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来源:筏尚旅游网
CANGSANG 浅谈当代青 ◆年社会墨义核心价值现的培育 郝金金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和个人 的角度提出了具体要求。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积极培育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 化强国的强烈愿望。“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 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 质屙l生,是融合了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社会,是国家 友爱,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 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保证。 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最新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提炼和凝聚。 概括和最新诠释。这是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 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 美好社会的向往,是基于社会层面提炼出的社会主义 值观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核心价值观。“自由”就是将更加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及 观转型和确立关键时期的当代青少年,担负着国家的 自我实现,强调以人为本,但自由是相对的,是以法律 希望,承载着民族的未来。因此,青少年群体社会主义 和道德为界限的,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平等”是构建和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 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平等也具有相对性,社会主义社会 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 追求的不是结果上的平均主义,而是努力实现更加广 作用。 泛的机会平等。“公正”即公平正义,社会各方面的利益 关系得到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得到正确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法治”即党 党的十八大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和广大人 要依法治国,政府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秉公执法, 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 人民要依法规范行为。 明确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提炼和结晶。 价值观,从不同层面规范了我们国家、社会和公民的核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 心价值追求。 行为规范,是基于公民层面提炼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提炼和升 值观。“爱国”就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对自己国家山川 华。 海岛、历史文化、人民的热爱,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 “敬业”即要求各行各业的广大劳动者能够热爱本职工 家的目标,是基于国家层面提炼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 作,认真钻研专业技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信” 值观。对“富强”的追求,体现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 即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强调人们之间应该真 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 诚相待。重视诚信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 所谓“友善”就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要友爱善良,要善 达到共同富裕”【】IP373)。“民主”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待大自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义政治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 质和生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文明”是中国特色 二、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状况及原因分析 社会主义文化所追求的目标,体现了推动社会主义文 价值观是伴随着人的社会化过程而逐渐形成和发 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要求,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 展的。一般来说,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价值观开始形成并 ・ 鼻・2014・4 -135- CANGSANG 1.多元思想的交织碰撞。 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当代我国的青少年是在我国政 治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发展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他们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 的价值观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 多元思想的涌人。随着青少年的成长,他们从广播影视 主义建设的印迹。 作品、文艺节目以及各类杂志书刊当中获取了各种各 1.身心成熟早,盲目从众突出。 样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使青少年的价值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推进,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 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而且这当中的很多思想如西方所 活日益得到满足,当代青少年大多作为独生子女,生活 谓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仅不会对他们产生什么积 富足最大化,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发展迅速,身心成熟提 极影响,还会腐蚀他们的心灵,使他们自甘堕落,不思 早。与此同时,伴随着开放后涌人的越来越多的新鲜事 进取,价值观有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危险。 物,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域。“青少年的价值观具有 2.家庭教育的缺失。 趋向新异事物的特点。新异时髦的社会思潮、艺术流派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而且历 及服装装扮,多为青少年所倡导和崇尚,也容易为青少 来把道德传授放在第一位,知识传授放在第二位。《宋 年所接受和肯定” “)。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一些 史》中有这样一句话:“幼则束以礼让,长则教以诗书。” 偏离主流价值观,甚至与其相背离的思想影响着青少 意思是对年幼的孩子着重传输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 年,很有可能使他们做出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等年长时再传授知识。但是现在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 学习成绩,往往忽略孩子的思想成长情况,而且由于工 作繁忙,很多家长很少有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不能对 会主义理论体系仅仅停留在课本里和考试上,很多活 孩子的思想进行跟踪和监控,以致出现问题时才后悔 动也只是流于形式,只能处于模糊记忆状态。改革开放 莫及。 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青少年将 3.学校德育工作缺乏时效性。 成功归结为经济上的成功。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 中小学德育理论课不能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影 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 响,一些教师把课程当做理论说教课去对待,教师讲的 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改变而改 很无聊,学生听得也很无聊。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不紧 变。”[3IP5O-5 )其结果只能是导致青少年信仰缺失,行为失 密,针对性不强,现在的教学生活实践,内容教条空洞, 范,只追求物质享受,而不注重精神上的升华,对一些 教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不甚了解,使得教学的时效性 事物的价值判断还停留在肤浅阶段,对人生价值缺乏 不强。不少学校面对升学的压力,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 深层次的思考。 相当普遍,思想教育活动花架子多,内容空洞,学生消 3.以自我为中心,功利色彩浓厚。 极应对,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德育地位得不到保障。 以获取利益为最终目的,例如在择业时以经济报 4.青少年自己存在的问题。 酬为第一考虑要素,金钱至上,在交友时,以对方是否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断乳期”,也是心理 具有利用价值作为其交往的选择标准。“价值观由理想 问题最多的时期,自我意识的增强使他们特别关注价值 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转变,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 但他们缺乏自我判断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性格 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并不断向物质价值观倾斜,出现了 观问题,容易叛逆,情绪易激动,心理承受能力差,存在较强的依 较为明显的双重性、功利化、实用性倾向” 。部分青少 赖心理。再有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使他们很矛 年还存在着见利忘义的功利观,自私自利,不顾他人与 是坚持自己的理想,还是随波逐流,讲究实用主义。 社会,对社会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持藐视态度。只 盾,渴望与人沟通的同时又封闭 向社会索取而轻视对社会的贡献,失去了对他人、集体 有些青少年开始怀疑自己,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2.思想难定型,信仰迷茫缺失。 自己,甚至用不信任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事物”[51。这使 和社会的责任感。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代青少年存在身心 得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形成中很容易出现反复。素质日渐多元化、思想政治意识日渐淡薄化、自我意识 三、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 行为日渐个性化、价值观念选择日渐利益化等价值观 问题。这些问题是社会、家庭、学校以及个体等许多因 育路径选择 . 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 青少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他们的 一136- ・诲喜・2014・4 CANGSANG 价值观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 教育方式,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多位 福。基于此,我们必须将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一体的育人平台,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 观摆在突出位置,在新的历史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 尚,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合格建设者和接 1.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用核心价值观指导社 班人。 会主义文化。 4.青少年加强自身修养,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 义核心价值观。心。社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培育载体。用社会 青少年要认真学习有关核心价值观的课程,要真 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同时通过社会文化品位的提升 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同时要 和不断升华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在网 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既是改造客 络时代发达的今天,我们要“以网络为载体,加强社会 观世界的过程,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既是知与行 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逐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 的有机统一,也是内外化相互转化和巩固的过程,当代 化为青少年稳定的思想、信念、道德准则,外化为青少 青少年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 年的自觉行动”同。以此来加深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 能及的事情,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要努 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使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培 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充实自我。英国著名哲学家 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青少年只有不断的刻苦 2.重视家庭教育,以良好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学习,才能增强自身的本领,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 价值观。 要,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要自觉加 家是社会的细胞,是搭建个人与社会的桥梁。家教 强思想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品行,净 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特殊的知识和信息传 化自己的心灵,使自己不断进步和完善,达到较高的道 播功能。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子女的成长有着极大的 德境界,最终成为高尚的人。 熏陶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父母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 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现身说法来培养孩子良好德 参考文献: 性。“家风家教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沉的精神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 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 社,1993. 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 【2]张进辅.青少年价值观的特点——构想与分析[M]. 广泛的现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风家教就是社会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微观化”同。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 3.提高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培育的主阵地作用。 f41万美容.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青少年价值观教 学校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育转型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 肩负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历史使命和责 【5]史玲玲,余林.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看社会主义 任。首先,教师要自觉学习和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 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学理论,2012,(26). 值观,才能以身作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到日 【6】刘国华.现代媒体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 观的培育【『】.求索,2011,(7). 次,学校要丰富活动载体,积极策划、组织核心价值观 [7】胡占凡,万俊人,杨春光等.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 的具体实践活动,注重用身边的凡人善举来教化心灵。 主义核心价值观『N1.光明日报,2014—3—27. 积极开展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祖国的活动,倡导 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演讲比赛、主题征文、 郝金金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经典诵读、文艺创作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最 硕士研究生 后,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采取相应的 (责编张佳琪) ・锯喜・2014・4 ——1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