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通信管道验收暂行规定(1[1].0版)

通信管道验收暂行规定(1[1].0版)

来源:筏尚旅游网


北京移动通信责任有限责任公司

通信管道工程验收暂行规定

(1.0版)

北京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传输中心 二00四年十月

0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总则┄┄┄┄┄┈┄┄┄┄┄┄┄┄┄┄┄┄┄┄2 器材检验┄┄┄┄┄┄┄┄┄┄┄┄┄┄┄┄┄┄2 管道路由┄┄┄┄┄┄┄┄┄┄┄┄┄┄┄┄┄┄4 土方工程┄┄┄┄┄┄┄┄┄┄┄┄┄┄┄┄┄┄5 人(手孔)建筑┄┄┄┄┄┄┄┄┄┄┄┄┄┄┄7 管道敷设┄┄┄┄┄┄┄┄┄┄┄┄┄┄┄┄┄┄9 工程验收┄┄┄┄┄┄┄┄┄┄┄┄┄┄┄┄┄┄14

1

第一章

总则

1.1北京移动通信管道工程施工验收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是北京移动通信管道工程施工中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适应于通信管道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1.2 施工应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或有关规定办理。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可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

1.3 工程中不得使用未经鉴定合格的器材,所用的器材程式、规格、质量等均应符合相关规定。

1.4 施工单位必须加强质量检查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建设单位应加强随工质量检查,及时组织隐蔽工程的随工检验工作。

1.5 施工单位制定的各项操作规程应贯彻本规定的要求,不得与本规定相抵触。

1.6 本规定的解释与修改权属北京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传输中心。

第二章

器材检验

2.1 通信管道工程所用的器材,均应有“出厂证明”或“产品合格证”。

2.2 器材的规格、程式及质量,施工单位在使用前要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施工中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器材。

2.3钢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不得有锈片脱落或严重锈蚀。

2.4钢管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管的内径负偏差应不大于1mm,管孔内壁应光滑、无节疤、无裂缝。

2.5 钢管的管身及管口不得变形,接续配件齐全有效,承插管的承口内径应与插口外径吻合。

2.6 通信管道材料使用硬聚乙烯(PVC)管、高密聚乙烯(HDPE)塑料管、硅芯HDPE塑料管,效外新建管道推荐使用硅芯HDPE塑料管。PVC硬塑管直径在φ98/90以上;HDPE波纹管其直径在φ

2

110/100以上。壁厚4mm,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形变。内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负偏差应不大于1mm。

2.7 各种铁件的材质、规格及防锈处理等均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剌、断裂或破损。铁件的防锈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无气泡等缺陷。

2.8 人(手)孔铁盖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人(手)孔铁盖装置(包括外盖(内盖)、口圈等)的规格应符合标准图的规定;

2、人(手)铁盖装置应用灰口铁铸造,铸铁的抗拉强度应不小于11.77KN(即是1200kgf/cm2 )。铸铁质地应坚实,铸件表面应完整,无飞剌、砂眼等缺陷。铸件的防锈处理应均匀完好; 3、铁盖与口圈应吻合,盖合后应平稳、不翘动;

4、铁盖的外缘与口圈的间隙应不大于3mm;铁盖与口圈盖合后,铁盖边缘应高于口圈1-3mm。

2.9 人(手)孔内装设的铁支架及电缆托板,尽量采用球墨铸铁或型钢制成。

2.10 人(手)孔内设置的拉力(拉缆)环,应用φ16普通炭素圆钢制造,全部作镀锌防锈处理。拉力(拉缆)环不应有裂纹、节瘤、锻接等缺陷。

2.11 用于砌筑的红砖,其外形应完整,耐水性能好。砖的标号、强度应符合表2.11的规定。通信管道中严禁使用耐水性能差,遇水后强度降低的炉渣或矽酸盐砖等。

普通粘土砖标号及强度表 表2.11 砖标号 75 100 抗压强度Mpa(kgf/cm2) 抗折强度N/ cm2(kgf/cm2) 平均值 7.35(75) 9.81(100) 最小值 4.90(50) 7.36(75) 平均值 176.52(18) 215.75(22) 最小值 88.26(9) 107.87(11) 2.12 工程用石料,应采用天然砾石或人工碎石,不得使用风化石。石料中不得有树叶草根、木屑等杂物。含泥量(按重计)不得超过2%。

2.13 工程用砂,应采用天然砂,宜使用中砂。砂中不得含有树

3

叶、草根、木屑等杂物。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超过5%。

2.14 工程用水,应使用清洁用水,不得使用工业废水及含有硫化物泉水。

第三章 管道路由

3.1 管道路由,应避免在规划不定,尚未定型或虽已成型但土壤未沉实的道路上,以及流砂、翻浆地带修建管道,并应远离电蚀和化学腐蚀地带。

3.2 城区管道,宜建在人行道下。如人行道下无法建筑,可建在慢车道下,但不宜建在快车道上。

3.3 郊外管道,宜建在公路路肩上。需建在农田内或山丘上时,应选择地势平坦地质牢固地带。

3.4 管道中心线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或建筑红线。

3.5 管道与铁道交越角不宜小于60°,交越时,与道岔及回归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与电气化铁道交越处如采用钢管时,应有安全措施,其钢管至少应伸出轨道边线2m。

3.6 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指管道外壁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表2.6的规定。

管道和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m)

表2.6

其它地下管线 300mm以下 给水管 300-500mm 500以上 排水管 热水管 煤气管 电力电缆 压力≤300kPa(3kg/cm2) 300 kPa<压力≤800 kPa 平行净距 0.5 1.0 1.5 1.0注(1) 1.0 1.0 2.0 0.5 2.0 4

交叉净距 0.15 0.15注(2) 0.25 0.3注(3) 0.5注(4) 35kv以下 35kv及以下

其它通信电缆 绿化 乔木 灌木 地上杆柱 马路边石 电力路轨外侧 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 0.75 1.5 1.0 0.5-1.0 1.0 2.0 1.5 0.25 注:(1)主干排水管后敷设时,其施工沟边与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m; (2)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0.4m,通信管道应作包封,包封长度自排水管两端各加长2m;

(3)在交越处2m范围内,煤气管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如上述情况不能避免时,电信管道应作包封2m;

(4)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净距可减至0.15m。

第四章

4.1 布放塑料管道的直线段路由应顺直,沟底应平整。 4.2 沟坎、转角处应保持平缓过渡。 4.3 手孔的建筑安装应符合设计规定。

4.4 塑料管端口及预埋铁件在手孔内的固定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4.5 光缆储存箱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4.6 挖掘通信管道沟(坑)时,严禁在有积水的情况下作业,必须将水排放后进行挖掘工作。

土方工程

5

4.7 挖掘沟(坑)可采用放坡法施工。放坡挖沟(坑)的坡与深度关系参照表4.7的要求,如图4.7所示。

放坡挖沟(坑)参考表 表4.7 土壤类别 粘土 夹砂粘土 砂质土 瓦砾、卵石 炉渣、回填土

D D

H

图4.7 放坡挖沟(坑)图

4.8 通信管道工程的沟(坑)挖成后,凡遇被水冲泡的,必须重新进行人工地基处理。否则,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9 通信管道工程的回填土,应在管道或人(手)孔按施工顺序完成施工内容,并经24小时养护和隐蔽工程检验合格后进行。

4.10 回填土前,应先清除沟(坑)内的遗留木料、草屑、纸袋等杂物。沟(坑)内如有积水和淤泥,必须排除后方可进行回填土。

4.11 通信管道工程的回填土、除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外,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塑料管在沟内经检查确认符合质量标准后,方可回填土。 2、 先回填100mm厚的细土或碎土。 3、 回填土至少应高于地面100mm。

H:D H<2米 1:0.10 1:0.15 1:0.25 1:0.50 1:0.75 2米<H<3米 1:0.15 1:0.25 1:0.50 1:0.75 1:1.00 注:H为深度,D为放坡(一侧)宽度。

6

4、 管道管顶30cm以内及靠近管道两侧的回填土内,不应含有

直径大于5cm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

5、 管道两侧应同时进行回填土,每回填土15cm厚,用木夯排

夯两遍;

6、 管道管顶30cm以上,每回填30cm应用木夯排夯三遍或用

排夯两遍,直至回填、夯实与原地表平齐。

4.12 通信管道工程挖明沟穿越道路的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在市内主干道路的回土夯实,应与路面平齐;

2、 在市内一般道路的回土夯实,应高出路面5—10cm。在郊区

大地上回填土,可高出地表15—20cm。 4.13 人(手)孔坑的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路上的人(手)孔坑两端管道回填土,按第4.11条的规定执行; 2、靠近人(手)孔壁四周的回填土内,不应有直径大于10cm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

3、人(手)孔坑每回填土30cm,应用排夯两遍或木夯夯三遍; 4、人(手孔)坑的回填土,严禁高出人(手)孔口圈的高度。

第五章 人(手)孔建筑

5.1 人(手)孔的大小应根据管群容量大小选定,人(手)孔型号如表5.1所示。

人(手)孔型号表 表5.1

类别 手孔 人孔 管群容量 1-4孔 4-12孔 13-24孔 25-48孔 方 式 手 孔 小型人孔 大型人孔 大型局前人孔 备 注 1、超过24孔的非局前人孔,接续套管需加长,这时可选用原邮电部主编的图集中各型人孔。 2、超过48孔的局前人孔,可选用原邮电部主编的图集中各型人孔或进行特殊设计。 局前 24孔及以下 小型局前人孔 人孔 7

5.2 人(手)孔四壁为24cm,间距一般不大于110m。采用硅芯HDPE塑料管的通信管道手孔间距为500m。小号手孔净空(长×宽×高)为1.2×0.9m。为了满足光缆接头的需要,每公里内应建1个扩大手孔,扩大手孔净空(长×宽×高)为1.2×1.4×1.8m或1.2×0.9,管孔顶距地面大于1.2m。

5.3 人(手)孔的地基应按设计规定处理,如系天然地基必须按设计规定的高程进行夯实、抄平。

5.4基础的混凝土标号、(配筋)等应符合设计规定。浇灌混凝土前,应清理模板内的杂草等物,并按设计规定的位置挖好积水罐安装坑。积水罐安装坑应比积水缸外形四周大100mm,坑深比积水罐高度深100mm;基础表面应从四方向积水罐做20mm泛水。如图5.4所示。(单位:mm)

图5.4 人(手)孔基础断面图

5.5 砖、混凝土砌块(以下简称砌块)墙面应平整、美观,不应出现竖向通缝。

5.6 砖砌体砂浆饱满程度应不低于80%;砖缝宽度应为8-12mm,同一砖缝的宽度应一致。

5.7 砌块砌体横缝应为15-20mm,竖缝应为10-15mm;横缝砂浆饱满程度应不低于80%,竖缝灌浆必须饱满、严实,不得出现跑漏现象。

5.8 砌体必须垂直,砌体顶部四角应水平一致;砌体的形状、尺

8

积水罐中心 20 100 积水罐 100 人孔基础 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5.9 抹面的砌体,应将墙面清扫干净,抹面应平整、压光、不空鼓,墙角不得歪斜。抹面厚度、砂浆配比应符合设计规定。勾缝的砌体,勾缝应整齐均匀,不得空鼓、不应脱落或遗漏。

5.10 人(手)孔的预埋铁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 光缆支架穿钉的预埋

1、 穿钉的规格、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穿钉与墙体应保持垂直。 2、 上、下穿钉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允许垂直偏差不大于5mm,间

距偏差应小于10mm。

3、 相邻两组穿钉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偏差应小于20mm。 4、 穿钉露出墙面应适度,应为50-70mm;露出部分应无砂浆等附

着物,穿钉螺母应齐全有效。 5、 穿钉安装必须牢固。

二、拉力(拉缆)环的预埋

1、 拉力(拉缆)环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应与

管道底保护200mm以上的间距。 2、 露出墙面部分应为80-100mm。 3、 安装必须牢固。

5.11 管道进入人(手)孔的窗口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应不大于10mm;管道端边至墙体面应呈现弧状的喇叭口;人(手)孔内的窗口应堵抹严密,不得浮塞,外观整齐、表面平光。

管道窗口外侧应填充密实、不得浮塞,表面整齐。

5.12人(手)孔口圈顶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正偏差应不大于20mm。

5.13 稳固圈的混凝土(或缘石)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自口圈外缘应向地表做相应的泛水。

5.14 人(手)孔口圈应完整无损。车行道必须安装车行道的口圈。

5.15 人(手)孔内严禁有其它管线穿越。

9

第六章 管道敷设

6.1 塑料管道的埋深应符合表6.1和设计要求,其管顶覆土应大于0.8m。小于0.8m时,应做水泥包封;小于0.4m时,应做加筋水泥包封。使用硅芯HDPE塑料管敷设通信管道时,管道埋深可适当放宽,其在一般地区埋深1.0 m,在高等级公路隔离带和路肩上为0.8m,硬路肩为0.5m的埋深标准。

塑料管道的埋深要求 表6.1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铺设地段及土质 普通土 半石质(砂砾土、风化石等) 全石质、流砂 市郊、村镇 市区街道 穿越铁路(距路基面)、公路(距路面基底) 埋深(m) ≥1.0 ≥0.8 ≥0.6 ≥1.0 ≥0.8 ≥1.0 ≥0.8 ≥1.0 同水底电缆埋深 高等级公路中间隔离带及路肩 沟、渠、水塘 河流 注:人工开槽的石质沟和公路石质沟的埋深可减为0.4m,并采用水泥砂浆加筋包封,硬路肩可减为0.6m,但应做水泥包封。

6.2 塑料管道的规格、程式、段长应符合设计规定。 6.3 塑料管道采用人工铺设方式,铺设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塑料管在敷设前,应将塑料管端口用密封塞子堵塞。 2、 塑料管在沟底应平整、顺直,沟坎及转角处应平缓过渡。 3、 遇有石质沟底,应在塑料管道上下方各铺100mm厚的碎石或沙

土。

4、 塑料管布放后应尽快连接密封,对引入手孔的管道应及时对端

10

口封堵。

5、 在沟中固定塑料管道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6、 多根塑料管在同一地段进行同沟敷设时,排列方式及颜色应符

合设计规定。

7、 为保证气流敷设光缆时辅助塑料管的连接,塑料管端口在手孔

的余留长度宜为300mm。

8、 河沟水底铺设塑料管应用整条塑料管,中间不得有接头。 9、 采用压埋法将水下塑料管埋入沟底时,塑料管道在沟底不应弯

曲或漂浮。

10、 同沟布放的多根塑料管,应每隔10cm左右捆绑一次。当布放

塑料管的根数为2时,应呈“一”字型排放;当布放塑料管的根数为3时,应呈“品”字型排放;当布放塑料管的根数大于3时,应采用分层叠放方式。

6.4 通信管道沟底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道基础63cm以下宽时,其沟底宽度应为基础宽度加30cm(即

每侧各加15cm)。

2、 管道基础63cm以上宽时,其沟底宽度应为基础宽度加60cm(即

每侧各加30cm)。

6.5 凡是天然地基的管道沟挖成后必须夯实抄平,地基达不到要求时,一般采用素混凝土基础,特殊地段采用混凝土加筋。基础宽度应比管道组群宽度加宽100mm(即每侧各宽50mm)。基础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表面平整、无断裂、无波浪、无明显接茬,混凝土表面不起皮、不粉化。

6.6塑料管的接续宜采用承插法或双承插法等。采用承插法接续时,承插部分的长度可参考表6.7.1。

塑料管承插接续部分长度参考表 表6.7.1

塑料管外径(mm) 承插长度(mm)

11

40 40 50 50 60 50 75 55 90 60 100及以上 70 采用双承插法接续塑料管,其接续管的接头如图6.7,各部分长度 如表6.7.2所示。

图6.7 双承接续管头示意图

塑料管双承接头各部尺寸参考表 表6.7.2

塑料管外径D(mm) 接口长度L2(mm) 直管部分长度L1(mm) D L2 L L 1 L2 40 40 60 50 50 70 170 60 50 90 190 75 55 100 210 90 60 110 230 100及以上 70 110 250 双承接头总长度L(mm) 140 6.7 采用承插法接续塑料管,其承插部分可涂粘合剂,其粘合剂应按塑料管生产厂的要求或施工所在地的常用粘合剂。涂抹粘合剂应在距直管管口10mm处向管身涂抹,涂抹承插长度的近三分之二。 6.8 塑料管的组群间缝宜为10-15mm,接续管头必须错开,每隔2-3米可设衬垫物(但不得使用钢筋)的支撑,并保护管群的整体形状统一。

6.9 塑料管道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20m,同一段管道不应有反向弯曲,即S形弯。

6.10 塑料管道的防护措施应按设计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1、光缆管道线路穿越铁道以及不开挖路面的公路时,采取顶管方式。顶管应保持平直,钢管规格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破土的位置可以采取埋管保护,顶管或埋保护管时管口应做堵塞。

2、管道穿越机耕路、农村大道以及市区、居民区或易动土地段时,应按设计要求的保护方法施工。在管道上方铺红砖时,应先覆盖20cm厚碎土再竖铺红砖,同沟敷设两孔管道时应横铺红砖。

3、管道穿越有疏浚和挖泥取肥的沟、渠、塘时,在管道上方应

12

覆盖水泥板或水泥沙袋保护。

4、管道穿越0.8m以上(含0.8m)的沟坎、梯田时应作护坡,护坡方式按设计要求。穿越0.8m以下的沟坎时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不做护坡,但必须分层夯实恢复原状。

5、管道穿越白蚁活动区域应按规定作防蚁处理。

6、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20的地区,光缆线路必须按设计规定采用防雷排流线,在管道上方30cm处敷设单根或双根排流线。ρ10<100Ω.m地段,可不设防雷线;ρ10为100~500Ω.m地段,设一条防雷线;ρ10>500Ω.m地段,设两条防雷排流线。

6.11 管道标石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光缆接头、塑料管道接头、排流线起止点、特殊预留点、与其它管线交越点、穿越障碍物地点均应设置普通标石。

2、标石埋深60cm,出土40cm,标石周围土壤应夯实。 3、标石应埋设在管道光缆的正上方。转弯处的标石埋设在线路转弯的交点上,标石朝向弯角较小的一面。当管道沿公路敷设间距不大于100m时,标石可朝向公路。

4、标石用坚石或钢筋混凝土制作,规格有两种:一般地区使用短标石,规格为100×14×14cm,土质松软及斜坡地区用长标石,规格为150×14×14。

5、标石编号为白底红(或黑)漆正楷字,字体端正,表面整洁。编号应根据传输方向,自A端至B端方向编排。一般以一个中继段为编号单位。

6、标石的编号及符号应一致并符合图6.12所示。

 2526

0707①普通接头标石 ②监测点标石 ③转角标石 ④特殊预留标石

2323071X 272823127107 2308(J) 24⑤直线标石 ⑥障碍标石 ⑦新增接头标石 ⑧新增直线标石

注:A:编号的分子表示标石的不同类别或同类标石的序号如①、②;分母表示

13

一个中继段内总标石编号。

B:图⑦、⑧中分子+1表示新增加的接头或直线光缆标石

图6.12 各标石的编写规格

7、塑料管道接头处增设普通标石,其标石标志为

07(H) 24注:编号的分子表示塑料管接头的序号;分母表示一个中继段内总标石编号。 6.13 手孔内的建筑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 6.14 手孔内的塑料管端口应气密堵塞封口。

第七章 工程验收

5.1 工程竣工验收前,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竣工技术资料一式三份交建设单位。

5.2 竣工技术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竣工图可利用原有施工图改绘,更改后不清楚的部分应重新绘制。

2、隐蔽工程鉴证。

3、其它资料:建筑安装工程量总表,工程说明,设计变更通知单,开、停、复、竣工报告,工程洽商纪要,验收证书等工程方面的资料。 4、竣工技术资料应外观整洁,内容齐全,数据准确,符合归档要求。

5.3 通信管道工程竣工后,应按竣工验收的法定程序进行验收工作,可分段进行竣工验收,也可按不小于一公里的整段管道为验收单元。

14

5.4 通信管道工程的隐蔽工程签证,应符合下列规定:

1、凡隐蔽工程质量符合本标准或临时补充规定者,均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2、凡属“不合格”的隐蔽工程内容,必须返修至合格,经再次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或掩埋。

5.5 工程验收内容按设计文件和表5.5所列项目进行

序号 一 内 容 1、沟深应满足设计规定。 管道沟 2、沟内处理:沟底平整、顺直,沟坎及转角应平缓过渡。 1、塑料管规格,沟底排列方式。 2、塑料管在沟内应平整、顺直、不漂浮。 3、石质地段应在塑料管上下方各铺100mm碎土或沙土。 4、与其它地下设施的间距。 敷设埋式5、防雷防强电安装质量。 塑料管 6、防护施工质量(护坎、护坡、堵塞等保护措施)。 7、塑料管端口应保持严密封堵。 8、塑料管接续 9、塑料管段长 10、回土夯实质量。 1、塑料管规格。 敷设水下2、埋深。 塑料管 3、敷设质量(顺直、不漂浮)。 4、岸滩护坎的加固保护措施。 1、埋式塑料管道路由及标石的位置、规格、数量、埋深、面向。 2、水底塑料管道路由,标志牌的规格、数量、面向、埋深及加固保护措施。 安装工艺 3、手孔位置、建筑质量及预埋铁件的安装质量。 4、塑料管端口余留长度,密封堵塞质量。 5、光缆储存箱安装质量。 核对竣工 核对图纸与实际是否相符 项 目 检验方式 随工检验 二 1~6为随工检查 7~10为 竣工检验 三 随工检查 四 竣工检验 五 竣工检验

15

附录 本规定用词说明

本规定条文中有关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了以下写法: 一、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二、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的用词: 正面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三、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四、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