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秉性(bǐnɡ) 数见不鲜(shù) 狂吠(fèi) 伊索寓言(yī) B.美差(chāi) 公正不阿(ā) 禁锢(ɡù) 咬文嚼字(jiáo) C.炫目(xuàn) 有的放矢(dì) 瑞雪(ruì) 维纳斯(sī) D.磋商(cuō) 矫揉造作(jiǎo) 甲胄(wèi) 木叶(yè) 2.下列四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平心而论 别出心裁 共商国是 作客他乡 B.振聋发聩 各行其是 藕断丝连 轻歌慢舞 C.立竿见影 陨身不恤 吁寒问暖 个中三味 D.要言不烦 毛骨耸然 不加思索 以逸代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提高写作效率,他宁愿使用“汉王”电脑代笔,并一再说“我不是赶时髦哦”。 B.尽管近年来粮食储备充足,供过于求,我们也不能随意减少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 C.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做最后决定。 D.课题组成员认为,黎教授所提供的数据很有价值,有助于对课题的深化研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关于食物的种类、成分、烹调方法及进食习惯,目前都已成为胃癌病因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B.据最新研制成功的动态测转仪测定,强烈的弧圈球的最高转速,可以达到每秒176次,比飞机引擎的转速还快一倍。
C.当某一部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之后,而其他部门一些原来没有显现的薄弱环节,也就相应出现了。 D.陈小珊省吃俭用,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给阳山县希望工程学校的师生买了一批工具书和学习文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拉丹领导的塔利班组织捕获了三名美国侦察兵。
B.犯罪分子一方面不断地变换手法,一方面终究逃脱不了人民的法网。 C.同学们纷纷捐款捐物,为抗洪救灾献出一点微薄之力。
D.这个小作者的心中的秘密,是自己将来想成为一个小作家。 6.填入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毕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 ,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 ,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 ,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①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 ②不仅学问是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 ③而还没有湮没这成就 ④而这成就还没有湮没 ⑤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 ⑥过去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⑤
二、阅读部分(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7分)
有一天,我去逛鸟市。那地方卖鸟儿的很少了,现在生产第一,游闲事物,相应减少,是很自然的。在一处转角地方,有一个卖鸟笼的老头儿,坐在一条板凳上,手里玩弄着一只黄鹂。黄鹂系在一根木棍上一会儿悬空吊着,一会儿被拉上来。我站住了,我望着黄鹂,忽然觉得它的焦黄的羽毛,它的嘴眼和爪子,都带有一种凄惨的神气。 “你要吗?多好玩儿!”老头儿望望我问了。 “我不要。”我转身走开了。
我想,这种鸟儿是不能饲养的。它不久会被折磨死去。这种鸟儿,即使在动物园里,也不能从容地生活下去吧,它需要的天地太宽阔了。
从此,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再想起黄鹂。第二年春季,我到了太湖,在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话的好处。
是的,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
是的,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这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的所在。 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①②山,鱼③潭底,驼④大漠,雁⑤⑥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 7.在文中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吼—深—游—走—行—长 B.啸—重—翔—行—飞—青 C.啸—深—游—走—排—长 D.吼—重—翔—行—飞—晴 8.选文第三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不要”?(3分)
9.如果要在第四段意犹未尽的结尾处填上一句话,下面哪一句最合适(3分) A.怎么会是鸟笼,动物园就满足得了的呢? B.为什么竟没这样的“宽阔”的“天地”呢? C.哪里是动物园,甚至鸟笼都能容得下呢? D.可是这样“宽阔”的“天地”到哪里去找呢?
10.作者安排两次见黄鹂,即在鸟市见、江南见,请分析其妙处所在。(4分) 11.选文结尾说“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请结合“虎”“鱼”“驼”“雁”分析黄鹂的极致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18分) 儿子眼中的父亲
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二十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堪。”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 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六十五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12.文章中“七岁”和“六十五岁”时对“爸爸”的评价似乎是一样的,你的感觉如何?试做分析。(4分)
13.“二十五岁”和“四十五岁”用了“老头子”和“老头”来称呼爸爸,这两个词的含义和感情色彩是否一致,请说明。(4分)
14.“三十五岁”的“我”自称“老练”,你的看法如何?(4分) 15.试分析这篇短文的艺术特色。(6分) 三、语言知识应用(7分)
16.仿照下面的句式,以“只有”开头,写一个结构与之相似,包含的哲理与之类似的语句。(3分)
只有波涛澎湃的大海,才能创造出沙滩的光洁与柔软;而平静的湖边,只好让污泥环绕。 17.用“信息革命”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改变原意。(4分)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继蒸汽机革命、电子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信息革命的标志。 信息革命 。
四、作文(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下有不少人很舍得花时间、花钱物来美化自己的仪表,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极力为之,却忘了透视自己的灵魂,对落满败叶、布满污垢、长满斑点甚至毒瘤的心灵漠然视之。 对此,你有何感触和想法?请以“心灵美容”为话题,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单元检测试题
一、1.C(A.数—shuò;B.阿—ē;D.胄—zhòu) 2.B(A项全对;B项中“慢”应为“曼”;C项中“陨”和“吁”应分别为“殒”和“嘘”;D项中“代”“耸”和“加”应分别为“待”“悚”和“假”) 3.B
4.B(A.滥用“关于”,无主语;C.“而”滥用;D.“把”换成“用”) 5.A 6.C 二、(一)7.C
8.因为黄鹂不是供养与把玩的,饲养之下,把玩之下,你就不可能看到它的极致。 9.B
10.一反一正,在对比中说明黄鹂与环境的关系。 11.在一个自由、广阔的天地里表现出全部美丽。
(二)12.不一样,七岁时是幼儿的感觉,六十五岁时“我”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人间沧桑后,对父亲评价是新的高度的重复。
13.“老头子”是对父亲的轻蔑的称呼,“老头”是“我”遇到挫折后想到父亲时的称呼,多少含有一些依恋的情感。
14.所谓“老练”,实际上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普遍存在的浮躁、狂妄的心态的表现。 15.略(是个开放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三、16.只有一望无际的森林,才能创造出大地的翠绿与娇美;而孤独的树木,只好让狂风摧残。
17.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继蒸汽革命、电力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四、18.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