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贞
内容提要: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催生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互动性更强、信息量更 大、传播速度更快,更为年轻的网民青睐。新媒体在为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 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掌握并运用新媒体的传播规律、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营造良好的网络场,就 成为一个亟需加强研究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核心价值观网络场中图分类号: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5330 (2017) 06 — 0011 — 04
作者简介:黄淑贞,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福建漳州363000)。
一、新媒体的基本特征
在互联网上,以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蓬勃发展,与传统媒体相比,它 的互动性更强、信息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个性化服务更好、娱乐性更强。
(一) 新媒体互动性好,体验性强,具有共振效应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大部分是单方面的,即从点到面,以一对多,媒体与受众之间很难做到 双向交流。新媒体在互联网的传播过程中,受众拥有的话语权相当大,再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 息,他可以快速地向媒体反馈,还可以将接收到的信息加上自己的观点和情绪,制造出新的信息 向外发布,不但反馈到媒体,还向网络的各类群体、各个方向反射,这种双向互动很容易形成共 振效应。
(二) 新媒体信息量大,开放性强,具有放大效应
新媒体将世界融为一体,“新媒体的全球性特征决定了信息流动的自由度”®。功能强大的搜 索引擎让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需要的资料,了解最新的资讯,表达自己的观点。互联网 海量的信息让各种人群、各种思想、各种观点、各种文化相互碰撞,让那些想要表达心情、需要 表达观点的人群得到充分释放和充分展示。网络舆情事件经过量能的积累会进一步发酵扩大,传 统媒体主要传播正能量,而新媒体则瑕瑜互见,既不乏正面信息、负面的信息也不少。
(三) 新媒体使阅读碎片化,即时性强,具有汇聚效应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下,人们的生活节奏非常快,很难抽出整块时间进行阅读,因而碎 片化阅读成为常态。当发生某个新闻事件时,新媒体会非常迅速地将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相关 事件整理汇总,整合成一个相关事件链接在网站发布,起到快速吸引眼球、汇聚的作用。
(四) 新媒体服务个性化,便捷性强,具有大众效应
传统媒体追求发行量,主要考虑大众的需求,而新媒体则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具有优势。在互 联网传播过程中,网民通过各类检索软件搜索需要的信息,而新媒体也因此会及时发现网民的需
①王双群、潘学良:《新媒体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11期。
• 11 •
社会科学 2017年第6期
求并开展个性化服务。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爱好选择、检索节目。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 体可以为各种各样的群体提供迅捷的信息交换、交流、共享等个性化服务。新媒体突破时空的限 制让社会大众随时随地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新的数据资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各类社交工具 不断吸引新用户、不断扩张流量,日益发展为网络场的主阵地,大众效应非常明显。
(五)新媒体环境虚拟化,娱乐性强,具有溃坝效应
“网络环境中的交流多在虚拟的人物关系中进行。”®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中交流,有些是朋友 圈的熟人,也有很多是匿名、化名的,如果没有用科技手段进行IP搜查,无法知道对方的身份, 这种交流方式激发了很多年轻人的猎奇心理和表现欲望。这种虚拟性对互联网的环境安全带来冲 击,成为一些别有用心者发布虚假信息、开展诈骗活动的温床,监管、诚信问题随之而来。此 外,因为大众参与程度高,相关部门对舆情的管控更加困难。
二、新媒体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机遇
(一) 新媒体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开辟新阵地,拓展新空间,提高影响力
“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场新的传播。”©新媒体具有即时灵活、广覆盖、多渠道、个性 化传播等特点,其传播方式契合年轻人对高端、时尚、上档次的追求,为核心价值观全面深人、 迅速有效地传播带来机遇。新媒体具有的传播方式比起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更具感 染力。新媒体发布信息后,网民开展实时交流互动,各种声音、各种看法、各种理念充分展示, 这种内容丰富、覆盖多元的特点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运用新媒体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 可以避免思想政治教育说教式的枯燥、灌输式的乏味,进一步提高生动性、趣味性。
(二) 新媒体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丰富载体,扩大覆盖面,增强辐射力
网络时代催生了新媒体,而新媒体则突破了时空界限,通过多种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 离,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拓展了时间、提升了空间,无需课堂式、集中式的教育模式。针对新媒 体的特点,可以将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内容按照互联网思维加以创新制作,以图文并茂、音视 频相加等各种灵活的方式,覆盖到微博、微信、门户网站等各种社交网络,不断提高核心价值观 教育的辐射力。
(三) 新媒体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扩充内容,提升针对性,增强感染力
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多样化非常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扩充、形式创新。新媒体匿名交 流的虚拟性可以使网民们消除心理戒备、撇开理念隔阂、开展平等交流,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推 广、教育工作就有可能做到因地制宜、因时施策。运用新媒体开展多方位、多角度、广覆盖的核 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容易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望,打开想象空间;丰富生动的内容,可以让网民根 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素材、自主感悟教育信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自然而然地领 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质。
(四) 新媒体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增进互动,提高时效性,增强吸引力
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狭隘概念,它的互动性彻底改变了传播者和接受者 之间不方便沟通、反馈、交流的境况。在这种环境下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者可以及时推送 海量、生动的学习素材,受众可以主动对这些素材进行浏览、选择、挖掘,可以发表自己的学习 体会、观点见解、点评互动,这种双向、多向的互动交流方式使得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时效性 •
①②
•
杨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吴阳松:《新媒体视阈下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探论》,《理论导刊》2015年第5期。
•
12
借力新媒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析
会大大提高,内容素材会变得通俗简单易懂,传播方式会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力会大大增强。
三、 新媒体给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挑战
(一) 新媒体影响了价值观的选择和判断,使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环境变得更为复杂
新媒体环境中,传播者在发布信息时,必然带有其特有的思想观念、理论观点和价值理念; 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者,必然会导致一些错误观念传播,从而干扰、影响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导 致价值判断出现偏差,不利于主流价值观地位的巩固。
(二) 新媒体削弱了主流文化的话语权,使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的实现面临更多挑战新媒体传播具有两面性,网民随时随地都在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民生,通过各种平台交 流看法、发表意见,无形中对的工作开展了监督,督促不断听取意见、改进工作。 同时,在新媒体这一虚拟平台上,网民们非常关注弱势群体,出于维护这一群体利益的角度,他 们会利用这一平台宣泄情绪、表达不满;但当感性替代理性的时候,价值判断就容易出现模糊, 极端情况下还会丧失底线、以丑为美,核心价值观这种主流文化的话语权容易被削弱。新媒体信 息多元化、阅读碎片化、交流互动化、发表意见自由化、传播共享化等特征,对网络场和社 会场都带来巨大的冲击,使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的实现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 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众的信仰认同,使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变得更加困难新媒体快速高效、互动交流便捷、个性、虚拟娱乐等特点,深深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成为他 们了解世界、获取信息、沟通交流、自我娱乐、消磨时间的主要方式。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平台 上,充斥着的各种思想、各种观点、各种信息,正好迎合年轻人的心理。“媒体传播起不到应有 的效果往往是因为缺少魅力。”®如果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材料不够新颖,老土老套,年轻人 就会不屑一顾,吸引力就会大大下降,给培育践行、宣传引导、教育警示工作带来挑战。
四、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力度
(一)挖掘资源,主动利用新媒体,加强核心价值观阵地建设
在新媒体海量的大数据里面,资源非常丰富,要经常关注,不断挖掘其中生动活泼、新鲜感 人的身边典型案例和新闻素材,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让受众在润物无声的 状态中逐步理解和认同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长时间、不 间断地持续传播,才有可能一步一步深人人心,让人们所接受和掌握,这需要大量网民共同努 力,协同配合,逐步占领新媒体这个重要的传播阵地。
在新媒体中要设立有品牌、有份量的栏目,编辑众多短小精悍的图文或微视频,每天向各类 平台推送,让核心价值观成为主旋律,放大其正能量效应,不断开辟新渠道、不断拓展新领域, 提高影响力;要用战略思维,策划建设一大批特色鲜明、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吸引 力感染力强的网页,开展核心价值观专题宣传、专题教育,让正能量充分弘扬;要充分利用先进 的技术手段创新宣传平台、特别是网民最喜欢用的自媒体平台,将核心价值观的原则、思路、观 点、理念、取向等用微故事、微小说、微案例、微视频等易于公众接受的形式传递给各类受众群 体,融人新媒体的各个角落,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它就越会深人他们的心 坎”®。
①②
王金磊:《借力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几点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 13 •
第11期。
社会科学 2017年第6期
(二)
注重引领,掌握新媒体传播规律,营造核心价值观场
对新媒体传播中的一些模糊认识,要及时申明主张、亮明立场;对一些偏激、错误的言论, 要敢于纠正,及时释疑解惑,辨明事理,不断增强引导力,营造一股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 要熟悉、了解、掌握新媒体的传播、运行、引导规律,用制度化的形式遵循规律,为核心价值观 培育服务。要营造宽松的网络环境,坚持正能量引导,培育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奋进的新 媒体网络文化。对违背核心价值观的消极言论、落后思想、错误内容要敢于大胆公开地批评,采 取有效措施加以抵制。要选拔培养一大批能够参与网络场正能量维护的意见领袖,在网络上 树立典型示范,让他们发挥榜样的作用,帮助、引导网民对是非的判断、对善恶的辨别,解读时 事,客观正面点评、分析舆情事件,呼应社会发展,形成共鸣,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 规范法律,加强新媒体监管,净化网络空间
要强化对互联网空间的监督管理,从制度、法律、法规人手,建设和完善监管体系,明确监 管责任。对社会中出现的真善美、假恶丑,态度要鲜明,该弘扬的要弘扬、该摒弃的要摒 弃,不能模糊不清,态度嗳昧;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引导人民群众不断推进社会文明的繁荣与 进步,营造良好的道德场。新媒体不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平台,它本身的健康发 展也需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为了让新媒体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需要由个人、组织、团 体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完善监督管控机制,特别是对突发网络舆情的监控、分析、预警、引 导、处置机制,要有专业的机构开展风险评估,要有应急预案和应对危机的制度机制。各种法 律、法规、制度、机制的完善有利于规范新媒体空间信息的引导、监督、管理、优化,使其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坚强阵地和优秀载体。
(四)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强新媒体平台,用核心价值观塑造健康领域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①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史,文化底蕴深厚,要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就要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增强认知和深刻理解上下功夫。要充分 利用新媒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介绍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以及可歌可泣的故事,振奋民族精神, 激发民众的自尊与自信。拥有海量信息的新媒体平台,只要熟悉、了解、尊重、抓住传播规律, 就可以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建设一批良好的新媒体平台,需要综合利用云 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新技术,不断加大研发投人,招纳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顺应移动 互联的大趋势,激发平台转型升级。在新媒体环境下,监管部门在抓好门户网站建设的同 时,应该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控、处置与引导。主导的门户网站,要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品牌栏 目,要尊重网络发展趋势,在交流互动方面狠下功夫,常态化、制度化、透明化,允许网民吐槽 发声,善于倾听意见,敢于采纳意见,正确引导。要紧跟形势,大胆创新;在栏目设置、管理方 面不要高高在上,要贴近生活,贴近民生,具有可读性、趣味性,能够激发民众认同与追随。
综上所述,新媒体具有互动、开放、即时、个性、娱乐等特征,它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培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资源,主动利用新媒体,熟 悉、了解、掌握、运用它的传播规律,加强监管,净化空间,加强阵地建设,为核心价值观的培 育营造良好的网络场,形成健康向上的导向。
责任编辑:耿旭光
①《**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
彩人生》,《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 1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