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总复习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总复习人教新课标

来源:筏尚旅游网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总复习人教新课标

第一课时: 20以内的数

教学内容:教材105页的第1题,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1~20各数,20以内各数的组成及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 注重运算速度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摸索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摸索问题的适应。

教学重点:使学生把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和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预备:计数器,各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

十九 十五 十一 二十

(3)学生数数

(4)两个两个的数

(5)填数,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出示数位顺序图

提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那个数

提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什么缘故?

(3)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那个数?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那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4)学生做教材第105页第1题的第3小题。

(5)师生对口令(11~20各数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什么?1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三)复习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

(1)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题的第2小题。

先让学生口答,再在教材上填写

(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我是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我比8少1,我是几?我是14和16之间的一个数,我是几?等等……

(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20以内的数加减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106页,练习二十五的第2、4、5、6、9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加减法含义的明白得。

2. 进一步提高20以内加法的运算速度和准确率,以及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能力,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运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预备:自制转盘和口算联系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差不多练习

数学游戏

(1)教师将1 ~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箱里。

(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他们相加的得数,假如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否则,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如此轮番抽,直到抽完所有的卡片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二)复习数的组成

能够同桌两个为一组,一个说,一个答,相互交换

(三)复习口算加减法算式

(1)口算加减法算式

(2)指导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5题)

(3)口算竞赛

(4)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四)总结提升

第三课时: 认识图形和钟表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五的第3、12、13、14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2. 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认识时钟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加深对钟表的认识。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预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钟表。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图形

(1)出示第109页第12题。

教师说出各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教师指名学生出示实物,让其他学生说出每种物品的形状;说说生活中的哪些物品的形状是这些几何图形。

(2)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13、14题。

(二)认识钟表

(1)拨钟

整时时针和分针拨到准确的地点

(2)认钟

教师拨,学生认;

教师报时刻,学生拨钟面。

引导学生观看接近整时的钟面: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3)完成教材二十五页第3题

(4)数字表示法

(三)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用数学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五的第7、8、10、11题

教学目标

1. 依照情境图中给出的信息(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充分运用情境图中给出信息(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预备:课件、问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差不多练习

(1)口算卡片

8+5 0+0 15+4 5-5 5+7 10+9

17-7 18-5 2+3 4+10 6+9 17-10

10-7 5-4 6-2 7-3 8-0 18-10

(2)在括号中填数

( )+6=11 17-( )=2(指名回答,如何想的?)

8+( )=13 6+( )=15 12-( )=2

(二)创设情境

(1)出示课件(停车场有9辆车,一个学生说:“又开来了6辆。”另一个学生问:“现在有几辆车?”)

引导学生摸索:依照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现在有几辆车?你会列算式吗?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五的第7、8题。

(三)用数学

完成练习二十五的10、11题(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明白得图意)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交流明白自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加强学习常规教育,能够遵守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适应。

2.通过讲故事等,了解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倾听、发言先举手等适应。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教学过程:

数学活动

教师自我介绍

师生问好

谈话导入:小朋友,从今天起,你们确实是小学生了,说明你们差不多长大了,能明白得更多的道理,能学到更多的本领,这是专门光荣的。

教师简单介绍自己 请小孩猜猜教师的年龄,谁猜对有奖。说说你是如何猜到的?

数学活动(二) 了解数学

1、你明白什么是数学吗?

2、老师先讲一个故事给大伙儿听 “有一个聪慧的商人,在经商的过程中,曾经用骡子运过盐。有一次,一头骡子滑倒在小溪里,盐洒了一部分在水里,大伙儿知不明白,盐遇到水会如何样啊?那么这头骡子负担减轻了许多,因此这头骡子每次通过小溪时就有意在水中打一个滚。商人为了改变这头牲畜的恶习,就让它改驮海绵,那你知不明白海绵遇到水会如何样啊?吸水之后,重量倍增,这头骡子再也不敢偷懒了。”

那个故事大伙儿专门熟悉,它差不多收录在闻名的《伊索寓言》中了哦,你一定看过,可没想到,这头骡子的主人是一个数学家吧?泰勒斯,听说过吗?我敢保证,泰勒斯是所有数学家中最有味最奇异的一个。关于他,流传着许多的故事呢!

在那个故事中,就有比一比如此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还有专门多如此的数学知识呢。你想学数学吗?在学习中我们会发觉数学中藏着许多隐秘等待大伙儿去探究。

数学活动(三) 学习数学常规要求

教师逐条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试着做

课前:预备好学习用品(数学书、作业本、口算本、练习本、文具盒),铃声响轻轻进教室。

课中:遵守纪律,不做小动作,要认真听,动脑筋,想方法。发言先举手,声音响亮,同桌交流时轻声细语。拿学具、文具速度快,轻拿轻放。

课末:整理学习用品,做好下节课的学习预备

数学活动(四) 学习小组的建立

划分好合作学习小组,确定每组临时小组长,以后每周小组内表现最好的同学为下周的学习小组组长。

合作要求:合作学习时要做到人人参与,活动听从组长安排。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数学活动(五) 课中操训练

小白兔,蹦蹦跳(小兔跳)

小鸭子,嚘嚘嚘(双手放前作鸭子嘴巴状)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幼儿学习、仿照。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小金鱼,游啊游(双手作小鱼游状)(或者在腰部摆动)

小朋友,拍拍手(拍手)

安安静静齐坐好!!(放好手,坐好.)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小孩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形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小孩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专门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