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知识经验、加工方式和结构优势效应的联系
知识经验可以分成知识和经验,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所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经验是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和技能。知识经验在不同的理论中,与加工方式的联系不同。就假设检验说而言,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假设、期望或图式的形式,引导和规划知觉加工方式。知觉加工过程包含两个互相联系的加工方式: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其中,自上而下的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即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始的。在过去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形成关于当前的刺激是什么的假设,或激活一定的知识单元而形成对某种客体的期望。这种假设或期望制约着加工的所有的阶段或水平,较高水平的加工制约着较低水平的加工。而就刺激物说而言,它主张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知觉的加工方式与已有的知识经验没有联系。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这两种学说的争论仍在继续,但是认知心理学有理由认为知觉有赖于过去的知识经验,知觉信息是现实刺激的信息和记忆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
音素恢复实验的结果表明,人在知觉一个句子时,可以依据上下文和对句子的理解,而把一个词所缺失的音素恢复起来,上下文不同,所恢复的音素就不同。这个实验就验证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觉的作用,也就是上下文效应。模式识别是一个知觉过程,它依赖于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比较,再决定它与哪个长时记忆中的项目有着最佳匹配的过程。在模式识别中,由于每个模式都处于与其他模式或者刺激的相互联系中,上下文效应也是存在的,我们称之为“结构优势效应”。因此,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结构优势效应的产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结构优势效应表明,在知觉过程,整体的结构在模式识别中可起到有利作用,位于整
体结构中的对象的知觉速度高快于结构不严密的组织中知觉对象的知觉速度。这种结构优势效应主要表现为字词优势效应、客体优势效应以及构型优势效应、构型优势效应、字母优势效应。它常常与只觉得两种加工方式联系在一起——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这两种加工方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解释结构优势效应。这里所说的整体加工,是指对事物整体特征的知觉;局部加工,是指对事物的组成部分的特征的知觉。它们与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密切联系,但是并不是相同的。拿字词优势效应来说,我们可以用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来解释,从Navon的实验就可以看出,如果现在将字词看作整体,而将单个字母当作局部,那么字词将先得到整体加工,然后再有局部加工。但是,单个字母却没有这种整体加工。这样就使字词中的字母的识别优于单个字母。其他的结构优势效应也可以用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进行解释。
总之,知识经验、加工方式和结构优势效应是密切联系的,知识经验引导和规划加工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的来源,在结构优势效应中发挥巨大作用;加工方式是目前对各种结构优势效应的共有的解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