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7例临床分析

来源:筏尚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福建医药杂志2007年第29卷第3期Fujian Med J Vo1.29,No.3 2007 81 碘伏纱布覆盖创面后厚层无菌纱布包扎固定。四肢创面均给 加伤员痛苦、降低愈合后生活质量。创面覆盖物除起到覆盖 予严格抬高患肢,下肢创面需24小时绝对卧床,后躯干及 的作用外,还要提供良好的愈合环境,利于创面愈合。 臀部烧伤采取俯卧位,隔日换药,感染创面则每日换药,换 凡士林纱布用于深Ⅱ烧伤创面外用敷料具有以下几点优 药过程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患者均给予静脉应用抗生素及营 点:(1)凡士林纱布系全棉质地,具有吸附充分、均衡特 养支持(高蛋白均衡饮食)。 点,对肌肤无不良刺激,利于创面基底皮岛及新生上皮的保 1.4统计分析:从愈合时间进行对照,使用t检验进行统 护。(2)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后,可充分引流、构建上皮生 计分析。 长支架,改善创面微循环淤滞,对间生态组织产生良好的保 2结果 护作用,促进上皮生长,保证修复后上皮光滑、平整,提高 40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创面均愈合,但治疗组愈合时间 愈合质量;感染创面经充分引流后有利于坏死组织、脓性分 明显短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经过t检验分析后,有统计学意 泌物的清除,从而控制感染。(3)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后使 义(P<0.01),见表1。 创面局部形成一密闭液性环境,可提供类似机体内环境的愈 合过程,促进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迁移 J, 表1 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对照表 从而促进创面愈合。(4)凡士林纱布油性成分,换药易于揭 去,减少出血、避免初愈上皮再次损伤、减少疼痛刺激,减 轻病人痛苦,创造良好心情,有利于创面愈合。(5)凡士林 换药可明显缩短愈合周期,为预防瘢痕增生赢得时间,从根 本上抑制瘢痕增生可能。(6)凡士林纱布刺激性小,无毒副 400例患者痊愈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色素脱失及瘢 作用,特别适用于孕妇及幼儿使用。 痕增生,但治疗组瘢痕增生例数及程度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由于凡士林纱布本身无抗感染成分,换药过程需要严格 瘢痕增生例数经过X 检验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消毒创面,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根据创面情况随时调整换 药频率,对于感染创面则加强换药处理。 <O.05),见表2。 在治疗过程中,笔者未发现使用凡士林纱布后创面局部 不适感及全身反应,目前也尚未见使用凡士林纱布出现不良 表2 愈合后瘢痕增生例数对照襄 反应的文献报道。 参考文献 1李明,牛亚明.辐照猪皮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学 2005,6(5):78—79. 3讨论 2刘敏,主编.烧伤常识问答.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深Ⅱ烧伤创面自行愈合周期长(3~4周),如诊治不 社,1999.63. 当,常因感染、受压、营养等因素使残存的上皮毁损,造成 3张沽,李东.密闭性敷料与凡士林纱布对皮片供皮区创面愈合的 创面加深,最终需手术治疗 ,愈后瘢痕增生明显,从而增 比较研究.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0,16(6):352—35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7例临床分析 福州市第一医院(350009) 王耀新 陈晓宁 【中圈分类号】R575.2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600(2007)03—0081—0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肝内胆 AMA或AMA—Mz阴性,肝组织活检病理显示肝内小胆管 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的免疫性疾病,以慢性肝内胆汁淤积 损伤和炎症。 为主要临床特征,患者多数为中年妇女。现对我院2001年 1.2方法:回顾分析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免疫学指标、 3月至2006年3月诊治的7例PB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影像学及治疗结果等:(1)肝功能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 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 1资料与方法 (ALP),7-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1.1 临床资料: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7~68岁,平均 (2)肝炎病毒指标:均检测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 51.2岁;病程3~76个月,平均29个月。7例均符合文 指标;(3)免疫球蛋白lgA、IgM、IgG; (4)自身抗体 献E 的诊断标准:(1)肝内淤胆的临床症状及体征;(2)胆 AMA、AM A_-Mz。 汁淤积的生化指标;(3)影像学检查显示胆道系统无阻塞; 2结果 (4)血清线粒体抗体(AMA)或AMA—M 阳性; (5)如 2.1临床表现:7例均有黄疸,5例伴皮肤瘙痒、腹胀,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82 福建医药杂志2007年第29卷第3期Fujian Med J Vo1.29,No.3 2007 例合并甲亢。体检:5例脾大(3~7 cm),4例肝大(3~5 cm),4例见肝掌及蜘蛛痣,2例伴有腹水,1例黄色瘤。 2.2实验室检查:7例ALP、GGT均明显升高,分别为 (307---+-1 36)U/L和查,表现为胆红素增高,ALP、GGT水平明显增高,其平 均升高幅度分别为3倍和10倍以上,而血清ALT、AST水 平多轻中度增高,一般不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免疫学检查 主要表现为IgM显著增高,8O 以上患者血清AMA阳性 且滴度高,常在1:128以上,以M。型的特异性最好,敏 感性达98 ,特异性达97 ]。肝活检是诊断的重要且可 靠的依据,其表现分为胆管炎期、细小胆管增生期、疤痕期 和肝硬化期 ]。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为对症和支持治疗, 熊去氧胆酸副作用少,有肯定的改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的 作用。晚期患者可实施肝移植手术,可提高患者的存 活率 。 (236±143)U/L;血清AI T、AsT多 为轻至中度升高,分别为(80±17)U/I 和(126±57)U/L, 总胆红素均明显升高,分别为(255--_158)t-+- ̄mol/L,以直接 胆红素升高为主。6例发现IgM水平明显升高,平均(3.4 ±1.8)g/I ;IgA、IgG多为正常或轻度升高;7例AMA、 AMA M 均阳性;1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余均阴性。 2.3影像学检查: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结果,7例脾大,5例 肝硬化,4例肝大,2例腹水;均无肝内外胆管扩张表现。1 例行胰胆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 2.4 治疗结果:治疗主要采取保肝、降酶、退黄等措施。 综上所述,对于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指标阴 性的肝炎、肝硬化患者,尤其以黄疸、瘙痒、肝脾肿大为主 7例均使用熊去氧胆酸;其余治疗用凯西莱、甘利欣;对合 并腹水者予利尿、放腹水治疗;有2例口服强的松治疗。治 疗效果欠佳,至今7例患者中2例已死于上消化道出血,2 要表现的女性患者,应进行相关检查,如自身抗体、IgM 等,必要时行肝穿刺活检,一旦确诊且内科治疗效果欠佳时 应尽早行肝移植,以提高存活率。 参 考 文 献 1 姚光弼.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中华肝脏杂志,2002,10 (5):378. 例死于肝昏迷,2例目前症状尚稳定,1例失访。 3讨论 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淤胆性肝病,其主要特征是 肝内胆管非化脓性截断性破坏的免疫性疾病,发生门脉炎 症、瘢痕,最终发展为肝硬化、门脉高压、肝功能衰竭等。 PBC起病隐匿,女性多见,约占90 ;年龄20~79岁,平 均51岁。目前病因尚不明确。PBC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瘙 痒、黄疸、肝脾大,及其他非特异肝病表现如腹胀、乏力、 食欲不振等。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检查和免疫学检 2徐恩斌,李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1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 内科杂志,2003,23(2):116. 3 Neuberger J.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Lancet,1 997,350:875. 4段雪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3例临床分析.实用肝脏杂志, 2003,6(1):33. 经尿道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625例分析 福清市医院泌尿外科(350300) 王群 【中图分类号1 R69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1002—2600(2007)03—0082—02 2000年5月至2006年5月,我们对625例(647侧) 输尿管结石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弹道碎石术,效果满 意,现报告如下。 2结果 625例中,输尿管镜直视下一次碎石成功538例,成功 率为92.1 ,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成功率为64.6 为97.28 (117 例),中段结石成功率为91.5 (170例),下段结石成功率 (251例)。结石未被取净或未能取出87例,其 中42例在取石过程中结石滑回肾内或取石困难有意把结石 推回肾内,再作体外震波碎石治愈;因输尿管弯曲输尿管镜 无法达到结石部位32例,因结石被炎性肉芽组织包裹、改 开放手术3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625例,男321例,女304例;年龄 13~81岁。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171例,中段186例,下 段258例;左侧298例,右侧305例,双侧22例。结石大 小为0.3~0.5 cm×1.2~2.5 cm。病程5天~18年。KUB 示阳性结石613例,阴性结石12例。IVP检查603例,患 肾显影正常45例,肾盏明显扩张积水301例,不显影279 例。双侧结石伴尿毒症15例。 本组发生输尿管穿孔46例,其中32例无症状,无需特 殊处理;9例改开放手术治愈;5例有轻微腹胀、腹痛,经 1.2治疗方法:应用F8.O~9.8 WOLF硬性输尿管镜,国 产APL型气压弹道碎石机及国产液压灌注泵。硬膜外麻醉。 膀胱截石位,液压灌注水压扩张输尿管口,在输尿管导管丝 引导下将输尿管镜直人或侧人输尿管。并从其工作通道置人 保守治疗症状消失;输尿管末端断裂1例,经开放手术修补 治愈。 3讨论 近年来的文献报告输尿管肾镜取石成功率高,并发症 少。吴开俊等[】]报告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成功率达lOO ;薛 直径约1.6 mrn的碎石机探杆直达结石部位,启动气压进行 碎石,结石粉碎后,较大碎石可用取石钳取出,较小碎石粒 待自行排净,术中留置双J管,术后4~6周拔除。 兆英等 报告为94 ;本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444例,成 功率为94.8%(421例),结果与上述基本相符。认为本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