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他人作文
【篇一:正确认识自己(作文)】
正确认识自己
老鹰飞翔在天空,猎豹奔驰在草原,而鱼则遨游在水中,自然界的万物都有自己的位置。 我看过一只小鸡和一只小鸭的故事:小鸡在岸上捉虫子吃时,正好看到小鸭在水中抓鱼吃,这时小鸡说:“为什么小鸭能在水中抓鱼吃?而我却只能在岸上捉虫子吃呢?我也要去水中玩。”小鸭听到了小鸡说的话,赶紧劝小鸡说:“你不会游泳,还是不要下水了,否则你会有生命危险的。”小鸭说完后就游走了。可小鸡却以为小鸭是在吓唬它,于是想都没想,“扑咚”一声就跳下水了,谁知小鸡一遇到水就往下沉。这时小鸡着急地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喊救命,还好小鸭听见了小鸡的喊叫,游了过来,把小鸡救上岸了。小鸡侥幸逃过一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各不相同,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长处。别人能做的事情,而你却不一定有能力去做,看到别人的长处时,我们应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不是去嫉妒他人,为了自己的面子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这样很可能会受到伤害。
正确认识自己是在这个世界上能否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在草原上跑得最快的猎豹,却因一句猎鹰的话就盲目地去攀爬雪山,最后命丧黄泉。作为猎豹,他应该知道,自己最擅长的是奔跑的速度,而非高度。如果舍本求末,必将自取灭亡!
正确认识自己,不需要听别人如何评说,别人对你的了解只是片面的,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当有人嘲笑我们某一方面无能的时候,我们其实根本无须证明什么给他们看——我们要用自己的长处来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伟人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们除了努力之外还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虽然上帝赋予我们每个人不是完全相同的命运,但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就一定能谱写出属于自己的华美乐章!
【篇二:写正确看待事物的作文】
写正确看待事物的作文 细菌退休了 “什么?细菌退休了?哦耶!”听见这个消息,人类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 不知怎的,自从细菌退休后,空气质量变得越来越糟糕。而且,到处都弥漫着植物腐烂的气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对了,我还是到百科全书上去找找吧!想到这儿,我赶忙从书柜里拿起百科全书查找起来—— 细菌对环境、人类和动物既有危害又有益处。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但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比方说,我们大肠内的细菌就是靠分解小肠内部的废弃物生活。这些东西因为无法消化,人体系统拒绝处理它们。而细菌自己却装备了一系列的酶和新陈代谢的通道,它们能对遗留在体内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分解?? 原来是这样!细菌“退休”了,那些有益的细菌也跟着“退休”了。可是,我们该怎样唤回有益的细菌呢?对了,我想起来了,细菌很小,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发现它们。于是,我借来了显微镜,终于在一些腐烂植物里,发现了几颗残存的细菌。于是,我把这些细菌分开,隔一些地方植上一颗??啊,太好啦!现在有细菌了,而且全是对人类有益的细菌呢! “起床啦!起床啦!”我被妈妈叫醒了。
【篇三:正确认识高考作文的特点】
正确认识高考作文的特点
正确认识高考作文的特点
一、高考作文与课堂作文、自由写作是完全不同的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高考作文与课堂作文、自由写作是完全不同的,它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考生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不仅要重视平时的严格训练,更要重视在考场上的正常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
二、高考作文是写给阅卷老师看的
高考作文的本质是应试作文,是写给阅卷老师看的,是让他就你的作文反映出来的你的写作水平进行评价的。因此,征服阅卷老师是高考作文取胜的关键。如果考生在作文中不能根据阅卷老师的接受意识采取相应的对策,不能将自己最好的才能和最佳的应试状态传达给他们,如果你的作文不能博得阅卷老师的赏识和赞美,那么,要想作文得高分就是“难于上青天”了。
三、评分标准是阅卷的客观依据
高考作文评分的客观依据是“评分标准”,因此,高考作文的写作必须符合“评分标准”的要求,而且要尽最大努力达到“评分标准”一等的要求。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2.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3.缺题目扣2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为止;不足字数(篇幅在
2/3以上),每少50个字扣1分。
4.文章在基本切题的前提下,达到“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要求的,切入分为45。在此基础上,只要发现有亮点,就应该将分数上浮。 下面是一份总分为70分的作文评分说明:
(一)关于议论类文章
1.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凡说理表达基本过关、观点基本突出、材料基本充实的议论类文章,可以按48—52分档次赋分。
2.凡在“三基本”的某一方面达到较好级别的,赋分可以提高一个档次,依次类推。
3.对于借助随笔、杂感甚至杂文样式表达思想阐发主张的议论类文章,要反复审读,谨慎赋分。凡那些能够做到思想深刻、议论风生、纵横捭阖的特别优秀的文章,要敢于打高分,直至满分;凡那些只会借助随笔或杂文写作形式,而思想苍白、议论平淡、缺乏层次的文章,不能误判高分,而只能按一般议论类的文章标准去如实赋分。
4.考虑到议论类文章的立意,多为解释“提示语”(材料)的文章,因此,凡能采取比较新颖的角度切入“材料”,解说“提示语”的内涵与精神,便可视为有亮点,提高两个档次向上给分。
5.由于多数议论类文章偏于简单举例且用例较多,因此,凡有如下情景即可视为有亮点,可以在62分向上判:选取比较新颖、生动、有个性的材料作论据,而不是尽人皆知的“通常事例”;所用事例材料能够有论证层次,并不平面展开,不机械重复,每一例都能显示一个小论
点或层层递进的。
(二)关于记叙类文章
1.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凡叙述表达基本过关、主题基本突出、情节基本完整的记叙类文章,可以按48—52分档次赋分。
2.凡在表达或主题或故事情节等某一个方面达到较好级别的,赋分可以提高一个档次,
依次类推。凡在某个方面达到优秀级别的,或者构思精巧,或者形象丰满,或者意境深远,或者很有个性,或者语言很见功力,可以按63分向上赋分,最优秀的可以达到70分。
3.凡在“三基本”水准向下的文章,也应该依据其表达、主题、情节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属于较差的级别的,依次向下浮动。凡在某一个方面属于很差级别的,则应该在42分向下浮动。凡语言表达、记叙能力在低幼层次的文章,最高赋分也不能超过35分。
4.通篇记叙人事或编述故事,视为不着边际的跑题文章处理,赋分在24分以下,如果无法判定,可提交组长或专家组处理。
5.考虑到多数记叙文章故事情节简单、缺少内涵,应将考察重点放在如下方面:有机智的构思,有生动的人物,有引人注目的“故事”,有比较浓郁的生活气息,有令人思考的“余味”。这样的优秀文章,可以从63分向上给分。
(三)注意事项
1.整体上,采用分项评价整体给分的评分方法。也就是说,在阅卷赋分时要从立意、内容、
语言、文体或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项全面考虑,但最后提交的是一个总体分值。
2.注意文体意识。议论类文章,议论的文字必须超过2/3;记叙类文章,记叙的文字必须超过2/3。否则,视为文体不明,给分适当下浮。
3.凡写成其它文体的,只要不是诗歌,正常评分。违背命题要求,写成诗歌的,上限不得超过5分。
4.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打分之后,再扣字数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最高不超过35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5.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为止。
6.赋分中提及的档次,通常情况下为3分。
7.确认抄袭,经核查2/3以上文字与已发表作品雷同,最高不超过5分。
8.低幼化的语言、过于寒碜的语言、缺少品位的语言应该在切入分以下。语言形象生动,富有韵味,很有文化底蕴的文章赋分应当上浮。具体说:
记叙类文章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亮点要予以特别关注:
有相当精巧的构思;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有真实感人的生活故事;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有深远的意境;有相当的语言表达智慧。
议论类文章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亮点要予以特别关注:
有较高的立意;能选取比较新颖、生动、有个性的材料作为事实论据;论证有层次感、立体感;议论语言有逻辑性和文化底蕴。
四、阅卷老师个体操作使阅卷具有主观性
高考作文阅卷是由阅卷老师个体操作的。抽调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有高校教师甚至教授,也有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应该说阅卷老师是高水平的,一般来说,他们都谙熟中学生作文的状态,对作文试卷的优劣具有较高的辨别能力。同时,阅卷老师们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2003年,阅卷老师沈中尧,就依照高考话题作文“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写了一首诗--
亲疏vs严肃
沈中尧
阅卷,不谈感情亲疏,
评分,只讲态度严肃。
面对34.2万份试卷,接受全社会的关注。
与每卷等距离接触,让每分皆为零失误。
亲疏出于感觉,严肃全凭觉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