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中班教案《数青蛙》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数青蛙》含反思

来源:筏尚旅游网
幼儿园中班教案《数青蛙》含反思

中班教案《数青蛙》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嗓音造型、手指游戏、图谱识记、表演等形式体会《数青蛙》音乐的生动有趣,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型,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数青蛙》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型。

2、通过嗓音造型、手指游戏、图谱识记、表演等形式体会《数青蛙》音乐的生动有趣。

3、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节奏卡一张、图谱一幅。 活动结构

1、声势活动练习(拍手、跺脚、拍腿……); 2、嗓音造型练习(节奏朗诵);

3、动作造型练习(表演手指游戏);

4、图谱识记练习;5、游戏练习(个别、分组、集体表演)。

指导要点

1、声势活动练习(拍手、跺脚、拍腿……)。听老师的鼓声,请小朋友模仿拍节奏,通过拍身体的各部位(手、腿、肩等)及声势练习(跺左脚、右脚、双脚等)巩固节奏型。 2、嗓音造型练习(节奏朗诵)。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小动物的叫声或幼儿的名字进行节奏朗诵活动,进一步巩固节奏型。

3、动作造型练习(表演手指游戏)。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出童谣《数青蛙》,一边一句句分析童谣一边自然配合手指的表演,引导小朋友自己发明手指表演的方法,如四指并拢与拇指对碰表示呱呱叫,用拳头表示青蛙的大眼睛,

手腕带动手掌,手心朝下上下翻表示青蛙跳等。在玩手指游戏的过程中熟练歌谣和节奏型。引导幼儿在《数青蛙》的音乐中玩1-2遍手指游戏。

4、图谱识记练习。教师一边朗诵节奏一边用手指图谱,帮助幼儿识记音乐所表达的乐句顺序。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音乐,如让幼儿一边看图谱一边运用节奏朗诵和声势活动为音乐配伴奏。

5、游戏练习(个别、分组、集体表演)。让幼儿扮演青蛙围成“池塘”进行配乐表演。

6、结束活动:幼儿自音乐声中随教师跳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选材成功:没有歌词却很有特色音响效果的律动。《数青蛙》配上一首幼儿较熟悉,且有琅琅上口有节奏的儿歌《数青蛙》,使音乐、语言与动作的结合得到最充分的表达,形成一幅青蛙边歌边舞的热闹完美图景。

2、程序设计:采用声势活动练习→嗓音造型练习→动作造型练习→图谱识记练习→游戏练习的方式引导幼儿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调动原有的经验来学习新知识,使幼儿

脑中的旧知识得到激活,进行重新组合与匹配形成新知识。 3、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始终遵循幼儿音乐活动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即幼儿是音乐活动的主体,活动设计就须从幼儿的兴趣和音乐作品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出发,体现活动设计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小百科:青蛙体型较苗条,多善于游泳。 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