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专题07-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七年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精析版-含解析

来源:筏尚旅游网


一、单项选择题

1.【2015·上海·3】如图,鸟沿虚线斜向上加速飞行,空气对其作用力可能是()

A.F1 B.F2 C.F3 D.F4【答案】B

【考点定位】牛顿第二定律.

2.【2013·海南卷】一质点受多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其他力保持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a和速度大小v的变化情况是()

A.a和v都始终增大 B.a和v都先增大后减小 C.a先增大后减小,v始终增大 D.a和v都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C

【解析】初始状态质点所受合力为零,当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时,质点合力逐渐增大到最大,a逐渐增大到最大,质点加速;当该力的大小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时,质点合力逐渐减小到零,a逐渐减小到零,质点仍然加速.可见,a先增大后减小,由于a和速度

v始终同向,质点一直加速,v始终增大,故C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对牛顿第二定律及对速度时间关系的定性分析的理解。

3.【2011·福建卷】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A和B.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m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磨擦。设细绳对A和B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1和T2,已知下列四个关于T1的表达

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

2112A.T1B.T1

m2(mm)m4(mm)1212

(m2m)mg(m2m)mgC.T1(m4m2)m1g(m4m1)m2gD.T1

m2(m1m2)m4(m1m2)【答案】C

【考点定位】牛顿第二定律。

4.【2011·天津卷】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答案】A

【解析】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共同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mAmBgmAmB=g,然后隔离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ABmBamBg大小不变,

物体B做速度方向向右的匀减速运动,故而加速度方向向左,摩擦力向左;

【考点定位】牛顿第二定律

5.【2012·安徽卷】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

A.物块可能匀速下滑

B.物块仍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 C.物块将以大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D.物块将以小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力的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及其相关知识。

6.【2011·北京卷】“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

A.g 【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绳子拉力F的最大值为9F0/5,最终静止时绳子拉力为3F0/5=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9F0/5-3F0/5=ma,所以a=2g。B正确,A、C、D错误。

【考点定位】牛顿第二定律与图像

7.【2012·江苏卷】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 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

B.2g C.3g D.4g

A.2f(m+M) /M B.2f(m+M) /m

C.2f(m+M)/ M -(m+M)g D.2f(m+M) /m +(m+M)g 【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物体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及其相关知识.

8.【2014·全国新课标Ⅰ卷】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的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高度()

A.一定升高 C.保持不变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小车静止时,弹簧弹力等于小球重力即mgkx1,弹簧原长设为l,则小球竖直向下的的悬吊高度为lx1l

B.一定降低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mg,匀加速运动时,设橡皮筋弹力为F,橡皮筋和竖直k方向夹角为,则有Fcosmg,橡皮筋长度为l的高度为(lFmg,可得小球竖直方向悬吊lkkcosmgmgmg,所以小球高度升高,选项A对。 )coslcoslkcoskk【考点定位】牛顿运动定律共点力的平衡

【方法技巧】本题是已知运动,分析受力;静止时弹力与重力平衡,加速运动时,弹力与重力的合力水平向左。

二、多项选择题

9.【2016·江苏卷】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 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答案】BD

【考点定位】力与运动

【方法技巧】本题重在分析清楚鱼缸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先在桌布上加速,后在桌面上减速。鱼缸受桌布的滑动摩擦力与猫拉力的大小无关。

10.【2012·四川卷】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接触(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x0,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后,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x0。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

A.撤去F后,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B.撤去F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kx0-μg mC.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2x0 gD.物体开始向左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μmg(x0-【答案】BD

mgk)

【解析】弹簧弹力一直变化,物体不可能做匀变速运动,A、C错误。撤去F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kx0mgkx0g B正确。当kx = μmg时物体速度最大,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mmμmg(x0-x)= μmg(x0-

mgk),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胡克定律,摩擦力,牛顿第二定律,功的计算及其相关

11.【2013·浙江卷】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kg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当热气球上升到180m时,以5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2

A.所受浮力大小为4830N

B.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保持不变 C.从地面开始上升10s后的速度大小为5m/s D.以5m/s匀速上升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230N 【答案】AD

【考点定位】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

12.【2014·江苏卷】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

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当F=μmg时,A的加速度为μg

5213

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

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μg 【答案】BC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Bm=

123mg,因此要使B能够相2对地面滑动,A对B所施加的摩擦力至少为:fAB=fBm=

3mg,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ABm2=2μmg,因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当满足:

FfAB2f3mg3=AB,且mg≤fAB<2m22m2μmg,即

3mg≤F<3μmg时,A、B将一起向右加速滑动,故选项A错误;当F≥3μmg时,23mg=maB,2A、B将以不同的加速度向右滑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μmg=2maA,2μmg-

解得:aA=

F11535-μg,aB=g,故选项C、D正确;当F=mg时,aA=aB=g=g,2m2326故选项B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以及处理连接体的方法问题,属于中档题.

13.【2015·全国新课标Ⅱ·20】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链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一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一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A.8 B.10 C.15 D.18 【答案】BC

【考点定位】牛顿第二定律。

14.【2015·海南·9】如图所示,升降机内有一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物体,开始时升降机做匀速运动,物块相对斜面匀速下滑,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

A.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减小 B.物块与斜面间的正压力增大 C.物块相对于斜面减速下滑 D.物块相对于斜面匀速下滑 【答案】BD

【考点定位】牛顿第二定律。 三、非选择题

15.【2011·上海卷】如图,为测量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

(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t1和t2,则小车加速度

a 。

(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 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 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 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

b211【答案】(1)a[](2)BC 222d(t2)(t1)【解析】(1)挡光片经过A,B两点,由于时间较短,可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则小车经过A、B两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bb,V2 t1t2

2v2v12b211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有:a,得a[]

2d2d(t2)2(t1)2(2)b越小,所测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d越大初速度、与末速度差距越大,速度平方差越大,相对误差越小.

【考点定位】牛顿第二定律

16.【2012·上海卷】如图,将质量m=0.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θ=53°的拉力F,使圆环以a=4。4m/s的加速度沿杆运劝,求F的大小。

2

【答案】9N

【解析】令Fsin53=mg,F=1.25N,当F<1.25N时,杆对环的弹力向上,受力如图

由牛顿定律Fcosq-mFN=ma,FN+Fsinq=mg,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及其相关知识。

17.【2014·上海卷】如图,水平地面上的矩形箱子内有一倾角为的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球。静止时,箱子顶部与球接触但无压力。箱子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然后改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经过的总路程为s,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

(1)求箱子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

(2)若a〉g tan,求减速阶段球受到箱子左壁和顶部的作用力。

av2【答案】(1)a'(2)左壁作用力为0,顶部作用力macotmg

2asv2【解析】(1)匀加速阶段,运动时间t1匀减速阶段,运动时间t2全程则有v(t1t2)s

vv,平均速度v

2a'vv,平均速度v a2av2整理可得a'

2asv2

水平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可得NcosmgF2 水平方向Nsinma

整理可得F2macotmg,即顶部作用力为macotmg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

18.【2017·新课标Ⅱ卷】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距离s0

和s1(s1(1)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

2v0v12s1(v0v1)2【答案】(1)(2) 22gs02s0【解析】(1)设冰球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冰球在冰面上滑行的加速度a1=μg① 由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知–2a1s0=v1–v0②

2v12a1v0联立①②得=③

g2gs02

2

【考点定位】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名师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的应用;分析物理过程,找到运动员和冰球之间的关联,并能灵活选取运动公式;难度中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