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血浆脂蛋白是血脂在血浆中的运输形式,密度分类法可将其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四种成分。血浆脂蛋白测定是临床上常规检测项目,是代谢障碍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重要指标;对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血浆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高脂蛋白血症
血脂是指血浆中脂类物质的总称。包括三脂酰甘油(TG)、磷脂(PL)、胆固醇(Ch)、胆固醇酯(CE)和游离脂肪酸(FFA)。由于脂类难溶于水,在血浆中会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输。
用密度分类法(超速离心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四种成分。此外,还有中间密度脂蛋白(IDL),它是VLDL在血浆中的代谢产物,其组成和密谋介于VLDL与LDL之间。正常人空腹血浆中的脂蛋白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占血浆脂蛋白总量的2/3)和高密度脂蛋白(占血浆脂蛋白总量的1/3)
血浆脂蛋白测定是临床上常规检测项目,是代谢障碍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重要指标;对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目前,通常以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作为测定LDL和HDL浓度的间接方法。 现将这两个项目测定的原理、操作及临床意义介绍如下: 1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原理:空腹血清中主要含有HDL、LDL和VLDL,用聚乙烯硫酸盐-聚乙二醇甲醚选择性地沉淀LDL,离心后上清液中含HDL和VLDL。测出上清液中胆固醇含量代表HDL-C与VLDL-C之和,同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以总胆固醇减去上清液胆固醇含量即为LDL-C。
操作:1.LDL分离:于小离心管中加血清200μl和沉淀剂量100μl,混匀,置室温15分钟,然后3000rpm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与血清同时测定胆固醇。 2.胆固醇测定:取4支试管,分别标记后按下表操作。 加入物(ml) 标准管 测定管1 测定管2 空白管 标准液 0.03 --- --- --- 上清液 --- 0.03 --- --- 血清 --- --- 0.03 --- 蒸馏水 --- --- --- 0.03 酶试剂 2.00 2.00 2.00 2.00
混匀后,37℃保温5分钟,以空白管调零,于500nm波长处测定各管吸光度。 计算:上清液胆固醇浓度(mmol/L)= 测定管1吸光度 ×胆固醇标准液浓度
血清LDL-C(mmol/L)=TC—上清液胆固醇浓度(mmol/L)×1.5 参考范围:2.70-3.10mmol/L
临床意义:LDL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目前以LDL-C为定量LDL的依据。LDL-C水平更能说明体内胆固醇的代谢情况,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
2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原理:用磷钨酸与镁离子作沉淀剂,选择性沉淀LDL和VLDL,上清液中只含
HDL,用酶法测定上清液中胆固醇含量,即可代表HDL-C含量。
酶法测定胆固醇的原理是:血清中的胆固醇酯被胆固醇酯酶水解成脂肪酸和游离胆固醇,后者在胆固醇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成胆烷-4-烯-3-酮,并产生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世界范围内-氨基安替比林与酚存在下,经过氧化物酶催化,生成红色醌亚胺。颜色的深浅与标本中胆固醇的含量成正比。
操作:1.HDL的提取:于小离心管中加血清200μl和沉淀剂200μl,混匀,室温放置15分钟,然后3000rpm离心15分钟。
2.HDL-C测定:取3支试管,分别标记后按下表操作: 加入物(ml) 测定管 标准管 空白管 上清液 0.050 --- --- 定值血清 --- 0.025 --- 蒸馏水 --- 0.025 0.050 酶试剂 2.00 2.00 2.00
混匀,置37℃水浴15分钟,用分光光计度,波长500nm,以空白管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
参考范围: 成人男性:1.16--1.42 mmol/L 成人女性:1.29—1.55 mmol/L
临床意义:HDL的含量与冠心病发生呈负相关,已被临床医学用作冠心病危险度。HDL-C低于0.9mmol/L是冠心病危险因素,HDL-C高于1.56mmol/L被认为是冠心病”负”危险因素.HDL-C下降多见于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炎、肝硬化等.高三脂酰甘油血症常伴有低HDL-C;肥胖者的HDL-C也常偏低,但饮酒和长期体力活动会使之升高。 参 考 文 献
[1]查锡良主编第七版本科.《生物化学》.
[2]周新与涂植光主编本科.《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 [3]屈伸与冯友梅主编本科.《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沈岳奋主编.《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