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的强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金属材料的强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情况、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材料、机械及相近专业所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在机械制造行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由金属的性能,金属学,热处理,金属材料等部分组成, 主要研究材料的是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和改变材料性能的途径. 本书共分十五章,其中第一章金属材料的性能、 第五章铁碳合金相图和第六章钢的热处理为本教材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材料的力学性能不仅是设计零件、选材的依据,同时也是验收、鉴定材料的重要依据之一。材料力学性能的指标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而今天我们所讲的强度指标更是力学性能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工业生产中常常把屈服和抗拉强度作为选材和验收工件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这一节课是本书的重点. 2.本课的内容结构
本课内容主要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后要了解材料的拉伸试验的测定方法.二是要明白力-伸长曲线的几个阶段和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概念.三是通过本节的学习后使学生知道在以后的实际生产和工作中强度指标是选材和验收的重要指标.以上三个层次的内容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只有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学习后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了思想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思想目标:认识到材料强度指标实际生产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知识目标: 1、熟悉拉伸试验的测定方法。
2、掌握力-伸长曲线的几个阶段。
3、掌握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概念及其在设计和验收中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思考、归纳、运用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重点及难点(1) 屈服点、坑拉强度的概念及其在选材和验收中的重要性 (2)理解力-伸长曲线 二:学情分析
我授课的对象是普通高中参加高考的高职生,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弱,还没有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方面的感性认识,生产实践更是一张白纸,学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学好确非易事。但他们对专业知识学习特别是技能操作兴趣浓厚,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好奇心,领悟能力相对较强 。 三:说教法
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也不易感兴趣的特点,我采用理论讲授和视频辅助相结合的方法,为了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启发、提问,促进学生思考,适当增加学生课堂上的活动。 四、说学法
通过要求学生对本课内容的预习、听课、复习,指导学生自觉养成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科学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一点小小的错误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采用介绍式导入的方式.通过绪论部分对金属材料的介绍,同学们对材料有了一定的了解.金属材料在使用中在外界条件下都表现出一定的性能.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他们中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强度.通过这样的介绍方式可以直接进入本节的主题,是学生能直接的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1
2强度
在讲解这个基本概念时要求概念的准确性。同时可以举例启发,并提高学生继续往下学习的兴趣。 3力——伸长曲线的测定方法
这部分开始讲获得强度指标的拉伸试验,考虑到试验过程比较复杂,如果只使用讲授的方式很难讲的清晰.而且学生也很难跟上老师的思路.可以先放一段关于拉伸试验实际操作的视频,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能清晰地了解整个的试验过程和力——伸长曲线的由来,更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
4分析力——伸长曲线
通过拉伸试验的讲解可以引出力——伸长曲线.再用多媒体动画把曲线的每个阶段逐个显现,并用不同颜色表示,学生们可能就要问通过拉伸试验得到曲线的不同变化阶段都代表了什么?这个时候可以让大家讨论,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应力应变的关系.然后采取提问学生,老师补充的方法,实现师生互动.同时也巩固旧知识,承接新知识,加强知识的连贯性. 5、强度指标
在讲解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概念是要求准确性,要学生注意概念中的重要字词,消除因一字之差导致的误区.而在讲解屈服点和抗拉强度这两个指标在机械设计和生产验收中的重要性时,可以通过举生产实例的办法更能说明问题。例如:以前我工作的铸造厂生产的风能件买再在验收成品件,除了尺寸和表面与内部缺陷要求,最重要的要看材料的屈服和抗拉强度这两个强度指标.通过举例既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使他们有一种新鲜感,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记忆 六、总结
以叙述的方式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不是一节课的浓缩,而是一节课内容的升华,通过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课的重要知识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七、布置作业 课后2题 八、板书设计
本科我采用条款式、图表示板书对本节知识进行框架,简洁易懂,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及难点。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