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芳香新塔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芳香新塔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来源:筏尚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9卷第3期 质谱学报 Vo1.29 No.3 2008年5月 Journal of Chinese Mass Spectrometry Society Mav 2008 芳香新塔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张丕鸿,艾力・沙吾尔,计巧灵,贾红丽,王雪华,朱国丽,葛春辉 (大学牛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鸟鲁术齐830046) 摘要: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 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3个样本中分别鉴定出lO种、l6种和l9种挥发油成 分,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99.62%、99.7l 和99.28 。3个采集地的芳香新塔花的主要成分相同,均为长 叶薄荷酮和薄荷酮,两者总量分别达到了89.O2%(乌鲁木齐市雅山样品)、83.5l (乌鲁木齐市南郊样品) 和87.11 (布尔津县禾木乡样品),其他主要成分为异薄荷酮、胡椒烯酮、异长叶薄荷酮、柠檬烯等。 关键词:芳香新塔花;挥发油;气相色谱一质谱 中图分类号:()65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4 2997(2008)03 l62-05 Analysi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 from Ziziphora cZ ,lopod o d s Lam.by GC/MS ZHANG Pi—hong,AI I I Shawuer,JI Qiao—ling,JIA Hong—li, WANG Xue—hua,ZHU GUO—li,GE Chun—hui (College oJ Life Sciences and Technology,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 830046,China) Abstract:The essential oil of Ziziphora fZ rJ户rJ rJ 5 Lam.from three specimens was ex— tracted using steam distillation.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 were analyzed by GC/MS.1 0,1 6 and 1 9 components are identified from three specimens,which accounted for 99.63 ,99.7O and 99.28 of volatile fraction,respectively.The major components are pulegone and menthone,which accounted for 89.02 (Yamalike Hill at Urumqi), 83.51 (southern suburbs of Urumqi)and 87.11 (Horm rural Buerjin county of Xin— jiang).Others are isomenthone,piperitenone,isopulegone and limonene et a1. Key words:Ziziphora fZ 。户0 rJ Lam.;essential oil;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 trometry(GC/MS) 芳香新塔花(Ziziphora clinopodioides (Zizphora bungeana Juz.)或唇香草(Ziziphora Lam.)为唇形科新塔花属植物…,又名新塔花 clinopodioides Lam.) ,多年生半灌木,喜阳 收稿日期:2007—07—16;修回日期:2007—12—13 作者简介:张丕鸿(1981~),男(汉族),湖南人,硕士研究生,植物生物技术专业。E—mail:snakezph@sohu.com 通信作者:计巧灵(1956 ̄),女(汉族),人.教授,从事植物生物技术研究。E—mail:wiilll8@yahoo.com.Clrl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张丕鸿等:芳香新塔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163 耐旱,我国仅在有分布 ,广泛分布于 天山、阿尔泰山、准噶尔西部山地、帕米尔高原和 昆仑山的山地草原及砾石质坡地。新塔花为极 0.32 mm×0.25pm);升温程序:50℃保持5 airn,以1℃・rain_1升至90℃,再以5℃・ airn 升至210℃,保持5 rain;汽化室温度300 ℃,氢焰离子化(FID)检测器;载气(He)流速1 ~芳香植物,具有薄荷香味,是提炼芳香油很有应 用前景的特色植物资源。全株地上部分均可入 药,别名小叶薄荷,维名“续则”或“苏则”,具有安 神、强壮的功效,主治失眠、心慌、软骨病等症状, 2 mL・rain一;进样量0.2 L;分流比20:1。 1.3.2质谱条件 接口温度250℃;电离方式 EI;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00℃;质量扫 对高血压及冠心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目前, 对于熏衣草、牛至、百里香等唇形科其他属植物 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对新塔花属 的研究,国内仅限于作为传统草药对高血压及心 脏疾病的疗效探讨 ,国外近几年报道了新塔 花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9 133。本工作通过对3 个采集地取得的芳香新塔花的挥发油进行GC/ MS分析和比较,为更好地利用新塔花这一地方 特色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部分 1.1仪器与材料 GC/MS-QP2010型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 日本岛津公司产品;挥发油提取器(根据国家药 典规定制造);无水硫酸钠(Na SO )分析纯。 新塔花于2006年7月20日~8月10日分 别采自乌鲁木齐市区雅玛里克山(海拔950 m左右)、乌鲁木齐市南郊(海拔870 m左右)和 布尔津县禾木乡(海拔2 000 m左右),经新 疆农业大学林学院周桂玲教授鉴定,均为芳香新 塔花(Ziziphora fZ "o 0 o P Lain.)。 1.2提取条件 取芳香新塔花植株地上部分,去除泥土、枯 枝等,在阴凉处风干。取20 g粉碎后的样品于 500 mI 圆底烧瓶中,加入300 mL去离子水,参 照《中国药典》一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143,用 挥发油测定器进行水蒸气蒸馏提取,微沸6~8 h,收集所得精油,无水Na SO 干燥48 h后计 算得率,备用。 1.3 GC/MS分析条件 1.3.1 色谱条件 Rtx-5MS色谱柱(30m× 描范围m/z 30~500。 2结果与讨论 对3个产地的芳香新塔花精油分别进行提 取和检测,得到的总离子流图示于图1。采用面 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各峰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质 谱数据经Wiley/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并与有 关文献资料[9—13,15—22]比对,确定其化学组 成,结果列于表1。 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样品(简为YX)出 油率为0.46 ,分离鉴定出10种成分,占挥发 油总量的99.62 。含量较高的有长叶薄荷酮 (80.71 ),薄荷酮(8.31 ),胡椒烯酮 (4.91 ),异薄荷酮(2.56 ),异长叶薄荷酮 (1.14 ),香茅酸(0.88 )及柠檬烯 (0.47 )等。 乌鲁木齐市南郊样品(简为NX)出油率为 0.38 ,分离鉴定出16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 99.71 。含量较高的有长叶薄荷酮(53.82 ), 薄荷酮(29.69 ),香茅酸(5.07 ),异薄荷酮 (3.55 ),薄荷醇(3.31 ),胡椒烯酮(2.73%) 及柠檬烯(0.32 )等。 布尔津县禾木乡样品(简为AX)出油 率为0.74 ,分离鉴定出19种成分,占挥发油 总量的99.28 。含量较高的有长叶薄荷酮 (78.19 ),薄荷酮(8.92 ),新异薄荷醇 (3.22 ),胡椒烯酮(1.69 ),柠檬烯(1.38 ), 异薄荷酮(1.11 ),异长叶薄荷酮(0.93%)及 1,8-桉树脑(0.59 )等。 这些化合物大多为不饱和环酮、醇类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在136~256之间。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64 质谱学报 第29卷 。0一\ou Ll∞口lI= 《 一\u0 L1日口LI=D《 0一\o0 LI∞口Ll= A 1.O O.5 ’ O.O . . . 。 。I 一 ./ l。^ .-一lL .I . 2O 3O 40 50 60 70 ,R/mln C 1. O O. 5 … . /I J . .J1 i ..J JI. .1 . . 2O 3O 40 50 60 70 ,R/min 图1 芳香新塔花挥发油总离子流图 A.乌鲁木齐市雅山样品;B.乌鲁木齐市南郊样品;c.布尔津县禾木乡样品 Fig.1 Total ion current chromatogram of volatile oil from Ziziphora clinopodioides Lam. A.YX;B.NX;C.AX 表1 3个采集地芳香新塔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 Table 1 Analysis results of main components of volatile oils of Ziziphora clinopodioides Lam.from three places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张丕鸿等:芳香新塔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165 3 结 论 含量分别为0.88 、5.O7%、0.31%)的相对分 目前国外报道的新塔花属植物的主要成分 子质量为170,分子式为C。。H。 O。的物质,经 为长叶薄荷酮(31.86%~81.86 )、薄荷酮 Wiley/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并对质谱碎片离 (6.73 ~17.1O%)、异薄荷酮(0.38%~ 子峰进行分析初步认定为香茅酸,此两种物质在 11.9O )、胡椒烯酮(2.3O ~17.4O )、柠檬烯 相关文献中尚未见报道。雅山样品(YX)分离得 (3.O8 ~10.48%)、薄荷醇(8.9O%~9.13%) 到的化合物种类明显少于其他两地的样品,前者 及1,8一桉树脑(0.21%~12.21 )等 。 ,与本 仅为1O种,后两者分别为16种和19种。考虑 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3个采集地的芳香新塔 到其主要成分的相似性,可能是植物受到不同生 花具有相同的主要成分,其中以长叶薄荷酮和薄 境影响的表现。雅山有用于绿化灌溉的管线,水 荷酮为主,两者总量分别达到了89.O2 (YX)、 分供给相对充足,所受干旱胁迫压力较小,因而 83.51 (NX)和87.11 (AX),但具体到一种 样品产生挥发性物质的种类较少,但昼夜温差较 成分上,含量却有较大的差别。如(+)一(R)一长 大,有利于次生代谢物的积累,因此其主要成分 叶薄荷酮,即胡薄荷酮,在3种芳香新塔花中的 含量较高。布尔津县禾木乡样品(Ax)的化合物 含量分别达到8O.71 (YX)、53.82 (NX)和 种类最为丰富,除前述主要成分外,还含有a一蒎 78.19 (AX);而薄荷酮分别为8.31 (YX)、 烯、 蒎烯、 月桂烯、1,8-桉树脑、石竹烯、 金 29.69 (NX)和8.92 (AX)。NX样品的长叶 合欢烯等物质,约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3 ,这 薄荷酮含量比其他两种样品低,而薄荷酮含量则 可能与当地高山林地的特殊气候有关。 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样品,二者总含量比较接近。 据报道f2 ,薄荷醇、薄荷酮类等物质具有一 YX样品中未检出薄荷醇,而AX样品中检出的 定的杀菌、防腐作用,医药上用于皮肤瘙痒、神经 是薄荷醇的异构体——新异薄荷醇,3种样品中 痛、昆虫刺伤等,内服作为驱风药等,也可用于牙 仅在AX样品中检出较少量的1,8一桉树脑,与国 膏、糖果、饮料、香料等的添加剂。长叶薄荷酮可 外文献报道存在一定差异。另外,在YX和AX 作为合成薄荷脑的原料及肥皂香料,有很强的抗 样品中检出少量的异长叶薄荷酮(1.14 、 炎作用 ,另有报道以天然(+)一长叶薄荷酮为 0.93%);在3种样品中都检出一定量(质量百分 原料,通过分子内手性诱导,立体选择性地合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66 质谱学报 第29卷 了具有抗艾滋病病毒活性的化合物Didemna一 ketal A的C1一C7片段,(3R,4S,6R)一3,4一二(叔 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一7一羟基一6一甲基一2一庚酮 ]。 由此可见,芳香新塔花的挥发性成分具有重要的 应用前景,本研究的结果将对我国新塔花资源的 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致谢:本实验得到农业大学周桂玲教授、新 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燕萍副教授、大学理 化测试中心谢成喜教授和符继红老师的大力协 助,特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植物志:第四卷 [M].乌鲁木齐: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26—329.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第六十六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207—211. I-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三 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676. 1-4]刘勇民.维吾尔药志:上册[M].修订版.乌鲁木 齐: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446—451. [5]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云南省药品检定所.中 国民族药志:第二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534—538. [6]《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842. [7]邹阳春,洪秀芳.新塔花对高血压病人脂质过 氧化反应及血压水平的干预研究[J].医学院 学报,1994,17(2):97—100. [8]洪秀芳,邹阳春,温志高,等.新塔花片治疗高血压 病76例[J].中医药,1995,1:13—15. [9]ALI S,HOSSEIN M M,JAVAD H,et a1.Anti— bacterial activity and composi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Ziziphora 艴0 0 0 s subsp bugeana (Juz.)Rech.f.from Iran[-J].z Naturforsch C, 2006,61(9/10):677—680. r10]PEYMAN S,ALI S,FERESHTEH E,et a1.Es— sential oil composition,antibacterial and antioxi— dant activity of the oil and various extracts of Ziziphora 艴0 o 0 5 subsp rigida(Boiss.) Rech.f.from Iran1'J].Biol Pharm Bull,2005, 28(10):1 892—1 896. ,111] OZTURK S,ERCISLI S.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chemical constitutions of Ziziphora clinopo— dioides[J].Food Control,2007,18(5): 535-540. -112] 0ZTURK S,ERCISLI S.The chemical composi— tion of essential oil and 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 ities of essential oil and methanol extract of Ziz— iphora persica Bunge1,J].Journal of Ethnophar— macology,2006,106:372—376. ,113] MERAL G E.K0NYALIOGLU S,OZTURK B.Essential oil composition and antioxidant ac— tivity of endemic Ziziphora taurica subsp.cleo— nioides,1J].Fitoterapia,2002,73:716—718. ,11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I-M].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2000:附页64. [15] 赵欧,梁逸曾.辛夷挥发油不同提取方法的研 究I-J].质谱学报,2007,28(2):106—1l3. ,116] 解成喜,王 强,崔晓明.薰衣草挥发油化学成分 的GC/MS分析I-J].大学学报,2002,19(3): 294—296. [17] 颜世利,巴杭,阿吉艾克拜尔.牛至挥发油 化学成分的分析I-J].光谱实验室,2004,2(15): 842—845. ,118] 薛敦渊,陈宁,潘鑫复,等.硬尖神香草挥发油 化学成分研究I-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0,l1 (1):90—92. [19] 王新玲,热娜・卡斯木,早然木・尼亚孜,等.新 疆鼠尾草花化学成分的研究I-J].医科大学 学报,2003,26(6):583 585. ,12o] 张知侠.百里香芳香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西 北农业学报,2004,13(3):151—153. 1-21] 梁呈元,李维林,张涵庆,等.薄荷化学成分及其 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22(3):9-12. ,122] 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M].4版.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3:258—270. ,123] 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编.有机化学词 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399. ,124]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植物药有效 成分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713—714.872. 1-25] 李学强,王洪,涂永强,等.抗HIV活性海洋天 然产物Didemnaketals的合成研究——C1 C7片 段的合成I-J].化学学报,2004,62(8):839—8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