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探索 墓砧轰唷硒充2018/17 语文课堂融情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李 笋 【摘要】融情教学是一种把情感融于教学过程的教学形式 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融情教学可采取五项策略: 融情于境、融情于事、融情于景、融情于思、融情于心;建构四大板块:童声朗读、童心写话、童真课堂、童话 表达;舒展融情的四韵风格:声韵、情韵、思韵、心韵,开辟了融情语文的新天地。 【关键词】融情教学 儿童【中图分类号】G623.2 情语教学策略 【文章编号】1002—3275(2018)17—58—04 【文献标识码】A 在一次语文教研活动中,主持人提出了一个问 题:语文到底为何而教?很多年轻教师表示为考试而 教,考什么教什么。听了这样的发言,引起了我深深 心目中贾岛是怎样一个人?但是由于学生只是简单地 朗读,不仅没能说出贾岛的美好品质,而且还闹出了 笑话。为了避免发生类似的情况,教学时我采取了让 的思考,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育人,是发展儿童,怎么 能把儿童当成考试的机器呢? 一学生做贾岛,边模仿动作边想象来读,切身体会贾岛 的形象。这样学生体会出了,贾岛“追求完美、精益 求精、严谨认真”的品格,并能“读中见悟”,把喜 爱、敬仰之情表达出来。 、“无情”教学现状剖析——深感缺情之害 师生关系紧张。我在扪心自问,爱学生,我们都 做到了吗?有位教师为了让学生听她的话,她上课的 口头禅是“你不认真听课我就不喜欢你”,正是这样一 种要挟,和学生拉开了距离,受到了家长的举报。有 核心素养缺失。对照核心素养的“人文底蕴、科学 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 大类,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应突出六个方面,有从低到 高的层次性的核心素养“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 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 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就发现很多 教师为了应考,侧重了对前三方面素养的重视,因为 这三方面显性的、可量化方面比较明显,有利于考分 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动辄给学生“穿小鞋”, 这就使得师生关系愈发紧张。 学习方式死板。“无情”的教学惩治方式,直接 带来的后果是学习方式的简单,让“百年大计”这门 教育教学艺术变成了“工业化”的生产,学生成了工 业化的产品。有的教师不把握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 成长规律所在,课堂上眉毛胡子一把抓,对每个学生 的提高。而后三方面隐性的、质性的比较凸显,不便于 考查出来,往往被教师轻视和忽略。而造成这种情 形,是与有些教师重智轻情,重分数轻素质造成的。 二、融情教学实践——遇见情语之美 融情教学是在情感育人的思想指导下,在教学过 的标准都是一样的,这就极易造成学生厌学情绪的滋 生,使课堂上的无效无用教学内容增加,同时造成学 生学习负担的加重。 言语表达乏味。我曾接手的一个班就是这样的现 程中建构具有融合性、体验性、趣味性、探究性、创 意性的学生融情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审美 情趣、科学精神、自主探究、合作创新、责任担当为 状,学生不会读书,没有自己情感的体验,缺乏自己 的感悟。比如在教学《推敲》一课时,有位教师要求 学生由“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 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这一句子,说说 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整体提升为目的, 打造学生情语人生的一种教学形式。 “情动而辞发”, 李笋/江苏泗洪县曹庙中心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泗洪223900) 58 l JICHU JIAOYU YANJIU’甚础轰崎碍毛 李笋语文课堂融情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把情融人到课堂教学、融入到文本解读、融人到学生 的学习体悟之中,让学生学习不再枯燥无味,而是着 眼于学生的自我发展的需要。这样学生就遇见了有情 的教师、有情的语文课堂、有情的自我,感触到“情 语”之美。 (一)融情教学融发——语文需要画龙点“情” 在进行言语表达时,需要画龙点睛,使表达更加 出彩,而在进行融情教学时更需要画龙点“情”,以情 促智,以情促学,以情促思,以情促行。 1.情为突破口 班上有一个学困生,因为语文成绩差,很多学生 看不起她。我上课的口头禅是“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这样就拉近了与她之间的距离,给她以学习的信心和 勇气。在期中考试时,她的语文成绩不及格,而通过 我们共同努力,期末竟考到了9O分,看到了成绩,我 不敢相信,我想这也可能是情感的力量吧。 2.情为润滑剂 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如果学累了,注意力不集中 了,我会引入励志故事,如囊虫映雪、凿壁借光、程 门立雪……会引入诗词诵读,如《满江红》 《雨霖霖》 《青鸟》……还会引入优美的声音作品,如“朗读者” 中的内容、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以课堂中加入 一些有“情”教育意义的片段代替组织教学的说教, 既让学生有所得,又调节了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润物 细无声的效果。 3.情为魔法棒 人情入境,让学生切身处地地走进文本,走进主 人公的内心,就会涌动出股股的真情,飘飞出思绪万 千。在《二泉映月》的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小阿炳第 一次随到二泉边什么也没听到,十多年过去了, 第二次再来到泉边时,却听到了“深沉的汉息,伤心 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是为什么 呢?这时教师让每个学生捧出“情”的魔法棒,充分 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各抒己见,说出了很多理由: 因为他再也见不到了,想到了的话;想到了 双目失明的痛苦经历,想到了卖艺的苦日子;听到了 的心声,听到了无数穷苦人的心声……一“情” 激起千层浪,学生真切感受到了阿炳饱经风霜的经历、 与命运抗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融情教学旨归——打造情语人生 朱小蔓老师认为: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重 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最核心的体验,也是行为 中最复杂的感受。”融情教学要把握住这种最“核心” 的体验,让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大门,去和语文交朋 友,去经历、触动、感化言语的生命气息,去和人生 进行一种对话、生存、表现的最美遇见。 因此,融情教学就是在情感育人的思想指导下, 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融合性、体验性、趣味性、探 究性、创意性的学生融情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发学 生的审美情趣、科学精神、自主探究、合作创新、责 任担当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整体提 升为目的,打造儿童情语人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 1.语文教学是情语生命的存在 在语文教学中,情仿佛是一条若明若暗的线,它 贯穿着整个教学的流程。在听说读写、字词句篇之中 都有情语生命的存在,可以说有情语文教学就活了, 无情语文教学就死了。在引导学生体会“金沙水拍云 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时,我问学生能不能把“暖” “寒”两个字换成别的字,一开始学生有把“暖”字换 成“热”“高”“险”,把“寒”字换成“苦”“冷” “长”等字,这时我再让学生查找当时红军战斗的图 片、影视资料,学生了解了当时的情况,明白了用 “暖”与“寒”更恰当, “暖”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 的欢快心情, “寒”字突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 悲壮。因为“情语”生命的存在,决定了用字的不同, 两个字突出了红军的英勇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2.语文教学是言语人生的表现 潘新和老师认为,语文教育是言语表现的教育, 是言语人生的教育,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就要注重 言语人生的表现。把儿童的言语人格、精神发展、核 心素养真正地体现出来。例如,一名学困生背诵“树 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 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 个天然的俱乐部”时,他在教室的后边发出的声音很 小。我就让第一位的学生把双手放嘴边向后边“喊 话”: “你背的是什么?我听不清楚。”这样后边的那 位学困生也“喊”了起来,一喊,声音大了,解决了 能让人听见的问题。那么情感怎么体现出来呢?我又 让他一边背、一边听取其他同学给出的情感表达建议。 有的说要背出“喧闹的场面”,有的说“再欢快些”, 有的说“可以想象画面”……在大家的帮助下,他终 于表现了灰椋鸟归林欢快、壮观的场面。通过这样的 训练,他学习的情感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上课开始积 极举手了,学习有目标了。通过言语人格的变化达成 了他的精神品质与核心素养的发展。 3.语文教学是情意生活的家园 语文教学不是冷冰冰的、僵化了的,而是充满活泼 泼的、活化了的。教师与学生共生长在一个情意“场” 中。这个情意场有师生关系的和谐,有教学过程的生 动,有文本解读的创意,有实践活动的探究,有心灵智 2018年9月.J7 1 5g 李笋语文课堂融情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慧的碰撞,有情意言语的飞扬,有生命拔节的成长。 首先,家园里必须有声。我针对课堂上学生不爱 动嘴、不喜欢朗诵交流的情况,除了采取诵读、回读、 个人读、集体读、表演读、评价读等方式外,我还专 门利用早读课,让学生大声去读,让学生读之有声, 品之有味,并把每次图片发给班微信群,让家长知道 融情教学是有声的教学。 其次,家园里必须有序。我把“宁静的课堂”的 书带到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日本的佐滕学教授正在进 行“静悄悄的”,正在追求一种卓越教育,我们也 可以更优秀。于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起来了, 课堂上随意讲“小话”的学生少了,而认真听别人的 发言的多了,虚心讨论的学生多了。 再次,家园里必须有字。学生除了会读、会听、 会说、会思以外,还要会写字、会习作。于是我在中 午设置了练字课,给学生介绍汉字的书体、书法家, 帮他们选字帖,给他们示范、探讨字的笔画、结构的 写法。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写字水平提高了,全班整体 书写水平从全年级最弱变成了最强。在注重学生写字 水平提升的同时,我还加强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教学, 把我“生活创意习作”的课题研究成果加以运用,让 学生把生活的情与习作的情紧密相连、紧紧相依,去 放飞自我的想象,进行个性的习作表达。 最后,家园里必须有责。情意场的形成,离不开 责任担当。我和学生谈理想,谈的“孩子立志 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坚定决心,谈周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谈作为小学生 从小就要向提出来的“记住要求、心有榜样、 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十六字要求去努力。这样每个 学生都树立了成人成才的理想,明确了责任担当,学 习起来更有劲了。 三、融情教学策略——践行情语之美 融情的策略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情智 发展的冲突,使情感的介入融合在教学环节之中,又 生发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之间。在学生有着良好的情感 动机、动作的心理条件下进行教学活动,以保证目标 明确、过程有情,生成预期教学效果。下面以《爱如 茉莉》一文为例分析融情教学的策略。 (一)融情于境,以境生趣 在导人新课时,采取一边播放《好一朵茉莉花》 的音乐,一边欣赏茉莉花的图片进行。然后让学生谈 谈对茉莉花的印象,并用词语来形容。学生说出了 “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等词。然后让学生 找出描写茉莉花的句子,边读边体会。 6口l JICHU JIAOYU YANJIU‘墓础A哼蕊;}. 通过融情于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触生对文本学习 的兴趣,初步感知茉莉的品质。 (二)融情于事,以事叙意 通过儿童对文本的阅读,概括出了爸爸、妈妈互 相牵挂、执手而眠的事例,体会“融情于事”的写法。 妈妈生病了,还不忘“包饺子给爸爸吃”的承诺,以 及爸爸“没吃”“直奔医院”等细节感悟父母的情感 相依。在人物的一言一行、一瞥一笑、一举一动中领 悟精粹之情,这才是课堂之道、学生之活、文质之趣、 人生之意。 (三)融情于景,以景生情 “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 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 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处景物描写是在描写爸爸 妈妈“执手而眠”细节时推出的。 师:在叙事中加了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生:写出爸爸妈妈相爱的温馨画面。 生:以景烘托情。 师:若此时的天气不是晴天,而是下雨?会是什 么样的景色呢? 生:雨点滴滴哒哒地打着窗台,像弹奏着美妙的 曲子,为这动人的时刻在伴奏。 生:雨像清泉流到了妈妈的心中,妈妈笑得多甜啊! 此时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景物的描写中融合着暖 暖的真爱,情语人生之美便暗含其中了。 (四)融情于思,以思启智 师:爱如茉莉,茉莉呀茉莉,平淡无奇的茉莉, 洁白纯净的茉莉,缕缕幽香的茉莉! 同学们,你的生活中也有像这样的真爱吗?你一 定感受过到老师、同学、父母对你的这种如茉莉般的 关爱,或者看到他们之问的关爱的事。请回忆一下, 选择一个细节,先同桌交流一下,然后写下来。 这样通过向学生的生活拓展,把情思融合在一 起,让学生张开了创造的翅膀。 (五)融情于心,以心言志 融人生活寻真爱,言语表达述真情。融情于境、 融情于事、融情于景、融情于思,而后直达于心……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找出关键词句理解爱,想象画面描 绘爱,情感朗读体现爱,习作表达倾诉爱,这是融情 于心的平凡中见伟大的爱,心灵的志趣更在悄然之中 表现出来。 四、下一步研究设想——板块风格的探究 (一)创生四大情语板块,催生融情教学模板 1.童声朗读 童声朗读以关注儿童的个性化 (下转第63页) 卢晓惠 李 丹 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师:我们了解了严监生临死前内心的牵挂,请同 学们根据他当时的内心变化来细致地刻画一下严监生 当时的心理活动,写一写他当时会是怎么想的。 案例中执教老师重视引导学生想象补白,鼓励学生大 胆写出严监生面对大侄子、二侄子、奶妈的不理解, 可能会说什么、会想什么,由此学生更能真正地感受 出示写话内容: (奄奄一息)的严监生躺在病床 上.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 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焦急地想: o 严监生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形象。如此教学,可达到以 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效果,加深学生的认知。 总之,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语 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为了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 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 把头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他极其失望,心 想:教师可以从深度阅读教学出发,支持学生阅读发现, 还给学生亲历阅读的空间,利用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深 层次感悟,进行拓展阅读引发学生多元感悟,以及结 合以写促读,实现深度阅读教学,进而推进小学语文 教育实效性。 。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 “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 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 手只是指着不动。他几乎绝望了: (交流点评) 。 【参考文献】 [1]王崧舟. “写作本位”:读写观念的重构——著名语 文教育家潘新和先生访谈录[J].小学语文教师,2008(6). 师:此时在作者的笔下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严 监生呢?出示句子:这真是个 的严监生。 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堪称“经典”。不难发现, (责任编辑宁宁) (上接第6O页) 情感朗读为突破口,通过儿童默 进行意境猜想:小珍珠鸟大概在做什么梦呢?配乐曲让 读、诵读、回读、分角色读、个人与集体朗读相结 合等方式,推动儿童融情朗读的言语有声表达。通过 有感情朗读,学生以自己独特的声音表现出对文本的 体悟。 2.童心写话 学生学着小珍珠鸟睡觉做梦,然后让学生再来谈感受, 这样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情语。有的说梦到了作者正抚摸 着它的羽毛,有是说作者正陪它去散步,有的说作者正 陪它看书,有的说梦到了和作者一起品茶…… (二)塑造四韵风格,形成融情教学品质 1.声韵 关注课文中的内容补白,生活中的体验,课堂中 的引导,征文中的挑战。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写话 童声是儿童特有的声音,是纯净的、天真的,是 需要鼓励的、呵护的,教师要让儿童发出自己的声音。 2.情韵 训练,这样儿童的心思会更加敏捷,情感生发得会更 加自然。比如在教学《二泉映月》时,就文中“他爱 那照耀清泉的月光……”后面省略的部分就可以让学 生续写。在下雪时,就可以带着学生一起到雪地去 “疯”,去感受,然后进行练笔。 3.童真课堂 关注儿童的真情、真性情,注重儿童的情感、态 度、价值观的培养,不断地培养儿童学习兴趣,提升 核心素养。 3.思韵 要求教师的心理是年轻的,可以和学生产生共鸣 的,教师满怀爱 LI,地融入到学生之中、课堂之中去,成为 学生的一分子。机智而幽默地去和学生探寻心知,共同成 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拨动儿童的情思, 让儿童自主探究、合作创新。 4.心韵 长。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群体智慧的点燃者, 是文本解读的挚真者,是融情课堂架构的引领者。 4.童语表达 关注儿童的心理,根据所需、所想,把握儿童发 展的规律,促进学生的言语生命的表达,情语人生的 升华。 通过四韵风格的塑造,和儿童一起遇见情语之 从儿童化的角度,激发情致,点染情愫,生发情 感,营造情境,触发情语。让儿童讲自己真情实感的 话,让儿童展开情真意切的思,倾吐纯真无邪的语。比 如教学《珍珠鸟》在“我”肩上睡着了的环节,可以 美,开辟融情语文的新天地——情感升华叙言语,从 儿童角度学语文,一切心语皆情语,万般情意话人生。 (责任编辑宁宁) 2018年9月.17 I 6=j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