql0 212l M2V20
2M N
z M1V1.
值 式中 V孔洞边梁组合剪力设计 q孔洞上弦杆均布竖向荷载
级为一、二级时,取1.5;三、四 抗震加强系数,抗震等级时,取1.2;非抗震设计时,取1.0
计值 M孔洞中点处梁的弯矩设心距离 z孔洞上、下弦杆之间中5. 孔洞上、下弦杆截面尺寸应符合以下要求
无地震作用时 Vi0.251fcbh0 有地震作用时 跨高比l0/hi2.5 Vi1RE10.201fcbh0
跨高比l0/hi2.5 ViRE0.151fcbh0
式中 Vi上、下弦杆剪力设计值
b、h0上、下弦杆截面宽度和有效高度 hi上、下弦杆截面高度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0.85
1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C50,取0.8;C80取0.74;C50~C80之间,内插取值
6. 斜截面承载力和正截面偏心受压、偏心受拉承载力计算,需按相关规定进行计算。
7. 孔洞上下弦杆的箍筋除按计算确定外,应按有无抗震设防区别构造要求。有抗震设防的
框架梁和剪力墙连梁,箍筋应按梁端部加密区要求全长加密。在孔洞边各h/2范围内梁的箍筋按梁端加密区设置。
(1) 受弯构件 VVcsVp Vcscvftbh0fyv Vp0.05Np0
Asvh0 s.
式中 Vcs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Vp由预应力所提高的构件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cv斜截面混凝土受剪承载力系数,对于一般受弯构件取0.7;对集中荷载作
用下〔包括作用有多种荷载,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的75%以上的情况〕的梁,取cv为
1.75,为计算截1面的剪跨比,可取等于a/h0。当小于1.5时,取1.5;当小于3时,取3。a取集中荷载作用点至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的距离。
Asv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即nAsv1,此处,n为在同一
个截面内箍筋的肢数,Asv1为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
s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箍筋间距
fyv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混凝土标准第条规定采用
Npo计算截面上混凝土法向预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加力,按混凝土标准第条计
算;当Npo大于0.3fcA0,取0.3fcA0,此外,A0为构件的换算截面面积。
(2) 偏心受压构件 VA1.75ftbh0fyvsvh00.07N 1s式中 偏心受压构件计算截面的剪跨比,取为M/Vh0
N与剪力设计值V相应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当大于0.3fcA,取0.3fcA,此外,
A为构件的截面面积。
A1.75ftbh0fyvsvh0-0.2N (3) 偏心受拉构件 V1s式中 偏心受压构件计算截面的剪跨比,取为M/Vh0
N与剪力设计值V相应的轴向拉力设计值
孔洞上弦杆下部钢筋As2和下弦杆上部钢筋As3,伸过孔洞边的长度不小于40倍纵筋植筋。上弦杆下部钢筋As1和下弦杆上部钢筋As4按计算所需截面面积小于整梁的计算所需钢筋截面面积时,应按整梁要求通长;当大于整梁钢筋截面面积时,可在孔洞范围
局部加筋来补定所需钢筋,加筋伸过孔洞边的长度不应小于40倍纵筋直径。
8. 梁上为机电专业通行直径小于或小于150的管道时,可采用预埋钢管,并洞边各加密两
个箍筋,一般可不验算内力及配筋。
.
9. 按上述验算洞口内力及配筋构造后,再无必要采用某些图集或手册中所采用的许多斜向
构造钢筋。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