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在木质部中运输NO3,不运输NH3,说明氮元素在木质部中只能以离子形式运输
B. 在根尖成熟区中,由“NH3→氨基酸”可知,根尖细胞也可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 根尖成熟区吸收的NO3可被运输到叶肉细胞中,然后被叶肉细胞直接利用
D. 在叶肉细胞中,氨基酸来源包括:根尖成熟区、叶绿体合成等
2.(本题6分)信号分子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使,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分子,能实现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下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的激素X(脂质类激素)和激素Y的作用机制,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可表示性激素,其主要影响性腺细胞的代谢活动 B. c→d过程称为翻译,由B向A方向合成多肽
C. 激素Y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但激素Y不一定是蛋白质类激素 D. 激素X或X与a的结合物均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3.(本题6分)植物叶片表面的气孔是由保卫细胞构成,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研究者取生长良好4-5周龄拟南芥完全展开的叶,照光使气孔张开。撕取其下表皮,做成临时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能放出乙烯),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之后滴加蒸馏水,用同样方法清除乙烯利,再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结果如图甲所示。为研究乙烯调控气孔运动的机制,研究者用乙烯利、cPTIO (NO清除剂)等处理拟南芥叶,并测定气孔直径和细胞内NO含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由图甲可知,随乙烯利的浓度增加,气孔直径变小 B. 由图甲可知,图乙中乙烯利的浓度应为0.004% C. 由图乙可知,乙烯利和cPTIO的作用效果相反
D. 由图乙可知,乙烯利通过诱导NO的产生,导致气孔关闭 4.(本题6分)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下图所示。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 细胞的InR和GLUT均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B. 胰岛素激活InR,可以促进神经细胞死亡 C. 胰岛素激活InR,可促进脑神经元吸收葡萄糖
2+
D. 胰岛素能直接促进细胞对Ca的吸收
5.(本题6分)肌营养不良(DMD)是人类的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遗传病研究机构对6位患有DMD的男孩进行研究时发现,他们还表现出其他体征异常,为了进一步掌握致病机理,对他们的X染色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他们的X染色体情况如下图,图中1~13代表X染色体的不同区段,Ⅰ~Ⅵ代表不同的男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DMD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的5或6区段 B. 若上图中只有一位男孩具有DMD的致病基因,则具有致病基因的一定是Ⅲ号
C. 通过X染色体的对比,可推测体征异常差别较小可能有:Ⅱ和Ⅴ、Ⅲ和Ⅳ、Ⅱ和Ⅳ
D. 当6位男孩性成熟后,因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而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
6.(本题6分)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在其增殖的过程中,先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其中母链为正链,子链为负链)。另外,以负链为模板指导外壳蛋白合成。下图为该病毒部分基因序列及其所指导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用图示Met、Ser等表示)序列。(起始密码:AUG;终止密码:UAA、UAG、UGA)。则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不需要解旋酶是该病毒DNA复制过程与人体DNA复制的唯一区别
B. 若在基因D中发生碱基替换,则该基因控制合成蛋白质的多肽链长度可能缩短
C. 不同基因之间可以相互重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结果
D. 基因F转录合成mRNA的碱基序列为—U—A—C—U—G—U—…
7.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古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其意蕴 含蓄,意境深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有几个
①“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中的“柳絮”和棉花的成分均含纤维素 ②“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烟”是气溶胶
③“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体现了分子在不断地做布朗运动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其中包含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 A. 1 B. 2 C. 3 D. 4
8.体育竞技中服用兴奋剂既有失公平,也败坏了体育道德.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遇FeCl3溶液呈紫色
B.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能证明其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C.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1mol此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为4mol和7mol
2-3+
9.工业酸性废水中的Cr2O7可转化为Cr除去,实验室用电解法模拟该过程,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开始时溶液的体积
2-均为50mL,Cr2O7的起始浓度、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 电解条件 Cr2O7的去除率/% 2-① 阴、阳极均 为石墨 0.922 ② 阴、阳极均为石墨,滴 加1mL浓硫酸 12.7 2-③ 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 滴加1mL浓硫酸 57.3 A. 对比实验①②可知,降低pH可以提高Cr2O7的去除率
2-B. 实验③中,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6mol电子,就有1molCr2O7被还原
2-2--+3+
C. 实验②中,Cr2O7在阴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Cr2O7+6e+14H=2Cr+7H2O
D. 实验③中,C2O7去除率提高的原因是Cr2O7+6Fe+14H=2Cr+6Fe+7H2O
--10.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5,N5是制备全氮类
+-物质N5N5的重要的中间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 B. 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
+-+-C. N5N5结构中只有共价键 D. N5N5爆炸时,它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1.下列实验中,通过对应的现象分析,能得出正确结论是( ) 选项 A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Fe(NO3)2已变质 2-2-2++3+3+
将少量Fe(NO3)2加水溶解后,滴加稀硫酸酸化,溶液变成血红色 再滴加KSCN溶液 在0.1mol/LNa2S溶液中滴加少量等浓度的ZnSO4溶液,再加入少量等浓度的CuSO4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黑色沉淀 B Ksp(ZnS)>Ksp(CuS) C 向NaHCO3 溶液中足量的SO2,将气体通入品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溶液后再通入澄清石灰水 分別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KCl和KI的溶液,滴加2滴稀的Ag(NH3)2]OH溶液,充分振荡后 KCl溶液中无白色沉淀,KI溶液中有黄色沉淀 酸性:H2SO3>H2CO3 D Ag结合微粒的能力:I>NH3>Cl +A. A B. B C. C D. D
12.用Na[B(OH)4]溶液可以制备H3BO3,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2-A. a极反应式为:CH4-8e+4O=CO2+2H2O
-+
B. M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C. 理论上每生成1mol产品,可消耗标准状况下5.6L甲烷气体
D. 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产品室发生反应的化学原理为强酸制弱酸
+
13.常温下,向10mL0.2mol/LH2C2O4溶液中滴加0.2mol/LKOH溶液,水电离出氢离子浓度c(H)与加入氢氧化钾溶液的体
-2-5
积的变化如下图,已知常温下,H2C2O4的电离常数为:K1=5.0×10,K2=5.4×10,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点的溶液显碱性
B. a点时,加入KOH溶液的体积V1=10mL
C. b点时,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2---+c(K)>c(C2O4)>c(OH)>c(HC2O4)>c(H)
D. 当V(KOH)=15mL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
+2--2c(K)=3c(C2O4)+3c(HC2O4)+3c(H2C2O4)
二、选择题(14-17单选,18-21多选) 14.(本题6分)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牛顿运动定律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石,牛顿运动定律都能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
B. 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将可靠的事实和科学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反映自然规律,开创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C. 将一个铁球放在墙角处判断两个接触面的支持力较困难,若在两个接触面处放上海绵垫来观察海绵的凹陷来判断较容易,这里采用的是转化和控制变量的方法
D. 公式中的U和I有因果关系,公式中的和E有因果关系,同理中的和a有因果关系
15.(本题6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中电子发射的情况与光照强度、光的频率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阴极K和阳极A是密封在真空玻璃中的两个电极,K在受到光照射时能够发射光电子。K、A之间的电压大小可以调节,电源极性也可以对调。当分别用a、b、c三束不同的光照射阴极K,得到的I-U关系分别如图(乙)中a、b、c三条曲线所示。下列关于三束光的频率ν、三束光的强度E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νa>νb>νc,Ea>Eb>Ec B. νa>νb>νc,Ea=Ec 17.(本题6分)如图所示,a、b两细绳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系在竖直放置的圆环上,小球位于圆环的中心,开始时绳a水平,绳b倾斜。现将圆环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地向右滚动至绳b水平,在此过程中 A. a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 a上的张力逐渐减小,b上的张力逐渐减小 C. a上的张力逐渐减小,b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 a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上的张力逐渐减小 18.(本题6分)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的质量为6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倾角=30° B. A获得最大速度为 C. C刚离开地面时,B的速度最大 D. A、B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19.(本题6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弧光滑金属导轨ab垂直放置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现有一导体棒Oc可绕半圆形导轨的圆心O点逆时针旋转,转动过程中导体棒接入的电阻为R0,导体棒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在导轨的右端点b和圆心O有两根引线分别接在电容器C和总阻值为R的滑动变阻器两端。现让导体棒从b端向a端转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棒在转动过程中c端电势高 B. 滑片P置于最右端不动,且导体棒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外力的功率为 C. 导体棒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将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C的放电量为 D. 滑片P置于中间不动,均匀增大转速时导体棒所受的外力和C上的电荷量都均匀增大 20.(本题6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MN、PQ两光滑金属轨道平行竖直放置,两导轨上端M、P间连接一电阻R。金属小环a、b套在金属轨道上,质量为m的金属杆固定在金属环上,该装置处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竖直平面向里。金属杆以初速度v0从图示位置向上滑行,滑行至最高点后又返回到出发点。若运动过程中,金属杆保持水平,两环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轨道、金属杆、金属环的电阻及空气阻力。金属杆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上滑过程所用时间比下滑过程短 B. 上滑过程通过电阻R的电量比下滑过程多 C. 上滑过程通过电阻R产生的热量比下滑过程大 D. 上滑过程安培力的冲量比下滑过程安培力的冲量大 21.(本题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球在电场强度E的匀强电场中,以初速度v0沿直线ON做匀变速运动,直线ON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若小球在初始位置的电势能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且mg=qE,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场方向竖直向上 B. 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 v02C. 小球最大高度为 2gmv02D. 小球电势能的最大值为 4三、综合题 22.(本题6分)小鲁为研究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小鲁约爸爸在一个无风的周末开汽车来到郊外 一段人车稀少的平直公路上.小鲁打开汽车天窗,将如图甲所示装置固定在汽车车顶。 爸爸依次以5m/s、10m/s、15m/s、20m/s的不同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各匀速行驶一段距离,小鲁依次将汽车不同行驶速度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汽车速度v/(m•s-1) 5 10 15 2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20 0.82 3.30 (1)如图乙所示,为小鲁同学在车速稳定在15m/s时用手机拍下的测力计照片,此时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_N (2)实验装置中用小车而不是木块,并将其放在表面平滑的木板上,目的是为了减小 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则当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稳定在2.40N时,车速为 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3.(本题6分)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消除《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流、电压表内阻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实验的主要步骤是 (ⅰ)将R2的滑动头调到最左端,单刀双掷开关S2向1闭合,闭合开关S1,调节滑动变阻器R1和R2,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尽量大些(不超过量程),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1、I1。 (ⅱ)保持两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位置不变,将单刀双掷开关S2向2闭合,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2、I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两电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读数为_____A,电压表读数为_____V。 (2)步骤(ⅱ)电流表读数为0.40 A,电压表读数为1.20 V,电阻Rx=__Ω(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4.(本题15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AB竖直固定在一水平光滑的桌面上,轨道最低点B与桌面相切并平滑连接,桌面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也为R。在桌面上轻质弹簧被a、b两个小球挤压(小球与弹簧不拴接),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球的质量为m0,a、b两球质量比为2∶3。固定小球b,释放小球a,a球与弹簧分离后经过B点滑上半圆环轨道并恰能通过轨道最高点A。现保持弹簧形变量不变同时释放a、b两球,重力加速度取g,求: (1)释放小球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p; (2)b球落地点距桌子右端C点的水平距离; (3)a球在半圆轨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H。 25.(本题20分)如图所示,纸面内直线ab左侧区域Ⅰ内存在垂直ab向右的匀强电场,直线gh右侧区域Ⅴ内存在垂直gh向左的匀强电场。 直线ab、cd之间区域Ⅱ、直线ef、gh之间区域Ⅳ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直线cd、ef之间区域Ⅲ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图中磁场未画出。区域Ⅰ、Ⅴ的电场强度大小均为E,区域Ⅱ、Ⅲ、Ⅳ的磁场强度大小均为B。现将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粒子从区域Ⅰ中的A点由静止释放,粒子按某一路径经过上述各区域能回到A点并重复前述过程。已知A点与直线ab间的距离为l,粒子重力不计,各区域足够大,磁场区域的宽度可调节,求: (1)粒子第一次离开区域Ⅰ时的速度大小; (2)请在图中画出粒子运动的一条可能轨迹的完整示意图; (3)直线ab、gh间的距离为多大时,粒子往、返通过区域Ⅲ作圆周运动的圆心距离最小?并求该条件下粒子从A点出发到再次回到A点的时间。 26.(14分)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氟碳铈矿主要化学成分为CeFCO3,它是提取铈等稀土元素的重要矿物原料。氟碳铈矿的冶炼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铈的常见化合价为+3、+4 4+2-2+ Ⅱ.Ce可以与SO4结合为[CeSO4] Ⅲ. 焙烧时铈被氧化成四价,四价铈不易进入溶液,而三价稀土元素易进入溶液。在盐酸浸出时,有少量铈进入滤液,且产生黄绿色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氟碳铈矿焙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焙烧最适宜温度为______________(填标号)。a.350~ 4 50℃ b.550~650℃ C.750℃以上 步骤①中少量铈进入稀土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铈富集物用含硼酸的盐酸溶液处理,使氟转化为四氟硼酸根离子,然后用可溶性钾盐将四氟硼酸根离子转变为KBF4沉淀并过滤除去。写出生成KBF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此法处理铈富集物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云氟离子后向滤液中先加入NaOH 溶液,然后再加入NaHS除去铁与铅。加入NaOH 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此流程中铈的碳酸盐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亚铜的化合物经常具有令人惊奇的化学性质,常见的有CuH、CuCl等。 已知:CuCl熔点为430℃,沸点为1490℃,见光分解,露置于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难溶于水、稀盐酸、乙醇,易溶于浓盐酸生成H3Cu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白色,s)+3HCl(aq)H3CuCl4(黄色,aq)。经常有两种方法制CuCl: 方法1:次磷酸H3PO2 是一种强还原剂,将它加入CuSO4水溶液,加热到40~50℃,析出一种红棕色的难溶物CuH。待CuH生成后将A装置产生的HCl气体通入,可产生CuCl。 (1)写出H3PO2与CuSO4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A装置中分液漏斗与圆底烧瓶中的物质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刚开始通HCl气体时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描述从开始通HCl气体到通大量HCl气体过程中B装置中的观象_______________。 2+-32-+ 方法2:实验室用也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uCl,反应原理为:2Cu+SO2+8Cl+2H2O=2CuCl4-+SO4+4H 3--CuCl4(aq)CuCl(s)+3C1(aq) 装置B中反应结束后,取出混合物进行一系列操作可得到CuCl晶体。 (5)①在反应过程中SO2要过量通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提纯某混有铜粉的CuCl晶体,请简述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 28.(14分)天然气( 主要成分为甲烷)是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天然气制备甲醇、乙醇、二甲醚(CH3OCH3)、乙烯(C2H4)等物质的主要反应有: ①CH4(g)+H2O(g)=CO(g)+ 3H2(g) △H1= + 206.2 kJ/ mol ②CO(g)+2H2(g)=CH3OH(g) △H2=- 90.1kJ/ mol ③2CH3OH(g) = CH3OCH3(g) + H2O(g) △H3=- 24.5kJ/ mol ④2CH3OH(g) C2H4(g) + 2H2O(g) △H4=- 29.1kJ/ mol ⑤CH3OCH3(g)== C2H5OH(g) △H5=- 50.7 kJ /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CH4(g)+H2O(g)= C2H5OH(g)+2H2(g)的△H =______kJ/mol;根据化学原理,可 以同时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和提高甲烷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同时发生②和③的反应,产生二甲醚的结果如上图所示。260℃时,CO转化率虽然很高,而二甲醚的产率却很低,可能的原因是 ( 答出一条即可) _______;CO 与H2 合成二甲醚的最佳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 (3) 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如反应④[2CH3OH(g) C2H4(g) + 2H2O(g)],可以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 浓度(c)表示平衡常数(Kp),则反应④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p=____;也可以用压强(PB)变化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3OH气体发生反应④,在10分钟内,容器的压强由xkPa 升高到ykPa,则这段时间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v(CH4)=_____________。 (4) 反应①~⑤中有多种物质可以做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H2是单位质量燃料释放电能最多的物质,若与下列物质构成电池,H2 与_______构成的电池比能量最大。 a.H2O2 b.Cl2 C.O2 d.NiOOH 措施有___。 29.(10分)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高浓度C02和高浓度03及二者复合处理对水稻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气孔导度即气孔开放程度)。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注:CK表示对照组,C02浓度和03浓度均为正常浓度。 (1)由实验结果可知,用高浓度C02处理可提高水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当C02进入水稻叶肉细胞后首先与 __________结合而被固定,该过程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RuBP羧化酶参与该 固定过程,由此推测该酶存在的场所为__________。 (2)能否通过图1确定在拔节期,高浓度C02处理水稻时,有机物的生成量最多?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高浓度03对水稻进行处理,灌浆期其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细胞利用C02的能力减弱,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1可知,与高浓度03处理相比,同时升高C02浓度和03浓度可对稻光合作用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2分)下图为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甲图中的感受器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A和B两个电流表中指针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_、______。 + (2)在图乙中,静息状态下,Na由神经元排出的方式为___________。 (3)丙图为______的结构模式图,在图中结构6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 (4)下图是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通过突触前膜上 2+ 的Ca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而不同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不同的受体,打开不同的离子通道,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细胞外液中Ca浓度较低时,则直接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兴奋的传递。 +— ②若神经递质甲和乙分别打开了Na通道和Cl通道,其中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内呈正电位的是神经递质________,另一种神经递质可使膜内外的电位差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1.(8分)果蝇的红眼和紫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正常翅和卷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取红眼正常翅果蝇和紫眼卷翅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正常翅,从F1中选择甲(雌性)、乙(雄性)两只果蝇杂交,F2表现型比例为红眼正常翅:红眼卷翅:紫眼正常翅:紫眼卷翅=6:2:3:1,经检测发现出现这一比例的原因是甲和乙果蝇中携带了一个相同的隐性致死基因c,回答下列问题: (1)F2果蝇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若让F1连续杂交,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_________的基因频率会上升。 (2)检测发现F1的某只雄果蝇(不携带c基因)的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也出现了隐性纯合致死基因d,试设计一次杂交实验判断d基因和c基因是否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点(即是否属于相同的隐性致死基因),要求写出杂交实验以及相应的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9分)下图两条曲线代表两种生物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Nt+1。其中K对策生物的种群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点)和绝灭点(X点),当种群数量高于X时种群可以回升到S,但是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就会走向绝灭。r对策生物只有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绝灭点。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当种群基数较少时,种群增长为负值的是____对策生物;当种群基数较少时,种群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的是____对策生物。 (2)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 %,是____ (“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一种____型增长曲线。使家鼠种群数量持续维持较低水平、对环境无污染的防治措施有(___) A.室内采取硬化地面B.食物储存在安全处C.养殖家鼠的天敌D.药物捕杀 (3)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___。 2+ (4)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走向灭绝,此时可采取的保护为 。 四、选考题 34.【物理选修3-4】(1)(本题5分)a、b两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传播的速度大小均为v=2m/s。a波的振幅为2cm,沿x轴正向传播,b波的振幅为1cm,沿x轴负向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横波a的周期为2 s B.x=1 m处的质点的振幅为1 cm C.t=0.5 s时刻,x=2 m处的质点位移为-3 cm D.t=0.5 s时刻,x=1 m处的质点向y轴负方向振动 E.t=1 s时刻,x=2 m处的质点位移大小等于3 cm (2).(本题10分)半径为R的透明圆柱体处在真空中,如图所示是它的截面图。AB、CD是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P点与AB距离、Q点与CD距离均为。单色光平行于AB射入透明圆柱体,从A、Q两点射入的光从圆柱体的同一点射出,已知光速为c,求: (1)该透明圆柱体介质的折射率; (2)从P点射入的光通过透明圆柱体的时间。 35.【化学选修3】N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丰富多彩,试回答下列问题: (1)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为深蓝色溶液,加入乙醇会析出蓝色晶体。 ①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1mol该蓝色晶体的阳离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 ③简要解释为什么加入乙醇会有晶体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邻羟基苯胺的结构式为,比较:邻羟基苯胺的沸点_____________对羟基苯胺的沸点(填“低于”, “高 于”, “不确定”);毒奶粉事件中的主角是三聚氰胺,结构简式为 ,该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________________;复旦投毒案的主角是N一二甲基亚硝胺,结构简式为,则该分子所涉及的第二周期元素第一 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CuN3中的阴离子与CO2互为等电子体,CuN3晶体的晶胞与氯化钠的晶胞类似。 ①请写出CuN3中的阴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该晶体晶胞边长a,b,c,关系为a=b___________个; (4)已知NH3,NF3,N(CH3)3都可以与铜离子生成配离子。 2+2+ ①稳定性[Cu(NH3)4]__________[Cu(NF3)4]。(填“低于”, “高于”,“不确定” ) 2+2+ ②已知稳定性[Cu(NH3)4]高于[Cu[N(CH3)3]4],请简要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化学选修5】(15分,每问5分)聚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PDAP)是一种优良的热固性树脂,这种材料可以采取下列路线合成: 已知: (1)试对PDAP的单体F基本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水杨酸为例) 【示例】水杨酸,分子式为C7H6O3,常温下为白色结晶粉末,微溶于冷水而易溶于沸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水杨酸是一种弱酸,具 有酸的通性,易被氧化,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紫色反应,也可以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2)G是E的同分异构体,G具有如下性质:①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 mol G与银氨溶液反应时最多可得到4 mol Ag;②遇FeCl3溶液呈紫色;③在稀硫酸中能发生水解反应。则符合上述条件的G最多有________种,这些不同结构的物质,它们的核磁共振氢谱峰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仿照题目中合成流程图的形式,完成这一合成流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幽门螺杆菌(H·pylori)能导致严重的胃部疾病。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幽门螺杆菌基因组的HspA基因成功导入烟草细胞,最终表达的疫苗使人体获得持久性的疾病防御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采用PCR技术扩增HspA基因,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Hsp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_,合成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过程中使用的DNA聚合酶要耐高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这种酶能在热泉中被筛选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将HspA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_______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烟草细胞,最终将目的基因整合到烟草细胞的_________上。烟草细胞需要_________(填写过程)发育成完整植株。 (4)将幽门螺杆菌基因组的HspA基因表达的物质作为__________,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