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读《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有感

读《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有感

来源:筏尚旅游网
朝着高尚道德方向前

——读《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有感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自古以来,中国都是重视礼仪道德的。人与人之间都有严格的礼教约束。其中也包含着守旧,不合理,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思想文化,但某些蕴涵中华民族灵魂的精神,原本值得一直继承下去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人们追逐“自由”的步伐中被遗起。人们一边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边却有意无意的做着一些不道德的事。一直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是落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直到最近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口号,人们才重新认识到“道德”一词的重要性。许多学者都对“道德”一词做出了阐释,及中国人道德缺失现象做出了说明。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茅于轼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第一章“道德的悖论”中,茅于轼通过《镜花缘》里君子国中两人因双方互相让利而很难达成协议的例子,说明了以别人的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原则同样会引起争论。书中还举了一个一位学雷峰的好心人义务为附近的群众修理锅碗瓢盆的例子。雷峰精神都是我们传统中值得夸耀的东西,但经过茅于轼的深刻剖析,我们不禁也会与他一样对这一精神产生质疑。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无私奉献的好形象,但同时也诞生的二十多人拣便宜的人,书中详细分析出道理中的利弊关系。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去认真的分析,就会发现问题,它们无不于我们信奉的道德相悖,于常理不合。所以如果不是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同步上升,那么一两个“雷峰”的出现,会滋生出更多好逸恶劳,贪图便宜的小人,他们的出现反而会带来社会的损失。

书中提到反复提到“先人后己”的原则。但我们从当今社会可以看出大多现代人都奉信“人性自私论”,甚至将礼让的精神当作笑话。我们小时候都受过长辈或学校很多道德教育,我们受过的教育让我们天真地认为道德是无处不在的。但是我们长大以后,关于道德的教育就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关于“竞争”的教育:获奖名额要靠竞争,就业岗位要靠竞争,这个社会是个竞争的社会,竞争压力有多大„„几乎一切的“礼让”都给“竞争”所取代。生活装满了竞争,又会有谁还会坚守着“先人后己”的原则呢?

书中分了几部分,分别讲了什么是道德,道德从何而来,道德与金钱,权力的关系,道德与个人,社会的关系,道德与中国人的关系,以及最后,也就是茅先生的殷切希望——怎么让国人在道德中寻找到真正的快乐。

书中也回答了几个我之前觉得很迷惑的问题,比如炒股票,炒期货,到底对经济有什么影响。又比如,为什么大家都是coding的,但是老美一个月的工资却是我们的好几倍,而事实上,我们这里也有好多人比他们水平高。为什么标榜自己高道德的社会主义国家,道德上却普遍没有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人民高?

慢慢细读该书,这些问题一下都迎刃而解,不得不说令人感到痛快。而书中反复提及的观点,则更让我感到受益无穷,那就是——道德是一种社会服务,你既要享受它,也要提供它,它是经济运转最廉价,也是最宝贵的润滑油,如果事事靠法律,则经济活动的成本将异常的高昂。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详细地叙述了关于当前中国人的的道德,经济,

文化以及其发展前景。是一本阐述由于中国人经济变化,进而人的观念随之变化而引起社会深刻变革的书。社会的某些变化新事物的出现,使人们不得不去思索,从而引起观念上的变化。同时,由于观念上的变化,又促使社会的变化。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件事物,都是矛盾的综合体,既统一又对立,这样的社会才会进步。

读完此书,自己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努力成为一个朝着作者所憧憬的道德前景的人。如果我们身边每一个人都做到文明处世,以礼待人,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国家的灾难和减少国家的负担。争做英雄,为人是理想,而做好一个普通人也是一种理想。心理暗示的反复作用,可以使印象得到巩固人们的行为规范相互间良性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提高,如此,则个人大幸,国家大幸,中国就会早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