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案(教师版)岳麓版((课标地区适用))
【考纲要求】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 法国共和制
4.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考情分析】
本专题主要讲述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从高考考查的题型看,选择题的比例较大,非选择题一般和其他考点知识相联系。
展望2012年的高考,本部分仍是命题的重点区域,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史和在不同区域的表现,都需要有清晰的了解,且越来越有现实意义,因此必须保持重视。随着新课标考试的逐渐成熟,在命题形式上会不断推陈出新,新情景、新材料、新设问、新角度会不断呈现。在内容上,可能倾向于国家间的比较、历史发展演变的比较。还可以结合现实问题,从时政热点切入进行灵活考查。 【知识结构】 标志 《权 利法 案》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影响 君主立宪制 1787年 总统制共和制 1875年 议会制共和制 1871年 君主立宪制 形式 标志 形式 标志 形式 标志 形式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意志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巩固资产阶级和改革成果 调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推动世界民主化
〖难点释疑〗
一、什么是国体?什么是政体?政体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国体是指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体与政体相比,国体更重要。(国体: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体:同属民主共和政体,美国为总统共和制,中国为全国制。)
政体的几种形式:①共和制(总统制、内阁制)②君主立宪制③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二、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的总统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项目 国家元首 英国君主立宪制 制 国王 总统 民选(任期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四年,可连任两届) 国家元首任期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首脑 产生方式 国家权力中心 行政权 终身制 无 内阁首相 议会产生 议会 内阁首相 首相与内阁对议总统与议首脑与议会关系 会负责,由内阁会互相制协调首相与议会约 的关系 立法机构 议会 国会 解散众议院 帝国议会、议会 联邦议会 负责,总统可对议会负责 长共同对议会帝负责而不任期制 有 总统 总统任命 总统 总统 总统 选举(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任期制 有 内阁 终身制 有 宰相 世袭 法国总统制 宪制 皇帝 德国君主立总统任命 皇帝任命 议会 总统和内阁 总统与内阁部宰相只对皇皇帝 皇帝与宰相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
项目 同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政体相同,都为君主立宪制 国王,无实权,是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首相和(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皇帝,由普鲁士国王世袭,拥有广泛的权力 宰相主持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是国家权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无实权)是立法机构 国家元首 首不脑和议同 会关系 议会 力的中心 四、中国明朝内阁制与英国责任内阁制比较
(1)中国的内阁制形成于明朝。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后,权分六部,皇帝直接掌管六部。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权力小、品级低)。内阁制度正式形成在明成祖时期;明宣宗以后内阁权力日增。从形成过程看,它是在加强皇权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其设立是为巩固皇权、加强服务的。英国的内阁制的形成是在制约王权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它的形成削弱了王权,是为政治民主化服务的。
(2)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其成员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也由皇帝决定,内阁首辅的权力也不固定。明朝内阁是君主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的作用。英国的责任内阁制下,国王是国家元首,但“统而不治”,实际最高行政首脑是首相。英国的责任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由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手中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过程也是王权衰落的过程,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意味着行政权正式脱离王权,是英国从传统政治制度向近代政治制度转变的产物。
五、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区别
项 目 理论原则 相国家性质同 (国体) 资产阶级专政 英国君主立宪制 三权分立 美国总统制 政体 国家元首及产生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国王;世袭;终身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总统;民选;任期制 方式 国家象征,“统而不国家元首地位 不同 首脑 产生方式 国家的权力中心 首脑与议会关系
【课后巩固】
一、选择题
1.(2010年3月山东省德州市一模14题)《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被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 C.加强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
国家元首、首脑、军事统帅 治” 首相 议会 议会 (内阁)对议会负责 总统 总统任命 总统 (内阁)对总统负责,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负责 2.(2012年1月九江市一模17题)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这一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远比17年更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时代的意义”。“这一事件”是指 A.中国的 B.戈尔巴乔夫改革
C.联合国的成立 D.十月
【答案】D
3.(2010年10月浙江温州十校高三联考9题)美国1787年联邦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上述规定体现了 A.权益平衡思想
B.民主共和思想
C.民族平等思想 D.主权在民思想
4.(2011年3月湖南十校联考16题)英、美、法、德(指第二帝国)四国建立的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的共同点是( )
A.国家元首拥有行政实权 B.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C.形式上代表的议会行使立法权 D.实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答案】C
【解析】英国的国家元首不具有行政实权,排除A。英国、德国的国家元首是世袭制,排除B。德意志第二帝国并未实现主权在民、三权分立,排除D。因此选C。
【考点定位】(岳麓版)必修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近代西方政体
5.(2010年9月山东省兖州市高三模拟9题)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 )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6.“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B.实现了民族的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7.英国和美国的代议制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下列对其表述和评价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美国的代议制优于英国代议制
C.美国的首脑是民选的,而英国的首脑是世袭的 D.美国贯彻“分权制衡”原则,而英国不是
8.(2010年9月吉林实验中学高三模拟32题)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在英
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0年以来的成果以温和与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光荣”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
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权威 B.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 C.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 D.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答案】B
【解析】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是在1721年华尔波尔内阁组建,而光荣是在1688年,所以错误。
【考点定位】(岳麓版)必修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
9.(2011年4月北京东城示范校)历史学家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
家也许更接近于。”因为( )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强大 B.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C.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 D.工人阶级获得了普选权
10.英国和法国大“不仅反映了他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的成功标志着( )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
【考点定位】(岳麓版)必修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和法国的大 二、非选择题
11.(2011年1月中山市高三统考27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 ——《明史》
材料二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末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 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内阁小识》
材料三 英国“光荣”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这一惯例进一步完善了责任内阁制。
——《世界史资料》
材料四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内阁成立。据《临时组织大纲》规定,本内阁即总统制下的内阁,临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兼首脑。1912年3月11日《临时约法》公布实施,同盟会会员唐绍仪担任国务,宋教仁、蔡元培等四名同盟会会员参加第一任内阁,7月15日内阁改组时均被迫辞职。1916年4月21日组织令制定公布,中华第11任内阁以国务卿国务,
各部总长皆为国务员,树立责任内阁先声。5月8日袁世凯改政事堂为。 ——《中国史资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出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2分) (2)根据材料三说出英国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2分)
(3)初年内阁及其政权组织形式更迭反复,但最终还是保留了民主共和政体。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4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中英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2分)
【总结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