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 陈 志绯 (莆田学院学生工作处摘福建莆田 351 100) 要:分析目前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对策,探讨进一步深化学风建设的内涵和 机制,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学风建设 厶 良的学风是高等学校校风的重要体现,是 I/ 学生圆满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教 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关系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 大问题。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特别是针对学生中存 在的伺题,深化学风建设的内涵和机制,对于全面推 进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出更多厚基础、高素质、有较 强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的优秀人才有着深刻而 重要的意义。 一过程中,学风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 改进与提高,主要表现在: 第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西北某农林大 学的一项调查表明,近30%的学生上课在做其他事 情。学生迟到、旷课的现象也比较多,引起迟到旷课 的原因主要是不喜欢该课程、不喜欢任课老师、早上 起床较晚,或认为自学更有效等。还有部分学生的学 习时间投入不足。据了解,每周日平均学习时间在8 小时以上学生不到半数,而平均6小时以下的占多 应该说,高等学校的学风整体状况是良好的,追 数。部分学生没有建立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求上进仍是学生学习的主流,人才培养的质量稳步 第二,部分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学习、科研、实 提高。西北一所农业高校有一项调查,当问及“你努 践能力较差。有的学生阅读面过窄,不会查阅、利用 力学习时,周围同学所持的态度”时,认为称赞者和 课外书籍资料。很多学生课外时间参加最多的活动 、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希望共同学习的占70%以上。南京一所高校的一项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价值体现成为 主流,其中12%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 于社会,50%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10% 的人认为是为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与实现父母的愿 望,26%的人认为是要得到优越的生活条件与环境; 是体育锻炼、上网看电视,但很少阅读课外书籍,对 英文或其他书籍阅读的人就更少,少数学生从未阅 读过课外书籍。部分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较差。教学实习、课程设计、论文、实验及课后作业是 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多数 学生认识到了这一点,能够独立认真完成,但还有部 我省一所高校对一个年段的教师进行调查,他们认 分学生应付、抄袭、走过场。 为77.08%的学生基本遵守纪律,70.83%的学生认 第三,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引起专业思想 真听课。 不稳固的原因与毕业就业率关系相当大,还有的是 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等 因为部分专业设置和选修课安排有待完善,有的学 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变化了的新形势对我们 生认为课程设置与将来工作联系不够密切而不喜欢 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学风建设问题上出现了很多新 这个专业,也有部分专业教学质量不高,引起学生的 情况,需要我们去正视,去研究,以保证人才培养质 失望。 量,促进学校发展。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由计划经济向 第四,考试作弊现象严重。某大学通过问卷调 市场经济的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查,承认有考试作弊现象的人占42%左右,72.92% liar 搀查壶整 地9鱼 _第_ 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的学生有过帮别人作弊的情况。在个别访谈中,学生 们认为,除了加强教育,狠抓考试纪律外,只有不断 地改进考试方法和考查的方式,才能较大幅度地减 少考试作弊的现象。看来考试方式是引起作弊的重 带来学风的滑坡。学生的综合评定办法存在一些不 尽合理的地方。有的学生认为各班评选标准与方式 不统一,如对体育生、学生干部的评分标准与一般同 学差距较大,太侧重这些同学。另外,在校大学生的 要原因,不少作弊学生是跟风作弊,并非成绩不好。 二、原因分析 目前,影响学风的主要因素是: 首先,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是由于高等教育改 革无法与不成熟的人才市场相协调。当前社会用人 单位对人才急功近利的需求使高校开始围着社会市 场的变化,不断地在改变专业设置、专业层次、专业 名称、课程设置,该设置专科专业的设置成本科专 业、有师资的专业上、没有师资的专业也上,有前景 的专业上、没有前景的专业也上,可以合并的专业分 离出好几个专业,出现了专业过细、课程过多、口径 过宽、基础不实的情况。学生对专业知识关注的热情 开始下降,追求适用、实用成为风尚。部分教师追求 课堂教学知识的广度,而摒弃学科的科学性、严谨 性。部分学生把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作 为首要的任务,对专业、对知识不感兴趣。 其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受挫还由于高校海纳 百川、兼容并蓄学术传统的逐步消失。蔡元培先生在 北京大学担任校长期间,倡导了兼容并蓄的学术思 想,提倡各家学说、学派的争鸣,互相取长补短,互相 吸收,创造了繁荣的文化氛围,形成创新发展的科学 观,为新思想、新人物、新发明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高 等学校是科学的集散地,是创新的发源地,海纳百 川、兼容并蓄的思想文化传统应当继承发展。但学风 的滑坡给学校管理带来困难,善于创新、与众不同与 不遵纪守法难以辨别,良莠难分,于是统一的教案、 统一的教学法、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试卷库、统一的 题库、统一的学术讲座、统一的四级英语考试、统一 的考勤、统一的作息制度便应运而生,在把教师、学 生圈进了课堂、圈进了学术报告厅、圈进了宿舍的同 时也圈进了一体化的学术体系。一体化的生活和学 习缺乏创造创新,良好的学风难以形成,二者循环不 已。 第三,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风挫伤了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课堂教学的作用,多数学生认 为很大,认为他们主要是依赖课堂教学的。绝大多数 学生认为大部分教师的素质基本令人满意,也有学 生认为个别教师的学术素质较差,有待提高。 第四,学校的教育、管理存在的不尽如人意之处 心理压力较重,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挫。根据几 所高校的统计结果显示,70%以上的学生认为压力 来自就业,此外还有经济状况、学习负担、人际关系 引起的心理负担。 第五,社会道德的滑坡影响了学生。拜金主义、 诚信缺失、尔虞我诈的不良风气影响了高校学生,作 弊、打架斗殴、酗酒、小偷小摸侵蚀了校园这一净土, 带来了风气,尤其是学风的下滑。 三、创建优良学风可采取的主要对策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通过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 习、全面发展的积极性,努力促进学风建设应该成为 高校管理的主要议题。我们应当在校园内倡导中西 兼容、古今贯通的治学态度,主张自强不息、厚德载 物的人文精神,创造严谨、勤奋、创新的优良学风。进 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第一,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为科学事业 贡献毕生精力的思想境界。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 社会主义教育及专业思想、科学精神教育为主要内 容,进一步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开展内容丰富、形 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摒弃拜金主义和社 会不良思潮的影响,树立立志献身科学的精神。应当 把培育大学校园文化作为学风建设的重点,通过校 园的学术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休闲文化等等, 影响大学生的群体文化心理,引导学生学习、运动、 休闲、娱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 能力和参与意识。加强校园文化的学术含量,提高学 术层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提高校园文化 的品位。 第二,倡导教师在学风建设中为人师表的精神, 在教师中提倡严谨治学的学术风气和从严执教、教 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道德风范。教师教学水平、方法 的提高和改进是学风建设得以深入开展的一个关 键。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平决定着学生的科研能力和 专业学习所能达到的高度,学校的教师整体水平和 教风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学习面貌和学习风 气。因此,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 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通过吸收现 代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在 鱼粪挞 2 量差. -期.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启发和实践中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 和法制宣传教育和基础文明建设,对违规、违纪、违 新意识是一个重要环节。 法学生要强调处理的及时性和处理力度,决不姑息 第三,重视科技文化活动,培育浓厚的学术氛 迁就,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威慑力量,使各种违 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一是充分利用 规、违纪、违法行为得到有效的遏制。加强教学管理, 各种资源,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要求干部教师, 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积极引导学生组织开 特别是专业老师和科研人员热心指导帮助学生的第 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培养学生 二课堂活动,使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党员和学生骨干,建立一支道德品行端正、学业成绩 积极扶持学生组建社团组织,创办学生刊物。二是有 优异、工作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学生干部队伍,树 计划系统地组织一系列学生的课内外科技文化活 立他们的威信,引导他们参与教育管理工作,使他们 动,鼓励校内外专家经常性地开展学术讲座,进行专 的学习、生活和行为成为每一位同学学习的楷模。 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演讲 第五,进一步健全学生各类评奖评优工作,侧重 比赛等,鼓励学生社团组织学术活动,使多数学生能 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制定详细、具体、公平、科学的评 参加校内外的各类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 奖评优制度,完善各种渠道的奖学金评选制度,加大 科技节、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活动、大学生创 对考研学生、各类获奖优秀学生、先进班集体的宣传 业计划竞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大型科技文化活动 力度,大张旗鼓地开展树先进、立典型的活动,充分 的效果,关注第二课堂活动和课外科技活动的质量, 发挥先进个人和集体的模范带头作用,掀起学有榜 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出成果。设立专门奖项,表彰成绩 样,争有目标的学习和争创先进的热潮,努力营造良 突出的个人与集体。 , 好的、积极向上的学风建设氛围。在学生中培养出一 第四,树立以学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和管理意 批在思想道德和专业能力上特别优秀的学生,能够 识,倡导健康文明的校风,为优良的学风打好基础。 在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中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能够 努力形成党政群团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和学生的自 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和领导才能,在学术刊物发表 我管理意识,来维护健康、文明的校风学风。坚持“从 论文,在就业中能占领重要岗位,成为学校的榜样和 严管理,从严治校,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思想。在 典型。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校规、校纪 (上接第32页)根据各学院办公经费的情况,采取逐 问题方面,应有明确的标准。第三,关于系秘书人员 步配置到位的办法,完善系部秘书工作现代化硬件 的级别问题。随着各高职院校不断发展,系部规模也 条件。其次,应当对系部秘书人员进行现代化仪器设 不断在扩大,大的系部建立系部办公室已是迫在眉 备运用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现代化仪器设备 睫。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系部办公室当属教学与行政 的使用并同时具有现代化的思想。现代化的设备如 管理组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高职院校系部办 果没有现代化的思想去管理使用,其结果很可能是 公室的建立,既要考虑人员的分配,同时也要考虑其 低水平的。 人员的级别,与其相对应。笔者认为按现行的高职院 五、高职院校秘书工作应加强规范化建设 校行政级别多为副厅级的现状,系部办公室行政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短,许多院 别可考虑是副科级。第四、关于系部秘书的职称评定 校都是在1998年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成立的。其管理 与职称问题。从系部秘书工作性质来看其职称应属 水平距普通院校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其中很重 于管理系列,各高职院校加强对管理系列人员管理 要的是如何使各院校管理工作规范化。作为院校的 时应当考虑系部秘书这一支队伍的发展壮大问题。 基层组织的系部系统,其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也直接 关系到整个院校工作的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如前所述,系秘书人员队伍建设首先需要规范 【1】黄若茜.浅谈秘书的超前思维和创新思维【J】.温州 秘书工作职责,明确其工作的任务、工作范围、工作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性质、核定编制,制定聘任程序、期限,制定系秘书工 【2】方国雄.秘书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考核标准、考核办法以及相应的奖惩办法。这些是 【3】李志宏,王伟,李津石.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规 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其次在系秘书人员的管理 范管理【J1.中国高等教育,2003(7). 匝《 壶 髓 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