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卷 现代教育技术 Modem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b1.22 NO.4 2012 2012年第4期 职称网上评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李胜东 张莉 (1.东北财经大学教务处,辽宁大连116025;2.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文章分析了传统职称评审工作的现状与不足,运用网络与信息技术,研究了职称评审系统的需求与功能,设计开 发了职称网上评审系统。并对系统实现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该系统简化了申报的流程,整合了现有的资源,加强了评审 过程管理,提高了评审效率。在该校的职称评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职称;职称评审;网上评审;评审系统;系统开发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4__0107—03 一引言 职称一词源于职务名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 面汇总参评人得分的过程也很繁琐,很容易造成人为失误。 3评审过程独立,重复性工作多 传统的职称评审工作每次评审都是独立的过程,所有的 信息采集和材料审核与组织等工作都需要从头开始,无法充 分使用以往评审中已经申报过并且确定等级的材料,就连最 基本的个人信息、职称信息以及工作量和评议等信息,每次 评审都要重新汇总,增加了很多冗余劳动【2】。 基于多年的职称评审工作经验和对传统的高校职称评审 现状的深入分析,并结合当前教育技术发展的形势,笔者认 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而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职 称不仅能反映其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同样关系到其学术影 响和社会地位等,既关系到每个教师的切身利益,也是高校 目前评价教师能力的最重要手段。自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 任制以来,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是每一个教师必须经 历的。随着高校的扩招,师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对于职称 评审工作面临的难度也不断增加,传统的组织材料和手工评 审的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现在的需求。 为:科学合理的职称网上评审系统能够将评审过程无纸化, 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交给计算机去完成,既减少了人力和办 公成本的投入,同时也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了评审 工作公平、合理、公正、透明。 二现状分析 1人力和办公成本的大量投入 目前多数高校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职称评审方式,对于 每个参评人都需要逐级逐层次的申报评审需要的各种材料。 以我校职称评审工作为例,参评人的所有参评资料(教学评 三评审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1系统流程的设计 议、工作量、科研成果和获奖等)都要经过管理人员的汇总、 审核、组织、复印、整理后给学科组评委和职称评审委员会 评审使用。在评审材料组织过程中,不但涉及很多部门,而 且文件、证明、各种材料很多。由于材料来源部门不同,所 有申报材料都需要审核后复印给评委评审,材料的组织与审 核工作量非常大。通常评审工作时间安排得很紧凑,工作人 员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工作,人力和办公成本非常高。 2评审结果核算繁琐,人为因素过多 职称评审过程中,学科组的评委需要对每个参评人的思 想道德水平、教学手段方法、教学工作量、每项科研成果逐 一打分。评委选择的都是本校或校外该学科的专家,我们丝 毫不怀疑他们的专业性,但由于对成果的理解不同或是人为 失误等原因造成了一些超出标准的手动打分,不能真实地体 现出评委的意愿,会造成评审结果失真的情况出现。另一方 图1职称网上评审系统流程 (1)准备过程。教职员工的基本信息需要在评审前准备 好,系统根据员工信息库中的职称相关信息,自动汇总出符 107 合参评条件的参评人信息,结合评审摸底工作,得到准确的 职称参评情况。根据比例确定各学院应该推荐的指标,各学 院单位按照指标进行差额推荐。在评审开始需将员工的信息 库与科研档案库更新,确保材料的准确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2)申报过程。学院按指标推荐的参评人,需要提交参 评申请,管理员根据各系列不同的要求进行评审资格的最终 审核,通过审核的参评人需要组织、提交评审材料。系统为 评审材料的申报提供了三种途径:科研处的科研档案、历次 职称评审的归档材料、个人申报的新材料。由于材料的量化 赋分标准不同,参评人可根据需要自己选择材料进行申报。 (3)审核过程。审核工作是职称评审过程中最基本也是 最重要的环节,管理员要对所有参评人的资格和申报材料进 行逐一审核。不但要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也要对材料 中作者的顺序、材料的级别、获奖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确定。 审核过程要严格按照评审办法进行,审核结果直接关系到每 项材料的得分评审区问,也就直接影响评审的结果。审核工 作的准确与规范是职称评审结果能否公平公正的关键所在。 (4)评审过程。审核工作结束后,进入了学科组评审阶 段,评委人数、评委确定、评审方式与记分原则、晋级人数 等是学科组评审的主要工作,所有工作都是依据学校学科发 展不同而确定的。只有通过了学科组评审晋级后的参评人才 能根据评审权的不同而分为上报上级评审和学校评委会评审 两种途径,经过评委会或者上级评审认定其具备该系列相应 职称后,学校通过公示和发文的方式确定其资格,评审工作 才能结束。 (5)归档过程。评审工作结束后,系统要根据学校的文 件对员工的基本信息进行更新,并对参评人的评审材料进行 归档,本次参评但是未晋级的参评人材料将被允许用于其下 次参评该职称时使用,晋级职称的参评人材料将无法重复使 用。需要说明的是归档材料的使用要根据当年的科研标准进 行更新,不应按照上一年度已经确定的级别进行评审。归档 参评材料的同时,系统要记录本次评审的过程与打分的情况, 方便管理员进行职称评审分析时获取评审的真实有效数据。 2评审系统的功能设计 职称网上评审系统需要将所有的功能都基于网络实现, 客户端统一采用浏览器操作,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 中到服务器上,无需对客户端进行维护,服务器端任何修改 会直接反映到客户端,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使用和升 级的成本与工作量。使用者可以在任何可上网的机器上使用 本系统,方便了参评人材料的申报与监督,但对系统安全性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整的职称评审系统应该由六大子系统 构成: (1)系统管理子系统。包括用户管理、基本代码管理和 系统数据安全管理等模块,实现的功能有角色控制与授权; 用户身份与状态控制,为所有用户分配角色,并对用户启用、 108 锁定、状态等行为进行控制;维护系统所有公共代码信息, 所有代码都需要在此模块中进行维护;保障系统数据安全, 进行数据备份,避免造成损失,是系统管理的重要工作。 (2)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包括教师基本信息、教师教 学信息、教师科研信息模块。管理学校师资的信息,与相关 部门核实确定教师的相关信息、Et常有变化的信息进行及时 的维护、为评审申报提供无需再审核的准确数据;更新教学 工作量与评议信息,管理教师科研档案。所有信息都是权威 部门经过认真审核提供的数据,在新的评审过程中能够充分 地利用已有数据,增加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教师申报与 管理人员审核的工作量,提高了准确性与效率。 (3)信息发布子系统。包括文件通知发布、评审内容公 示模块。发布职称评审相关信息,是公共信息的发布平台, 评审工作安排、相关文件、通知的发布;参评人资格与材料 公示,通过电子文档的形式展示参评人申报材料的所有内容; 评审结果的公示,对评审过程与评审结果进行及时发布。 (4)申报管理子系统。包括评审资格与材料申报、申报 材料审核、参评材料限定管理模块。通过申报系统可以完成 资料的提交、审核、评审限定等工作。是整个职称评审工作 是应用最多的一个子系统。其中参评材料赋分区间的限定, 是按照学校制定的职称评审科研成果赋分标准对每类甚至每 项成果的得分区间进行限定,约束和规范评委的行为,尽量 保证评审的公平性,解决传统评审中的人为因素过多影响评 审结果的问题。 (5)评审管理控制子系统。包括评审过程控制、学科组 评审、评审委员会评审、复议评审模块。该子系统是评审系 统的核心部分,是开发的难点所在。从评审过程来看,评审 分为学科组评审和评委会评审。而评审方式又分为打分和投 票两种。系统不仅需要通过评审开关控制每组评审的进程, 监控评委评审状态,还要依据评审方式不同在评审结束后对 结果进行计算并排序。另外,复议评审是评审中可能会出现 一种特殊情况,依据评委打分或投票数统计出现超过晋级人 数限制且相同得分的多个参评人需要进行重新投票,决定最 后排序和晋级名单。 (6)数据分析归档查询子系统。包括评审数据分析报表、 评审结果归档、历年评审查询模块。迅速准确地在评审结束 后汇总出评审结果,是网上评审系统的一大优势;根据记录 的分项打分的详细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明确影响因素,用 于对评审工作的总结分析等工作;将经过审核信息归档,便 于材料在下次评审中使用,充分利用评审资源;系统归档应 真实记录所有的评审过程,并将评审的过程更新到教师的基 本信息数据库中。 四评审系统技术的实现与关键点 职称评审系统的特点是系统访问量及并发数不大,但对 系统的安全性、程序的友好性以及用户管理的可靠性有很高 的要求,基于这些特点。实现采用三层架构思想,将系统的 五总结 1公开评审信息,提倡公众监督 系统将所有内容的具体信息通过电子文档的形式展示出 来。有任何的内容修改或者成果级别认定变化都能直观快捷 地反映出来,增强了透明度。另外评审系统能够将每项成果 和打分项准确地汇总出来,并根据结果自动排序,避免出错 开发分为数据层、业务层和表示层。其中,数据层主要是建 立与数据库操作对应的类,通过类的方法实现对数据库的统 一操作。将数据库的操作由单独的类来处理,以增强程序的 灵活性,同时能有效避免代码的冗余,提高程序的重用性[4]。 采用ASENET与SQL server2008数据库相结合的开发技术, c 作为开发语言进行开发。 1基于RBAC(角色访问控制)的用户权限管理 评审系统的用户由系统管理员、教职工用户、参评人用 户、科研审核管理员、学科组评委、评委会评委、联系人七 的可能,反映评委评审的真实意愿,保证评审结果的准确性。 2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评审效率 职称网上评审的所有材料全部在网上申报、公示、审核 与评审省去很多复印组织材料的时间与纸张。既节约了成本, 同时也减少了重复性工作,提高了评审的效率。另外,系统 种用户组成,各用户的权限控制是系统的重要部分L3】。RBAC (角色访问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将访问控制过程分成两步: 访问权限与角色相关联,角色再与用户关联,从而实现了用 户与访问权限的逻辑分离,极大地方便了权限管理。 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将其与师资管理系统、科研档案系统 有效结合起来,运用科学合理的归档方案使原本无法利用的 历年的申报数据得到了充分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3强调量化控制,保证评审公平 职称网上评审系统根据学校制定的职称评审量化赋分标 准对每项成果的得分区间进行限定,对出现超出范围的打分 给予提醒,使其重新打分,增强了对评审过程监督与控制, 确保评委严格依照标准进行打分,避免出现人为打分失误, 提高评审结果的公信度,真正使职称评审做到公平、公正。 2 FlexPaper实现申报材料的在线展示 成果申报是评审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参评人的所有材料 都要通过网络提交,参评人需将申报材料的扫描图片或照片 用工具制作成PDF电子文档,上传到系统,这个过程应用一 个开源轻量级的在浏览器上显示各种文档的组件FlexPaper, 该组件被设计用来与PDF2SWF一起使用,系统通过 PDF2SWF组件将PDF文档转换为浏览器通用的SWF文件, 通过网页中嵌套的方式展示出来,实现在线浏览。 3系统实现的其他技术 评审系统对于评审过程的控制相当严格与规范,对每一 阶段各用户的权限也作了严格控制,每个阶段都设置了开关, 通过开关控制评审阶段的进行。 评审过程中要对数据库进行频繁的增删改操作,利用存 参考文献 [1】康小军.基于SOA的高校职称评审系统研究[J】.科技管理 研究,201 1,(2):106.108. [2]唐智.构建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网络评审系统的研究[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5):497.500. 储过程将对数据库的操作编译成SQL语句,前台代码在读写 数据库时只需调用存储过程即可,存储过程本身独立于应用 [3徐淑娴等.3]多角色需求评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 程与设计,2009,(30):330.334. 程序代码开发,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很高。存储过程在本系统 中的成功应用,使系统的运行效率大大提升。 [4]周建辉等.基于ASENET的论文评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8,(4):80—83.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TRies 0nHne Accreditation System LI Sheng-dong ZHANG Li (1.Dongbei University OfFinance andEconomics,Dalian,Liaoning 116025,China;2.Dongbei Universiyt OfLibrary,Dalian,Liaoning 116025,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situation and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irlfes accreditation,use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the needs and funcdon of professional title accreditation system,design and development rilfes online accreditation system. describe the key technology in the system development.The system simplifies the process of reporting,consolidation of the existing resources,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accreditation process,improve the eficifency of the accrediattion.The system played all important role in he process tof our University tffles’accreditation. Keywords:professional dries;titles accreditation;online accreditation;accreditation system;system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李胜东,硕士,实验师,研究兴趣:教育技术管理,系统开发与网络安全。 收稿日期:2012年1月14日 编辑:小西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