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如何面对新兴媒体
作者:张永军
来源:《西部大开发》2012年第06期
记者:新兴媒体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他突破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时空,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格局,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规律,刷新了传统新闻传播的理念。面对当前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请您谈一下当前我国舆论的态势?
任贤良:这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一是新兴媒体异军突起。近两年,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目前,全国共有网站230万个,网民5.13亿,手机网民3.6亿,微博用户达2.5亿以上。我国已有39家互联网公司在香港和美国上市。百度、搜狐、腾讯、新浪、网易等商业网站的发展极为迅速,成长经历不过10年左右,全部员工1000人左右,但盈利能力却都在百亿以上,远胜传统媒體。二是传播格局深刻变化。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公共传播平台,传播格局出现了三个明显的趋势:网络媒体化;媒体网络化;媒体大众化。“自媒体”爆炸式膨胀,分散了传统媒体的受众,钳制了传统媒体的作用。三是西方大国推波助澜。西方大国一直不愿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迅速崛起,他们利用强大的传媒优势,极力妖魔化中国。
记者:您认为新兴媒体自身有哪些优势?他能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应?
任贤良:新兴媒体有几大特点,一是影响事件走向。新兴媒体能够改变事件的进程。从理论上讲,不管多大案件、多大冤情,也不管涉及什么人,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办事。但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有时必须进行变通。新兴媒体也能够异化事件的性质。按照法律,司法案件应该就事论事、直接客观。但有时因为媒体的介入,公众情绪的推动,形成的社会影响会背离案件本身。新兴媒体甚至能够影响司法的判决。从理论上讲,司法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从客观现实来看,在特殊情况下,法律有时顶不住舆论的压力。新兴媒体更能够推动制度的创新。如果媒体和公众,群起而质疑甚至攻击某项制度,那么,就很可能会动摇这项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甚至可能终结这项制度。二是监督作用很强。新闻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对于负面事件具有很强的汇聚效应、放大效应和扩展效应。在西方国家,许多反对党、在野党经营或支持的新闻媒体,常常与执政党对立,专门盯住政府找茬,进行大肆炒作,其目的就是把执政党搞下台。这是西方政治互殴和媒体猎奇的必然结果。而我国,在根本利益上,各级党委和政府与主流媒体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依然要谨言慎行,决不能率性而为。否则,可能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记者:新兴媒体在引导我们的社会舆论中作用越来越明显,中央高度重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体现了党中央敏锐的洞察力。那么您认为领导干部应该怎样去运用新兴媒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任贤良:新兴媒体具有层次性、从众性、爆发性、叛逆性、操控性、负面性几个特点,其与传统媒体,在语言风格、传播特点、受众群体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各级领导干部要了解这些特点和差异,对症下药,积极运用新兴媒体,科学引导社会舆论。 记者:请您具体谈谈领导干部怎样以科学的方式引导社会舆论? 任贤良:一、积极运用,寓管于用
新兴媒体是传播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新生事物,我们必须积极面对、主动接受。应该积极运用新兴媒体,为我们的事业助力。
一方面运用本地论坛,集思广益。目前,在百度、天涯等知名网站上,早建立了各省、各市以及多数县市的论坛,有的办得很红火。另一方面重视单位贴吧,化解矛盾。贴吧远比论坛红火,内容也更负面化,多数帖文都是揭短亮丑、反映问题,最让各级领导头痛。经分析发现,发帖的网友,多数是因为矛盾长期积累、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才发帖泄愤,其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解决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针对这个情况,注重关心群众,多进行沟通,积极主动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还需要开办官方微博,服务群众。政务微博是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和干群沟通互动的重要平台。我们应积极总结各种政务微博的优势,使其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二、顺应形势,注重策略
在新闻管理和舆论引导上,我们要适应形势发展和传媒出现的新变化,注重策略,讲究方法。
一是坚决摒弃封堵思想。新闻管理以疏为主,是形势发展的必然。实事求是地讲,就是想堵,也堵不住。目前,新闻报道的时间界限、空间界限、属性界限等,都被打破了,一些新闻资源和新闻事件,根本无法封堵。堵得住地方媒体,堵不住中央媒体;堵得住国内媒体,堵不住境外媒体等,因此在出现负面事件,公开比封堵好,主动比被动好,早说比晚说好,自己说比别人说好。
二是彻底打消侥幸心理。面对媒体,一定要实事求是,如果有责任,就老老实实地认账,认真负责地处理,千方百计地纠正和补救,取得媒体和公众的谅解。否则,立即就会成为众矢之的,造成更大的被动。
三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要运用好新兴媒体,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闻发布管理机制。事发后,快,是核心和关键。一方面,要“快报事实,重报态度,多报举措,慎报原因”。另一方面,处理要快,决不能拖。事发后,要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争取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形成强大的首声效应。决不能等到有了最终结果再报道,一定要边调查、边处理、边报道。 三、善抓关键,依靠网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兴媒体的论坛、微博等传播结构中,“节点”最关键、最重要。这些“节点”,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络名人”和“意见领袖”。这些人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在一定程度上讲,他们的影响范围丝毫不在一些传统媒体之下。 四、大力扶持新兴媒体
在万众嘈杂、空前火爆的混合舆论场中,建设我们自己的、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兴媒体,是夺取和掌握话语权、有效引导舆论的基础性工作。
一是培育骨干网站。在网站建设上,我们既要培育新闻网站,又要培育商业网站;既要培育国有网站,又要培育民营网站;既要培育综合网站,又要培育专业网站。努力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特色突出、覆盖面广的新兴媒体发展格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