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分析材料

来源:筏尚旅游网


神头中心校教育教学现状剖析材料

神头乡中心学校座落于309国道边,是一间办学历史悠久的公办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1亩,面积虽小,但环境优雅,绿树成荫。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48人,在职教师58人,学历全部达标,其中本科学历8人,专科学历34人,小学高级教师31人,一级教师27人,县级骨干教师7人。

一、学校制度建设。

近年来,学校加快了改革和发展的步伐,除了加强教学设施的硬件建设外,更加强落实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我校根据教育形势的发展需求和学校所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制定以人为本的办学目标,以“让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为办学理念,建立和谐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把学校管理落实到精细的常规过程中。我们制定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目标,建立制度覆盖全面,上至学校领导工作,下至学生日常行为,且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学校校务公开,领导办事公正透明,高级职称评聘和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是教师特别关心的问题,两项方案的制定都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后才执行,深得教师支持,同时也激励了教师的积极性。

二、教学教研活动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绝对资源。为了学校的发展,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培养,狠抓教师培训。2008年我校被评为“海南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我们积极利用自己的有利资源开展形式多样而富有成效的教学教研活动。除了邀请专家到校引领、选派年青教师参加基地培训外,主要强抓校本培训。在校内,我们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讨课、中青年教师调教评比、新课程培训、新课标培训、教师故事演讲、语文课文朗颂比赛、美文朗

颂比赛、课件制作评比、师徒结对学习、优质课堂教学录像观摩、教学论文评比等活动。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引、培、帮、带、比等措施,不少青年教师也得以迅速成长。张奇春、李爱娥、莫世东、邓燕燕、钟红姑、吴丹珍等不少年青教师都迅速成为学校的教学主力。县级骨干教师在全镇的教师培训和教学教研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罗聪校长两次被评为澄迈县十佳校长,学校两次被评为澄迈县十佳学校。自从学校网络建设以来,我校也连年被评为县先进单位。

三、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狠抓课堂教学管理,根据新课程和新课标的要求,努力引导教师转变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要做到:常规管理要扎实,课堂教学要创新,既要保质量,又要敢创新,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在近年全县教学质量抽查中,我校被查班级均取得好成绩,在小学毕业测试中,我校毕业生的综合成绩均居全县前五名。学生在参加各类竞赛中所获奖项也不断刷新。

四、学校德育教育

1、师德方面。教师的工作灵魂是教书育人,促进人的发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坚持以德育为首。要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首先要有一支德行高尚的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学习郭力华、谭千秋等老师的先进事迹,还特别邀请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和省培训院的专家到校做师德专题报告。通过报告培训,学习交流,增进了教师爱岗敬业的热情,提高了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学生德育教育方面。我们组织教师深入分析和诊断学生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因素,寻求有效的德育方案。近年来,我校深入开展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课题研究,并以学

习《弟子规》为载体,通过校园文化宣传,开展“学弟子规、用弟子规”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言语行为都讲文明,学风校风大有好转,好人好事事例不少。近期,我们积极响应海南文明大行动的号召,隆重启动的“小手拉大手,文明我先行”仪式,引导学生做文明的小学生,做文明的海南人,学生精神面貌更加喜人。

从外显角度考察,我校在全县乡镇中心学校中,办学水平和成绩确实是令人骄傲的。但是,从实质上去分析,要落实有效教学,我们必须明确以下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不能促进课堂教学改革。要落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就要重视和落实有效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由于我们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仍然还是以分数为标准,真正的课堂教学还是以“考试分数”为切入点和归宿点。如果我们真正敢于面对现实,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习惯做出合理的、有激励性评价,重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对学生的养成习惯形成积极影响进行评价,那么,课堂教学改革才有可能更有实效,更能成功。

二、校本教研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依赖于教育科研,这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现在,我校许多教师都是经验型和辛苦型的,研究型和创新型的教师在我校还很少,而学校教研人员又很少深入教学第一线,总是喜欢在高位置上提工作要求,不利于激发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抓教研做活动只不过不应付上级“装点门面”,教师写论文还是以“网络文”改头换面为主要手段。套用的教研理论也无法指导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校本研训只是忙于应付,效果不佳。提高业务的内需没有激发出来。天天谈论新课程改革,却仍然是穿新鞋走旧路。

三、教师目前是如何编写教案的。编写教案是教师最日常最重要的的工作了,教师只

有理解和把握准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好教学目标,选择好教法,拟定好教学过程,才能开展课堂教学工作,这是每一位教师都明白的。关于教学常规管理,教案是学校必检项目。近几年在检查中,教师基本上都按时按量完成。但我们难以检查到的是,教师是真的备了课才去上课的吗?其实,不少教师写教案只不过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照搬照抄完成任务而已。特别有些教师是课后补抄,跟学校玩起了抓猫猫,所以,备课也形同虚设,何能使课堂教学有效?我想,这种情况在一些不足以教学质量感到有较大压力而真切追求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师是难以端正这种教学态度的。学校难查,又难面对教师明言。如何能让教师进入真正的“有效备课”,使课堂教学有效,应当做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我认为,提倡集体备课,或许能有所改变这种态度。因为集体备课不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不会造假,另外,青年老师有其新的思路、想法,老年教师有其宝贵的教学经验。老师们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大家的集体智慧。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学校的教学活动才更有生机。

四、学校教学设备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学校每间教室都设有一台电视机,影碟机,但是长期以来很少有老师使用并缺乏管理,现在已经坏损了差不多,只是成了空摆设,并影响了教室布置。学校有一间多功能多媒体教室,可供教师上课使用,但除了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使用外,平时也很少有教师光额。学校也有实验室、教学仪器室,但由于设置位置不便利,更是常年无人问津。图书阅览室也购置了大量书籍,但由于管理不到位,不开放,学生也只能望“书”兴叹了。所有这些问题,虽然是学校管理上的问题,更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意识上的问题,一本课本一枝粉笔,看来还是教师们的首选,简单轻松又便利,学校如果再没有出台什么有效的激励机制或落实有效的管理制度,这样的局面定会继续,学校即使增添再多再好的设备也是徒然。其实,恰当利用教学设备,能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