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远程监控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柴欣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6年第31期
摘 要 电梯的安全运行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电梯集中监控系统做得好,可以为国民乘坐电梯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将就我国电梯远程监控技术的现状进行阐述,并分析技术趋势,希望为电梯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梯;远程监控技术;设备安全
文章开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电梯远程监控信号采集主板构造结构分析 主控终端(如图1):
1—电源, 2—电压检测模块,3—微处理器,4—轿厢内有无人检测,5—通话状态控制,6—数据存储,7—SIM卡座, 8—话筒,9—音箱,10—GPRS模块,11—多媒体系统,12—多媒体电源控制,13—无线通信模块,14—GPRS电源;
电源1向微处理器3、无线通信模块13等在内的装置提供电源,包括C2、C42、U10、C48、C47、R36、C59、C60;电压检测模块2采样主电源信号,通过O1、R49输入,微处理器3对它进行检测,当检测到主电源断电时,电梯停止,利用UPS提供的电源给微处理器,控制多媒体显示停电信息给电梯内的被困人员;轿厢有无人检测4检测有无人通过CHK、R44输入,如果出现故障,有无人状态与故障状态一起上报;通话状态控制5通过CHK、R38输入;数据存储6包括U8、C49、R29、R30,保存参数数据;SIM卡座7包括SW1、R4、R5、R6;话筒8包括C8~C13,与GPRS模块连接;音箱9的放大电路包括C5、C7、C40、C33、C30、C31、R10、R11、R12、R9、C36、C37、U2、C6、C14、E4、C32、C34、C35,通过SPK+1、SPK-1外接音箱;GPRS模块10为MOUDLE1,为控制终端与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通道和提供语音通话功能;多媒体系统11通过串口与控制系统通讯,串口电路包括U5、C15、C26、C16、C17、C23、J2;多媒体电源控制12包括R48、O2驱动继电器可以对多媒体系统进行起停控制;无线通信模块13包括MOUDLE2、R31、R32,与副控终端进行近距离的无线数据通信;电源14为GPRS模块提供电源,包括F1、C1、E1、U1、R7、L1、L2、R1、R2、D2、E2、E3。
副控终端(如图2):
1—电源,2—三相电压采样,3—三相电压测量,4—电源,5—微处理器,6—维护状态检测,7—机房维护检测,8—井道维护检测,9—底坑维护检测,10—轿厢冲顶状态检测,11—轿厢蹲底状态检测,12—制动磨损检测,13—状态指示,14—机房温度检测,15—无线通信模块,16—开关门状态检测,17—平层状态检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电源1向三相电压测量3提供电源,包括RV1、F1、T1、DB1、E1、U1、C1、E2;三相电压采样2包括PT1、PT2、PT3、R33、R34、R35、R41、R42、R43、C9、C10、C11、C12、C13、C14;三相电压测量3包括U17、C15、C19、XT1,电源4向处理器提供电源,包括U3、E3、C6;处理器5为U5;维护状态检测6输入检测信号,包括R5、R6、M3,在维护状态时,所有的故障状态都不上报;机房维护检测7为机房到位检测记录上报,通过R2、R4、M2输入;井道维护检测8(R1、M1、R3);底坑维护检测9(R7、M4、R10);冲顶状态检测10(R9、M5、R12);蹲底状态检测11(R8、M6、R11);制动磨损检测12(R13、M7、R15);开关门状态检测16(R14、M8、R16);平层状态检测17(R17、M9、R18);状态指示13(R73、D1);机房温度检测(U18、R50、R52);无线通讯模块15为J1,与主控终端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1 国外技术发展
国外电梯集中监控系统做得非常好,比如日本在1999年末便实现了全国电梯集中监控网络,为国民乘坐电梯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在美洲、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都分别与电梯生产商或供应商达成一致,所有供应的电梯提供统一的接口,接受第三方接入监督。 2 国内技术趋势
在我国,2014年国家质监总局也发出过关于规范各类电梯第三方监督接口的通知,但由于各种原因此项工作并未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而现在国内很多电梯厂商也意识到相关问题的重要性,纷纷出品了自有接口技术的电梯集中监控产品,但由于其通用性和广泛性有限,导致其未能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得以应用。
目前移动、联通都已经与其产品供应商合资成立专门的电梯运行监测系统硬件生产厂,负责产品供应,同时在市场上推出“移动电梯安全卫士”产品,采用融资租赁销售和零售结合的方式进行市场拓展,目前生产厂设立在沈阳,沈阳已有小部分电梯安装了“移动电梯安全卫士”产品,同时在重庆也有少量(不足百台)的安装使用;联通同样也推出了名称为“电梯神眼”的行业应用产品,目前在重庆有少量应用。作为趋势,运营商或第三方资本的介入是电梯安全集中监控系统的必由之路,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系统的适用和推广,但综合其产品功能与标准,从特检应用角度来看还有待于完善。 3 技术趋势分析
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科学化管理,不仅电梯厂家非常关注,政府主管部门、电梯的维保单位、物业单位及电梯使用者都非常关注,电梯的安全运行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电梯集中监控由来已久,一直是相关部门探讨的关键和重要问题。按照电梯监控产品发展时期、技术发展,可以定义为三个时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黑匣子及有线监控:先期的安装在电梯中采集电梯日常运行数据的黑匣子及由各个电梯厂商推出的基于moden和公共电话网等有线方式组成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为第一代; (2)无线点对点监控:接下来由电梯厂商、相关电梯配件企业研制的基于无线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开发出来的点对点、C/S(客户端/服务器)电梯监控系统为第二代; (3)无线远程监控:到如今基于无线局域技术、全球无线通信系统(GSM)、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B/S(浏览器/服务器)构架下的电梯远程监控网。
目前国外大型电梯公司几乎都可以提供与自己系统配套的远程监控系统,把自己负责维修保养的电梯置于监控网络之中,但是这些系统在中国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大局限性,如,不能通用(中国现有电梯有继电器控制、PLC控制、电脑板控制等),而且对网络的要求较高,产品价格也太高。因此,需要一套电梯安全运行的监控系统,对电梯的安全运行进行信息化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