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文本细读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孙开霞
来源:《教师·上》2014年第09期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良好的细读文本的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大意,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要传达的情感。而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细读文本的教育更是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启蒙意义。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细读,从阅读教学出发,与阅读教学相互结合,更加关注学生文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品词斟句中获得知识,提升阅读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本文拟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的探寻和整理,结合教学实践研究提炼行之有效的文本细读策略和方法,为同仁们改善教学行为提供一点的借鉴。
一、 阅读文本细读的意义 1.对于教师教学的意义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每个人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正是因为这样,许多教师疲于处理大量信息,学生需要的又是什么。各种各样的教学参考资料对教材内容的诠释也是不完全相同的,这让许多教师更加迷茫。这一情况下,回归教材细读文本就显得极其重要,这就要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摒弃教学参考资料,从最基本的教科书做起,细读文本。首先教师自己要细读文本,对文本获得认识和体验后再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取得的效果一定会更好。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学生对文本的细读不够,把握力度更不够,其实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细读文本,将文章结构有条理地划分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蕴藏在其中的深刻感情。 2.对于学生学习的意义
小学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实质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文本深入透彻理解,并了解其表达顺序、体会其思想感情。目前许多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就是没有多次文本细读,只是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这势必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解读文本,对文本的理解出现偏差。所以说学生在课前或是课后自己进行主动的文本细读是很有必要的。 二、 阅读文本细读的策略 1.增加同学们在阅读时的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得学生开启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与认知,让他们对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充满好奇,使得他们能够被很多事物触动。所以在细读文本的时候要给学生充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想象和体会文本所要传达的意境和表达的感情,从而为培养优秀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
2.鼓励在细读中产生多元解读
阅读教学过程实质就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学生由于已有的知识储备不一样,所以他们的阅读角度是不同的,对文本自然就会有不同的解读,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虽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是无论在细读过程中产生了多少种不同的解读,这些解读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落脚点,这个落脚点恰恰是整个文本最本质的东西。所以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文本的细读产生多元的解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文章最本源的东西。 3.找准细读的三个关键点
文本细读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细”,在细读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找准以下三个点: (1)注重挖掘文本更深层的含义。一篇优秀的文章一定不会将其所有要表达的东西直白地展现给读者,一定是有许多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的。在阅读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注重挖掘文本更深层的含义,掌握文章内涵。
(2)疑惑之处是细读的重点。对于一篇文章,每个学生都会有不懂和难以理解的地方,其实往往很多时候,这些疑惑之处正是细读的重点之处。学生因为有为难情绪而不愿细读体会,这就需要老师们引导,古语有云“书读万遍,其义自见”,只要学生愿意对文本进行细读,许多难以理解的地方也会慢慢感悟体会的。
(3)把握关键词、句、段。关键词、句、语段是指能够表达文本主旨,体现作者情感,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有效地把握文本信息的部分,常见的有总起的句子、 总结性句子、在文中反复多次出现的句子以及过渡句或过渡段。这些都是在细读文本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教师在备课研读时也要注意这些部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引导学生关注思考这些句子的含义以及其在文本中的作用,更加准确地掌握文本。 三、 结论
阅读文本的细读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有着深刻的意义和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本人只是根据平时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和应该采取的策略,希望能帮助同仁们更好地进行语文的细读文本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冈西实验小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