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智慧物流物流行业变革进行时

智慧物流物流行业变革进行时

来源:筏尚旅游网
解读IT

INTERPRETIT

智慧物流

物流行业变革进行时

文/董鹏张鹏徐香复

智慧物流通过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使物流系统能够模仿 人类智能,具备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 问题的能力。而电子商务与智慧物流的结合,是利用精细、 动态、科学的管理方式,发挥智慧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 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优势,将推动协同物流、实时物 流、单元化物流和程控化物流四大物流模式创新。

智慧物流井喷发展

我国物流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变革,只有把握新时代中国物

流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入洞察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格局,主动 谋求创新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 为物流行业发展创造新机遇,实现“乘风之势而行千里”。

目前,物流企业对智慧物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物流大 数据、物流云、物流模式、物流技术”四个领域。阿里研究 院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已超过2000 亿元,预计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场将达到万亿元规模。智

24 I上海信息化

慧物流已成为推进物流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伴随物流信息 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结合物联网、大数据、 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传统物流深度融合,对物流业转型升级 带来积极促进作用。综观当前智慧物流产业发展:

首先,物流信息共享,为智慧物流发展奠定了基础。根 据国家物流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分析人士预计中国智慧物 流市场规模将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 智慧物流因其“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智能调度、依据网络实 现数据共享”的优势,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方面 大有潜力可挖。目前,我国有超过400万辆重载货车安装了 北斗定位装置,托盘、集装箱、仓库、货物的数据也在不断 接入网络平台中,借助智慧物流的协同共享理念,破解企业 边界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其次,物流平台公司的涌现,让智慧物流成为资源的 整合者。近年,市场涌现出一批车货匹配、仓货匹配的互联 网支撑平台,实现了供需信息的在线对接与闲置资源的实时 共享,有效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物流 交付方式。货运方面则有更多案例可以借鉴,当前,市场上 出现了大量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诞生的平台公 司,如G7、货车帮、易货嘀、真好运等,这些公司通过技术 手段迅速整合大量货源信息,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完成车 货匹配,降低空载,通过智能调度,实现对闲置资源的充分 利用,实现效益、效率的双提升。这些货运平台的出现,对 物流行业提质增效起到了显著推进作用。

此外,物流资源的互联共享,让智慧物流成为分散物流 市场的集中者。物流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分散资源的 掌控陷入更为激烈的竞争之中。以公路货运市场为例,道路 货物运输经营业主有718万户,其中个体运输户659万户,全 国营运货车超过1300万辆。通过数据赋能,实现分散资源的 互联共享,激发个体创业积极性同时,促进了物流组织向集 约化方向发展。在近8万亿元的公路物流市场中,任何能够加 强信息交互、提升运行效率的动作,都会孕育出巨大商机, 而智慧物流正是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窗口。

解读IT

INTERPRETIT

现实困境

我国智慧物流行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未来有较大提升 空间,而跨境物流、末端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智 慧物流发展的三大难点。当前,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瓶颈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末端物流配送效率有待提高。一方面,当物流发 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会越来越少,大量存 量资源受所有权限制,沉淀在传统业务领域无法退出,不能 满足逐步增长的高端服务需求;而增量资源受信息不对称、 投入不平衡限制,难以创造新需求,从而导致无法满足现有 需求。此外,由于物流产业链末端配送环节需要大量人力资 源,期间可能需要多次转运,导致运营成本增加,所以存在 物流产业链末端配送成本高问题。另一方面,大量物流资源 闲置,货车空驶率超过30%,仓库空置率在15%左右,整个 物流行业“单节点效率高,多节点之间协同效率差”问题曰 益凸显。

其次,物流基础设施设备亟待完善。在全国社会物流总 额和GDP保持一定增速前提下,社会物流费用却增速缓慢。 这意味着,消费者的物流需求持续增大,对流通过程及价值 的要求不断提高,但仓储、流通、包装等环节的基础设施设 备却没有实质性提升,形成了效率“堰塞湖”。冷链物流领 域尤为明显,由于冷链相关设备和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和 管理的不对称让诸多企业不敢把冷链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 物流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而当企业搭建自有冷链 体系时,就会发现面临资金“黑涧”。

另外,物流大数据整合水平有待提升。物流信息平台建 设不完备,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差异明显。目前我国的物流信 息平台主要集中在电子管理、物流电子商务、电子物流三大 平台,其共同实现物流行业的监管和服务。目前,我国尚没 有专门用于承载制造商、物流商、客户之间信息流通的大信 息集成平台。此外,地区之间行业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东 部沿海地区物流信息平台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但中西部地区 的物流信息平台仍处于规划阶段,区域发展差距明显。与此

上海信息化I 25

解读IT

INTERPRETIT

同时,物流企业之间信息流通不足,孤岛问题严重,导致物 流企业仍然按照传统物流商业模式进行经营,这与日益发展 的智慧物流理念不相符。

此外,智慧物流生态圈尚未形成。推动物流企业加入智 慧物流生态体系构建中来,形成协同共享的产业新生态,是 智慧物流下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综观当前市场:一 是设施投入不足,与物流互联网相关的物流大数据、物流云 等智能基础设施与实际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物流互联 网覆盖广度与精确度尚显不足。二是标准尚未统一,我国现 有车型多达两万余种,车辆装载单元标准化短板凸显,严重 影响社会车辆的交换互用。此外,运输单证信息不统一,导 致物流信息传递失真。三是监管体系亟待完善。智能物流打 破了企业边界和所有权限制,由于所有权和使用权边界难以 确认,与之相关的监管制度、特别是财税制度很难适应市场 需求,导致部分智能物流商业模式游走在灰色边缘地带,不 利于产业创新。四是诚信体系有待建立。智慧物流打破了传 统关系模式,要维系众多陌生关系,形成常态市场交易、建 立社会化诚信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突围路径

面对困难与挑战,新时期的物流企业要有新思路、新 作为、新发展。尤其是流通环节,受“冗长、混乱、低效” 的传统供应链制约,唯有充分发挥智能化优势,将移动物联 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在产品可追 溯、在线调度、自动配送、智能配货等模块,通过互联网、

APP、云端实现物流订单的便捷管理、合理配载、智能调

度、实时跟踪,并实现最终交付全流程的可视化、网络化、 标准化和智能化。因此,要想使物流业变得更加“聪明”, 必须加快智慧物流发展步伐,持续关注客户需求新变化,不 断开发个性化、体验式服务,最终实现转型升级。

首先,应提升智慧物流管理效率。无论时代如何发展, 运输、仓储等物流本质功能不会改变。物流组织过程的基本

26 I上海信息化

逻辑就是分与合、集与散,技术的引入、组织方式的进步, 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效率,压缩流通时间,创造价值。因此,物 流管理要从科学管理开始,完善“全生命周期”管控、引入先 进管理经验和成熟管理体系,将智慧理念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之 中。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物流效率:一是通过搭 建大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采集、踉踪分析并建模,打造智慧 型企业,同时优化业务流程,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对原有业 务流程优化升级;二是结合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实现对人、 车、物的智能管理,最终实现全流程可视化管控;三是加强仓 储管理,运用AR技术手段,通过AGV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运输车)机器人,充分发挥数据的力量,

做好库存管理;四是制定预防管理应对机制,完善各类预 案,提高危机管理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与时俱进的智慧物 流管理。

其次,要发挥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在发展物流线上服 务的同时,要加强物流线下服务建设,积极运用大数据改善 现今城市物流车辆空载率高的问题,发挥产业链优势。通过 “建平台”整合物流公司、商家、消费者及第三方机构数据 信息,实现物流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达成物流运力共

享,并通过线下布局,建立服务节点,整合地方运力,建 立“运力池”。司机通过APP连接到物流平台,进而自动进 行货物匹配和路线优化,减少无效车辆的流动,使物流公司 和商家的信息一一对应,从而达到最优配置。这种模式思路 的核心是整合车、货资源,保证车、货匹配平台上车源信息 的真实有效和统一服务规则。物流企业需要通过线上线下双 渠道方式,随时与发货人、收货人进行沟通,保证物流货物 及时到达目的地。同时,要注意防控化解市场风险、技术风 险、重组风险、资金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处理好增 长与稳定的关系,通过改革创新推动整合优化、增进效率, 有序推进全行业转型升级,这是在实施“互联网+流通”过程 中打造智慧物流体系的关键所在。

另外,要创造智慧化转型平台。“一带一路”倡议提

解读IT

INTERPRETIT

出五周年之际,我国跨境电商物流的薄弱环节日益显现,必 须出台简化货物出境手续等相关政策,提升境外物流运输效 率。鼓励物流企业“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进行物流 基础建设,提供税收和政策优惠,实现“政府搭台,企业唱 戏”。创造智慧化转型平台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大 财政投入,大力推动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专业服务 平台、政务系统、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为智慧物流建设打下 良好基础。积极推动智慧物流项目、智慧物流中心、智慧物 流园区建设,做好示范引领。二是成立智慧物流发展专项基

金,鼓励企业进行智慧物流设施设备与信息系统建设,推动 企业智慧物流系统和社会智慧物流系统相互融合,对积极推 进智慧物流发展的机构给予税收或贷款优惠。三是加强智慧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以各院校的物联网技术、物流管理专业 为基础,根据智慧物流人才的技能要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 养方案,设置完备的课程体系,并加强各院校与企业间的交 流合作,推动智慧物流专业建设。同时,企业可通过优惠政 策、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可以结合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加 强智慧物流人才培育。

上海信息化I 27

解读IT

INTERPRETIT

最后,要构建智慧物流发展政策制度环境。智慧物流跨 企业、跨行业、跨区域,涉及交通、商贸、环境、经济等众 多领域和管理部门的系统对接、信息整合、数据处理、政策 协调,需要企业间、行业间、政企间、区域间协同联动。具 体而言: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政府出台智慧物流发展总体规 划,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制订智慧物流发展路线图,做好 智慧物流发展的整体布局;二是成立专门的项目工作小组,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运用宏观协调能力和政策手段,协调政 府各部门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制定监督制度、激 励机制、协调机制等管理制度,尽早开展智慧物流标准和规 范的研制,做到有章可循,为智慧物流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三是在财政税收政策、贷款政策、土地征用政策等方面给予 优惠,提高企业参与发展智慧物流的积极性;四是政府应抓 紧健全与智慧物流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产业发展提供坚 实的法律保障。

未来趋势

面向未来,智慧物流加速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而如何 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落地应用,是下一步智慧物流发 展的目标和方向。

首先,物流自动化将迎来跨越式发展。在新零售时代, “线上线下一盘货,服务产品一体化”将长期、全面地影响 物流业发展。未来依托共享IT平台,每一个人、每一辆车、 每一个闲置的仓储库房,都有可能成为物流体系中的共享环 节。物流资源将像云计算一样,按需付费,碎片化的运力、 仓储资源都有可能参与到社会化物流环节中。智慧物流仓储 系统以立体仓库和配送分拣中心为主体,由检测阅读系统、 智能通信等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随着物联网、机器人、仓 储机器人等新技术逐步应用,智慧物流仓储系统已成为解决 智慧物流的最佳方案。智慧物流活动亦由幕后走向台前,逐 步变成服务的一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累 计建成自动化立体仓库2600多座,烟草、医药零售、电商是

28 I上海信息化

主要应用领域,据预测,我国物流自动化改造市场空间将达 千亿元规模。

其次,大数据促进物流供应链优化。电商大数据提高了 物流配送效率,所有订单信息发送到企业配送仓库,智能仓 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根据买家地址检索存放商品的最近仓储 中心位置,实施就近出库,快递部门根据订单数量装车,由 无人机或汽车自动运输到指定位置,不仅节约成本,而且提 高了效率。未来,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物流流通数据后,以 往货物由品牌商仓库发出的模式,将更改为部分商品或货物 从厂家直发,货物不动数据动,做到路径最优,提升效率。 依托“互联网+”兴起的智慧物流云仓系统将蓬勃发展。云仓 是伴随电子商务产生的、有别于传统仓储方式的智能化仓储 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智能自动化装备和信息化软件集成 应用。依托智能制造兴起的云仓,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中 坚力量。

最后,智慧物流可以更灵活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信息

化、智能化、集约化和小批量定制是未来物流的发展趋势, 智慧物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灵活实施物资调功,满足下游 需求。互联网拓展了营销渠道,通过互联网及时获取消费者 需求信息,信息将快速到达生产企业指令中心,而智慧物流 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与高效运作,实施订单化管理,减少 企业库存,降低上游经营风险。

面向未来,智慧物流将借助其连接升级、数据升级、 模式升级、体验升级、智能升级和绿色升级的力量,助推供 应链全方位升级,这将深刻影响社会生产与流通方式。预 计未来3至5年,智慧物流能够有效提升物流作业效率,降 低运营成本。只有立足现有规模,通过创新引领,充分发挥 当下各类技术优势,尽快建立起标准化、专业化、精益化、 多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才能促进中 国物流产业腾飞。智慧物流也必将深刻影响社会生产和流通 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为我国物流行业发展保驾护航。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