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论音乐欣赏的一般本质与能力的培养

试论音乐欣赏的一般本质与能力的培养

来源:筏尚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音乐欣赏的一般本质与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莉

来源:《戏剧之家》2015年第20期

【摘 要】音乐是一门纯粹的听觉艺术,其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表现、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我们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想要更好地欣赏、体验音乐带给我们的美感,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 【关键词】聆听;审美;创造性;感受力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06-01 一、音乐欣赏的本质

音乐欣赏是经由听觉而实现的审美活动,带给人们无穷的审美体验。人们对任何一部作品的把握都离不开听觉,没有听觉就没有音乐欣赏,因此音乐的美首先为听觉拥有,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听觉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赏心悦“耳”是音乐艺术的直接目的,也是人们进行音乐欣赏活动的第一需要。任何音乐作品都要经过听众的欣赏才能真正成为一部现实的艺术作品,音乐欣赏是整个音乐审美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与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共同构成了音乐存在的价值。所以,人类听觉的自然规律是音乐审美得以发生的基础。

音乐欣赏是具有创造性的,因为任何一部音乐作品中的声音都是经过作曲家精心思考创作出来的。同样,音乐表演也包含着创造性的因素,因为只有乐谱而无演奏的音乐是不完整的,一首乐曲要变为活生生的音响,就必须通过演奏家或演唱家的表演活动,音乐表演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创造性地发掘出蕴含在乐谱符号背后的音乐作品的灵魂,并将这一灵魂体现在具体的音响之中。音乐欣赏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交融的过程,主体是音乐的欣赏者,客体是被欣赏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作为客体的被欣赏的音乐作品将自身的魅力感性特征呈现给欣赏者,作用于人的听觉,在这同时,作为主体的欣赏者不断将自身的情感和想象投放到音乐作品当中去,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所要获得的并不是对某一外在客体物质属性的认识,而是要借助于这个知觉中的客体,把自己内心的某些感受释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音乐作品实际上已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由于每个欣赏者的音乐能力、文化修养及背景经历不同,所以体验到的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每个人在欣赏中都改变着对象,把一个外在于自己的客体变为主体感受的一部分,这就是欣赏者的创造,离开了这种创造不会有音乐的欣赏,人们亦不能欣赏到音乐的乐趣所在。

音乐欣赏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听觉的感性体验是音乐欣赏的基本条件,这并不是说理性在音乐欣赏中不起任何作用,相反,理性认识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二者是互动的、融合的、不容分开的。音乐欣赏本是一种感性直观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目的是通过听觉去获得体验而不是借助理性去求得认识,这种感性体验是在听觉的直观中获得的,而理性是对最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审美体验起强化作用的。音乐欣赏是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体验,使我们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中的美和感情,从而为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和激发音乐兴趣

培养和激发兴趣是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前提。我们只有对音乐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去欣赏、聆听它。反之,如果我们对一首音乐作品没有任何兴趣,耳朵去被动地体验,不能称作是审美体验。早在我国古代,王阳明就提出了“顺其志意,调配其性情”的审美观点,说明要想让人们达到审美体验,就必须顺从他的意愿。近代梁启超更是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了“趣味教育”的理念,主张用这种情趣去教育以达到审美体验。所以说,音乐的兴趣是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前提因素,其他一切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二)培养对音乐的敏锐程度

1.加强感性经验的积累。感性经验的积累要通过培养音乐记忆力来加强。因为音乐是一种时间艺术,所以我们要能用音乐记忆力有效地把握时间中流动的音响,再把听觉中的印象综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首先,要反复聆听,增强我们对音乐音响特点的记忆;其次,要多听,而且要广泛涉猎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拓宽我们的欣赏范围,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感受音乐。音乐记忆力得到加强的同时,感性经验也会得到积累。

2.全面提高文化艺术修养。首先,音乐理论方面的一些知识对于音乐欣赏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这些知识包括:调式、和声、曲式、音乐背景、时代、风格流派等。欣赏者理论知识积累得越多,全面理解和认识音乐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次,除音乐以外的文化艺术修养对欣赏者的能力水平也有影响,比如哲学、美学,以及人生阅历和生活体验等。 (三)了解多元文化,尊重每一种文化的属性

了解多元文化可使我们视野更开阔,使我们对音乐的认识站得更高。对于每一种文化我们都应当用平等的心态去研究它,要从整个文化的背景、生活状况等方面去了解,更要用这个民族的心态去感受,这样我们才会更好地理解它。因此,要想成为一名高品味、高水平的音乐欣赏者,就必须努力涉及各种人类文化成果,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生活体验的深刻程度。 参考文献:

[1]王次炤.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65-188.

[2]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143-14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柳良.音乐之旅[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1-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