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

来源:筏尚旅游网
第七部分

模块十七一、单选题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A.语文知识课标

小学语文课标)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C.语言文字D.语言文字运用B.课文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三学段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B.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C.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D.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3.《义务教有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要重視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并在阶段目标中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第一、第二、第三学段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A.5万C.4万50万10万)字。B.2万D.5万5万40万100万100万120万100万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段目标中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这是(A.第一学段)对阅读教学的要求。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段目标中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A.第一学段)对阅读教学的要求。C.第三学段地读,流利D.第四学段)流利B.第二学段6.朗读课文的要求包括三个层次:A.规范7.(正确B.正确地读,有感情地读。(C.流利正确D.规范)的评价,应从学生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A.诵读B.精读C.默读D.朗读8.()的评价,可在所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A.诵读B.精读C.默读D.朗读9.评价学生的(A.诵读10.(),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B.精读C.默读D.朗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A.诵读B.精读C.默读D.朗读1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关于汉语拼音教学的具体目1标,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B.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C.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D.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12.下列关于阅读教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要突出老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C.强调个性化的阅读,重视朗读和默读D.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加强课外阅读13.()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一种学习活动。A.口语交际学习C.语文探究性学习B.语文实践性学习D.语文综合性学习)。14.关于第三学段口语交际学习,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B.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C.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D.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1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段目标中要求学生“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这是(要求。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对综合性学习的1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段目标中要求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这是(A.第一学段)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要求。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B.第二学段)。17.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⑤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A.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个字。18.《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会写(A.1500B.2000C.2500D.3000)19.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A.一B.二C.三D.四20.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2表达与交流。A.第一21.(B.第二C.第一、第二D.第二、第三)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B.写作C.口语交际D.综合性学习A.阅读22.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A.学习能力B.语文素养)。D.专业素养)。C.策划能力2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二学段的默读目标是(A.学习默读C.默读有一定的速度B.初步学会默读D.快速默读2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的默读目标要求“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A.200)字”。B.250C.300D.35025.一位教师在教学《麻雀》一文时,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是不是所有的动物在自己的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都会不顾一切地救孩子呢?”学生议论纷纷,争论不休。教师抓住这个契机,根据学生的问题确定了“动物妈妈和孩子”这一主题后,最好用(题。A.自主学习方式C.探究学习方式B.合作学习方式D.接受式学习方式)完成这一主26.某教师在教“默”字时,是这样导入的:一天,画家唐伯虎画了一幅黑狗图,拿到集市上去卖,他说谁能根据这幅画猜一个字,就把画送给谁。这时,有一个人拿着这幅画不声不响地走了、人们正觉得奇怪时,唐伯虎却说:“猜中了,猜中了。”这位老师引出新字的方法是()。A.规律识字法C.直观形象法B.游戏识字法D.故事识字法2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目标中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和会写常用汉字分别(A.1400600)个左右B.1600800C.18001000D.1600180028.教学单韵母“a、o、e、i、u、ü”时,教师先示范发音,让学生观察唇形变化,掌提发音要领,从而学会单韵母发音。这位教师所采用的拼音教学方法是(A.听辨法29.开展综合性学习,(B.演示法)是第一位的。B.学生的分享与合作D.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能力。D.交流C.记忆法)。D.示范法A.学生的实践和亲身体验C.学生的探究和综合运用30.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A.创造31.(B.创新C.领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3重要教学内容。A.拼音B.识字C.识字、写字D.拼音、识字32.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础。A.阅读能力B.写作能力)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C.口语交际D.基本技能)3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A.共同合作34.语文课程资源包括A.课堂教学课外学习C.课内应用课外学习B.相互促进资源和C.平等对话资源。()D.教学相长B.课内应用课外研究D.课堂教学课外研究)。35.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谈话导入”环节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与以前学习的知识进行联系B.“精读课文”需要在理清文脉的基础上展开,要一问到底、一讲到底C.在理解文本内容方面,应联系上下文指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文本内容D.“拓展延伸”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36.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A.综合性B.局部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D.专业性)。C.全面性37.下列关于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B.第一、第二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C.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D.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第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38.要重视学生()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A.阅读B.课外阅读C.课内阅读)。D.阅读与写作39.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具体要求,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重视口语交际教学,仅定位于写作前的口头作文B.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C.教学中要相机指导学生进行文明和谐的交流D.要提倡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4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段目标中要求学生“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这是(求。4)对阅读教学的要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段目标中要求学生“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这是(A.第一学段)对习作教学的要求。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B.第二学段)。42.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包括(①重视写作情感态度的培养②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③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④重视发展个性,提高思想认识⑤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篇(段)。4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第三学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A.50B.60C.70D.8044.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度。A.第一45.(B.第二)学段要较多地关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与态C.第一、第二D.第二、第三)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A.阅读教学B.写作教学C.口语交际教学)。D.识字教学46.下列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B.日常生活的话题不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C.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D.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二、填空题

1、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2、语文课程对强,增强能力,提升学生的、和、,,打下基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3、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正确运用、。、课程。的、、,4、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5、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的。,使学生获得基本6、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5,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7、语文课程是途径也应是8、,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和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学习方式。9、课程目标从、、三个的整体提高。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的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10、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其中个,其中个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个左右会写。认读汉字,学会11、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用和查字典。12、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能力。篇13、小语新课标第二学段要求学生有初步的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和部14、小语新课标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等标点符号。次左右。15、小语新课标第二学段要求学生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小语新课标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使用硬笔熟练地整洁。用毛笔临摹17、小语新课标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意思,辨别词语的,体会其。,做到规范、端正、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字。18、小语新课标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19、小语新课标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小语新课标第三学段要求听人说话2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应在22、识字、写字是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23、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能和,并能字。。。语文教学,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的过程中进行。的基础,是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学段,要在每24、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6对话的过程。,。25、朗读课文的要求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读”必须在26、“精读课文”需要在环节解决,二、三层次在之后,并在环节逐步完成,“有感情地的基础上做到。、、。等方式。,应引导学。”,第二学段开始“和”,这。中进的话题,的基础上展开,不能教师应结合课后问题抓住核心问题,运用教师27、写作教学应贴近生,让学生易于动笔,,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28、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29、口语交际是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采用组织教学。的培养;②重视学生30、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理念:①重视学生培养;③重视学生的的培养;④重视培养学生文明和谐地进行。的整体的紧密结合。。的能力;⑤重视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锻炼学生的31、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发展、32、跨学科学习,也应以33、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34、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35、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语文素养。应注意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和、和、和与的综合运用、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为目的。,,全面落实。要尊重学生的。语文课。,,全面考察学生的五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36、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及37、的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的评价,重在考、和,,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38、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与。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口语交际水能力、39、口语交际的评价宜在具体的任务,并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考察学生平。40、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7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在评价的客观性和深刻性上也各有差别,因和,力戒繁琐,防止。的发展状况。41、各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一定的此,评价设计要注重42、写作的评价,应按照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可以是、;可以等多种43、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用方式。表示,也可以用表示;还可以采用44、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在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和、。要重视。,特别是和45、教材编写应努力追求在语文课程中的运用。编写语言应三、简答题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请你简要谈谈对这一理念的认识。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请你谈一谈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83.请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谈一谈如何进行1-2年级的口语教学。4.请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谈一谈在教学中如何兼顾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95.请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谈一谈如何进行1-2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教学。6.请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述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7.请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述小学阶段各个学段阅读教学中关于古诗词的目标。108.请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述小学各个学段中对标点符号学习的要求。9.请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述《课标》中的教学建议10.请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请简述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11四、案例分析

案例1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3”教学片段一、谈话导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无论中外,各地都有各具特色的美食。比如北京烤鸭、山西刀削面、重庆酸菜鱼、南京盐水鸭……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在一起宣传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食,同建一条“快乐美食街”,好吗?在你所吃的美味中,你最喜欢吃什么?最有特色的、印象最深的、特别喜欢的,是哪种?二、指导习作1.拓宽思路大家大多吃过……我们就先选择它来交流、练习吧。哪些同学没吃过?现在你最希望别人给你介绍这种美食的哪一方画?怎么介绍?吃过的同学,你认为介绍什么、怎样介绍,才能打动人,让人一听就想流口水,让我们这些尝过这种美味的同学听了再想吃吃?大家出出主意。回忆自己喜欢的美食,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有话可说的那一个方面,比如,你看到的或者你闻到的、尝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给人什么感觉?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练习说给自己的同桌听,争取说得打动你的同桌。在刚才的交流中,大家相互倾听,现在你想推荐谁给全班介绍介绍?或者自我推荐!大家听听,他说到哪儿你最动心?2.学习例文小作者向我们介绍的鸭血粉丝汤好吃吗?什么地方写得好,你一读就觉得好吃?这位小作者不仅介绍清楚了美食的形色味香的特点,还介绍了做鸭血粉丝汤的方法,特别叙述了吃鸭血粉丝汤的趣味,真是勾人的馋虫。如果参与我们的快乐美食的活动,他一定会吸引不少客人,宣传了我们南京的特色美食。3.学生习作下面我们也来试着写一写,正餐大菜、风味小吃、妈妈为你做的家常菜,只要你喜欢,印象深刻,觉得好吃就可以写。请你抓住别人最想了解的方面或者你自己最了解的、最有把握的方面介绍,可以是形状色彩,也可以是味道香气,还可以是享受美食的独特趣味。写时注意选择恰当的词语,抓住自己细微的感受,写准确,写生动。三、评改习作在刚才的巡视中,老师已经感受到各种菜和小吃那扑鼻而来的香气了!谁先来读读自己的片段?在他们几位的介绍中,你选哪道菜作为我们美食街的主打菜肴?风味小吃?听到哪里你最动心?哪道菜你觉得介绍还不能打动你?想给他个建议的?或者什么地方还不太清楚的?想问问他的?有位同学介绍的美味很诱人,想听听吗?请他略去美食的名称,你们边听边猜猜这是什12么?又是从哪些地方猜出来的?四、小结学习这节课上,我们在一起回忆、品味美食,大家介绍的美食已经越来越吸人了。下节课,大家就全面介绍介绍它,完成一篇完整的习作。让我们共建的“快乐美食街”里的各种美味,吸引更多的顾客。【问题】请结合课标,对该案例进行分析。13案例2《孔子游春》教学片段师:这课的生字新词不多,大家会读吗?(投影出示:飘逸、凿、泗水、广袤)自己先读读看,也可以读给同桌听。(生练读)师:知道什么叫“广袤”吗?(没有学生知道)不知道才要学习,老师告诉你们,东西长度称作“广”,南北长度叫做“袤”,“广袤”就是指土地的面积,慢慢地就引申为形容词,就是广阔的意思。放到文章中,理解了吧?关于本课的生字,还有谁想继续提醒大家的?生:“凿”字“业”的下面不是一个“羊”,而是“羊”去掉一横。师:对,《说文解字》中说这里就是“缺横羊”,少一横的“羊”。生:我要提醒大家,“飘逸”的“逸”上面是一个“兔”,不是“免”师:你知道为什么是“兔”吗?有没有同学能猜猜看?生:我想可能是免子跑的得比校,而且又是走之底。师:完全正确,你真聪明。咱们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有意境,见其形就能知其意,你们看,“逸”这个字就是说,兔子善地,那就是逃。【问题】请结合课标,对该案例进行分析。14案例3《鱼游到了纸上》教学片段(第7自然段课文: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师:大家见到过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吗?(少数人举手欲言,多数人茫然不知,教师请几人回答)谁能说说它们的意思?生:工笔细描就是用笔很细致地画。生:工笔细描是用细毛笔慢慢地画。师:对!用笔很仔细地,一笔一笔地,把每个地方都画精细,画准确,这就是工笔细描。想看看工笔细描的画吗?生:想!(师出示一幅金鱼工笔画,学生发出惊叹声)师:你看到过画家挥笔速写作画吗?谁来说说什么是挥笔速写?生:(边说边挥手势)挥笔速写就是很快地画画。师:对!挥笔速写是写意的画法,画得很快,只勾勒出大致的轮廊,不追求画的精细。这就是挥笔速写画成的画。(教师出示一幅金鱼写意画)大家知道这两种画法的意思了吗?生:知道了。【问题】请结合课标,对该案例进行分析。15案例4《课间十分钟)习作教学片段在一次习作公开教学中,某教师指导学生写作《课间十分钟》,教学过程如下。环节一:教师与学生谈话互动,了解学生课间都玩些什么,心情如何。环节二:教师宣布,现在就给同学们10分钟,你们就当是课间时间,可以尽情地玩,想跟谁玩就跟谁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玩的时候,注意观察玩伴及周围同学是怎么玩的,有哪些有趣的表现等。环节三:随着教师一声“下课”,学生开始按约定玩起来。10分钟后,教师再次组织教学,说明本次习作的任务——写出刚刚这10分钟里你的所见所感,注意把玩时的动作、语言、神态、感受等写具体。一番指导后,学生动笔写作。环节四:教师组织学生当场评改,一个学生读习作,其他学生边听边评。随着学生一篇篇习作读出来,听课的教师开始议论起来:“刚才明明没有看到这样的一些场景啊,怎么一到作文里就写得这么热闹!”“这是这次课间发生的事吗,学生写的是当下的真情实感吗?”“这个班的学生太能写了,写得也太神乎其神了吧!”【问题】请结合课标,对该案例进行分析。16案例5《五彩池》教学片段学习《五彩池》一课的第二自然段时,老师们都要让学生针对段尾的省略号进行想象练习,于是学生会想象出各种奇特形状的水池。这当然没有错,而我觉得五彩池的美不仅仅美在形状,还有它瑰丽的颜色、奇妙的变化。因而,在学完全文后我进一步让学生想象:五彩池还像什么?由于思维的惯性,学生依然围绕着形状做文章。如果这样一直说下去,学生禁锢了的思维就不会得到开解。此时我说:“在我的眼睛里,五彩池就像一块块奇异的宝石,闪耀着迷人的光芒。”经我这样一说,学生的思维一下子从“形状”的圈子里跑出来了,一个个奇妙的想象脱口而出。【问题】请结合课标,对该案例进行分析。17案例6以下是《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的教学片段,老师引导学生聚焦写老人喂海鸥的语句,感受老人和海鸥之间的“亲情”。看看老人是怎样喂海鸥的?(出示课文片段)“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国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请注意老人的动作:“小心地放,退开一步,撮起嘴”可以看出老人喂得很小心。为什么不直接把饼干整块地扔过去呢?我们很多人来翠湖喂海鸥都是这样喂的(怕它们争夺、受伤,不容易吃)。饼干丁就是掰碎成颗粒状的饼干,这样海鸥更容易吃。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小时候我们还不会吃东西,是父母把食物弄碎了喂给我们吃。这个时候,老人就像是海鸥们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亲人啊!下面带着这样的理解来读读,小心翼翼地读。读着这个句子,你看看老人和海鸥之间配合得怎么样?(很默契!)此时是谁在指挥?(老人在指挥)而这些上下翻飞的海鸥就成了五线谱上的一个个音符,依着老人的节奏起起落落,多么有情趣啊!同学们,想象着这样的画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学生朗读)一群海鸥,居然能随着老人的指挥飞出有声有色的乐谱,从这里你觉得还仅仅是配合默契吗?(老人与海鸥心灵相通,老人与海鸥就像是亲人一样)(板书:心灵相通)【问题】请结合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评析以上案例。18五、教学设计设计1、鸟的天堂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9【设计与问题】1.选择一个描写榕树叶的句子,用楷体认真抄写下来,并做简要赏析。2.为本课设计一个教学简案。20设计2、乡下人家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yán)。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shì),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sháo)药,凤仙,鸡冠(guān)花,大丽21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dǎo)衣,它们也从不吃惊。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园风景画。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设计与问题】1.请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乡下人家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并用楷体字写下来。2.认真阅读全文,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3.阅读第3-6自然段,做一个片段教学设计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