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关键 巧引领 提升学生语言素养
阅读课教什么,怎么教,是每个语文老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因为尽管语文课要着力于形式,但形式必须依附在内容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以说,阅读课教什么,怎么教,是语文老师素养、教学能力、教学智慧的具体体现,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促进语文老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明白,阅读是对文本中众多的甚至是芜杂的信息进行梳理、分类、甄别、提炼,进而从中找到最核心、最关键、最本质也是最平实的元素,而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教得清晰一点、透彻一点、实在一点,让学生在历练语言中习得语言及表达的精要,培养阅读的习惯以及对语言的敏感。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富有实效。
一、品重点词语
抓关键词句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阅读效率,语文教学要牢牢抓住语言训练这个根本,以语言理解篇章、描述形象、激发情趣、体会写法、感悟人生、开启智慧,扎扎实实进行双基训练,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研习语言特性。
如《金蝉脱壳》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其中的“钻”字,揭示了蝉虫原在地下,现在破土而出;“爬”字,蝉虫尚未脱壳,不会飞,只能爬,符合实际;”“脱”字,形象地表现了蝉虫脱壳犹如脱去旧衣服;“换”字,体现了蝉虫脱壳之后的形态、色彩的变化。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地展示了蝉虫脱壳的全过程,表现了作者精心运用词语,力求准确地传情达意。此处就值得学生咀嚼、推敲、揣摩、比较,从而想象、感悟、体验、探究语言的美妙神奇,作者的匠心独运。
那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究竟该如何引导呢?再来看看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时是如何做的。
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庐山的云雾之美,体验到登山游览之乐。在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时,他抓住“飘飘欲仙”、“腾云驾雾”两个词语,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于老师让三个同学到黑板前来表演,他对三个同学说:“看,下面的同学都在山下,我们在山上。游览就是来放松的,散步就要随便走走,不要紧张。注意山上山下到处是云雾。其他同学读书,请你们三位做动作。”当其他同学读到“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时,三个人伸出手,好像在抚摸着眼前的云雾。当其他同学读到“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时,三个人有的张开双臂,上下摆动做飞行状,有的像孙悟空那样,打着眼罩作远眺状。于老师当即说:“看了同学们的表演,我知道你们不但懂得了飘飘欲仙的意思,更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美了,现在再读书,一定会读得更漂亮。”于老师的指导训练,不仅仅在于让学生理解了词义,更让学生体会到了庐山云雾的美景,体会到了那种飘飘欲仙的美妙,相信孩子们会在脑海深处留下美好的记
忆。
上述片段中于老师运用了表演法,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诸如比较法、情境法、联系生活实际法等去引导孩子品味、探究词语,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二、补文意留白
许多故事在选入教材时,由于篇幅的限制,作了适当的删改,有些情节写得含蓄、简练,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就要善于抓住留白,引领学生想象拓展,对文中有想象空间的部分进行补白,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又会因学生个人理解的不同,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体验更加鲜明。比如教学《滥竽充数》一文时,可引导学生想象南郭先生在给齐宣王和齐湣王演奏时的不同心理活动,学生想象了齐宣王时南郭先生在演奏时的装腔作势,有的同学还揣摩他私下里为自己能滥竽充数而无人发现而沾沾自喜,而在后来为齐湣王演奏时,有的学生想象到了此时的南郭先生站在乐队中是如何的惶恐不安,想着该如何脱身……短短的故事,因学生个性化的补白而显得生动有趣,可以说补白是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思维的一种拓展,让我们的文本呈现出开放式的格局,悄然之间,既提高了学生编故事的能力,又契合了课标中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三、抓主旨生发
许多文本中,都有一些关键语句点明文章主旨,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善于引领。如《金子》一文,在文章结尾处说:“五年以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泥土里。”此处就是文章主旨的生发处,老师必须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想一想为什么彼得会如此骄傲自豪。学生会明白因为他不甘心落空,留了下来,他很执着;因为他若有所悟,找到了真正发财致富的办法,他很聪明;因为他为了实现梦想,付出了长期艰辛的劳动,他很勤奋等,所以他很自豪。进而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真金”,那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获得“真金”呢?引发孩子们思索,进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和主题。
如此训练,孩子们才会有真正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我们才能走出小学语文高耗低效的怪圈,才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